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减负提质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2022-2023学年减负提质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减负三十条)(教基〔2022〕26号),《河北省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主要举措
(一)健全组织,为增效提质工作提供保障
学校成立贯彻规范、执行规定、减负提质增效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各副校长
成 员:各班主任
(二)转变观念,加强教师教育思想管理
人的一切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提高教师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是实施“减负”规定的重要前提。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规范和相关文件,把贯彻执行《河北省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实施方案》规定作为治校的重要内容和标准,进一步明确管理要求,强化管理责任,落实管理职责,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结合学习实践和谐发展观活动开展教育活动,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明确只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都是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质量观,培养出综合素质好、有个性特长、会终身学习的高质量人才。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不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解题的机器,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搀着走”为“自己走”,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信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智力发展的差异。
(三)狠抓教师培训和教研,努力提高素质
一要大力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把爱生作为师德教育永恒的主题,引导全体教师带着爱心、带着责任、带着智慧投身教育教学。二要加强校本培训,充分利用学科组建设发展机遇开展研讨和“校本”研究,通过开展教研活动、与兄弟学校交流等,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提供广阔的舞台。完善和优化学科教研组管理制度。建立校领导分工联系学科教研组长制度,开展教研组长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学科教研组长的管理、策划和指导能力。健全学校教育教学问题发现与解决机制,实施“微课题”研究。注重发挥学科组特级教师、名师和骨干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学段内综合性教研和学科教研新途径,高质量开展集体备课、听评课、教材教法分析和主题教研、教学比赛、教学展示等学校常规教研活动,推动学校开展基于数据和实证的 教研活动。
(四)正确对待考试和分数,培养良好习惯
考试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检测,也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评价。因此考试有必要,但必须正确对待。每学期只组织一次期中和期末考试,根据学生考试的情况,要求班主任考试后对学生多做思想工作,帮助学生一起分析阶段性的学习情况,同时,通教师家访、家长校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渠道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合力,提高教育实效。加强命题研究和教师命题能力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命题水平。切实提高命题质量,基于课程标准,体现核心素养导向,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注重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试题比例,不出偏题怪题,减少机械记忆性试题。同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意志,不怕失败挫折,勤于思考,敢于提问,有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预习、复习习惯,读书、自学,课外阅读书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遵循教育规律,健全教学管理规程,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对教师备课、上课、改作、辅导等各环节加强指导,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制定和落实听课制度,明确教师开课、听课的数量和要求。学校领导成员经常深入课堂随堂听课评课、参与教研、指导教学。学校教务部门每学期要对听课相关情况进行反馈。打造“五育好课堂”。进一步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大力推 进“五育好课堂”常态化建设,向每一节课要质量,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五育元素,重视情境创设和结构优化,促进“五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机融合,构建实现“五育融合”的新型教学方式,推动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推进“三个课堂”建设。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 积极推广基于信息化的优秀教学模式,大力开展“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三个课堂建设,探索信息化背景下的育人方式和教研模式,推动学校和区域精品课资源建设,有效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课堂质量差距。
(六)加强作业管理,提高课后服务水平
(1)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建立作业布置情况公示制度,加强对作业来源、设计、布置、批改、反馈、讲评、辅导等各环节的统筹管理。各学科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要由学校学科组统筹调控,作业时长把握以班内中等程度学生为参照。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应控制在1.5小时以内。凡布置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精选、先做、分层、全批。
(2)规范作业布置。坚持“谁布置、谁批改”,不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通过手机微信和等方式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
(3)积极探索课后服务工作,做好课后服务工作调研,逐步完善课后服务工作,使其真正实现为学生服务的目的。
(七)开展专项整治,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持续推进违规补课、在职教师有偿家教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区教育局统一部署,扎实开展自查自纠,长期保持高压态势,坚决落实好中小学违规补课、在职教师有偿家教整治工作。
(2)严格学科竞赛管理。学校不组织学生参加未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公布的竞赛活动。按教育部、省教育厅公布的进入中小学校的全国性、全省性竞赛清单组织竞赛。
(八)提升家长素养,加强家校合作
(1)树立科学教育观念。引导广大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注重言传身教,培育好家风,传承好家训,加强与孩子沟通交流,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理性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谨慎选择适合的培训,把控好学科培训的科目和频次,避免盲目攀比、跟风报班,加重课外负担。
(2)保证充裕睡眠时间。上课时间为8:00,学校午休时间为12:40-2:00,学校晚熄灯作息时间为21:30,早起床时间为7:00设定起床时间,保证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引导家长有意识地主动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积极开展近视防控,控制全校总体近视率在2022年基础上每年降低0.2个百分点以上。
(3)强化家庭教育。构建家庭教育社会支持机制,进一步发挥家长委员会的重要作用,用好家长学校全媒体平台,进一步明确家庭在家庭教育中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等作用,密切家校合作。
三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以全体班主任为成员的“减负提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督查和落实。
(二)校长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第一责任人,教师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直接责任人,对违反《教师法》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规定,不自觉及时纠正并造成不良影响的教师,经查情况属实的,学校对其作出处理,并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屡教不改的,年度考核降类处理,直至解聘。
我们将把贯彻执行《河北省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实施方案》作为依法治教的重点,全面落实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规范促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围绕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校园管理、后勤管理等环节,对重点问题进行重点督查、重点解剖,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精,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真正做到“回归教育方针、回归课程标准、回归教学规律,把时间和空间、健康和快乐、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使校园成为学生想学、会学、乐学并能在这里强基固本、和谐成长的乐园。
*******************学校
2022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