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第一部读后感

三体:读三体:三体:读后感三体读后感

       [读后感]三体读后感1000字

       三体读后感1000字

       三体读后感1000字(1):

       新年小说带来了爱与正义,在黑暗的宇宙中,程心仿佛是茫茫大海中一座明亮的灯塔,给人类带来了爱与期望。无论是激进的ETo,还是理智到可怕的维德,最终都没能逃过灭亡的命运,大刘把生存的期望留给了爱与正义的化身--程心。三体人也罢,歌者也罢,那些宇宙中的更高级的礼貌也罢,侵占掠杀之后都会像归零者一样,渴望宇宙大坍缩,回到奇点,重新开始过上十维空间里的田园生活。毕竟,当我们的宇宙已经千疮百孔之后,布满无法生存的一维空间时,发现一切的担忧,一切的伤害与毁灭都显得那么的无力,那么的剩余。借用大刘的那句话,“给岁月以礼貌,给时光以

       生命”!

       一些个性的思考

       读完整部小说之后,发现小说中对食物的描述甚少,对太空食物的描述更是没有,作为一个资深吃货,就是想了解下几个世纪后地球人吃什么,那些外星人吃啥玩意,难道五十多小时的时空旅行不用吃饭,读罢,心头涌上一股失望之意。

       三体人到底长啥样啊?从头至尾,小说几乎没有一处描述过外星人的长相,也许是大刘有意为之,这样给了读者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你可把他想成是阿猫,阿狗,甚至是隔壁的王二麻子!高,实在是高!

       小说还有一点一向令我费解,就是那个魔法时代是个神马意思,看似跟小说毫无相关?难道是大刘为了凑字数,还是那段时刻魔兽玩多了,加进个魔法师玩玩?

       关于小说为什么会火,我是这样认为滴。

       开篇题材历史背景选得好,文革是老一辈作家作品中永恒的话题。诸如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和最近上映不久的《狼图腾》都是以文革为是小说背景的,这充分说明了文革是个能创造奇迹的时段,疯狂使人们无所不能啊,坚信大刘也是这么想的,而且,私以为,小说之因此能够在国外斩获很多的奖项,也与它的文革背景或多或少有些联系,老美等一些西方媒体就是喜爱研究中国的文革,此中原有,不必多说,你懂得。

       小说对人性阴暗面的无情的揭露也是小说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我发现,近些年来,描述人性阴暗面的作品越来越多,什么《发条橙》、《七宗罪》、《黑镜》等等,这些作品大多都有不错的市场,大刘是在紧跟市场趋势。

       当然,宏伟大气、想象绚丽,极富有创造力肯定是作品大获成功的重要原因。

       写在最后的话

       人类与浩瀚的宇宙相比,是何其渺小啊,在高等礼貌面前,也许我们是虫子,也许我们是王小波笔下的屎壳郎,微不足道。宇宙是黑暗森林也罢,大同世界也罢,在心怀敬畏的同时,我们要做一只“飞翔的屎壳郎”,带着地球这颗大粪球,怀揣爱与期望,勇敢探索未知!

       三体读后感1000字(3):

       《三体》读后感3000字

       《三体》是中国科幻领军人物刘慈欣所撰写的史诗级巨作,是一部典型的硬科幻作品,也是一部伟大的科学著作,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为中国科幻确立了一个新高度,其讲述了地球礼貌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书中对社会学、哲学、宗教、人性以及感情利用故事模式展示得淋漓尽致。

       三体1的主角是叶文洁,这个文革时期目睹父亲惨遭批斗致死的天文学家,因缘巧合下进入红岸基地后,明知三体人对地球不怀好意,仍然坚持发送地球坐标,从而导致地球暴露,三体人入侵开始,整个故事由此展开。:三体读后感

       《三体》读后感800字

       最恐惧的,莫过于对宇宙之黑的未知。

       我记得:三体读后感

       三体读后感三篇

       小时候就对科幻比较有兴趣,但是这兴趣后来大部分转移到了悬疑推理上,所买的书基本没有涉猎过科幻,只是欣赏了一些科幻影视作品,比如星战系列。看完三体,总觉得这不是一部小说,而是一部史书,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下面就是分享的三体读后感三篇,一起来看一下吧。

       三体读后感

       曾经因为一个不经意,闯入了科幻小说的迷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听说《三体》是从一个同事的介绍开始的,那是在20xx年吧,最开始听他介绍起来还觉得挺正常的,男生嘛,或多或少会对科幻主题的东西着迷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后来,随着他有所保留的跟我提起此书的起点发生在文革年代,并且在那个年代就埋下了伏笔,其中描述不无赞赏的夸奖着这部小说。作为一个对科幻片不怎么感冒的我来说,可能也就听听就过了。没想到随后的两年,《三体》崭露头角,被跟多的大众熟知,深受好评。这不,我们吴晓波书友会的小伙伴们也按耐不住了,在1月7日举行了《三体》分享会。

       作为分享会面壁计划小组的小组长,我很高兴的在这里和大家探讨三体话题,其中的一个组员大灰狼就是这样看待这部小说的:

       "三体是一部科幻巨作,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虽说是一部科幻小说,但它却与其他的科幻小说大相径庭,精选 在骨子里就是一本独特的书。举例,在大多数小说中,外星人都有着上帝般的形象,对人类亲切至极,会安慰人类,帮助人类,可谁知外星人是善是恶呢?《三体》便一反常态,将外星人刻画成一个合情合理的形象——迫于生存的危机而侵略地球的生物,存在着缺陷,却又十分的合于情理。这一下,就将它们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书中提到的智子。刚开始,我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终于明白,这是一种被三体人用我们前所未有的高科技赋予了生命,可随意维度化的微不足道的质子!这想象,真是既天马行空,却又有着科学的依据,这也是三体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而另一个小美女明月对《三体》故事的主人公"罗辑"印象深刻:

       "——这个世界真有那样的人么?

       ——你才见过多少人啊!

       我为罗辑而来,理应加入面壁者一组。我这样想着,也这样做了。

       关于《三体》,有太多的经典,可我唯独只想谈他。

       不谈他的学识,不谈他的事业,也不谈他的功劳,只谈他的爱情。

       他在脑子里描绘了一位完美爱人,细到一言一行、一毛一发、一呼一吸…最后居然直接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与她

       精选 聊天,甚至一起出去度假…

       可这毕竟,是想象出来的。

       罗辑很痛苦,机缘巧合,他当上了面壁者,(w w w.f w s i r.c o m)瞬间拥有无上的权利。

       他拿这权力没干"正事",只用来寻找他幻想出来的爱人。

       他一定是疯了…

       ——这个世界真有那样的人么?

       ——你才见过多少人啊!

       倾尽世界的权利,只为找到你……

       真的,一模一样,跟想象中不差分毫,梦想成真了!当她活生生站在他面前,有血有肉。我相信他跟我此刻有一样的心情。

       是的,此时,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这故事教育我们: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对于我来说,《三体》带给我的震撼是循序渐进的,不过其中也颇有意外惊喜,刘慈欣在三部曲总共七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中给我们带来了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五百年后的地球毁灭的人类生活,在书中他不乏幽默并深刻的刻画着每一个人物,特别是书中几个重要级人物汪淼、史强、叶文洁、罗辑、章北海、云天明、程心,通过2

       《三体》,这本书包含了许多知识,更有许许多多大胆的假设!

       在书中,写出了一个人对人类的身心丑陋,与自我为中心而做出的事而表示十分的愤恨!认为人类无法在自己的力量下而改变自己,于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作出了一个背叛人类的事。

       因为她在一个名为“红岸” 的基地中工作。“红岸”是国家建立的一个向宇宙发射信号的一个地方。在一次偶然中她发现了一封由宇宙中一颗名为“三体”的星球发来的信息,内容是这样的:

       这个世界收到了你们的信息。

       我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和平主义者,我首先收到你们的信息是你们的文明的幸运,警告你们: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精选 不要回答!

       你们的方向上有千万颗恒星,只要不回答,这个世界就无法定位发射源。

       如果回答,发射源将被定位,你们的星系将遭到入侵,你们的世界将被占领!

       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当她知道后,就隐秘的发了一封回信,因为他想让那的文明力量到这改变人类。

       在这时,那的星球“三体”也再为入侵作准备,其中在准备一个关于质子的事。他们先把质子改变成二维,可出一个个集成电路,从而让质子有智慧。其中还说,如果用八维视角下,粒子是一个与银河系一样宏大浩渺的存在;当视角达到九维后,一个粒子的内部结构的数量和复杂程度相当于整个宇宙……

       《三体》让我知道了一个个我不为所知的事与道理,并且这本书中的假设让我感到十分大胆!

       三体读后感篇3

       听说这部奇书很多次了,一直没有真正去阅读,某日听了一个关于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幻电影的讲座,其中提到《三体》在国内科幻小说界的地位,也提到该书的精彩之处,但演讲者认为该书还是不适合拍成电影,因为其故事铺垫太长,人物众多,剧情复杂,短短两个小时之内很难把故事讲清楚。这么一说我到来了兴趣了,下决心

       精选 拜读一下这部神作。

       想到哪就说哪儿吧,先说我最敏感的一个词(和我所学专业有关)--思想钢印,听上去就充满硬度的一个词,在《三体》都在讲生存问题,为了生存,很多原则都可以暂时放弃,只遵循一条生存原则。

       然而讽刺的是,冒着思想控制的危险而进行的思想钢印,输入人脑的不是必胜的信心,却是根据希恩斯--这个思想钢印的创造者--的主观意愿来制定的。多么巧妙的包装,掩盖住了他真实的内心世界。这又契合了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中对文化工业的一个重要描述--虚伪性。所有的表现都是在为你服务,为你着想,但事实上背后却藏污纳垢,不知有多少欺世瞒众的目的。就像现在的大众文化,美国好莱坞,全都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全都是美国人拯救世界的张扬,剧情再离奇最终都不免俗套。

       更可怕的是,即便明眼人拆穿了文化工业的虚伪性,总有人会站出来说: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好一个为了你好,如此一来,所有欺骗和虚伪都可以打折这个旗号大行其道,因为我的出发点是好的,我的目的是善的,可笑至极。

       精选

三体读后感_三体读书心得

       《三体》读后感_《三体》读书心得

       读后感灵活多样,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下面是带来的《三体》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最近在读一本比较流行的科幻小说《三体》,在西西河论坛上看到有人介绍,于是自己也从网上找出来看。现在,刚刚看完球状闪电是一个小段篇,它只是切入《三体》的一个小小的预热,还没有触及《三体》的时空观。接下来我要介绍一下《三体》的主要,也是核心的猜想。接下来也包含剧透,所以阅此文甚。

       《三体》中的外星文明“三体”文明是一个拥有三颗恒星的文明,他们的生活条件十分恶劣。但是科技相较人类先进很多。

       《三体》的核心思想是贯穿一二部的主角,面壁者罗缉,根据。

       刘慈欣在当前的科技基础之上,向读者们构造了一个架空的科幻世界,故事基调宏达、神秘而又悲壮。在故事当中我遇见了很多物理学的名词,比如宇宙背景辐射,哈勃红移,为了搞清楚故事的发展,我也随时准备着百度百科,遇到不懂得名词就查。

       故事假设在银河系之外的一个天狼座中有另一个可适宜生物居住的星球,名为三体。一次偶然的机会,三体文明和地球文明相互知道了对方的存在,于是双方陷入了一种思考。

       而地球上,知道对方的存在的人类很少但基本是居于社会高层当中,由于知识背景的差异,他们对三体文明的看法相互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等分歧,有些人希望三体人能够在地球上生存使地球上的丑恶消失,而有些人希望三体人永远都不要登陆地球,因为三体人能够给地球带来的未必是福音等等。

       尽管地球人对三体人的态度褒贬不一,但是三体人却将地球人当做一个敌人。尽管就科技水平而言,三体文明要大大高于地球文明,但三体人要成功登陆地球需4.5个世纪,从中地球可以发生很多次科技革命,大大提升其科研水准,而这对未来的三体人而言是一个大大的威胁。

       这就是《三体》小说的总基调。同时这样的基调也让我陷入了一个思考,即两个之前没有任何接触的文明碰撞时带来的到底是和平还是战争。

       显然,就历史看,这个结论可能并不是那么乐观。当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后,欧洲文明大肆的入侵美洲,掠夺财产,杀烧掳掠,使得美洲的原始文明永劫不复,最终被欧洲人统治且殖民。

       我想,这是因为每个文明体都像一个个体一样,如果让其走入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当中时,他们便缺乏安全感,而这样的不安全感很可能导致一些残酷的后果。历史中的印第安人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牺牲品。

       而《三体》小说中也是这样,尽管三体文明比地球文明先进很多,随着时间过渡,未来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或许过了三四百年地球文明就会赶超三体文明,到了那个时候三体文明能不能保全自我也是一个问题了。所以作为地球人和三体人而言,最为理智的做法可能就是尽最大的努力保全自我,同时消灭对方。

       或许这样的一个结论让很多人感到悲观,但这却是一种最为现实的结果,尤其是生活在我们现实的社会当中,可能会常常遇到于此类似的情形或者作出于此类似的选择。

       但是就作为一个个体的我们,我还是希望不同的民族、种族、宗教、国家等能够引以为界,找到一条超出武力威胁的和平之路从而相互理解相互认可,共同构建更加美好的将来。

       首先说一下《三体》真的是非常赞的小说。

       整个故事大气辉宏,天体物理知识与曲折的情节完美结合,看完让人大呼过瘾。

       当一个世界用光年来表达距离,用亿年来表达时间的时候,我才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一切一切,在宇宙的进程中,都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东西。

       当然,除去那些超赞的情节,我更欣赏小说里面对人性的讨论。

       当叶文洁向未知的三体世界发送信息,让他们来取代地球文明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她对人类或者说是对人性的绝望,我没有经历过文化革命也想象不了文化革命,但是从叶文洁身上,还是可以看到这场浩劫给人性的重创——多次失望到最终绝望。想到我的一个朋友也跟我说过,单纯并不难,难的是你经历了许多事情,却还能保持单纯。

       文中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疯狂面前,理智是软弱无力的。”关于这个,我想了一下。我自己本身是一个喜欢理性的人,尽管理智在疯狂面前是多么的无力,但是,如果能在一个疯狂的环境保持理智,更是不易。

       罗辑,一个被选中为面壁者的普通人。在巨大的压力下,运用自己的智慧,震慑住了三体人,保护地球免受侵占。之后又作为地球的执剑人保护了地球几十年,被奉为神灵。

       可是最后,他又被控诉多年前他的一次暴露一个星系位置的试验可能毁灭了一个文明。这里我不得不感叹人的善变,当别人需要你的时候,可能会客客气气的,当你不再有作用了,便形同陌路。另外,这里罗辑被控诉毁灭了一个文明。

       那么,我们是否有权利去毁灭一个文明,甚至只是剥夺生命?我想到了之前微博上 的一个讨论“按下一个按钮,地球上的某个和你不相关的会死去,然后你会得到许多许多的钱。问题是,你会按下吗?”,也想到前几天泛读课老师问的,(二战期间)你(一个德国少年)会不会去射杀一个俄国的俘虏(他是你的敌人)。

       我想了很久,我觉得我还是不会去剥夺别人的生命,非要给出理由的话,第一是换位思考我也不希望成为被夺去生命的人,第二就是小说中也有提到的 人可能跟其他文明不一样的地方就是 人 有爱。

       上面我说的关于人有爱的这一点,在另一个主角程心身上也得到了体现,她的两次抉择“不暴露三体文明的位置、让星环城投降”,就是一种人性的体现。

       当然,她的选择,一次让人类面临被三体文明侵占的危险,另一次让人类失去造光速飞船,避免灭掉打击的机会。看起来出于人性的选择却导致了悲剧的结果,是不是她的选择错了呢?我想不是的,微博上@奶牛denny说过“做你所坚信的事,有可能很多年很多年,都不会有人来认可你,赞赏你。更不会被几百人、几千人在公共场合赞许。

       人生没有任何决定是错误的,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另外一个选择是否是正确的。但是,总有一天,有人会很诚心地告诉你,你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我觉得,我们要审慎地做出决定,然后,就去坚持它。

       再看小说中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句子“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包括我自己都会犯这种错误,有时候总会习惯地自以为是。现在我看来,谦虚而不失自信,是一种好的姿态。

       三部小说非常的长,有些东西看完就忘了,一些当时的感想也没留下来。还是非常推荐《三体》这三部小说的。

       《地球往事三部曲》是刘慈欣撰写的史诗级巨作,是一部典型的硬科幻作品,也是中国当前最杰出的科幻小说。讲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书中对社会学哲学宗教人性以及爱情利用故事模式展示得淋漓尽致。

       外星文明入侵地球在科幻作品并不是个新鲜的题材,但是当一部讲述如此题材的小说以描写外星人入侵前人类的反应为重心,以天文学和社会学的科学严谨的态度计算宇宙中可能的文明分布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历史家和预言者的眼光回顾展望人类文明几百年间的变迁和其中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发展道路,并将这一切与有血有肉的个体命运紧密结合,以中国人的民族情绪最能接受的的表达方式写出时,它就具有了超出一般大众通俗读物的意义。

       小说中的外星人—三体人被设置为拥有高科技、思想完全透明、无法进行欺骗和窥探人心的生物。面对三体人,地球上的人类毫无秘密。但地球人也有自己不可攻破的堡垒,那就是个体思维。小说在这样疏离于现实的逻辑背景下发展,平添了许多惊异感、阅读期待和探索的喜悦

       《三体》是一部多重旋律的作品:此岸、彼岸与红岸,过去、现在与未来交织成中国文学中罕见的复调,故事的核心竟然是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文化革命。当主流文学渐渐远离了这个沉重的话题,大刘贲然以太空史诗的方式重返历史的现场,用光年的尺度来重新衡量那永远的伤痕,在超越性的枧野上审枧苦难、救赎与背叛。这一既幻想又现实还科学的中国版《天路历程》,疯狂而冷静,沉重而壮阔,绝望而超脱。

       文化革命仅仅是《三体》的起点,我个人认为,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以虚拟游戏的方式展示的三体世界历史。这是一个游戏,游戏背后是一个遥远星际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游戏中的人物却是孔子、墨子、秦始皇、伽利略、葛力高利教皇、牛顿、爰因斯坦……古今中外各路人马走马灯似的上场。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狂欢,历史、文化革命、三体又构成了另一个意义上的三体关系,它们之间遥相辉映而又扑朔迷离,在最不可思议的生存景象中蕴涵着触手可及的现实针对性,把三体系统的复杂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读完《三体》,去看窗外的夜空,感觉已然不同。世界再也不像以前想象的那样了。一百五十亿光年的范围内充满重重杀机了。那是一个捉摸不透的黑暗森林,而且是一个无比真实的原始丛林。这一瞬间我几十年来关于宇宙的看法都被彻底颠覆了。我想,这恐怕也就是科幻小说所独具的强大的思想的魅力。《三体》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