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稿

小学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稿1

  寓言故事能启迪儿童的智慧,发展儿童的推理能力,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的寓言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我准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与目标

  (一)教材分析: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课文中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样子,使学生易于理解故事内容。

  (二)教学目标: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积累和运用词句,培养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因此我确立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分角色表演。

  3.情感目标: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三)教学重点: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大量识字,读懂课文,因此,我将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进而理解课文内容确立为本课重点。

  (四)教学难点:

  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让学生明白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二、学情、学法与教法

  (一)说学情:

  本文是寓言故事,看似简简单单、篇幅不长的一个小故事,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耐人寻味,一年级学生受年龄特点的限制,很难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本中的角色相对应,所以在挖掘长辈宽容犯错的'晚辈,对他进行温和、耐心地教育这一点上,比较困难,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多读多体会来突破

  (二)说学法、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方法得当,就可以起到化难为易,提高课堂效率等多种功效,教学时主要采用了

  1.情景教学法:

  通过让学生观看课文动画,让学生的思绪跟随画面走进课文。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来认识课文中的人物原型,以表演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阅读 欲望。

  2.读中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的 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自读、品读、表演读、感情朗读,通过多种方式 的读理解课文内容。

  3.自主探究法

  采用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能促使学生精神的唤醒和潜能的开发,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根据本课的特点,让学生自主读书、表演、评论,懂得做人的真谛,从而感悟课文的内涵。

  (三)教学媒体环境:

  多媒体是本课的重要载体,采用光、电、影、声相互交替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改变知识的呈现状态,将教学由静态变动态,由无声变有声,由抽象变具体。不仅能增强表现力,更能激起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习欲望。

  三、教学流程与意图

  (一)教学思路

  本着“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

  思路: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趣”字先行

  导入新课

  以“读”为主

  入情入境

  以“演”代读

  深入探究

  联系生活

  情感迁移

  小松树和大松树

  (二)教学环节:

  1.“趣”字先行,导入新课。

  好的开头,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新课伊始,我向学生展示一棵青松,在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后接着出示了两棵松

  树的图片进行比较,在出示课题时,有意把小写得很小,把大写得很大,

  【设计意图】:视觉的冲击带给孩子的是心灵的震撼,以图促理解,孩子就能体会汉字的魅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孩子们进入情境后,老师顺势提出问题,激发其听故事,学故事的兴趣,主要通过让学生观看课文动画。

  【设计意图】:动画是低年级孩子最喜欢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同时也是范读课文的过程。

  3.以“读”为主,入情入境。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感悟。学习课文,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课文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课文安排了三教时,我今天上课为第二课时。

  2,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分角色表演。

  (3)情感目标: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3,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2)学写生字。

  教学难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二,说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教学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对课文的感悟有深有浅,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段落,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悟读,并合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上课刚开始,我先指名读课题,引导读出两棵松树的大小,然后复习本课词语,接着我出示两棵松树的图片,并让学生把两棵松树送回家。用文中的话来说一说,这样也达到了复习第一自然段的目的。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首先,创设情景。引出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对话。让学生自己读,先自己体会,然后来交流读后的感觉。在理解小松树的话时,我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喂”,因为只有读好了这个字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松树的话,从而达到理解小松树是一个狂妄自大,没礼貌的人。与之相反,大松树的没有回答,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或许有点困难,但我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他们体会,原来大松树没有生气,他只是不屑和小孩子生气。理解风伯伯的话又是一个难点,我引导学生从“摸”入手,体会风伯伯是一个长者,很慈爱的形象,他是一个正直,站在旁观者角度看的人,他的意见更客观。在听了风伯伯的话后,我让学生自己找找,此时的小松树是怎么想的,学生都能说出“惭愧”这个词,接着我用熟词法让学生体会这个词,从而更真切地体会到了此时小松树的心境,这也让我顺利地实现了我预期的目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客观地说说自己的喜欢的形象,并说出原因,这在无形中也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的道理。

  3,总结课文,角色表演

  (1)总结课文,客观地评判文中的三个形象。

  (2)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4,教学生字我特地选了两个左右结构,两个上下结构的生字,让学生比较,记忆,再通过老师的范写,学生描红,实现对生字的掌握。

  四,说教学板书

  我这节课的板书力求简洁美观,采用师生画图贴图的方式完成,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明,有助于学生记忆。

  更多小学语文说课稿文章,请访问说课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