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教学计划(共5篇)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总共分六单元,24节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重点及难点:如何认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学生也喜欢刨根问底,也有的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置之不理,提不起兴趣来,学习目的不明,缺乏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本期我继续担任实验班的历史教学,实验班整体水平不错,但是个别同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还有待提高。

       五、教学方法和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加强同科类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3、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4、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六、教学进度

       1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新授

       2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八国联军侵华 新授 3单元小结

       复习

       4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新授 5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授 6历史人物小传

       活动

       7单元小结、五四爱国运动

       新授

       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新授 9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 新授 10期中复习

       11期中检测

       12期中讲评、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新授

       13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时期历史遗址、遗迹考察活动、单元小结活动 14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新授 15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单元小结 新授

       16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授 17近代科技之星、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 新授 18期末复习19期末复习20期末检测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良好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教学能力;在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良好沟通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共有70人,其中八年级(一班)34人,八年级(二班)36人。该届学生总体水平不高但比较平。初二历史是中考内容,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应该比较强,八年级学生课堂纪律应该比较好。但综合文化水平比较低,缺乏综合归纳能力,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八年级历史:八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1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去年一年的教学,我发现三班学生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历史这一科重视不够,学生认为不是主科,课下利用时间少,虽然上学期总体成绩还行,但差生人数相对较多。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书分七个单元,叙述我国近代时期的历史,从鸦片战争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共22课,另设有5节活动课,每一课包括导入框,动脑筋,正文,小字,文献资料,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等内容。

       三、主要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如下: 课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上册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上册|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精心推荐: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上册一】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八年级(1)、(2)班的历史与社会课,由于学生对本学科的不重视,学生基础较差,其中有几为男生调皮,爱说闲话,不讲学习,但课堂气氛活跃,布置作业及时完成,有15%的学生作业工整清晰,有15%的同学字迹潦草,书面不清晰,有一种蒙混过关的心理,总体比较好的。

       二、教学目标 :八年级上册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总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时期的历史发展,从外国殖民者的入侵到民族自救再到抗日战争爆发直至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收集、整理历史知识,并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面对压迫勇于斗争、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发展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

       四、教学资源分析教材基本结构

       这学期主要是进行的是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它概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垮台的100多年的历史,主要包括两条线索,一是外国势力的入侵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二是近代化的过程。

       五、重点、难点分析

       1.不同历史时期之间历史事件的联系。

       2.分析重要历史人物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3.合理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六、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历史问题的解答也比较熟练,语言恰当、准确,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但还是有些学生分析问题容易偏,成绩不是很理想,课堂上也不是很踊跃。因此,这学期将把教学重心放到这部分学生的身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基础,提高学生的成绩。

       七、教学方法设计

       1.采取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

       2.采取阶段测试形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八、教学评价方案

       通过分析测试卷的重难点、题型变化、易错点等相关情况,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查缺补漏。注重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九、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含对后1/3的帮扶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3.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和教学水平,多向那些优秀教师学习。

       4.对于后1/3学生重点做以下几方面(1)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做习题的过程中,要求他们用大部分的时间去做基础题。(2)在课堂上,这部分学生也是比较容易溜号,因此要多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听课情况,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

       (3)多关注他们身上小的闪光点,多去表扬他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十、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表 周次 日期 授 课 内 容 课时 备注 1 第一周 学生安全、常规教育 2 第二周1课鸦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3 第三周 3太平天国运动

       4、第四周4洋务运动

       5甲午中日战争

       5、第五周 第6课戊戌变法

       7、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6 第六周8武昌起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9、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7、第七周10新文化运动的新起

       1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8、第八周12北伐战争

       13、井冈山革命和道理的开辟 9 第九周14、红军的长征

       15、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10 第十周 复习

       11 十一周16、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7、正面战场的抗战

       12、十二周18、敌后战场的抗战

       19、抗日战争的胜利

       13、十三周 20、全面备战的爆发

       21、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4、十四周22、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5、十五周23近代教育大众传媒与文化

       16、16-20周机动学习、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