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人物的事迹

爱国英雄人物及事迹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事迹吧,事迹具有触发力大、感染力强的特点。那么拟定事迹真的很难吗?下面是整理的英雄人物的事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英雄人物的事迹1

  榜样就是灯塔,模范引领方向。3月29日下午,安乡县司法局以“学英模,找差距”为主题,召开英模教育学习心得交流座谈会,总结经验,交流体会。局党组书记、局长黄辉主持,全体干部参加交流。

  交流会上,廖益松、黄同飞、张俊、刘梦、高亮五名同志作代表,围绕“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口哨哥曾祥富、“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欧兰英、“湖南省检察职业道德标兵”钟颖、“全国优秀法官”马晓光、“全省见义勇为英雄”肖俊、平安卫士杨必才等6名政法英模感人事迹,联系工作岗位职责,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分享心得体会,展开热烈交流,其他同志参考英模事迹撰写了心得体会。

  黄辉强调,一是要对照英模,认真反思,找差距。学习英模精神,找准自身差距,明确我们当前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从点滴小事做起,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二是要对标对表,扎实工作,担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践行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使命,做一名忠诚、纯洁、可靠的政法干部。

英雄人物的事迹2

  一曲胡笳救孤城

  在中国历史上,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陷入重重包围的军队转危为安的人,屈指算来,仅有几个。而西晋时的刘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刘琨是西晋时期著名的将领、音乐家和文学家,也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西晋末年,匈奴骑兵经常南下騷扰中原边境,百姓苦不堪言。刘琨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和好友祖逖一起,闻鸡起舞,发愤图强,希望能收复失地,还老百姓一个安宁的生活。

  公元307年,刘琨带领部下一千余人离开洛陽,历经艰难险阻来到晋陽(今山西太原)。当时的晋陽由于战乱频仍,已是一座空城。刘琨到了那里,安抚流民,加强城防,重视农业,发展生产。很快,晋陽城恢复了活力,到处呈现出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然而,好景不长,匈奴骑兵再次兴兵南下,围攻晋陽城。一夜之间,五万匈奴兵把晋陽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刘琨一看,大事不妙,一面赶紧修书一封,命人快马加鞭送出城去,请求救援;一面在城内严防死守,各个要塞都增加了兵力,以抵御匈奴人的进攻。

  刘琨深知晋陽城的士兵根本不是匈奴大军的对手,便守城不出。虽然匈奴人数次骂阵,刘琨都置若罔闻。他希望以拖延时间的.方式来等待援军。恼羞成怒的匈奴人却等不了,他们数次攻城,但都被刘琨带领的守军顽强地击退。匈奴人见久攻不下,索性就驻扎在晋陽城外,坐等刘琨弹尽粮绝,那时再攻城就不费吹灰之力。

  刘琨在煎熬中又过了几天,援军还是未到。已是深夜,刘琨还在四处巡查。此时的他千钧重担在身,不敢有丝毫懈怠。他登上城楼,看着一队队的巡逻士兵走过,心里稍感安心。但凭楼远望,不远处就是匈奴骑兵的营地,虽然灯火通明,却寂静无声,显然,匈奴人已经睡去。

  刘琨深知:现在晋陽城内,粮草仅能维持半月;原本守军才不过两千,匈奴人几次攻城,又损兵折将不少;援军迟迟未到……想到这里,刘琨忍不住一声长叹,抒发心中的抑郁之情。

  突然,远处的匈奴营地里传来一阵騷乱,似乎被刘琨的长叹声惊醒。看到这,刘琨灵机一动,想起西楚霸王项羽被刘邦的四面楚歌所慑,不战自败的故事。他赶紧命人拿来胡笳——匈奴人最喜爱的乐器,站在城楼上吹奏起来。

  刘琨忘情地一遍又一遍地吹着匈奴人最熟悉的曲子。忧伤的胡笳一路呜咽着传到了匈奴营地,好似慈祥的母亲在呼唤久别的游子,又似温婉的妻子在思念离家远征的丈夫。渐渐地,匈奴营地里騷动起来,许多士兵走出营地,急切地寻求声音的来源。有的情不自禁地低声吟唱,有的则黯然泪下。连年背井离乡的征战,久攻不下的城池,已经让匈奴士兵备感疲惫。在这异域他乡,突然听到熟悉的乡音,浓浓的思乡之情在士兵中间蔓延开来。

  刘琨吹了一夜的胡笳,吹得自己泪流满面,吹得匈奴士兵归乡心切。

  课文以后,我明白了两个道理:一是胆量是培养出来,自从参加了节目表演,我胆子大了,随后还做了校园艺术节的主持人,现在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也由我主持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夸我能干了。二是要奋发向上,勇往直前。不能娇气,应该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英雄人物的事迹5

  星期天,我在院子里找了一本叫《英雄人物》的书在看。

  我在《英雄人物》这本书中看的是关于邱少云的故事。邱少云从小就干革命。后来,他参加了抗美援朝。在一次战争中,邱少云他们潜伏在离敌人不远处的草堆里,突然,一颗燃烧弹在邱少云的身边爆炸了,霎那间,飞溅的燃烧油溅到他身上,他腿上的伪装马上的'燃烧起来了,他当然知道在他身后就是一条流水的水沟,如果滚进去火马上就会熄灭,或者他踢开腿上的伪装物就地一滚,也有扑灭的可能,但是他没有这样做。邱少云仍然一动不动,让火焰燃烧着自己的身体。因为他知道,如果一动,个人会暂时免除火烧,但它立刻会被敌人阵地观察到,将会给整个战斗的胜利和几百名战友的安全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啊!他任凭大火越烧越旺也不呼救,不声不响做着看来极其平凡却十分伟大的事情。

  这一壮举,让整个朝鲜都敬佩不已。这种坚定不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要在平时的学习当中不怕困难,刻苦学习,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应该多为别人想一想,这样长大以后才能做一个有用的人!

英雄人物的事迹6

  今天我看了《英雄人物故事》这本书,读《英雄人物故事》有感作文350字。这本书中的英雄全部都是共产党党员。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董存瑞:董存瑞,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怀来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读后感《读《英雄人物故事》有感作文350字》。参军两年多来,他缴获了两挺机枪,立了四次小功,三次大功,荣获了三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奖章。

  有一次,我军要攻打隆化的`消息传到了董存瑞所在的部队中。这时董存瑞在心中暗暗地发誓:至死也要帮死去的同志们报仇!在战争中,董存瑞带着爆破组的成员在东北部炸毁了五座碉堡,就在此时,董存瑞在一座桥下,突然听到了桥上的机枪在扫射的声响,他就一边用手顶着炸药包,一边高喊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把小鬼子赶出中国!

  ·我们一定要记住为我们美好家园而牺牲的英雄们!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努力学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英雄人物的事迹7

  512汶川地震英雄教师事迹

  1、汶川县映秀镇小学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

  这名男子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大地震中,张老师的妻子、同是该校老师的邓霞和他们不满3岁的儿子也被垮塌的房屋深埋……

  2、德阳市东汽中学遇难教师谭千秋:用双臂守护4个学生

  地震发生时,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该校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5月14日,张关蓉在擦拭丈夫谭千秋的遗体,她怎么也没想到,人们传说的救下四个学生的英雄竟然是她心爱的老公。

  3、通江县永安坝村小学新婚教师苟晓超——“我…恐怕…不行了,快…救孩子!”

  苟晓超老师生于1984年9月,202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重庆西南大学计算机专业,2023年8月以全县关于器官捐献的报道,看完之后,她热泪盈眶,感触良多。随即便通过中国器官捐献微信平台填写了器官与遗体捐献志愿登记,成为了该平台第184261位志愿登记者。登记器官捐献是可以救更多现世中的人,而做遗体捐献,则是希望能够防患于未然。因为是先天残疾,问题都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XX希望如果有那么一天的话,她能够为医学研究做出一定贡献,也希望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出生的孩子都是健健康康的,在爱与祝福中快乐成长。

  XX也热心公益,在创建文明城市时,她积极去马路上站岗,维护秩序,为大家出行安全保驾护航。疫情期间,她主动报名参加防疫志愿工作,做不了环境消杀这类体力活,她就去防控卡点值守;搬不动物资,她就去做防疫宣传。平日里她也多次参加公司与村里组织的志愿者活动,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关心关爱同事的身体状况。她一直坚持,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残疾人从社会获得了许多帮助,在适当的时候也应当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回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效统一。

  2023年,新冠肺炎疫苗刚出来的时候,有许多人都持观望的态度,觉得再等一等比较适合。即使那个时候钟南山、陈薇院士等人身先士卒,首先接种疫苗,身边的许多人都还是不愿意去报名接种。这个时候,作为共产党员的XX,主动报名,要求接种疫苗。她相信接种疫苗是当下最有效的预防方式。群众有疑义,共产党员应当冲在第一线,向群众证明,接种疫苗是有意义的。

  XX坚信:践行建党初心,担负伟大使命,党的红船会继续劈波斩浪,而在这条船上的共产党人,也应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直挂云帆,乘风破浪,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英雄人物的事迹9

  每人心里都有一个英雄,我也不例外,我心中的英雄是—关羽.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生活于东汉三国时代,祖籍河东解县宝池里下冯村,也就是今天山西省运城市常平乡.据民间传说,关羽最早并不姓关,因他杀了人才更名改姓.那年关羽刚19岁,他从下冯村来到解州城,想求见郡守,陈述自己的报国之志.可是,郡守因他是无名之辈,拒不接见.

  从桃园三结义以后,关羽就一直跟随着刘备打天下,双目炯炯、长须飘飘、青衣青袍,是关羽最显著的特点,关羽很重义气,自从“桃园结义”以后,就一直跟随刘备打天下,即使刘备兵败,“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关羽是一名勇将,也是一名智将,“温酒斩华雄”算是关羽的第一次初试锋芒,以后又屡屡立功,或用勇、或用计,直到“水淹七军”,真的可以说是“威震华夏”.但是关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也就是自命清高、太自负,从“受封五虎上将”就可以看出,所以才会有后来的“大意失荆州”的事件发生.也正是他的自负使他丧了命.

英雄人物的事迹10

  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当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藏养伤被敌人发觉,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忧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管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扬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与抗联队伍。

  在二人帮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熬煎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歼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马上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旧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旧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裂开,又昏迷过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管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钦佩。

英雄人物的事迹11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夫的家庭里。在他起先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斗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肯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知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隐私不行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英雄人物的事迹12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在青年时候,抱负很大。在天下混乱之时,率领一支军队攻打张角率领农民起义军黄巾军。后来他联合十七路兵马讨伐董卓,但由于主帅袁绍和其他人只知道饮酒作乐,而不和董卓交战,曹操很气愤,马上率领部下就走。接着又收青州兵,又灭公孙瓒,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了一定实力和威信。他奉行“唯才是举”政策,广纳天下豪杰英雄,荀、郭嘉、敬攸等谋士,徐晃等将领纷纷来投奔曹操。又用巧计,以少胜多,打得他当时最大的敌手也是实力最强的人袁绍,北征乌桓,南下荆州,一切都很顺利。

  但在赤壁之战中,曹操损失惨重,狠狈不堪地回到北方。也许是这一战的失利,也许是曹操已年近60,好像有点神经过敏了,野心也日益增大,开始接二连三的杀人:先因这皇位问题逼得他阵营中相当于刘备阵营中诸葛亮的人物荀,紧接着又杀死或逼死了祢衡、孔融、崔琰、杨修等人,由其是崔琰的死,只因为曹操认为他“腹诽心谤”,也就是在心里在,就把他杀了,可是你知道他对你不满吗,随便找个人说他“腹心”成立吗?所以崔琰是很冤的。终于曹操在几年后一命呜呼了。

  曹操这个人,是英雄还是奸雄?我认为他是“七分功三分过”。他的最后十年成就了一个大大有奸雄,把他以前那一座座荣誉的丰碑,英雄气概毁于一旦,落下千古骂名,由其是现宋代的人们听评书,“闻玄德败,无不流涕痛哭,闻孟德败,无不神采飞扬”,也造成了后世的小说,尤其是《三国演义》对他的'抨击。

  曹操,给予人的影响无非是狡猾,正是京剧白脸代言人。 曹操的小名叫阿瞒,曹操和许攸是老同学了,两人关系极好。长大后,曹操做了一国宰相,许攸在曹操手下做事,长大后的许攸仍然叫曹操为阿瞒。 有一次,曹操在相府开了一个会议,当时的气氛十分严肃,许攸走到曹操面前,拍着曹操的胳膊说:阿瞒啊,你怎么这么笨,简直是一头猪,你只需要这么做,就一定能解决问题!一屋子的人都愣住了,而曹操却哈哈大笑,没有不高兴。

  有一个人来拜见曹操,说:许攸在众人面前直呼小名,只有父母兄弟才可呼的,许攸这是在侮辱丞相啊!而曹操说:许攸不仅是我的老同学,还是我的救命恩人啊!小时候我去爬树,一不小心掉进了污水塘里,要不是许攸把我拉上来,我早就不在了,许攸对我有救命之恩,我怎么能因为他叫我的小名而怪罪于他呢? 又有一个人说:您作为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许攸只是一个下属,不能因为就过您的命就可以侵犯您的尊严啊!曹操说:如果不是许攸在我身后出谋划策,我早已被袁绍所灭,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更加谈不上宰相的尊严了,与许攸的功劳相比,叫我的小名是多么不足一论啊! 此后还有很多人劝曹操,可全都被曹操一一劝退。 这一年,大旱,粮食少,曹操问许攸怎么办,许攸说下禁酒令,以免人们用粮食大量酿酒。

  于是曹操吩咐下去,凡是饮酒之人,就地正法! 晚上,曹操把许攸领进了相府说:别人不准喝,老同学例外,今日得闲,可要好好叙叙旧。许攸也就陪着曹操。许攸摇摇晃晃的离开了相府,忽然,有马蹄声,是许褚!谁人饮酒?许褚抡起棒,打向许攸 可见,曹操的狡猾,不是那么底层地的,而是处心积虑的狡猾。

  “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负我!”一句话让陈宫为之发抖。这就是一代枭雄曹操!

  曹操,字孟德,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曾为东汉王朝的骁骑大将军,后为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史称其魏武帝。

  东汉末年,董卓当道,群雄纷起。曹操,继董卓后又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袁绍是曹操的死对头,但在军力、财力、地位等都远超曹操的袁绍,为什么却败于曹操呢?原因就是曹操心思缜密。官渡之战时,曹操成功抵制了袁绍的百万大军,但粮草不足,支粮书信又被许攸劫下,袁绍生性多疑加之别人陷害与坏话赶走了许攸。当许攸投曹时,曹操出门相迎,几次对许攸加以试探才算信他,后借许攸之计大败袁军。不愧是曹操啊!

  曹操的嫉妒心真的很强。杨修是他手下一位著名的谋士,他嫉妒刘备手下有许多超级大将而攻打刘备,不仅如此,他又收买魏炎使之叛变。正因其极强地嫉妒心,曹操晚年未统一三国,病死塌上。一代枭雄如此陨落!不得不让人感到遗憾与惋惜啊!

  曹操在乱世之中积极追求个人报负,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最终获得完全“优越感”。由此曹操一生以“安定天下”为己任,以齐恒公、晋文公为榜样,追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境界。晚年,他变得多疑而且行踪诡秘,对自己的掩饰有许多自卑和安全感,信奉“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使之变得极奇残忍。换言之,人格状态不协调才是曹操最大悲剧啊!

  曹操真的很悲哀呀!不过,此乃本人的小小见解,敬请大家指教。

英雄人物的事迹13

  伍先华(1927~1952),遂宁县三联乡人。民国16年(1927)生。家贫困,父玉恩,抬滑竿养活五个孩子。先华念两年私塾后务农,15岁时被拉壮丁入伍。不久,父母相继去世。先华在国民党军队里受尽折磨,幸于1949年12月获得新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3月,响应“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去朝鲜。

  1951年4月至6月第五次战役中,先华冒着敌人疯狂的扫射和轰炸,把受伤的班长背下阵地,又急返战场与两个战友狠击敌人,打退了三次反冲击,荣立三等功。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次战役后,先华所在部队向北转移。他调到连部照料重病的连长。夜行军,他搀扶连长;淌水过河,他背着连长;爬山岗,他让连行靠在自己肩膀行走;敌人炮弹打来,他用身体护卫连长。不久,任二连一排三班班长。部队接到修筑防御工事的任务,先华班挖交通壕时,他采用先掏空底层再砸上层的办法,提高工效两倍半;修穿石坑道时,找窍门使爆破进度由30公分提高到50公分;修工事、劈木柴的斧头不够用,他让战士休息,自己顶风冒雪彻夜干;收工后,他让战士休息,自己则下山挑水;晚上,等大家睡觉后,还给战士刮掉鞋上的冰块,烤干湿鞋;战士脚冻,他把得奖的袜子送给战士穿,而自己却用破布包脚;班里少灯油,他以青去皮压碎烤干代灯的办法,解决了燃眉之急。先华带领战士出色完成了修筑工事的任务,又荣获三等功。

  连队到新坪附近练兵,先华班住在一户朝鲜老乡家。这家只有老俩口和两小孙。老人70多岁,干活吃力;小孙几岁,需人照料。于是,他和战士们研究,想出结合练兵为老人家做事的办法:爬山演习,每人背回一捆干柴,一趟比老大娘半月拾的还多;冲锋演习,把粪背上山;打野外,把玉米收回家;晚上谁站岗,谁就给牲口添把草,省得老大爷半夜起来。战士爱老乡,老乡也爱战士。老人常给战士送蜜糖水喝,老大娘悄悄帮战士洗衣服,把志愿军当自己亲人看待。部队奉命开拔,村里朝鲜老乡都来送行。金城官岱里反击战前夕,先华班进行了一系列战前准备。根据上级部署,这次战斗关键是爆破。不炸掉山腰敌人主阵地和指挥所,我方从哪里也别想打上去。这个艰巨的爆破任务交给了先华班。

  1952年9月29日下午5时,官岱里反击战开始。先华领着班里党员战士宣誓:“在党需要的时候,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先华指挥全班分两个爆破组冲向目标。连续炸毁了几个地堡,但正面攻击部队还是被敌人坑道里的机压住不能前进,爆破组也有很大伤亡。当此紧急关头,先华抱起一捆10公斤的0包冲向火海。他中途中弹倒地,但还是尽力爬近敌人火力点,拉燃导火线冒着密集的.弹雨,冲进坑道,炸死敌人40余人,消灭了火力点,扫除了部队前进的障碍,为官岱里反击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先华壮烈牺牲,时年26岁。

  1952年11月2日,志愿军政治部给先华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爆破英雄”称号。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他的家乡遂宁,建有烈士陵园和他的塑像。

英雄人物的事迹14

  来到岳飞庙,看到惨兮兮地跪着的秦桧。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段风雨飘摇的岁月。

  岳飞出生于1103年,老家汤阳县。当时金兵入关,到处烧杀抢夺,百姓不得安宁。当时的,李刚,宗泽,王渊,也没有办法,十分着急。你从小立下志向,“精忠报国”,当你有这志向时,也决定了你的命运。

  在读到你的诗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是的,在战场上,你战袍披身,枪戟在握,英气逼人。坚韧地负起母亲的叮咛“精忠报国”为了救回靖康二帝,为了统一中国,你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兀术收复建康,你击败“铁浮图”挫金锐气,郾城大捷,就在你准备一举拿下大金的时候,十二道金牌就像十二个鬼魂绕住了你,你挣扎着,多年的'努力就此白费?打完这仗在回,还是现在回,你愤怒,彷徨与苦痛,如阴云笼罩着你的世界。但你回去了,可回去了意味着什么,意味这一切都没有了,一切的一切呀。

  但失去了一切一切的你,也不忘这个“忠”字,你写下《满江红》,家人朋友来接你,你就不走,说要没有朝廷让我走,我就不走,想现在看,这种“忠”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岳飞因“忠”而活,也因“忠”而死。

  人们都说秦桧害死了岳飞,但大家想想如果岳飞把靖康二帝,接回来,那现在的皇帝还会当皇帝吗?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岳飞,是他吗?还是皇帝?是的就是皇帝!“莫须有”是不是“也许有”?谁让你浑身功夫,却无用武之地,谁让你满怀抱负,却赶上一个有重病而无良药的时代。命运就是如此。秦桧坏,能有多坏?他只是一个代罪羊罢了。是,他接受了金国的贿赂,如果是你呢?你不接受,那皇帝也会杀他。可在古代皇帝不会受到谴责可怜秦桧在岳飞庙前一跪就是八百年,也可怜岳飞有浑身功夫,满怀抱负,却不懂人心呀!

  是的,这就是命运,你的脸上苍白而静寂,紧锁的眉头,是如此沧桑。在你不经意的哀叹里,我知道,我开始懂了你的命运。

  当善良遇上恶毒,依旧善良,恶毒遇上善良,愈发恶毒。

  岳飞死时写下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目昭昭”也许这就映照了,北宋南迁,最后灭亡吗?这八个大字是否在写,老天在看,还是在写什么?现在谁也不知道,因为谁也没有体会过岳飞的心酸,绝望呀!

  岳飞死时三十九岁。

  您铮铮的誓言,不屈的信念,伟大的人格,在当年一次又一次的碰撞中,将你升华成历史上那颗最亮的星星。

  是的,你是我心中的永远的英雄!

英雄人物的事迹15

  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诞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踪迹遍及30个县,是我国的英雄。

  杨靖宇牺牲前五天。“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他们逐步靠近到50米处,喊话劝降,对方“连答应的神色也没有,依旧用枪向讨伐队射击”。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对方才“被打倒而绝命”。日军依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5天以上,能够在零下20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行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支那的一条英雄!”日本关东军在烈士殉难处破例实行了一个祭祀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以杨靖宇的坚韧为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