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

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

       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

       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形态的变化发展及古生物变化历史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地球的表层,地球外层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地质作用的发育过程、地壳的结构和构造、地表形态以及各种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地学对探矿,察明资源分布;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水利、水电、交通、城建;土地开发利用;区域特色,地方优势资源与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与因地制宜;环境污染与生态修复重建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许多地质理论和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地质学的野外实习是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此次历时一天的野外实习,通过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进一步的认识了地学的相关知识,对岩石,对外质营力的作用、内质营力的作用所形成的地形地貌,及对地质灾害,资源环境的利用有了更深的了解。

       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

       (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锻炼我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地质精神。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

       (二)任务

       1、初步对三大类岩石进行观察识别,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2、观察由内外地质营力影响所形成的地形地貌,并作出简图;

       3、学会分析分析地形地貌形成的成因,并分析此地形地貌的资源应如何充分利用;

       4、明确地质灾害所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地形提出防备措施及解决方法;

       5、学会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等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三)要求

       1、实习前认真复习书本上所讲的理论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2、实习中听从老师的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3、认真细致观察各种地质现象,作好记录,多提问、多思考。

       4、实习结束后,编写一份地质实习报告。

       二、实习的基本情况

       (一)组织形式

       以班为单位进行。一个班分四个小组,由2名实习指导和组长协同老师工作。

       (二)实习站点

       温江寿安镇玉石乡附近的金马河(上午)——都江堰(上午)——都江堰紫平铺镇樱花河畔(中午)——映秀(下午)——虹口(下午)

       (三)实习工具 榔头、盐酸、工具箱等

       三、任务完成情况

       更加熟悉三大岩石,并可以区分识别一部分岩石,我们小组采集了几块特征岩石;更加熟悉了解了河床的结构,河道的利用,及河周围的地形地貌特征;了解到都江堰的水利设施情况;亲自认识到各级接阶地的资源利用情况;区分了山势的地形地貌;看见了地质灾害——滑坡、地震的灾后情况。

       :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

       地学基础野外实习报告

       刘鑫环规2022-120224577

       一、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2022年11月27日

       实习地点:金马河都江堰水利工程映秀镇都江村 指导老师:肖海华

       二、实习内容

       1、金马河

       金马河是我们野外地质实习的: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

       ㈠实习时间:XX年5月16日—5月23日

       ㈡实习区域概况:

       ⒈皇岛: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渤海之滨,距首都北京280千米,距省会石家庄市483千米。该区在地质上处于燕辽沉降带的东端,地貌类型多样,以中低山面积最大,集中分布于抚宁、卢龙北部和青龙全部,约计4573平方千米,海拔在200~1000米之间。丘陵面积1493.3平方千米,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山麓洪积平原和滨海平原面积较小。地势北高南低。沿海海拔坡度为1/300-1/400。距岸20千米以内,水深10-20米,是不冻不淤的水深阔港。秦皇岛市区属东部季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均降水量为551.7毫米,年平均气温11.2℃。土壤以褐土、棕壤褐土、潮土、盐土为主。境内主要河流有滦河、青龙河、洋河、戴河、汤河、石河等。黄金、砂石是该市两大矿产优势。青龙是全国年产万两黄金县之一。海岸线总长126.4千米,海洋生物繁多。该市富有大虾、海蟹、比目鱼、贻贝和苹果、板栗、蜜梨等特产。位居抚宁县的柳江盆地及其周围地区,一向是我国北方地质院校和地理专业的野外教学实习基地。秦皇岛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区的中间地带,是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秦皇岛港货物吞吐量达2.57亿吨,是中国: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

       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

       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

       ㈡实习区域概况:

       ⒈皇岛:

       二、实习的主要内容:

       ㈠张家口—北戴河沿途:

       ⒈地形变化:冀西北间山盆地—山前平原—滨海平原。

       ⒉业生产特点:一年一熟—一年两熟。

       ⒊民建筑:均坐北朝南但张家口房屋北无门窗,而秦皇岛的则南北均有门。

       ㈡鹰角石下海滩上:

       ⒈岬角、海湾的侵蚀、堆积:山海关—北戴河间海岸形态为岬湾相间状。受波浪折射作用,岬角处波能汇聚受到侵蚀,海湾处波能副散形成堆积。(实习报告 http://)鹰角石所在处为岬角,其由花岗伟晶岩脉组成,抗侵蚀能力强,形成突出的岬角。

       ⒉海蚀穴、海蚀崖、海蚀平台:在海水与海岸岩石相交接的地带,致使岩石沿节理及抗蚀性弱的部位发育成凹槽而形成海蚀穴。由于海蚀穴的发展,上部岩体悬空、坠落,形成陡峻的海蚀崖。由此可见,海蚀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海岸的后退过程。在海蚀崖后退的同时,在其前方留下一个向海微倾的基岩平台,称海蚀平台。

       ⒊波浪在浅水区的变形:迎水坡平缓,背水坡陡。

       ⒋波痕性质:属于流水波痕,形态不均匀,在潜水沉积环境下形成。

       ⒌岩石的三维节理:此处的岩石节理较发育,其横向、纵向、斜向三方面节理共同发育,三向节理相交处的岩石脆弱,加剧了岩石遭受侵蚀的程度,为形成海蚀地貌提供了有利条件。

       ㈢鸡冠山:

       ⒈鸡冠山东南坡中部:早元古代绥中花岗岩的岩性特征为酸性岩浆岩,呈深成的岩基侵入体,属下元古界前的产物,为肉红或灰白色,等粒结构。主要矿物有钾长石(肉红色)、斜长石(灰白色)、石英(透明状)、角闪石、黑云母(黑而薄)等。

       ⒉鸡冠山东南坡近顶处:晚元古代青白口系景儿峪组与下伏绥中花岗岩的接触面处有很明显的界线,并且是个较平缓的接触面,两者并没有参差不齐或相互穿插的现象。花岗岩体中未发现上覆岩层的俘虏体存在。发育在下面的岩石中的节理也没有延伸到上覆岩层中去;下伏花岗岩其近接触面处和远离接触面处岩石特征有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在岩体的表面产生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等,说明花岗岩体已遭受变质作用;上覆沉积岩未见有变质或任何烘烤现象。底部还有很薄层的小角砾岩,碎块的主要成分却是下伏岩体表面的产物。由此判断其接触类型为沉积接触。

       ⒊鸡冠山顶采石场:⑴晚元古代景儿峪组岩性特征:本组的主要岩性特征是石英砂岩。其新鲜面呈灰白色,风化面为黄褐色,并带铁锈色,石英含量很高,含有一定量的钾长石,浅绿色海绿石矿

       物往往肉眼可见。中细粒结构。其底部含少量砾石及小角砾。下粗上细的岩性变化反映了当时的海侵沉积环境。⑵浪成波痕构造:浪成波痕形态对称,波峰尖锐,波谷圆滑,形成于静水条件。

       ⒋鸡冠山北侧悬崖边:⑴地堑的构造特征及地貌表现:该地堑由三组倾向相向的正断层形成。大平台与鸡冠山的岩性组成是一致的,即上部为景儿峪组石英砂岩,下伏绥中花岗岩。前者抗风化能力强,后者抗风化能力弱,致使断面的上下坡度出现不一致,石英砂岩形成陡崖,绥中花岗岩形成缓坡。地堑构造在地貌上表现为谷地形态,称地堑谷。⑵断层崖的形态特征:我们看到的断层崖是剥蚀后退的陡崖,而并非原来的断层面。断层面一般来说应为直线形,但由于后期沟谷的发展,常使断层崖在不同部位产生差异性后退。沟谷处后退快,崖面内凹,沟间部位后退相对缓慢,断层崖外凸,这样就使原来直线形的断层

       崖变得弯弯曲曲。⑶方山与单面山:通过观察大平台与鸡冠山的岩层为水平岩层故其属于方山。

       ㈣石门寨:

       ⒈石门寨西门外200米小采石坑:通过观察奥陶统冶里组顶部的小断层,在确定断层面后我们发现其上盘岩层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故判断其为正断层。

       ⒉石门寨养鸡场北小沟:下覆的下奥陶统亮甲山组为豹皮石灰岩,为中厚层石灰岩,上覆的中石炭统本溪组的一套粉砂岩、页岩.此处岩层露头不好,只是分界线不明显,从区域上看二者接触关系应为假整合接触。

       ⒊百印台北100米处探槽西口:⑴接触关系:中石炭统本溪组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颗粒细;上石炭太原组岩性为

       长石石英砂岩,粗砂结构,颗粒相对较粗。二者接触面上下的两层岩层相互平行,接触面产状致密,岩层沉积没有间断,故属于整合接触。⑵岩性特征:本溪组下部主要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上部则为细砂岩、粉砂岩夹泥质灰岩透镜体,底部含铝土质粘土岩,整套地层中岩石的颜色以深灰色、灰褐色为主。太原组底部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颜色为浅灰,矿物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岩屑砂粒、泥基质。粗砂结构,块状结构。其沉积环境变化方向为从南向北侵入。

       ⒋百印台西南100米处:太原组长石石英砂岩的岩性特征及球状风化现象:太原组的地层是伴随海退过程形成的。受地壳抬升的影响,具有层次构造的长石石英砂岩突出于地表,因太阳辐射热量的昼夜和季节变化,使地表岩石产生膨胀和收缩,并且岩石表层和内部冷缩有差异,致使岩石表层和内部产生了裂

       隙,并一层一层地剥落下来,这种作用就是物理风化作用。但这种风化作用,岩石突出的尖角部分三面遭受风化,速度最快;而棱处的两面风化次之;面上风化最慢。这样开始不规则的岩块逐渐会趋于近圆状或椭圆状。之后风化速度各处基本一致,产生均匀的同心圆式的层状剥落。这种现象称之为球状风化。

       ㈤上庄砣与小傍水崖间的石河河流阶地上:

       ⒈弯曲河岸凹岸和凸岸的地貌特征:此处为石河河谷的一个弯曲河段。由于河流横向环流的作用,凹岸形成陡崖,凸岸发育了河漫滩,河谷横剖面呈不对称状。

       ⒉河漫滩堆

       《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出自: 链接地址:http://

工程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

       名:

       姓 准考证号: 指导老师:

       沉积岩沉在水底很多年后,地壳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沧海变桑田,平地起高山。这就是地质史上的造山运动。造山运动使亿万年堆积的层层地质信息钻出地面,摆到我们面前,也使原来基本水平的岩石层变得扭曲倾斜,甚至分离搬家。

       一、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让我们从感性上认识了工程地质,加深在课堂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实习,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

       2022年6月16日:石马唐阁大喊岭、火炉山某采石场

       2022年6月17日:黄阁小虎岛海蚀崖、南沙金花鸡山护坡工程、莆洲公园

       (一)实习内容:

       2022年6月16日上午

       石马唐阁大喊岭

       晴

       我们主要参观了沉积岩。在老师的带领与指导下,我们认识了三种主要的沉积岩:页岩、砾岩、砂岩。

       页岩:

       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杂有石英、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页岩中也经常包含有古代动植物的化石。有时也有动物的足迹化石,甚至古代雨滴的痕迹都可能在页岩中保存下来。

       基本特征: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很容易分裂成为明显的岩层。粘土岩的一种。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由极细的粘土、泥质,经过紧压固结、脱水、重结晶后形成的,具有薄页状层理构造的粘土岩,称为页岩。含有机质的呈灰黑、黑色。含铁的呈褐红、棕红等色,还有黄色、绿色等多种颜色。页岩抗风化力弱,在地形上常形成低山低谷。

       砾岩:

       砾岩是一种沉积岩,由从母岩上破碎下来的,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碎屑,经过搬运、沉积、压实、胶结而形成的岩石。粒径大于2毫米的圆状和次圆状的砾石占岩石总量30%以上的碎屑岩。砾岩中碎屑组分主要是岩屑,只有少量矿物碎屑,填隙物为砂、粉砂、粘土物质和化学沉淀物质。

       砂岩:

       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石英和长石是组成地壳最常见的成分。砂岩的颜色和沙子一样,可以是任何颜色,最常见的是棕色、黄色、红色、灰色和白色。地球上常见由砂岩相成的悬崖峭壁。这里常见的砂岩有: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

       这些岩石镶嵌了斑斑点点的深色小块,带有一些金属的光泽。为什么砂岩会有这种现象呢?对此,我进行了如下猜想:

       这种深色小块是一种其他的岩石,在砂岩的形成过程中,由于自然的某些因素变化而镶嵌在砂岩里。这种杂质有可能是绿泥石。绿泥石是一些变质岩的造岩矿物。富铁绿泥石主要产于沉积铁矿中。形成于区域变质形成的岩石。

       2022年6月16日下午 火炉山某采石场 晴

       下午我们认识了花岗岩。据了解,火炉山长约3公里,面积600公顷,是典型的花岗岩山地。火炉山的岩浆岩属于侏罗纪时代的。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因为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因而得名。花岗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由于其硬度高、耐磨损,除了用作高级建筑装饰工程、大厅地面外,还是露天雕刻的首选之材。

       最后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思考题:怎样测出随着时间的变化,火炉山在一些自然作用的作用下,如风化作用,山峰的高度变化?

       我的方法是:使用最先进的GPS和雷达探测仪。

       2022年6月17日上午 黄阁小虎岛海蚀崖 晴我们在南沙区黄阁镇发现了一种奇特地质地貌——海蚀遗迹,具体地认识了红色砂岩。,这里的岩石主要是红色砂岩,砂岩的岩石比较坚硬,所以这里形成的海蚀穴比较小。但是这里有一较大的海蚀平台,沿着平台往南走50米左右,还有两个海蚀穴,其中一个是标准的海蚀穴,穴宽10米,深5.8米,穴口高4.10米。小虎山西南的岩石主要是红色沙砾岩,岩石比较疏松。

       我们在南沙区黄阁镇发现了一种奇特地质地貌——海蚀遗迹,具体地认识了红色砂岩。,这里的岩石主要是红色砂岩,砂岩的岩石比较坚硬,所以这里形成的海蚀穴比较小。但是这里有一较大的海蚀平台,沿着平台往南走50米左右,还有两个海蚀穴,其中一个是标准的海蚀穴,穴宽10米,深5.8米,穴口高4.10米。小虎山西南的岩石主要是红色沙砾岩,岩石比较疏松。

       据说,五万年前,南沙黄阁一带除了几个露出的小岛外,四周皆为汪洋大海。后来,海陆不断变迁,约五千年前,境内丘陵地四周都是大海,海浪不断冲击,逐渐形成溶洞,而保留至今,是当地沧海变成桑田的历史见证。

       正如黄土高原一样,小虎山的环境也是非常脆弱的。在很久之前,小虎山也曾是绿树环绕、鸟语花香的富有生命力的山峰,但是,由于人为的破坏,现在的小虎山已经寸草不生了。为 5

       了还小虎山一个绿色的生命,借鉴黄土高原的治理经验,我提出如下的治理措施:

       A.种草。由于小虎山的坡度太大了,一场大雨就可能把山上的一切有机质都冲刷下来。所以,要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可以采用铺草皮的方法。

       B.小区域治理。我们可以先从坡度缓的区域着手,然后争取全部治理。

       C.保护。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已经成长起来的绿色,要知道一点点绿色都非常来之不易。

       2022年6月17日下午 南沙金花鸡山护坡工程 晴

       我们爬上了金花鸡山,看到了纵横交错的隔构式护坡工程。听说,这里之前由于水土流失而造成滑坡,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了许多麻烦。现在,由于人为的护坡保护,现在这里已经长满了草,有的地方甚至长出了树。

       实习感想:

       通过这次实习,我的眼界大为开阔。地球的沧海桑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我惊叹不已。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真正把理论用到了实践中。这次真的非常感谢郑老师的辛苦带领,让我们获益匪浅。

地质学基础野外实习报告

       地质学实习报告

       地质学基础野外实习报告

       学校 学院 姓名

       学号:

       地质学实习报告

       目录

       :地质学基础野外实习报告

       目录

       一、前言…3 三、构造12

       一、前言

       实习地区概况:

       本次实习前阶段的实习地区,主要是属于扬子地区的下扬子地层分区宁镇地层小区,各时代地层较为齐全,分布广泛,具有一定代表性,它反映了下扬子台褶皱带构造单元的一整套沉积类型及地质环境。具体来说,分为汤山、排山和六合方山三个点。

       汤山,在南京麒麟门外汤山镇西,距南京城约30公里。汤山地处宁镇山脉西端,由小汤山、雷公山等7座近东西走向的山峰组成。我们在此地所观察的是从寒武系的观音台组到泥盆系的五通组。排山,临近汤山,我们在此地所观察的是从泥盆系的五通组与石灰系金陵组的地层分界线至二叠系的龙潭组。棒棰山,位于排山附近,我们在此地所观察的是从三叠系的下青龙组至三叠系的上青龙组。以汤山地为中心,北至陡山,南至走家山,南起候家塘,东至汤山镇一线的大致范围称为汤山地区。汤山地区又是一处古生代地层剖面宝库。这里古生代地层出露齐全,地质历史时限长达3亿年(距今5-2亿年),由寒武系至三叠系地层组成,反映了一个完整的海陆变迁过程。湖山—排山地区属江苏省江宁县汤山镇.全区为丘陵地形,最高峰孔山海拔341.8m, 该区域的山链和沟谷呈近东西向相间排列,山链自北而南有丝山—棒锤山,排山—孔山,羊山—土地山—狼山。方山旧时是六合与仪征的界山,今在县横梁乡境内。六合方山,在六合区东三十里,因四面平整而得名。方山海拔一百八十四米,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登峰遐瞩,青山隐隐,滁水依依,俯视千顷,林掩山径,良田铺翠。古有“泊舟方山港,吊古方山亭;隋宫罗绮尽,石山鲜痕青”等诗吟咏方山。我们在此地所观察的是新近系的方山组。

       本次实习后阶段的实习地区是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南北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华部分为154平方公里,号称“五百里黄山”。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黄山群峰林立,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最高峰天都峰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横、令人叹为观止的的立体画面。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 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7处、关2处。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黄山的: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格式

       格式:

       嵩山地区地质野外实习报告(2黑)

       姓名(小4楷)

       平顶山学院环境与地理科学系(5楷)

       正文(小4宋,行间距:1.5倍行间距)

       正文

       (1)层次号。用阿拉伯数字,顶行书写,层次号后面空1格。

       (2)图。图须有序号、图题、图例。图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与图题空1格,写在图下方。

       (3)表格。采用3线格。表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与标题空1格,写在表上方。

       (4)计量单位。一律用法定计量单位,如:km(千米)、m(米)、mm(毫米)、a(年)。

       文中不得使用上述括号中的中文名称。

       (5)数字。使用阿拉伯数字。3以内的数字视情况可用汉字,其他数字一般均使用阿拉

       伯数字。

       (6)参考文献。如有参考文献,应在文中引用的地方用肩标标出,且序号要与文后参考

       文献序号一致。

       封面(实习报告名称,系,专业,姓名,学号,日期)

       目录

       引言

       包括:实习目的,时间,参加人员,路线。(简洁)(2页)

       1 地理与经济概况

       2 区域地层与岩性

       地层:概述实习区地层发育情况,介绍地层系统,并由老到新描述各组地层的分布、岩性特征(实习中见到的都要详细描述,包括岩体出露的位置、规模、形状、物质组成、结构和构造、所处构造部位,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形成时代及含矿性等。)、所含化石的种属、时代划分及其依据、厚度、产状、接触关系等。可附实测地层剖面图、路线地质剖面图、素描图、照片等。

       3 构造

       包括: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首先概述实习区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然后分别描述具体的构造单元。褶皱构造要描述其位置、范围、规模,组成褶皱的地层、岩性、产状及形态类型,褶皱形成的时代,形成的机制等。断裂构造侧重于区域性断裂的描述。如断层的位置、规模、断层存在的证据、断层面的产状、断层的性质以及断层形成的时代,断层产生的力学机制等。还应附有构造纲要图或地质构造图、素描图、构造剖面图、照片等资料。

       矿产:简述实习区内所出现的各种主要矿产资源。

       附图:中岳庙后沟背斜,少室山褶皱,十八盘断层,石淙河断层,玉皇庙断层

       4 岩浆活动

       主要是石秤花岗岩,还有辉绿岩墙、岩脉穿插等。

       附图:石秤,岩脉

       5 地质发展史(重点)

       从太古宙,到新生代,叙述构造运动,海陆环境等。

       根据地层、岩石、构造等综合分析,恢复实习区地质发展简史。以地质时代为序,从古到今叙述各地质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各种地质事件。

       附图:嵩阳运动,少林运动。

       6 感想(简写)

       主题崔国亮的实习报告 附件 崔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