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人生哲理故事(精选11篇)

启迪人生哲理故事

       小故事大道理,通过小故事收获大道理。一个简单的故事,足以给你意味深长的人生启示!

       苦与乐

       我退休之后,常约一些老朋友徒步登白云山。白云山,被广州人喻为市肺。这一比喻,既形象,又准确。是啊!每当你站在山顶公园,放眼眺望四周,只见山峦起伏,绿林如海,晨风吹来,暑热即逝,富有山土芳香的新鲜空气扑面而来,此时此刻,心旷神怡的心境驱走了登山时的苦与累。也许是这个缘故,春夏秋冬,晴天、雨天,白云山每天都吸引数以万计的游人登上山顶公园,或漫步在山间幽径之中。

       到达山顶公园后,有的打太级,有的舞扇舞,也有的下象棋、打扑克,而多数则是三五成群坐在避雨亭下,或坐在大树脚旁,谈天说地,乐趣异常。经常与我同行的刘师傅每看到此情此景都感慨地说:“凡登山者,都是先苦后乐,以苦换乐。”开始,我不以为然,后来听的次数多了,我才觉得这位七十有余的刘师傅的话颇有哲理,于是引起我对苦与乐的思索。

       生活中的苦与乐,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苦的付出,何来乐趣?同样道理,没有乐趣,又怎能比较出苦来呢?从唯物辨证法的观点看,苦与乐,既是相对立的,又是相统一的。古人有云:先苦后乐(甜),苦尽甘来。这两句古训听来浅白,却深刻揭示了苦与乐两者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同时又充分说明只有艰苦的付出,才能获取人生真正的乐趣,只有坚持不懈的艰苦拼搏,才能取得甘甜的生活。

       在社会生活中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凡是为众人所仰慕的乐趣(或者是甘甜),不论出自那行那业,也不论他扮演什么社会角色,都是首先付出艰苦作为代价,而后才能获得真正的乐趣。这就是苦与乐这一人生哲理的体现。在人生道路上,坚持不懈地艰苦拼搏,不惜汗水地付出,由此换来的人生乐趣和成功,才洋溢着人生意义的芳香。

       跑步

       早晨我跑步时简直像是在挣扎,肺部烧灼,空气也仿佛变得稀薄。跑了不过1.25英里后,我不得不走了1分钟。而在正常时候,我连续跑3英里仍感觉良好。旁观的人们一定以为我是个病夫――满脸痛苦,上气不接下气,步履蹒跚,几乎跑不完1英里!

       忽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尽管表面看来我似乎根本没有付出努力,对于其他跑步的人来说,我简直不能算是在跑。但是实际上,我已经使出了浑身的力气。

       当我们批评别人的时候,往往是采用我们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而实际上,他们可能付出了所有的力量。也许他们没有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也许他们没有达到你的期望,只要尽力了,就应该是真正的胜者,不管结局是什么。

       我们有时不公平地苛责别人,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把苛责的矛头对准自己。

       因为没有像往常一样,一滴汗不流地跑完2.5英里,我对自己满怀自责。而事实上,今天我跑1.5英里付出的努力,远超过平时跑3英里。

       高标准要求自己是个好事,前提是能够激发你前进的动力。

       你应当永远尽力而为,但当你努力的结果低于过去的正常水平,你开始苛刻地批评自己,而不是表扬自己的努力,由此你就开始了螺旋向下的恶性循环。

       不,我一点也不想要那样的感觉!

       相反,“我已经尽力了,我也是胜者”,这样的想法给了我新的力量,使我又多跑了两圈,我对自己充满了骄傲,因为我完全有理由停下。

       我挺直了腰杆,头高高扬起,因为我征服了宇宙中唯一能阻止我的力量,那就是我自己!

       鱼和渔具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输与赢

       和尚上山砍柴归来,在下山路上,发现一个少年捕到一只蝴蝶捂在手中。

       少年看到和尚,说:“和尚,我们打个赌怎么样?”

       和尚问:“如何赌?”

       少年说:“你说我手中的蝴蝶是死的还是活的。你说错了,你那担柴就归我了。”

       和尚同意,于是猜道:“你手上的蝴蝶是死的。”

       少年哈哈大笑,说:“你说错了。”少年把手张开,蝴蝶从他手里飞走了。

       和尚说:“好!这担柴归你了。”说完,和尚放下柴,开心地走了。

       少年不知和尚为何如此高兴,但是看到面前的一担柴,也顾不上细思,便高高兴兴地把柴禾挑回了家。

       父亲问起这担柴的由来。少年如实讲了。

       父亲听儿子说完,忽然伸手给了儿子一巴掌,怒道:“你啊你!好糊涂啊!你真以为自己赢了吗?我看你是输也不知道怎么输的啊!”

       少年一头雾水。

       父亲命令少年担起柴,父子二人一起将柴禾送回寺院。

       少年的父亲见到了那位和尚,说道:“师父,我家孩子得罪了您,请您原谅。”

       和尚点点头,微笑不语。

       在回家的路上,少年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父亲叹了口气,说道:“那位师父说蝴蝶死了,你才会放了蝴蝶,赢得一担柴;师父若说蝴蝶活着,你便会捂死蝴蝶,也能赢得一担柴。你以为师父不知道你的算盘吗?人家输的不是一担柴,他赢的是你的慈悲啊。”

       少年惭愧地低下了头。

       贪心的实验

       一次,有黑、红、白三只老鼠帮助土地神逃过了灭顶之灾。为了表示感激之情,土地神答应给这三只老鼠一个特殊的奖赏:你能挖土挖多深,那多么深的土层就属于你的领地。

       土地神警告它们,不要过于贪心,如果挖得过深,你们将难以返回地面而葬身地下。

       这种奖赏令三只老鼠高兴万分,于是它们都使尽了全身的力气挖洞,至于挖多深的洞才是安全的,它们并不清楚,它们只能凭感觉。在它们看来,挖洞是它们的特长,它们可以用一半的力气挖到很深的地方,再用剩下一半的力气就可以安全地返回到地面上。

       黑老鼠挖洞的速度很快。没过多久,它已经挖到了很深的地方。它十分兴奋,一想到它所挖的深度就是它的领地,它的力量就源源不断地涌出来。不知过了多久,它觉得自己的力气已经用去了一半,它决定休息一会儿,然后返回地面。对它来说,这么深的土层已经足够用了。

       不一会儿,它的体力恢复了许多。它想,再挖一会儿也不会有什么危险,要不然,这样返回去太可惜了。于是,它又挖了许久。当它觉得有些累了的时候,开始提醒自己:不要再向下面挖了,如果不能返回地面,一切都完了。于是,它想沿着原来挖的路线向地面方向返回。

       但此时,它又犹豫了。它想,现在也许红老鼠和白老鼠正全力向地下挖土呢,如果自己这样返回去,可能是挖得最浅的一只老鼠,那么获得的领地也是最少的,也就最没有面子了。

       想到这,它决定冒险再向下挖一阵子。又挖了许久后,黑老鼠觉得身体很疲乏,有些吃不消了。它明白,现在已经有一定危险了。不过,它又咬了咬牙,心想:反正已经冒险了,索性就再冒一步险,将土层挖得更深一些。

       尽管它时时感觉到危险,但是,黑老鼠总是能找到各种理由激励自己向更深的土层挖下去。

       不知过了多久,它失去了知觉。它累死了。

       红老鼠的经历与黑老鼠大致相同。它也累死了。

       只有白老鼠活了下来。

       土地神觉得十分伤感的同时,也感到一丝安慰。它想,这个世界上到底还是有不贪心的老鼠呀。它决定大力宣传白老鼠的事迹,告诉大家不贪心才是正确的生活选择。

       于是,土地神迫不及待地问白老鼠是怎么想的。

       白老鼠冷冷地回答道:“难道你没有发现我的两只爪子是残废的吗?”

       贪心是人的一大弱点,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贪欲,那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启迪人生哲理故事]

篇2:生命的启迪人生哲理

       生命的启迪人生哲理

       一片农田被弃耕以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有了一年生的杂草覆盖,土壤的条件就会得到初步的改善,一些t多年生的杂草会接踵而至,这样经过几年的时间,一些小灌木主会出现。起初灌木只是一簇簇地分散地长在草地上,由于灌木年年结实,灌木丛逐渐扩大,一些小的乔木开始,草地就随之消失了。再经过一段时间,乔木越来越多,遮盖了灌木,使灌木减少,乔木就蔚然成林了。

       这是自然界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和规律。一片不毛荒地由最初的杂草开始,渐渐演变成森森树林,从中我们看到最初杂草覆盖的重要性。倘若我们把最初的.杂草拔除,不让杂草生长,那么那片荒芜的耕地就会永远是荒地,永远也生长不出后来的灌木,以及高大的乔木。

       杂草丛生是森林形成的必须经历的阶段,不可省略。

篇3:启迪小故事

       一、追求忘我

       1858年,瑞典的一个富豪人家生下了一个女儿。然而不久,孩子染患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丧失了走路的能力。

       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长的太太给孩子讲船长有一只天堂鸟,她被这只鸟的描述迷住了,极想亲自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长。孩子耐不住性子等待,她要求船上的服务生立即带她去看天堂鸟。那服务生并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顾带着她一道去看那只美丽的小鸟。奇迹发生了,孩子因为过度地渴望,竟忘我地拉住服务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来。从此,孩子的病便痊愈了。女孩子长大后,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最后成为4:人生启迪故事

       在非洲丛林里,生活着一种通体毛色黝黑、长相十分滑稽可爱的黑面疣猴,它们数十只、上百只聚为一群,靠吃野果和植物嫩叶为生。

       动物学家在考察黑面疣猴生活习性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每当猴群发现挂满野果的树木时,低矮、易攀爬处的果子总是让成年猴摘走,如有幼猴来摘,成年猴会毫不客气地把它们赶走,幼猴们只好眼巴巴地看着成年猴把低处的果子摘光后,才战战兢兢地爬到摇摇晃晃的高枝上摘果子。它们随时都有摔下来的危险。

       动物学家不解,为什么成年黑面疣猴不把方便留给幼猴呢?通过长时间观察才找到答案:每到食物匮乏的季节,黑面疣猴们都要爬到山险林密、既高又细的枝头寻找野果,如果幼猴不在开始自己觅食的几年之内练就身手敏捷、爬高攀险、在树枝间做长距离跳跃的本事,就可能会因寻找食物而坠亡。

       阻止幼猴得到天赐的便捷,促使其到危险的最高处去摘果子,磨练生存能力,就是黑面疣猴能在原始森林里繁衍至今的原因。

       天上掉下的馅饼,往往潜藏着陷阱,如果总走一马平川的坦途,就无法应对前路的坎坷。只有不避凶险、不惧辛劳地练就本领,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篇5: 人生哲理故事

       

1、分餐的启示

       1980年,某农村中学学生食堂,由于条件艰苦,只能蒸饭,于是8人一组吃桌席。在那个勉强能填饱肚子的年月里,由于掌握分餐的权力,席长的职位是举足轻重的。在竞选这一职位的方式上,班长和团支部书记给班主任老师留下了难以抹灭的印象。班长说:“我一定保证公平,当有同学不满意时,我愿意6:人生哲理故事

       3则人生哲理故事50字

       博士与渔夫

       一天,一个博士坐船欣赏风景,在船上,博士问渔夫:“你会生物吗?”渔夫说不会,博士就说:“那你的生命就要失去4分之1了。”过了一会儿博士有问:“你会哲学吗?”渔夫还是不会。博士有说:“那你的生命又要失去4分之1了。”又过了一会儿,博士又问了:“你会科学吗?”渔夫仍然不会,就在这时,狂风乱作,卷来一股巨浪,渔夫问博士:“你会游泳吗?”博士不会,渔夫说:“那你的生命就要玩完了!”

       哲理: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绝。在职场,有时候只要精通一门手艺你就可以高枕无忧。

       层层加码

       一位董事长在召见公司里的年轻职员时,说:“我有几个女儿都没有出嫁,每一个女儿都有一笔陪嫁准备金:三十岁的女儿是两万美元;三十五岁的女儿是十万美元;四十岁的女儿是三十万美元。我不会让娶她们的人吃亏的。”一位职员站起来问:“董事长,不知你有没有五十岁的女儿?”

       哲理:有时候,员工注重的.是薪酬本身,而不是附加的福利待遇。

       热情

       “摆脱忧郁,”心理医生嘱咐病人,“让热情充满你每天的生活,热情满怀地起床,上班。总之,热情地去做每一件事。”一周以后病人又回来了,看起来比过去更加忧郁,医生问他是否遵医嘱做了。“这正是问题所在,”病人答道,“我满怀热情地起床、吃饭、然后与妻子吻别,以至于我上班晚了两个小时,被解雇了。”

       哲理:如果你把时间平均分给一天中的所有的事,那么你最终只能是舍本逐末。

篇7:人生哲理故事

       人生哲理故事500字(五篇)

       1、鲨鱼与鱼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耐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尝试那美丽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断的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的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

       可是失恋过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它怕痛。

       2、神迹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祂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试想: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已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3、钓竿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我想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

       有太多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人生道上的钓竿,再也无惧于路上的风雨,如此,难免会跌倒于泥泞地上。就如小孩看老人,以为只要有钓竿就有吃不完的鱼,像职员看老板,以为只要坐在办公室,就有滚进的财源。

       4、买烟

       甲去买烟,烟29元,但他没火柴,跟店员说:.“顺便送一盒火柴吧。”店员没给。

       乙去买烟,烟29元,他也没火柴,跟店员说:“便宜一毛吧。”最后,他用这一毛买一盒火柴。

       这是最简单的心理边际效应。8: 人生哲理故事

       许多人做了一个试验,把蜻蛙放进一锅开水中,那蜻蛙碰到强烈的转变,便会马上蹦出来,反映迅速。可是把蜻蛙放进凉水中去,渐渐地给排水升温,你能发觉蜻蛙一开始会很舒服地在水里游动。锅中的水囟仍诮ソサ厣高,它绝不发觉,依然觉得暖融融的怡然自得。一旦囟壬高70~80度时,它感觉有威协,想蹦出来,但是早已来不及了。因为它的腿反应迟钝,从此跳不起恚最终只能被煮死。这就是青蛙效应的小故事。

       9: 人生哲理故事

       1、瞎子打灯笼

       一个盲人到亲戚家做客,天黑后,他的亲戚好心为他点了个灯笼,说:“天晚了,路黑,你打个灯笼回家吧!”盲人火冒三丈地说:“你明明知道我是瞎子,还给我打个灯笼照路,不是嘲笑我吗?”他的亲戚说:“你犯了局限思考的错误了。你在路上走,许多人也在路上走,你打着灯笼,别人可以看到你,就不会把你撞到了。”盲人一想,对呀!故事的第一节告诫我们,局限思考是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整体思考是你把自己放到整个环境中去考虑。系统地思考问题,就会发现,你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互动。

       2、哥伦布的鸡蛋

       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许多人认为哥伦布只不过是凑巧看到,其他任何人只要有他的运气,都可以做到。于是,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一位贵族向他发难道:“哥伦布先生,我们谁都知道,美洲就在那儿,你不过是凑巧先上去了呗!如果是我们去也会发现的。”面对责难,哥伦布不慌不乱,他灵机一动,拿起了桌上一个鸡蛋,对大家说:“诸位先生女士们,你们谁能够把鸡蛋立在桌子上?请问你们谁能做到呢?”大家跃跃欲试,却一个个败下阵来。哥伦布微微一笑,拿起鸡蛋,在桌上轻轻一磕,就把鸡蛋立在那儿。哥伦布随后说:“是的,就这么简单。发现美洲确实不难,就像立起这个鸡蛋一样容易。但是,诸位,在我没有立起它之前,你们谁又做到了呢?”创新从本质上是一种对新思想、新角度、新变化采取的欢迎态度,它也表现为看问题的新角度。很多时候,人们会说,这也算是创新吗?原来我也知道啊!创新就这么简单,关键在于你敢不敢想,肯不肯做。

       3、青蛙现象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青蛙放到一锅热水中,那青蛙遇到剧烈的变化,就会立即跳出来,反应很快。但是把青蛙放到冷水中去,慢慢给水加温,你会发现青蛙刚开始会很舒适地在水里游来游去。锅里的水温度在慢慢地上升,它毫不察觉,仍然感到暖洋洋的自得其乐。一旦温度上升70~80度时,它觉得有威胁,想跳出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它的腿不听使唤,再也跳不起来,最后只得被煮死。这就是温水煮青蛙的故事。

0: 人生哲理故事

       狗子爹一拐一拐地在地里钻,脚步声跟包米棒子落地声一样响。狗子爹腿脚不好,掰包米却比狗子快。狗子爹就骂,狗子你咋恁熊?粮食都吃哪儿啦?

       狗子没话,把包米秆弄得哗哗响。狗子在城里开音像商店,农活儿干得少。

       熬到地头儿,爷儿俩都喘。却见村委会麻主任也在地头儿喘。

       村主任,收包米哪?狗子爹忙凑过去,挤着笑。

       狗子爹的农业负担都让麻主任给免了。因为狗子爹腿脚不好,狗子又不在家。狗子爹也没亏着麻主任,哪次狗子往家里寄钱来,都给麻主任提两瓶酒。

       麻主任抹抹脸说,干不动了,年轻那会儿,这点活儿,玩儿似的。

       狗子爹板起脸说,村主任见外了,有狗子呢。

       行!麻主任看看狗子,说,狗子操点儿心,帮我把包米收了。

       狗子翻眼皮,瞪爹。

       只两车,狗子和爹就把包米运回了家。

       狗子爹又板起脸。狗子只好走进麻主任的包米地。

       人多活儿就少,没到晌午,狗子就帮麻主任把包米运回了家。

       麻主任拍拍衣襟,冲狗子笑,谢大侄子了。

       狗子去伸出手。

       干啥?麻主任一愣。

       工钱。狗子抖抖手说,你不付我工钱?

       麻主任说,工……钱?

       咋?白干吗?狗子冷笑。

       麻主任不愣了,拉下脸。五块!

       哄小孩儿?狗子又抖抖手。

       十块!麻主任咬牙。

       就十块。狗子自言自语,不划算呢。

       麻主任把钱拍在狗子掌心,啪的一响。看狗子走远,狠狠吐一口。

       天黑了,麻主任却坐不稳。就下地,出门,找狗子爹说话。

       狗子爹大吃一惊,忙给麻主任拿钱。这孩子,忒不懂事!

       麻主任却不接,冷着脸说,到秋了,该收农业负担了。你早点把钱准备好吧。

       不等狗子爹再说话,麻主任走了,头也不回。

       狗子爹骂狗子,气得嘴唇发抖。

       狗子不服,嚷,干活儿挣钱,天经地义!有错?

       第二天,狗子就回了城里,招呼都没打。

       狗子爹三天没出门。没脸见麻主任,也怕村里人笑话。

       眨眼的工夫,地里的粮食就收干净了。秋分无生田。

1: 人生哲理故事

       迈克是一名优秀的警察,从警十年,立下无数功劳,大家都很喜欢他,他的妻子薇拉也很爱他。可是最近他却突然双目失明,生活一下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迈克整天待在家里唉声叹气,痛不欲生。

       薇拉担心迈克,也就不去上班了,整天寸步不离地守在他身边。薇拉劝迈克想开些,让他不要绝望,只要有了眼角膜,他就可以重见光明。迈克听了薇拉的话总是苦笑,眼角膜从哪里来?

       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就在迈克不抱希望的时候,微拉告诉他有眼角膜了,他可以重见光明了。那一刻,迈克搂着薇拉开心地笑了。

       移植眼角膜的手术非常成功,迈克终于重见光明了。世上的盲人千千万,许多人等了几年也等不到眼角膜,而他却只等了三个月就得到了眼角膜,真的是太幸福了!而这份幸福,是那个捐献眼角膜的格林夫人给他的。

       迈克向薇拉打听格林夫人的情况,薇拉告诉他格林夫人住在约克镇,是一位老人,因为把眼角膜献给了他,所以现在她成了盲人,生活十分不便。迈克听了大吃一惊:“什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把她的眼角膜献给了我?”迈克还以为格林夫人已经不在人世了,捐献眼角膜是她临终前的决定,没想到她居然还健在就把自己的眼角膜献给了自己。这份恩,这份情,太重了。

       迈克开车来到约克镇,找到了格林夫人家。按响门铃,格林先生打开了门,见到迈克,不由一惊:“你怎么来了?”迈克说他是来感谢他们的,格林先生请迈克进了屋。

       格林夫人在电视机前,坐在椅子上听电视发出的声音。她听到迈克的声音,想起身来迎接,迈克快步上前制止了她。迈克激动地说:“谢谢您让我重见光明!可是您为什么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给我呢?”

       格林夫人微笑着诉说起来:五年前的一天,她在街上行走,突然,一辆失控的小车向她冲了过来,她一时间吓呆了。这时,一名路经此地的警察看到了,立即冲上前把她抱开,她才安然无恙。警察放开她就走了,她当时连句“谢谢”都忘了说。后来,她向人打听,才知道这名警察叫迈克。

       迈克想起来了,的确有这么一回事,原来格林夫人就是当年遇到危险的那个人。格林夫人说:“一直以来,我都想报答你,却一直没有机会。前不久听说你需要眼角膜,我想我终于可以为你做点事情了……”迈克这才明白,格林夫人捐献眼角膜是为了报当年的救命之恩,激动得再也说不出话来。

       迈克走后,格林先生说:“夫人,你为什么要骗迈克?我知道,当年他救下的那个人并不是你!”格林夫人微笑着说道:“如果我不骗他,他一定会因为对我无以为报而心生愧疚。当他知道我这是报他当年的救命之恩,他的心里就会感到很幸福。能为我们优秀的警察做点事情,我觉得很幸福。并且,他比我更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希望你保守我的秘密,不要告诉任何人。帮助别人,永远不要让别人因此心生愧疚与歉意,这才是真正的帮助。”

       听了夫人的话,格林先生的眼里一片湿润。他觉得,夫人的捐献是世上最高贵的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