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自我反思的哲学批判(18篇)
黑格尔自我反思的哲学批判
自我“反思”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是一个构造精神自我发展内在力量的必要条件.但是,黑格尔在“绝对知识”中又排除了自我“反思”的存在,这也就使意识不再具有超越性的品质.哲学始终在以“反思”的.姿态出现,它所要最终反对的将是自身对现实性的偏离.超越哲学的知识论立场和科学主义思潮,对“假设”质疑,向“前提”挑战,就是哲学的批判性“反思”的理论方式.
作 者:施立峻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30 刊 名: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5(2) 分类号:B516.35 关键词:本体 反思 批判 超越篇2:哲学的批判和自我批判刍议
哲学的批判和自我批判刍议
哲学自身的批判是哲学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哲学的批判和自我批判既是哲学理论的意蕴,也是哲学实践的脉络.与康德哲学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其哲学批判的首要特征在于实践性,其哲学自我批判的最大特征在于彻底性.
作 者:唐少杰 单位:清华大学哲学系北京 100084 刊 名:教学与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TEACHING AND RESEARCH 年,卷(期):2000 ”“(4) 分类号:BO14 关键词:哲学 批判 自我批判篇3:《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解读论文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解读论文
一、文章的写作背景
1843 年末至 1844 年初,马克思撰写了《<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 导言》一文,并于 1844 年 2 月发表在《德法年鉴》上。当英国和法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并进行了全面的产业革命时,德国仍在封建专制的统治下,并且这种封建统治的权力很强。也就是说 , 当英国和法国的无产阶级在为寻求自我解放而与资产阶级作斗争时 , 德国还停留在封建时代。
当时的社会状况是马克思思想转变的现实基础。马克思在作为《莱茵报》主编期间,所遇到的三件事 —— 出版自由、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和摩塞尔记者的辩论,使马克思产生了这样一个困惑,一个关于国家职能的困惑,究竟国家是维护富人利益的工具还是黑格尔所说的国家是绝对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绝对自由的保证。
由此,马克思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撰写了《<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 导言》一文。马克思在 1859 年所写的《< 政治经济学批判 ) 序言》中回忆道:“在 1842—1843 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幅虽不长,但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意义重大,是马克思思想转变过程中的又一块里程碑” 。
篇4:试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及一般哲学的批判
试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及一般哲学的批判
通过对近代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勾勒,探讨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及一般哲学的批判.马克思的这一批判既能体现其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和超越性,又能反观整个近代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及其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关联性,因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 者:黄学胜 HUANG Xue-sheng 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33 刊 名: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6(6) 分类号:B014 关键词:近代西方形而上学 绝对精神 异化篇5:黑格尔哲学经典语录
1、背起行囊,独自旅行。
2、纪律是自由的6:黑格尔哲学语录
黑格尔哲学语录
1、上帝惊叹细节。
2、世界上真正的悲剧不是正确与错误之间的冲突,而是两种正确之间的冲突。
3、只有那些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处的人,才会没有出头之日。
4、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5、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没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有所成就。
6、美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而美也是到处出现的。人类本性中就有普遍的爱美的要求。
7、人类是地球上的匆匆来客。
8、婚姻实质上是伦理关联。婚姻是具有法定好处的伦理性的爱。
9、有生命的自然事物之所美,既不是为他本身,也不是有它本身为着要显现美而创造出来的。自然美只是为其他对象而美,这就是说,为我们的眼睛得到满足。
10、只有那些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
11、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坚信理性,信任自我,并坚信自我。
12、悲观的头脑,乐观的意志。
13、存在即合理。
14、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
15、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
16、理论何等强大,就何等狡猾。
17、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18、我看见拿破仑,这个世界精神,在巡视全城。当我看见这样一个伟大人物时,真令我发生一种奇异的感觉。他骑在马背上,他在这里,集中在这一点上他要达到全世界、统治全世界。
19、熟知并非真知。
20、如果你生活是一种无法抗拒的、无法改变的.痛苦里,那么这种痛苦将是你的幸福!给自己一个希望和勇气,大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慷慨的说句”大不了就是一死“!
21、民务必体会到宪法是自我的权利,能够落实到实处。否则,宪法就只是徒有其表,不具有任何好处和价值。
22、与所爱的人长期相处的秘诀是:放下改变对象的念头。
23、太阳下方没有新事物。
24、一句哲理在年轻人嘴里说出和在老年人嘴里说出是不一样的。年轻人说的只是这句哲理本身,尽管他可能理解得完全正确。而老年人不只是说了这句哲理,其中还包含了他的全部生活!
25、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26、美与真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
27、通常的人当他可以为所欲为时就信以为自己是自由的,但他的不自由恰好就在任性中。
28、方法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资料的灵魂。
29、真理诚然是一个崇高的字眼,然而更是一桩崇高的业绩。如果人的心灵与情感依然健康,则其心潮必将为之激荡不已。
30、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31、在一个深刻的灵魂里,即便是痛苦,也不失其之美。
32、民族不是为了国家而存在的,民族是由国家创造的。
33、爱情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只停留在性欲上,而且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秀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统一。
34、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35、纪律是自由的7:康德批判哲学
作为人类哲学思想的“蓄水池”,康德不仅以其批判哲学实现对传统哲学的根本变革,而且以其新哲学理念 深刻影响现当代西方哲学的总体发展。
康德的批判哲学开德国古典哲学之先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其贡献在 于倡导并实践批判的精神,然而康德的批判是不彻底的。
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高扬“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 情的批判”的精神,“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由康德所奠定的那种高瞻远瞩的理性批判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珍惜和 深思的。
篇8:康德批判哲学
摘要: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
他不仅以其批判哲学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根本变革,而且以其新哲学理念影响着现当代西方哲学的总体发展。
理解把握康德的批判哲学,不仅是理论上的贡献,对现实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本文通过梳理康德批判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阐述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主要内容,试图对康德批判哲学的意义作出一些探讨。
关键词:康德 批判哲学 思想来源 体系内容 意义
康德的批判哲学开创了德国古典哲学之先河。
大概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期,康德从研究自然科学转向研究哲学,在其先后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三部哲学著作中,康德分别阐述了他的认识论思想、伦理学说和美学观点,构成了所谓“真”、“善”、“美”的批判哲学体系。
总体来说,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不仅检查了西方哲学长期发展的成果,而且提出了新的问题,至今仍具有较大的影响。
一、康德批判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
康德的哲学思想经过了一个长期艰苦的探索过程,在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过程中,有两个人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是休谟,一个是卢梭。
康德在他们的启发下,形成了后来批判哲学的两大主题,这就是自然和自由。
康德建立批判哲学,休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说:“我坦率地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独断论的迷梦,并且在我对思辩哲学的研究上给我指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1]9休谟提出了习惯联想说的因果论,认为因果联系的观念只能在“思想的习惯联系”的感觉中去寻找。
这样,休谟就否认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断言人们的因果观念不是来自客观的因果联系,而是来自对心中的一种联系的感觉。
康德认为,休谟把因果原理归于习惯性的联想,仅仅表示主观联想的必然性,因而自然科学只能是或然性的知识。
这样不仅会断送形而上学,甚至可能断送科学。
于是,康德决定走一条与他不同的道路。
他把形而上学和科学分别划在超验领域和经验领域,并进一步讨论了它们各自存在的意义。
康德发现因果关系概念不是唯一的,提出了范畴学说,回答了自然科学何以可能的问题,并为在自然科学之后讨论形而上学何以可能奠定了基础。
康德接受了休谟提出的问题,然而,他不同意休谟的结论,坚决地批判了休谟的怀疑论,不仅从独断论中拯救了形而上学,并自认为拯救了经验科学。
康德批判哲学所要极力解决的9:康德批判哲学
一、引 言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而德国古典哲 学是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多年哲学发展的总 汇,是近代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哲学发展的最高 峰。
所以有人把康德哲学比作西方哲学史上的 “蓄水池”。
在德国,优秀作文,大家来看一下论述有什么问题。
因为有个别人被时间所胁迫而失去内心的白南,就把时间对于我们人生的宝贵意义给遮蔽、否定了,这叫强词夺理。这篇文章经不住质疑。孙绍振先生是这样评价的:“这种论断是片面而荒谬的,人的生命质量固然有时因时间所迫而失去内心的丰富和自由,但是与之相反,时间就是生命,人生的竞争取决于时间者比比皆是,不论是产品的创新、学术的发明、战事的胜算、策略的制定,每每取决于速度,取决于分秒之间。所谓先下手为强、捷足先登、寸阴寸金都是从正面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的结晶,而事后睹葛亮、放马后炮、吃后悔药则是从反面对虚度时间者的批判。”
议论文写作应坚持这样几个原则:一是观点的成立是有条件的,理性地分析就是把这些条件分析清楚。二是要考虑为什么有人持反对观点或实施相关行为?有无合乎理性的因素?会造成什么后果?三是要考虑自己的观点是否有漏洞?有无普遍的意义?需要补充和完善吗?
二、自我校准:关注反方的立场
“批判性”这个词,英文为“critical”,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辨明或判断的能力”。对于“批判性思维”一词,大家可能会有一个误会,认为就是否定、颠覆的思维,所以现在有人把这个词翻译为“审慎性思维”,以避免误会。当然,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一个熏要内容,但批判性思维,不仅是批判别人,也包括自我质疑、自我批判。阐明白己的观点,不仅要同应质疑反对自己的人,也有必要自我质疑,这一点容易被忽略。人们常常以为,质疑就是为了否定别人,如果质疑自己批评自己,岂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吗?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实际上自我质疑和质疑他人一样,都是为了寻求观点的正当性,为我们的分析论证提供必要的理性的支撑。
我们来看一篇作文,看看它是如何质疑批判的:
“流星”固然无依无附,转瞬即逝,但它在有限的生命里绽放了辉煌的生命,亦不枉此生。“扎根大地”虽然很有意义,但如果无法触及生命的天空,视野和境界终究无法广大高远。该考生很清醒地认识到物质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不是同一个概念。作为流星,物质的存在消失了,但是流星散发的光芒可能长久照亮阴暗的世界。该考生发现了作文材料中观点论点的不足之处,找到了流星价值的合理性,所以这篇文章能够在30万考生中脱颖而出,绝非偶然。
7:黑格尔的印度哲学观
黑格尔的印度哲学观
黑格尔对印度哲学是如何评价的,从学理上来说,其评价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本文认为黑格尔对印度哲学作出评价的理论依据就是其对哲学是什么的理解.印度哲学具有与宗教合一的特点,因此,哲学与宗教的关系的`考察也构成了黑格尔理解印度哲学的一个向度.本文揭示的是黑格尔对印度哲学评价的学理基础及其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对印度哲学的评价.
作 者:申淑华 单位: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300071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年,卷(期): ”“(34) 分类号:B5 关键词:潜在 发展 具体 宗教哲学 特殊性 普遍性 灵魂8:哲学的困境和黑格尔的幽灵--中国无哲学的反思
哲学的困境和黑格尔的幽灵--关于中国无哲学的反思
中西哲学之间的学术转译、通约和交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哲学研究的过程,但今人往往以渗透着西方中心主义情结的'黑格尔哲学标准来剪裁中国哲学,故引发”中国有无哲学“之争.争论中国有无”哲学“之”名“并无意义,关键在于中国有无philosophy之”实“.纵观西方近代哲学史,欧洲的两大主要哲学思潮即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都是沿着反黑格尔主义或曰”拒斥形而上学“的向度发展的.在”重建形而上学“的诉求中黑格尔的幽灵再现,未来的哲学将是”人类形而上学“或曰文化哲学的崛起,从传统形而上学到”拒斥形而上学“再到”人类形而上学“,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作 者:张允熠 ZHANG Yun-yi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200034 刊 名:文史哲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TERATURE,HISTORY AND PHILOSOPHY 年,卷(期):2023 ”"(3) 分类号:B2 关键词:名实之辩 中国哲学 黑格尔标准 西方主义 文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