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德育体系,与我校的双减晚辅、特色创建相结合,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使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感恩之心,接受圣贤智慧的教诲。
二、活动主题
探源传统文化 传承国学精粹
三、活动对象
学校全体师生
四、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周文清
副组长:陈桂平、黄伟松、王芳、石冬梅
成员:各部门主管领导及各班班主任
五、活动安排
1、时间安排:
2023年4月工作筹备,5月-6月推广普及,具体时间看下面安排表
2、内容安排:
各年级根据学情选择合适篇目,传统文化教育要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得到落实,使每一名学生得到和谐发展,传统教育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要急功近利。
3、基本原则
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与晚辅社团相结合、与六一展演相结合
六、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七、活动内容
(一)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1、开展争做优秀小公民、好公民、校园之星等活动。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2、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安、礼、净、静、法、序”六字德育要求,包括升旗礼仪、课堂礼仪、尊师礼仪、同学间交往礼仪、穿戴礼仪、借物礼仪、迎客礼仪等礼仪习惯养成,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
(二)重视传统节日教育。
1、开展感恩教育。为了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感恩老师、感恩长辈”等关爱师长的道德实践活动。
2、开展传统文化经典知识、故事的普及教育。利用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积极挖掘这些节日中的德育元素,培育学生民族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以五四青年节、劳动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为契机,引导广大师生缅怀先烈,了解党和祖国的发展史,不断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三)抓好传统经典诵读教育。
每学期制定诵读计划,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在各年级开展不同的经典诵读内容,构建诵读体系。搭建诵读平台,丰富诵读形式,开展“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展经典”等活动。各年级进行各类诵读以《伯雍故事》《大学》《中庸》及《道德经》经典章节为主,教师先读,并将合适的内容安排到自己的课堂中,帮助学生学习方法和做人;每天早晨师生共同诵读经典;利用每周班会(周五)“暮省”读国学经典的感悟、收获或成果展示(形式不限),从兴趣培养入手,从而培养学生素养。每天利用目
展示形式
时间
一年级
二十大报告的核心要点
晨读
每天早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手舞
每周周一、二晚辅
《大学》
诵读
每周周三、四晚辅
二年级
二十大报告的核心要点
晨读
每天早晨
《伯雍文化》
快板
每周周一、二晚辅
《大学》
诵读
每周周三、四晚辅
三年级
二十大报告的核心要点
晨读
每天早晨
《伯雍文化》
快板
每周周一、二晚辅
《大学》
诵读
每周周三、四晚辅
四年级
二十大报告的核心要点
晨读
每天早晨
《中庸》
诵读
每周周一、二晚辅
《道德经》
诵读
每周周三、四晚辅
五年级
二十大报告的核心要点
晨读
每天早晨
《伯雍文化》
快板
每周周一、二晚辅
《大学》
诵读
每周周三、四晚辅
六年级
二十大报告的核心要点
晨读
每天早晨
《伯雍故事》
诵读
每周周一、二晚辅
《大学》
课本剧
每周周三、四晚辅
教师组
《黄帝内经》
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