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纪守法从我做起征文2000字(通用10篇)

遵纪守法从我做起征文2000字(通用10篇)

  遵纪守法从我做起征文

  法律是衡量每个公民行为的一杆秤,是裁决孰是孰非的一台天平。它用公平的准则,以规范的制度,去约束我们的行为,纠正我们的错误。因为它无数的心灵得到净化,因为它祖国的前景变得辉煌。以前幼稚的我一直片面地认为法律只是惩治恶徒的一种手段罢了,但是今天的报告会使我懂得了法律不是用来毁人前程的,而是用来造福犯人未来的。

  今天我们学校举办的以青少年普法教育为主题的报告会,令我的心潮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在这场报告会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四位少年犯的自述,他们阐述了自己从一个怀揣梦想,努力拼搏的青年,到现在误入歧途,锒铛入狱的罪犯,所经历的过程。从他们的演讲中我听得出高墙外亲人声嘶力竭地呼喊;我看得见铁牢里他们追悔莫及的泪水;我想得到他们对窗户外湛蓝天空的渴望;我读得懂他们对监狱里人生道路的迷惘。我不难想象,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失去自由,被思想和身体的双重枷锁所禁锢;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丧失信心,被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落所打击。而导致他们今天这悲惨下场的重要原因就是不能克制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诱惑。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敌人,它隐藏在人心中的阴暗面里,它就是——欲望。人对享乐的`欲望,对不劳而获的欲望,促使他想占有一切他想要的东西。一旦这种贪婪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他内心的愤恨,嫉妒就会冲破他人性的底线。到那时他会对拥有他想要的东西的人产生憎恨的心里,最终让欲望操控了自己,不择手段的去掠夺自己想要的一切。这时,可以说他便不再是“人”,而只是用来满足自己欲望的一个机器罢了。

  从他们身上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少年犯都有许多共同点,比如说:他们都沉浸在父母爱的海洋,都曾经是学校的优秀生,在犯法时都会受到良心的谴责,等等……但这些本该在人生的蓝图上谱写出自己理想诗篇的青少年如今却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只是因为他们一次次的被欲望所摆布,而当他们的良心试图去唤醒自己的主人时,他们得侥幸心理却再次将他们拉入歧途,最后被欲望之海所淹没,无法自拔。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我想今天的四面“镜子”,就是我们青少年的“前车之鉴”,能很好的教育我们的言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行为和他们的作对比,以此来反省自己,端正自己的内心。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每个人一开始就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也就是说上天给予我们的一切都是相等的,这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在这种情况下,人生道路的黑暗与光明都是靠我们自己来抉择的。要想不重倒他们的覆辙,挥洒出自己金色的理想,就必须控制住自己的贪欲,不能让欲望占据了我们的心灵。在社会生活中难免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诱惑,而这些不良诱惑便是我们心中欲望的激发剂。如果不能遏制主他们的话,我们心中的良知就会被泯灭,人性的光辉就会悄然熄灭。你如果克制不住自己,让你的内心被欲望的黑洞所吞噬,那么当你蓦然回首时,你会发现你将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在遥遥无期的刑期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了吧。

  这些少年犯的例子无时无刻不在生动的教育我们不能丧失人生的方向。我们应该很庆幸,还能从他们的失败中得到教训,及时改过自新。我们现在应该很清楚,如果循着他们的道路走下去,那么等待着我们的将是法律无情的惩罚。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遵纪守法从我做起征文 篇2

  谈到法律,我想大家并不陌生,或多或少对它都有一定的了解。21世纪是一个法治社会,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法律的严重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了法律我们的生活将无法正常的进行,也许有些人对这些不以为然,以为人应该拥有自由,而自由是由自己决定的,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在没有规则没有规矩的社会中生活,也能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这些自由吗?当然不能,作为一个社会人,你不能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因为在这个社会里,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的,我们所拥有的自由,是在法律拥护下的自由

  。如果没有法律,或者不遵守法律,那么我们也不会拥有自由,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离不开它的束缚,有了法律,社会才有和平和秩序,否则我们生活的世界,想象一下,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在这个社会的大家庭里,我们每个人如何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呢?那就是共和国华丽雄伟的大厦下一座坚实、永恒不变的根基——“法”。它使我们每个人明确是非的界限,而这也是共和国公民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邓爷爷早就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就一直是普法工作的重点内容。当前,随着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传播和交流工具,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正在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在互联网的普及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这就是网吧问题。网吧的确有效地把网络推向了平民化。然而,随着互联网信息垃圾的增加,失控网吧的负面效应也日益呈现,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引起了社会的焦虑。一些网吧的无序发展和惟利是图,衍生出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淫秽色情三个公害,成为"电子",从而引发出学生分心、家长伤心、教师烦心、社会担心的负面忧患。不良网络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例不胜枚举,在此不一一例举。

  未成年人违规上网是学校、家长、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国务院通过了《互联网服务营业所管理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网吧、电脑休闲屋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同时还应在营业场所入口处的显著位置悬挂未成年人禁入标志,违者将由文化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以1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整顿直到吊销经营许可证。政府加强管理,用强制性的法律措施来维护网络的安全、健康和文明。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应该吸取网络危害的教训,克己自律,按照《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规定做到文明上网,正确对待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自觉抵制、摒弃其中的糟粕。

  同学们:让我们从文明上网开始,不断加强我们的法制意识,抵制不良诱惑。做法制宣传教育的有心人,坚持法制法纪宣传教育。了解法律法规,宣传法律法规,争当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遵纪守法从我做起征文 篇3

  在中国共产党4

  “国不可一日无法”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作为二十一世纪接班人的我们,作为共青团的一员,我们更要做一个遵纪,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但在这个法治社会每天就会消失近一个班的学生,而这样骇人听闻,触目惊心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难道这还不足以警醒那些法律意识淡薄的人吗?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规矩是用来管理和约束我们的行为规范的。雪白的墙壁上挂着《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但真正深层认识和了解的人却不少。上次做一份调查,5

  古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当今世界,要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创造强大的物质文明,而且要保持强大的精神力量。引导全社会形成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知书达礼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势在必行。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情感。开展知礼守法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开展诚实守信教育,加强信用建设。开展知礼向善教育,优化人际环境等。这些内容都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

  (一)爱国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十二道金牌,如暴发的山洪,以眼境蛇毒般的迅速及毒性,带着皇族不可亵渎的龙颜,向着岳飞马不停蹄的涌来。转眼沙场,岳家军正以倒江洪流之势,与金军对战。眼见胜利只在眨眼之间,然而皇族的神圣又是不容反判的。岳飞居于二者之间,里外难做人。最终逼于无耐,放弃了十年的功绩,班师回朝。只恨秦桧的阴险狡诈,岳飞心中直叹可惜呀!十年的逐金功绩毁于秦桧一张臭嘴。放眼当今,谁不为岳飞可惜呢?但是又是什么促使岳飞坚持十年而毫不动摇的驱逐金军呢?又是什么放任他握到6

  诚信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品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唯有诚信才会取信于人,唯有诚信才会成就大业。

  合作需要诚信去呵护,诚信需要合作区培育。合作、诚信道出了社会的呼唤,说出了人们的向往。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培育合作精神与诚信品质,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所谓“诚”,主要是指“诚实”、“真诚”、和“忠诚”,要心里想的和实际做的一致,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诚于中,形于外”,就要“勿欺人”。所谓“信”主要是指“信守诺言”,强调一个人要“言必信”,要“言而有信”等。东汉的许慎在他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信,诚也”,用“诚”来解释“信”,用“信”来解释“诚”。因此,后来“诚”与“信”逐渐连用,形成“诚信”一词。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人贵诚信。诚信是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孔子把诚信视为做人的首要之德,他说:“人之所以立,信、智、勇也。”一个人一旦失信,在社会上就无法立足,他也许会得到一时,但终究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守信的人具有良好的声誉,这笔无形的财富能为个人带来直接的利益,能促进个人事业的成果。

  做诚实的人,必须对人守信。重诺守信是诚实人的做事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人心里成熟的标尺。古人说:“一诺千金。”向别人许诺是一件严肃的事,一旦许诺就应当实践诺言。实践诺言,就是维护自己的尊严,保持人格的完整。只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人们都有一些属于不宜公开或者不愿公开的“小秘密”,如生理上的缺陷、隐疾,个人的心理活动,私人日记等。诚信并不等于放弃自己的隐私权,并不意味着要公开自己的全部秘密。隐私,也就是个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所谓隐私权,指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我们要善于确定自己的秘密哪些可以告诉别人,哪些不可以告诉别人,学会礼貌地维护自己的隐私权。也要维护别人的隐私权。

  人要讲真话,实话实说,但有些时候实话实说也是会伤害自己和别人,因此有时人们在交往中不得不说一些出于爱心的、真心的“诺言”。这种“善意的谎言”有时候能使人们的感情变得更融洽,能使复杂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但是,即使出于真心爱心,隐瞒事实的真相,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意的谎言”虽然出于良好的愿望,但在特定的条件下,不一定会产生好的结果,有时甚至会造成不良后果。

  为人处世,以诚为本,一实为要。诚,使自己坦然,心如明镜;实,使自己坚稳,富有力量。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共同创建一个诚信美好的社会。

  法律是每个人都应该遵从的责任,是规章,纪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正是古人对后代的告诫,教育。

  一个社会的形成,最重要的就是约束力。有了约束,社会才会稳定,民生才会安乐。可以说,强大的约束力,正是一个社会是否能安定的根本。

  约束力则是普遍存在的。小到家规,大到国法;这些都是对我们的约束,管制。如果失去了这些大大小小的规矩,那么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无法想象。

  在这个法治社会中,虽然有着明确的规章制度,但总还是有那么一群人出于各种缘由触犯了法律。这时候,法律的威严就显露了出来,如罚款,拘留,监禁等。遵纪守法并不是对人的约束,而是一种强大的保护。我们在一条条规则中生根发芽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着面对社会毫无抵抗力的我们;《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组成了我们人生路上的一道道护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着我们生活的舒适程度。

  可以说,遵纪守法是每个人脑海里都应该有的原则,因为它对我们是利大于弊的。虽然它限制了人民的自由,但限制的部分是完全符合常理的,是让社会这台庞大的机器运转下去的保障。作为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社会的新鲜血液,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我们有必要遵纪守法,更有责任遵纪守法!

  要做到这点,我们首先要了解法律的章程。我国犯罪案例中,有部分犯罪并非是故意为之,而是公民对法律的认知不深刻而导致的':2023年11月14日,湛江东方八所一小学三名学生外出购物,被五名少年挟持到一块菜地进行殴打并捆绑搜身抢劫到22。5元用于上网玩水果机。嫌疑人于2023年11月18日,被东方警方抓获。其中最大的15岁,最小仅有12岁。据其中一个犯罪嫌疑人‘阿涛’交代“我们真的不知道这是犯法,没钱上网,吃饭了,就去找那些农村来上学的学生要钱”可见认识法律的重要性。所以学习法律是遵守法律的前提。作为新一代的进步青年,我们要做到熟知法律。将其化为护盾,化为利剑,成为我们立足的基石。

  作为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遵守法律是我们必须做到的,不仅自己要做到,还要教导提醒周边不懂法律的公民。更要阻止违法行为的发生,且不同流合污。

  其次,我们需要尊重法纪。作为做人的行标,法纪自从人类具有社会行为诞生,演变至今。我们的法纪经历了世世代代的文化历程。古时,每一个统治者无不绞尽脑汁修改它,完善它,以此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法纪,它是人类文化历史宝贵的结晶,我们不枉尊重它!

  遵纪守法不是一句口头禅,它代表着我们对社会的承诺,对党的忠诚,及对国家的责任!我们必须承担起它,遵纪守法,从我做起!

  遵纪守法从我做起征文 篇7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柯察金发自内心的一句话。的确,生命是宝贵的,我们的世界也因为有了生命而变得精彩。然而,生命有时又是那么的脆弱,那些潜伏在我们身边的“暴风雨”,随时可以将我们宝贵的生命变得比昙花一现还要短暂。

  我们是小学生,身边的“暴风雨”更是如影随形、不计其数。有时候,一池深水,可使我们从亲人身边无声地消失;有时,一个小小的插座,能把我们送入死神的怀抱;有时,一辆奔驰的汽车,就将我们推向死亡的深渊……就在上一个星期……

  那天,我正等在十字路口准备过马路。一位明目清秀的阿姨行色匆匆地来到我的身边,看她的样子,好像有什么急事。她抬头看见正好是红灯,急得又跺脚有转圈。等了几秒钟后,她竟不顾一切地开始过马路!“啊,这多危险!”我心理暗暗惊呼。幸好,当时来往的车子较少。正当她快穿过马路时,一辆小面包车一个急转弯,直向那阿姨驶去。我吓得闭上了双眼,脑袋里立刻浮现出那惨不忍睹的画面。“嘎——”一声刺耳的刹车声把我的思绪拉回到现实。我慢慢地睁开眼睛,啊,好险!司机及时刹住了车,小面包车就在离阿姨仅约十厘米的地方停了下来。阿姨显然也被这惊险的一幕吓坏了,脸色惨白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跟一座雕像似的。路人见了,都纷纷指责她的不是。“宁等三分钟,不抢一秒钟。阿姨,为了他人和自己,请遵守交通安全,请珍爱自己的生命。”望着马路对面的那一群人,我喃喃自语。

  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姨婆家隔壁的姐姐一起玩电脑游戏。玩了一会儿,姐姐说:“咱们今天都带钱了,不如一起去发联超市买些零食吧!”我欣然同意:“没问题!”当我们告诉家长后,就准备过马路。但是斑马线不在家门口,还要向前走上一百多米才能到斑马线的位置。姐姐看到还要走那么远就急了,说她不想走斑马线,准备直接穿过车来车往的大马路。我一看,这怎么行呢,那多危险呀!因此我就赶紧劝她说:“平时爸爸、妈妈和老师不是经常告诉我们宁走千里远,不冒一步险吗?这样横穿马路实在是太危险了,我们还是遵守交通法规走斑马线吧!”姐姐看到我的坚持,并且很有道理,犹豫再三,终于决定走斑马线过去。

  当我们一起高高兴兴地走过斑马线的那一瞬间,我的心中不禁升起了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因为我知道,在我的坚持和劝说之下,很有可能就避免了一场惨剧的发生。

  同学们,如果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交通规则,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我相信一定可以避免很多悲惨的.交通事故。让交通法规在我们心中生根吧,让我们牢牢记住:遵守交通规则就是珍爱生命!

  爸爸是个电视迷,我也跟着爸爸看电视。每当我们打开电视看法制节目的时候,我的心都不禁绷得紧紧的。当看到一幕幕骇人听闻的悲剧在我眼前发生时,我都不禁落下眼泪。有很多因不学法不懂法而违法乱纪的的事发生,还有一些比我大的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淡薄,在无形中就触犯了法律。如小王与小顾是同校同学,小王读六年级,小顾读五年级。一天二人发生口角,小王顺手打了小顾一下,不当一回事就扬长而去。不想小顾人小气盛,当晚就约了几个小哥们找到小王家,要给小王一点颜色看看,由于王不在家,就在外面砸门吵闹一阵。王回家知道后,8

  我相信每个人都幻想过属于自己的平行宇宙:自由的遨游,为所欲为,毫无顾忌。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平行宇宙终是幻想的存在。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无处不无名与利的争夺,爱与恨的纠缠。幸好,有那最厉害的武器:法律。控制了坏人们的野心与邪恶,让世界保持美好。

  我记得那天,妈妈因工作原因去参观了女子监狱。里面有着大大小小犯了罪的人们,他们过着忏悔的生活,专心改造。妈妈说,她在她们的眼睛里看到了后悔与未消失的善良。只有认真悔过,他们才有获得自由的可能。妈妈说,法律,是可亲的,可敬的。

  我记得那天,电视里的《今日说法》播放着一个令人痛心的新闻:儿子杀死双亲。这引起了我的深思:如果法律观念更早的树立在他心中,是不是就不会有今天了?如果他树立好道德观念,是不是就不会有今天了。电视上的专家说:法律是具有约束力,是具有惩罚性的。

  我记得那天,同学告诉我:在人潮拥挤,车辆川流不息的街头,一位老太太被人砸了摊子,打得鼻青脸肿。当大家都大喊抓住肇事者的时候,他却逃之夭夭。过了几个小时,警察们最终把他找到。他依法赔付了损失与医药费。警察叔叔说,法律是公平,公正的。

  既然法律它是可亲的,可敬的、是具有约束力,是具有惩罚性的,是对受害人有保护作用及安抚作用的.。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遵守呢?

  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作为一名致力于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小学生,应时刻审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遵守学校的一规一纪。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校园里,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诚恳。同学之间,我们也要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

  在家里,勤劳俭朴,孝敬长辈。多与父母沟通,多帮他们做事。照顾比自己幼小的兄弟姊妹,不以大欺小,不打架,不拌嘴。

  在外面,任何时候维护国家荣誉、见义智为,与他人友好相处;不勾搭结伴去营业性歌舞厅,网吧,酒吧;多合作,多交流与学习有关的事情。

  法律是把双刃剑,它既可维护个人的权利,也会约束个人的行为。若每个人都遵纪守法,和平与他人共处。那么每个人都会感受到法律的可亲可敬。这就是法律的神圣。

  因此,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从我们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遵守,维护那神圣,可亲又可敬的法律吧。让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古国继续延续下去,越来越好吧!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准则,也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和义务,是保持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条件。那么,什么叫遵纪守法呢?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守有关法律,依法办事,严格恪守法律规范就叫遵纪守法。

  有人认为,讲纪律就没有自由,讲自由就不能受纪律的约束。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下面就有这样一则故事:

  刘民有个让人羡慕的家庭,父亲是县教委主任,母亲是小学校长、优秀教师。刘民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和周围同学相比,他的成长条件算很好的了,父母都懂得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又疼爱他,家庭经济条件也好。刘民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所以父母对他的要求相当严格,给他订了许多规矩:不允许他出去玩,不允许他交朋友,不允许他看电视、听广播,每天都是复习、预习、写作业、背英语……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下,刘民终于考取了一所重点高中。父母特别高兴,他们仿佛看到了希望。但刘民的心情却不怎么好,在学校里,他发现他和别的同学不一样,别人知道的东西他都不知道,而且一下子离开父母自己独立生活,有点手足无措,又没有朋友可以倾诉心中的痛苦。因此,在新环境里,刘民感到异常孤独。就在这个时候,刘民认识了一个本校的同乡,他叫张小宾,比刘民高一年级。也许是同乡的缘故吧,张小宾待刘民特别好。张小宾不太爱学习,对各种游戏可是非常精通,经常带刘民出去混,会朋友。一次,张小宾在学校抽烟被罚款了,他们几个都没钱交,后来决定到郊区人少的地方去要,去抢。刘民听后有点胆怯,不想去,但在他们的“劝说”下也去了,不过只壮胆,不动手。他们选择了半夜抢劫那些热恋中的恋人。前两次很快得手,当他们准备向9

  大家知道: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法律和道德是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遵纪守法也是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保证,并且“法律能够创造集体的美。”(马卡连柯语)。因此我们说:一个人对组织纪律,社会法律的遵守情况如何,是衡量他思想政治觉悟和社会公德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的人,一定会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往往也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许多伟人和革命前辈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都自觉遵守法律的优秀品质。罗瑞卿大将是我国的短故事就告知了大家,多把握一点儿法律基本常识,是能够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目地。

  总得来说,我们都是共和国的中国公民,就应当遵循国家的制订的法律。

  你是光明的化身,正义的使者,公平的代言!你手挥利剑不惧一丝黑暗,你变作清泉洗涤灵魂,你化作明灯照亮人身之路,你就是法。你如影随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坚实屏障。

  小时候,我曾不止一次地自问,法到底是什么?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爱上了老师推荐的“今日说法”栏目,逐渐让我懂得了许多法律知识,它帮我解决了生活中的不少问题呢。

  前几天,我看到了一则新闻:“6月20日,南京友谊河路与石杨路交叉路口,一辆陕西牌照宝马闯红灯,将一辆马自达轿车撞出10几米远,马自达车上的一男一女当场死亡。撞散马自达车零部件飞出,殃及正在等红灯的3辆出租车和一辆奔驰轿车。据检测,宝马时速竟达195.2km/h!”更可怕的是,“宝马车竟是被查封车,多次转手抵债后王季进私下购得使用,并未办理相关过户手续。”肇事司机已被警方逮捕,据说不光是交通肇事罪,可能还会涉及妨碍公共安全罪。这都是不守法酿成的大祸。假如宝马车司机不超速,不闯红灯,不随意使用被查封车,这两死一伤的惨剧就不会发生。可见,学法、守法何等重要!

  假如说新闻离我们的生活太远,那爸爸的教训可谓深刻!记得那天早晨,天气寒冷,爸爸驾驶着刚买的新车,带着我和妈妈回老家。道路两旁,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簌簌发抖,行人都裹着着鼓鼓囊囊的厚衣,在寒风中艰难前行。车内开着暖气,温暖如春。爸爸得意地说;“你看咱们多幸福啊!冬暖夏凉,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就连太阳也躲着我们!”爸爸边握着方向盘便随着车载CD发出的优美旋律摇头晃脑。得意之余,连安全带都解了。我想起《今日说法》中的忠告:安全带可保司机平安!于是,我着急地说:“爸爸,快把安全带系上,要不,一个急刹车你就可能飞出去!”爸爸瞥了我一眼,毫不在乎地说:“儿子,放心吧!你爸的驾驶技术好着呢!马路上行人少、没交警,没事的!”正说着,前方突然窜出一条狗,随着一阵刺耳的刹车声,爸爸差点撞在前挡风玻璃上。我的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车的右前方赫然立着一个标语牌,刺眼的红字映入我的眼帘:“车祸一秒钟,痛苦一辈子”。我连忙指给爸爸看,爸爸不好意思地搔搔头说:“哎,还是你说的对。”他停稳车,系上安全带。

  法无处不在,只有我们心中有法、懂法,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才能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利,才能维护国家的尊严!未来的社会是法制社会,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必须认真学法,严格守法,将把“法”字牢记心头,才能成为一个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时代的中华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