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共8篇)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Betty’s Week》课堂实录及反思

       设计者姓名:蒋凤林 设计者单位:三亚立达学园 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

       课例名称:课外阅读材料《Betty’s Week》 学科:英语

       一、教学设计 1.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的英语学习,他们大部分都能运用简单的日常用语进行交际。但有很大一部分人对英语学习兴趣有所下降,积极性不足,不敢大胆地举手发言或表演。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一些胆大的学生来举手发言或表演来带动他们。采取了pairwoke、groupwoke和独立阅读等形式来指导学生进行任务型阅读。通过阅读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2.内容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短文,了解主人翁Betty一星期下来会做些什么。她喜欢做什么?为什么?从而教育学生要热爱学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乐于助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另外,通过学习一些新的词汇different hobiesˎride horseˎsee filmsˎclean room等,让他们增加词汇量,并学会运用更多的词汇去表述身边的一些活动.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正确理解短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

       (2)能听、说、读新词汇different hobiesˎride horseˎsee filmsˎclean room等。

       能力目标:正确理解和朗读短文内容,会仿例介绍自己一周会做些什么。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热爱学习,乐于助人。4.学习策略

       引导学生通过唱歌谣、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与同学、老师交流看法;使学生愿意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5.教学策略:

       本课以“Betty’s Week”为话题。本人通过借助自制的课件等进行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速读、细读、对比阅读、小组讨论、写一写等,让学生逐步深入了解短文并运用知识。另外,本人还采取了小组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合作、自主、愉快地学习。

       二、教学实录

       (一)Warm up.1.Greeting.2.Let’s chant.《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3.Free talk.T:Look!Can you choose two topics to talk with your partner? Let’s go!E.g.:1: What’s your favourite…?

       2: What do you do on…?

       3: Why ?

       (二)Presentation 1.T:Why do you like Friday?

       Ss:Because we can go home and have a good time on weekend./....T:Look at this picture,this is Betty.Do you know which day does Betty like best? Please read the text as quickly as you can!2.S1:Betty likes Monday best.T:Why?

       Ss:Because...T:Yes,she can go to the library and read some story books.(板书go to the library、read some story books,引导学生理解与学习)T: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paage: 《Betty’s Week》

       3.T: Please read the paage quickly, answer the question:What does Betty do from Monday to Sunday? 4.Have the whole cla read the paage again carefully, and finish the exercise on the paper.5.Have some confident students come to the board to fill in the answers.6.Have the students check the answers and retell the main idea of the paage follow the answers on the board.E.g: I am Betty.I ’m from England…

       7.(1)Have the students read the paage in three a group, find some difficult sentences, and try to explain them in groups.8.Divided the whole cla into three groups to read the paage and which group can do best.(三)Extension 1.T:So,boys and girls!Now we know what does Betty do from Monday to Sunday.What about you? Please talk

       about it with your partners.2.Ask some pairs to show their result on the board.教学反思:本课主要学习的是关于Betty一周会做些什么。教育学生热爱学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乐于助人,针对本课所要达到的目的,我先设计以3人小组比赛的方法,评出最积极小组、最优秀小组及最大胆小组。从而激发学生大胆发言,主动参与合作.整节课下来,本人感觉本课的各环节过渡比较流畅,学生参与面较大,合作意识也较强。使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但由于表达能力不足,在说英语这块有难度,需要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与帮助下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学生从开始的不积极到最后的积极参与,敢大胆的表达,这一转变是好的。上课把舞台留给学生,使他们占主体地位,而老师则占主导地位,这样学生能更好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将坚持这一原则。

小学英语阅读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设计

       浙江2节课的教学设计

       primary longman expre 3a module 2 unit 2 things we can do教学设计 open day教学设计

       温州市实验小学 夏恩力

       篇2:小学英语优秀教案 teaching plan topic : my family teaching aids :photos,cards teaching aims: a,let the pupils master the new words.b,make the pupils can describe their family members with the new sentence pattern:this is my„,she/he is „ teaching contents: words:grandma ,grandpa ,father ,mother,brother,sister,husband,wi fe,family sentence :this is my „ ,she /he is very(young,old,lovely„)teaching important: new words: grandma ,grandpa, husband,wife,family sentence :this is my „ ,she /he is very(young,old,lovely„)teaching difficult: pupils can describe their family with the sentence partten: this is my „ ,she /he is very(young,old,lovely„)procedure: 1,greeting.2,warming up:review the words :father,mother,sister ,brother 3,presantation:a,show and look the family photos,the learn the new words.grandma ,grandpa, husband,wife,family b,describe the photos and learn the sentence, this is my „ ,she /he is very(young,old,lovely)„ 4,practice: a,describe the photos b,do the matching 5,homework cla record t:hello,boys and girls,how are you going today? s:fine,thanks,mi huang.how are you going?

       t:very well.thank you so much.today is the first day of a week,so today we will have something new to learn.(write do wn the topic:my family)ok,do you bring the family photos with you?(a task have aigned last week.):yes!(shoe the photos)t:great!look,here is my family photo.(show the photo to the students.)please tell me where i am? :that little girl in red.t:yeah,it’s me.(point to the little girl)and the young man is my„.? :father.t:right,”father”,we have learned last week.so the young woman beside my father is my „? s:mother.t:how about the little boy?(brother!),and the young girl?(sister!)great!(write down the words on the bb)read them together!(students begin to read.)ok,pay attention!who is that old man behind my father? :爷爷。

       t:yes,he is my grandpa, my grandpa,(write down the new words.)read and spell it.(students read and pell the word.)t:look at this old woman,she is my father’s mather,and she is my grandma, grandma—奶奶。read it three times!(read and spell it.)so my grandma is my grandpa’s wife, wife---妻子。read after me,”wife” :wife,w-i-f-e, t:good!my father is my mother’s husband, husband,what’s meaning?just gue, :丈夫。

       t:clever!read it!(read and spell it.)t:so my grandpa is my grandma’s„? :husband.t:right!ok,listen to me carefully!there are six people in my family,the old man is my grandpa ,the old woman is my grandma.the wowan behind me is my mother and the man beside my mother is my father.they are very young.the young girl is my sister and the boy is my brother,where iam?i am in front of my sister.now please show me your family photos.who can introduce your family to me?do you know “introduce”?it means “介绍”.(some students hand up.)t:ok,you,please!s1:(show his family photo)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my family.the little boy is my brother,the woman is my mother,and this man is my father.they are very young.this girl is me.t:good job,sit down ,please!now introduce your family to your deskmate ,please!(begain to introduce)t:finished?(yes!)good,next,we are going to do the practice.here are three picyures.(put the pictures on the bb.)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listen to me carefully.“i live with my wife,eva,and our baby daughter,near the centre of the city.the flat is very expensive,so we live with my parents,and my brother.ok,now please tell me how many people in this family? :six people.t:right.which picture is this man’s family photo? :picture two.t:very good!here ar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another two pictures.who can match them with the pictures well?i need two students ,who can have a try?(hand up.)ok ,you two ,please.(s2 and s2 go to the bb to do the matching.)t:are they right? :yes!t:well down!congratulations!(clab hands.)(clab their hands.)t: your homework,drow a picture of your family and write down your introduction about your family.that’s all for today,goodbye,cla!:goodbye ,mi huang!篇3: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②presentation----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2--13m)a.scan(细读)the story and underline the strange words.a:self-study:(2m)t: please scan(细读)the story and underline the strange words.: try to read the text by themselves and underline the strange words.b.group-work:(3m)t: you can help each other in your groups,if you still have some questions,please ask me or your partners.c.solve the questions:(7-8m)t:ok,stop here.let’s read the text and get the meanings ,at the same time,pay attention to correcting our pronunciation of the strange words.(check ot teach)at last, listen to recording and follow twice(设计意图:这些活动的设计体现以生为本中“先学后教”教学理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吃糖,符合学生勇于尝新的心理,也利于学生主体的发挥。当然,对于陌生的词句,教师的有效指导和讲解是必须的,体现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③practice----------巩固操练,比赛评价(8--10m)a.reading-match:(3-5m)t:ok.let’s read the text together,after that we’ll take part in reading match between the groups.before the match,look here.this is a mountain, you can choose the see animals you’d like to be.you’ll have a climbing mountain match according to the points,who get to the top first,you’ll be the winners.ok,let’s begin.b.t: please skim the text,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on p.40.(设计意图:赛读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在积极在参与比赛中摆脱机械朗读的厌倦情绪,另外,比赛活动也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回答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全文大意,把握文章要点词句。)

       ④production------检测训练,拓展延伸(6-8m)a.choose the right answers: 1)1/4 is.a)a quarterb)one quarterc)one fourth 2)rose is one of flowers.a)beautifulb)more beautifulc)the more beautiful 3)you can find many,whales, dolphins, starfish and sea horses in the oceans.a)streams b)sharks c)animals 4)we must stop football in the claroom.a)play b)to play c)playing 5)we must keep our faces every day.a)clean b)to cleanc)cleaning b.try to fill in the blanks and learn to retell the story.water covers almost of the earth.there is water in streams,rivers,seas and.you can find whales, dolphins and in oceans.dolphins are the most intelligent animals.starfish and are beautiful sea animals.the oceans are important to.we must stop polluting oceans.t help to check the answers.(设计意图:通过完成以上练习,检测学生对本文重点词句的掌握情况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学会知识的迁移与拓展,并学会试着复述所学文章,从而形成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⑤summary--------反思小结,布置作业(3-5m)a.t and students summarize the contents.b.homework supermarket.1)listen to the tape three times.(must be done)2)read the story three times.(must be done)3)retell or rewrite the story.(choose one to do)(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小结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同时养成日常小结的习惯。作业超市渗透了教师面向全体,注重分层教学理念,遵循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

       一、小组讨论

       1、PEP版教材中设置的阅读板块的目的是什么?

       2、小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什么时候开始进行阅读教学?

       3、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测略有哪些?

       1、PEP教材中设置的阅读板块的目的: 四下:Read and Write: 通过生动活泼的情景呈现趣味对话,扩展语言知识面,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五上下Read and Write A: 通过真实、活泼的情景复现A部分语言点并加以扩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五上下Read and Write B: 在加大语言输入量的同时滚动出现新、旧内容,提高B部分语言点的复现率,力求通过真实、自然的语言情景巩固、拓展语言知识。总结:

       1、读是四种技能之一,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阅读能力的培养。

       2、阅读是扩大语言输入量的有效途径。从听说读写四项行为来看,单位时间内接受信息量最多的行为是阅读。

       3、巩固学过的知识,如:词汇、语法、交际用语等。

       4、有趣的阅读材料还能给人带来乐趣。 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相应的学习策略。

       2、小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何时开始进行阅读教学: 新课标中对学生阅读技能的要求: 课程总体目标:

       一、二级: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喝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语言技能目标:

       一级:1.能看图识字;2.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3.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二级:1.能认读所学词语;2.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3.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4.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好习惯。以上提到的读懂的含义是:看懂(书面语言信息的传递、吸收和分析处理)。

       从课标中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不应该分开,并不是说到了高年级学生才开始阅读,应该说从学生学习英语开始,只要有文字,就应该有阅读训练,只不过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有所侧重。

       从教材中也体现了这一点。PEP教材从阅读文章,再一次呈现给学生,再一次让学生体会和感知新语言的使用场景,这一板块起着复习巩固的作用。这一作用正好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阅读教学的介绍爱迪生的文章,在学习这篇文章前,老师要分析学生对爱迪生知道多少,知道的多少对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的理解有关系。特别是教材当中与文化有关的阅读材料,更需要分析学生对文化部分掌握多少。再有,农村地区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也不一样。

       (2)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智能因素和认知能力等。

       这个分析说的是不同年级的阅读教学,因为大孩子和小孩子在心理上的差别很大,所以了解儿童心理特点有助于阅读活动设计的实效性。

       (3)学生的语言能力范围。

       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搞好阅读教学的重要保证。同一篇阅读材料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所处理的方式就不同,比如在课时比较多的学校,处理十分钟,可能在农村校就要处理半个小时。

       (4)预测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的好的方面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为设计阅读后的练习做准备。

       (5)与学生阅读材料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学生学习了多少,掌握到什么程度。

       教育部在新课程设计中,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满足个人人际交往的需要,也是为了用英语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科内容的横向交叉对学生的整体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很多教材里都会有表示方向的阅读文章,在阅读这类文章之前就要考虑,学生学过东西南北的概念吗?

       还以PEP教材为例(高年级Read and write, Let's read),进行学生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过了阅读材料里的大部分语言,在文章的理解方面应该问题不大,也就是说不需要老师的帮助也可以把文章读懂。

       (2)文章中有些延伸的内容学生可能认识/不认识(具体列出来是哪些,是否影响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3)学生的哪些学习技能还有欠缺,是单词不熟练还是句型不熟练。C.制定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虽然我们前面讨论了阅读教学的目的,但是由于各地区的条件不同,在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还是有所区别的。比如发达地区的学生,素质较好,课时又多,开展阅读教学的目的就不单单是为了巩固提高。条件相对比较不好的地区,学生需要利用阅读材料巩固新知识。老师们一定要根据自己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阅读教学的目的弄清楚,这样才能谈到怎样进行阅读教学。

       我们先来看教材中给出的教学建议: B4U1 part A Read and write 1.请学生观察Read and write部分的情景图,预先空出来需要书写的四会单词,让学生独立思考,填充对话。

       2.强化练习拼读单词picture,可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

       3.练习书写句型“Is this a...?”时可从陈述句“This is....”中衍生问句。先请学生排列一组单词成为新句子,然后改正新句中的错误,如:打头单词的阅读材料后面都会有相应的练习,学生可以在阅读的同时完成这些练习。如果老师认为还不够,可以再出相应的练习。以下方式供参考:

       1.把相关图片和文章的各个部分配对; 2.把打乱顺序的词语句子和段落正确排序; 3.完成不完整的句子和完型练习;

       4.通过完成清单、制表格等方式重新组织所读内容;

       5.完成能反映阅读内容的活动:绘图、配对、识别、选择、分类等。

       这一环节注意的是,要给学生留有充分阅读的时间,要让学生有眼看、脑想的时间和过程。老师尽量少提问题或讲解,可以在学生阅读后再做这些事情。Step3.Post-reading(阅读后)

       Post-reading是读后理解性的检测环节。以往的Post–reading活动仅限于知识层面的,如做一些阅读理解题等。前面我们谈到,阅读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载体,还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载体,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按照现代教学理念来讲,可以通过阅读活动来发展学生的其他英语学习技能,这些读后回答可以是一些小的任务。比如:

       1.在图片和词语提示下复述故事,主要是为了巩固和提高特别是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 2.读后联系所读的故事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做一些讨论和思考。3.画卡通,设计书签,介绍该故事给其他人。4.组合式讲故事——分小组的故事接龙。5.表演短剧或者木偶戏。6.讲述类似的个人经历。案例:教材B5U3 Part B Step 1: Pre-reading 1.课件呈现超市图,包括蔬菜、水果、肉类、饮料。与学生对话并板书句型。

       2.小组讨论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 / food / drink? 并汇报。(语言:I like....I don't like....)3.学习have to。

       教师出示一个上边写着 beef 的食品袋,T: Who likes beef? Hands up.准备把食品袋递给某举手的学生。教师从举手的同学中点一名体型比较胖的同学说: Oh.You're heavy.You have to eat vegetables.把学生手里的牛肉换成蔬菜。可以示范2-3次,然后让学生猜一猜 have to 的意思。Step 2: While-reading

       1.略读,并作练习(√or ╳):(1)Does Monkey like apples?()(2)Does Rabbit like grapes?()(3)Does Zip like carrot juice?()(4)Does Zoom like beef?()2.细读,并回答问题:

       (1)Rabbit doesn't like grapes.Why?(2)Zip like carrot juice.Why?(3)Zoom likes beef.Can he have it? Why? 3.读、写(完成书上的练习)。Step 3: Post-reading 1.看录像或听录音。2.学生跟读两遍。3.角色朗读和表演。4.调查好朋友对食品的喜好。5.完成短文填空练习。

       I am ____.I like ___.They're(It's)_____.I don't like ______.They're(It's)______.My friend is ______.He(She)likes _____.They're(It's)_______.6.口头汇报。7.互相阅读。

       三、案例实践与考核(演课、评课)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学生从PEP版小学英语教材中自选阅读教学素材,编写一份全英文详案,推举代表进行15分钟演课,由学生自评、互评,最后老师评价,要求学生写教学反思,获得的分数是团体分=学生互评30% 学生自评20% 教师评价50%。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阅读课一直是小学英语教学中较难的一种课型,下面以牛津英语五年级教材内容My clamate, Jim为例,谈一谈怎样从教材浅析,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设计阅读课。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话题是My clamate.要求学生运用英语询问对方国籍,并就问题作出回答。

       需要常握的词汇有:Japan China England

       Japanese

       Chinese

       English 需要掌握的句型有:Where's he/she/it from?

       Is he/she/it/from……?

       本节教学内容综合了该单元的两种主要句型,以阅读小短文的形式出现,这体现了教材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2、教学目标

       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的统一,基于这个教学理念,并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掌握表示国家名称词汇,能运用句型询问他人来自何方,并对该询问做出回应。②在准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并复述课文。

       ③了解中西方的文化标志差异,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3、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的新单词和重点句型。

       难点:学生能正确表述国籍,理解并复述课文。

       二、教学策略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采用了如下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六年级学生阅读要求,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因此,本节课要把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本堂课的主要宗旨。

       2、教学手段

       为了服务这一宗旨,提高教学效益,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图片、录音机等辅助教学,以此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3、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为了让教学回归生活,建立起良好的课堂教学生态,为学生搭建开放性、平等性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和体验,我在教学中以任务型教学为纲,通过看图理解、朗读感悟,图片介绍,合作表演等方法启发,诱导学生理解、掌握本节内容。

       三、教学流程

       1、课前预习,提高效率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预习,学生可以综合已有知识技能,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发现其中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听课,这样的教学就更具有针对性,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因此,课前我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国家的国旗和标志性建筑,并试读课文,写下不懂的单词和句子。

       2、围绕话题,趣味导入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活动,上课开始,我采用gueing game 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兴趣。

       I have an animal friend.It's big and fat.Its body is black and white.Its eyes are black and round.Who's my friend?

       学生立刻猜测出结果:It's a panda.此环节的听一听、猜一猜游戏,顿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迅速进入学习英语的状态,并为下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3、有效预测,初步感知

       多媒体

       呈现Jim 的家庭成员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图片预测其主要内容及可能

       用到的词汇。

       Look at this man, who is he ? What job does he do?

       Look at this woman,who is she ? What's she doing?

       在这个预测过程中,学生不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输出,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文章的大胆猜测,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想一窥竟,进入“我要学”的最佳状态。

       4、设计任务,整体感知

       1、听课文

       老师以Jim同班同学的身份讲述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然后播放课文录音,再听课文。

       此处锻练了学生的听力,且反映出学生对所听语音材料的理解程度。

       2、听课文后,理解新单词后引出本课重点句型,趣味游戏,操练重点句型。 学生两人一组通过看图玩掷色子的游戏,操练巩固本课的重点句型,Just like.Where's it from? It's from England.此处环节的设计,为下一步的文章阅读扫清了障碍。

       3、读课文

       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手段,读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途径。于是我设计了以下三读的环节。

       ①快速阅读: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去阅读课文。Where's jim from? Where's his father from? Where's his mother from? What's his father like doing? What's his mother like doing?

       学生由读到回答问题,进一步理解了课文。

       在应用课文词句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他们进一步巩固了新语言点和句型。②品读课文:学生再次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自由读一读、品一品课文。③听音跟读:听课文录音,鼓励学生对语音,语调进行惟妙惟肖的模仿,使学生对如何复述课文有一个初步印象。

       4、梳理反馈,拓展延伸 在这个部分,我设计了:

       ①朗读比赛;②复述课文;③表演课文。

       此过程使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帮助他们逐步建立知识体系,这不仅是学习语言,而且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语言,感悟语言的魅力,从而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节课我把多媒体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同时,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全面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讨论、朗读、表演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专题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专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根据上下文推断短文中短语或生词的含义。 2.根据对短文的理解,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

       3.能够对短文描述的事实进行归纳,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点:

       读懂短文,理解文章的大意。教学难点:

       根据对短文的理解,对文章的题目做出正确的判断。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先让几个学生谈谈他们是如何做阅读理解题的。老师做出适当的评价。然后切入正题: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具体地、系统地学习一下如何做阅读理解题。现在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出示多媒体课件。

       二、讲解阅读理解题的题型特征。

       三、讲解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思路。

       四、阅读理解题题型展示与讲解。

       五、课堂巩固练习。学生根据老师的解题方法实战演练。师个别指导。

       六、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七、老师给出正确答案。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做出自我评价。

       八、老师进行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专题

       1.认真审题解题2.掌握方法3.学会推理 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2022-11-3 8:19:05 文章来源:学英语报社 点击数: 1245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状况:即一问一答多,独立思考少;尖子生回答多,中下游学生回答少;给直接答案多,分析理解过程少。针对以上不足,本文作如下探讨:

       一、提问要诱发学生兴趣,忌直贵曲 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在现有的逻辑思维水准下,换几个角度,凡问必曲。如:教学A Problem for The Detective(1)一课时,作如下一组问题设计:

       1. Could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om Goode and Mrs.Flower?

       2. From the text can you infer what the relationship is between Mrs. Flower and Clare?

       3.What did the story of the pet dog—Klegg show?

       4. What did this sentence“Something somewhere smells funny”show?

       5.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can we see how the detective was?

       当然,也可对这一内容作如下的问题设计: 1. Who were Tom Goode,Clare Flower and Klegg?

       2. Why was Mrs. Flower so rich? 3. Who was going to get the money? 4. What did Tom Goode know about Klegg? 5. Why did Tom Goode visit the detective?

       相对而言,这种提问设计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利于对学生思维(尤其是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提问设计要设阶梯,逐级攀登

       教学A Problem for The Detective(2)一课时,我们抓住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理逐层展开,步步深入,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 How many people attended the meeting?Who was the unknown man? 2. What did the young woman want to do? 3. What made Hope think of getting the money instead of Clare? 4. What was Mr. Coal’s best proof that the girl was not Clare Flower? 5. Why did Tom Goode think that the money should belong to him?

       6.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7. How does this story sound? 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基本包括了这一篇文章涉及的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等,使学生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连续进行艰苦的活脑训练。

       三、提问设计须有“度”

       这个“度”必须包括问题的难题、深度(铺垫性设问)、亮度(讲究感情色彩,抓住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不适而产生的心理失衡,提出问题,打动学生的心)、跨度(抓住教材重点、难点,问得集中,施行浓缩法,加大问题容量)、角度、精度、密度等,尤其是在提问设计中对问题难度的把握。当然,提问的难易适度还有两个标准:1.问题本身;2.具体学生的素质。如:教学The Language of Honey Bees(1)一课,我们可以根据预习情况,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实际出发,利用有关提示引导,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四、提问设计应“巧”

       在英语阅读教学的提问设计中,教师对题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因为从纵向看,它必须因课堂教学流程中各个时机、各个环节的不同而不同;从横向看,则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有所区别。如此纵横交织,就必须用多种提问方式来体现不同的教学功能,才能适应提问的运行机制。一般来说,1. 要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如:投石激浪式、选择比较式、填充补续式、追踪探因式、检查整理式等;2. 要讲究操作调控方式,要注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对象、提问的方式和答问的评价等; 3. 要防止提问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问忌深、忌偏、忌全、忌浅、忌滥; 4. 要讲究提问的逻辑。提问要合理,问题要适度,概念要清楚,表达要明确,答案要未知。下面一组是教学Discovery(1)一课时所作的问题设计: 1. When and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 2. What does the word“fine”mean in paragraph 2? 3. According to the writer,what’s the first thing you should do when you are lost in the hill?Why?

       4.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rothers?Why? 问题1从课文本身提出问题,投石问路,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的情绪;问题2在问题1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因为有问1的铺垫,学生已尝到甜头,感到学有奔头;问题3承前追踪,探求因果,使提问跌宕有致;问题4向纵深处又作探索,要学生去“跳一跳”摘到桃子。

       五、提问要注意对学生回答内容的处理 一般地说,教师应面向全班学生提出问题,待学生略作思考后,教师再恰当地指名其他学生,引导他们对这一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评价。这样做,有利于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上来。如果后来指名回答的学生,仍然不能订正、补充前一学生的回答,教师可再另换一个角度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并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听取别人的发言,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作概括小结性的评价,以求得问题较全面、较透彻的解决。这样做才能加强学生对知识记忆的刺激,加深记忆印迹,学得扎实、全面。

       :陕西西安„

       上一个资源: 初中英语教学中优化学法初探

        下一个资源: 电教媒体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催化剂 

小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

       几年前开始,小学英语的语篇教学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讨论非常多的话题。小学

       三、四年级可以看做发展英语阅读能力的准备阶段,多涉及词和句的认读阶段;到了

       五、六年级,小学英语教材中出现了显性的阅读语篇,怎样施教阅读课也开始为教师所关注。而现大多数教师比较普遍的授课思路是:把阅读语篇看作教学口语或听力的素材,教师逐词逐句地解释和分析;反复放录音,直到学生能正确发音、熟练朗读并能完成课本上的阅读检测任务。针对阅读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下面对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发表一下我自己的观点。

       首先,我们要对语篇教学的认识有一个初步的定位,教材的设计意图巩固拓展本单元的语法,不涉及新的语法知识。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PEP教材六年级下册Unit1 PartB部分的Read and write。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就是巩固拓展本单元的重点语法‘比较级’。

       阅读课的教学步骤

       一般来讲,阅读理解要经历的心理过程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和自上而下的过程。前者针对词句的理解,后者则更多地运用了背景知识及推论等阅读技能。因此,对语言能力低的读者而言,阅读与其说是一个阅读问题,到不如说是一个语言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小学高年级的英语阅读中,可按照“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三步教学模式,即阅读前通过浏览预测语篇内容,而后从略读到精读多次阅读,不断确认或修订预测,直到理解所读语篇。其中阅读中和阅读后两部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柔和在一起,呈现出“阅读---检测---再阅读---再检测”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安排适当形式和难度的活动,即阅读前判断学生对语篇语言(词汇、语法)的理解情况,利用导读活动激活其原有的知识储备,解决其最主要的语言困难;阅读中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行为和习惯,引导学生使用基本的阅读技巧,如运用背景知识,尝试联想、推论等;阅读后检测部分着眼于巩固、拓展相关语言知识,并促进与其他语言技能的融合。

       一.阅读前的活动(pre-reading activities)

       这一部分可被视为新课的“导入”(introduction)。在这一部分,应充分鼓励学生利用“自上而下”的理解方式。首先构建全文的语义图象,了解文章的背景和的意图,然后,再在教师的帮助下,用较高语言层面上的理解帮助较低语言层面的理解,如段落、句子、单词等。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启发手段,如问答、讨论等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内容,同时,应使用提问策略调动学生,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问答和讨论旨在激活学生永久记忆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

       指导性问题同样可以“指导”学生了解课文的话题内容和梗概,让其构建初步的、模糊的全文语义图象,帮助学生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机制。由于学生刚开始熟悉课文,并不具备运用课文中语言的能力,因此,在设置指导性问题时应注意:

       1)涉及课文的主题或最重要的事实。

       2)回答的语言简洁,无需赘述。

       通常在阅读前可以用一些设问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或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等等,如:

       a.Tom is a good student, he has never been late for school.But, today, he is late.What happened?

       b.Uncle John has a magic book, with this book, he has strong magic.But, the book is miing.Who stole the book?

       c.Somebody wants to be a teacher, somebody wants to be a doctor, how about Jack? Let’s read.还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进行一些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调查活动,将调查的结果带到课堂上来,再与文中的内容进行比较,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生词的处理则可在导入新课之前,也可在导入过程中带出生词。一般没有必要呈现全部生词,只需要呈现那些对阅读理解形成重大障碍的生词,因为学生很快会在课文的语境中判断出生词的准确含义并熟悉它们的用法。况且,通过上下文的线索和词本身的构成线索确定词义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如能在每次阅读前明确阅读后完成什么任务,则可以促使他们更为积极地阅读,在确认和检测答案的过程中获得有益的体验。

       以六年级下册有关Zhang Peng’s weekend 的语篇为例,在安排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将课本上读后检测部分的“Finish the sentences.”及 “Number the sentences.” 分别作为阅读任务让学生读后完成。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其他活动,如提出 What,Where,How,Who之类的问题让学生读后回答;或者要求学生在语篇中划出有关周末活动的动词;或者绘制Zhang Peng 当天活动的表格,让学生重新组织所读内容并填写等。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阅读任务,引导学生用基本的阅读技能,如观察语篇的配图猜测主题并在阅读中验证,跳读找出故事人物里的名字,或快速浏览确定故事发生的情景等。

       设计阅读任务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及语篇特点安排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方式,即是自主阅读、同伴合作阅读,还是小组合作阅读;或是以其中一种阅读方式为主,其他阅读方式相配合。

       将泛读与精度相结合,尤其是对泛读技巧加以指导,对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泛读伴随的行为是无声默读,要学会泛读还需要了解有关默读的规范。很多教师在阅读课上强调学生朗读课文时的语音语调,而忽视对默读方法的指导,也未给学生留出默读的时间。对初学阅读的学生而言,听录音朗读课文能使学生体会语篇的发音,掌握标准的重音和语调,使本文有真实的生活感;教师想强调某一小部分材料时,借助朗读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然而,朗读毕竟不是日常交际中常用的语言交流形式,而且朗读往往会鼓励学生养成阅读时出声或唇读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在阅读的高级阶段往往会影响阅读速度。

       三、阅读后的活动(post-reading activities)

       此阶段侧重于对课文中语言形式的掌握和运用,对文章结构的分析以及文章的结构的分析和讨论。如是线性结构,应注意该文的时空顺序、主要情节及其发展等;如是层次结构,则可引导学生寻找主题句、分主题句、用于支撑主题的事实等。

       3)围绕课文内容的言语交际活动。如缩写、改写、续写课文或其中的一段,改写后的短文听写或完形填空,涉及课文内容的记者采访,课文情景下的角色扮演,围绕观点的正、反方辩论等。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读图引学”策略的案例分析与思考

       来源:本站原创 :蒋春燕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2日 浏览次数:

       小: 小

       中

       大

       40 字体大

       越城区塔山中心小学 蒋春燕

       【内容摘要】“读图引学”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是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教学案例,从利用教材插图,聚焦有效的阅读过程和运用创新图片,强化扎实的阅读训练两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读图引学”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并提出了策略实施的几个关注点,以期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读图引学 教学案例 策略实施方法 实施关注点

       一、引 言

       全国英语特级教师,国家教育部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刘兆义老师在阅读专题讲座中提出:“一个人只要具备三种能力,即阅读的能力,搜索信息的能力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就能对未来应付自如。”由此可见,阅读对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刘老师又指出,小学英语的阅读内容不仅包含文本本身,教材所配备和涉及到的相应图片,也应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教育部,2022)在二级语言技能目标中指出,“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这就告诉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文本图片,通过“读图”引导学生展开阅读,以真正提高

       其阅读综合能力。

       据此,笔者认为,“读图引学”应成为一线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更多地将目光定格在“阅读文本”本身,而往往忽视了“图片”这一重要的阅读资源;不是对教材自带的文本插图视而不见,就是未能深入研究阅读内容,挖掘和创新合适的图片辅以教学,极大地影响了阅读教学的生动性和灵活性,也成为阻碍学

       生阅读能力提高的绊脚石。

       本文将结合教学案例,从利用教材插图,聚焦有效的阅读过程和运用创新图片,强化扎实的阅读训练两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具体实施“读图引学”策略,以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并提出了实施这一策略应特别关注的几点,以推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增强,促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读图引学”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插图,聚焦有效的阅读过程 插图是一种直观的视觉信息和教学媒体,是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传递着丰富的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信息,并提供了教材内容的背景(韩寄云 郄利芹:2022.10)。小学英语PEP教材中,每一篇阅读文本几乎都配有与主题相吻合、与阅读材料相关联的主情景图和文本插图。这些插图生动、形象,有的映射着文本内容,有的铺设着语言脉络。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聚焦有效的阅读过程,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与综合思维能力,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1)读图预测,为进入文本作好铺垫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利用插图提供的线索,让学生结合自身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转引自韩寄云,郄利芹:2022.10)。通过“阅读前”的读图活动,获取关键信息,为进入文本作好铺垫。

       【案例链接1】

       在一次阅读教学研讨活动中,某教师执教新教材四年级下册U2 What time is it? Part B Read and write,这堂课的教材内容是有关时间的四段对话性阅读文本。在进入文本之前,教师先通过课件出示部分教材插图(如图1),请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问题: Who are they? Where are they? 学生粗略地观察后,很快就回答出了这两个问题;紧接着,教师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在学生多种可能性猜测之后,教师圈出图片中Amy的手表,在及时的点拨与引导下,学生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观察,给出了“They are talking about ‘time’”、“They are talking about ‘What time is it?’”等精彩的预测,从而为文本的引出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切入口。

       【案例链接2】

       新教材四年级下册U3 Weather Part B Read and write是一篇明信片体裁的阅读文本,主要内容是描述悉尼和北京的天气与活动。我校一青年教师在执教该课进入文本之前,先出示了课文插图(如图 2),指着整张明信片告诉学生,“John’s dad is writing a card to John.”在学生了解了文本出现的背景后,教师提问:“Where is John’s dad?”and“Where is John?”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图片右上角的“袋鼠”邮票,再结合已有的书信经验,很快得出结论“John’s dad is in Australia.”然后带着“Where is John?”这个问题,学生饶有兴致地进入文本,仔细听课文录音以获取准确的信息。很显然,教师通过读图,引导学生预测内容,为语篇的的理解也渐渐清晰与深入。

       (3)读图转述,为信息输出搭建支架

       《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建议》对话性的阅读文本,讲述的是Zoom和Aunt 之间互相问答周六活动的过程。教材所配插图(如图5)形象地表现了对话人物Zoom和Aunt谈话的场景;同时,Zoom脑海中呈现的三件事情play computer games/watch TV/do homework正是对话文本的重要信息。在“阅读后”的巩固环节,笔者要求学生合上课本,利用插图表演对话。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很快梳理出文本内容,主动搭建起语言支架,成功开展了集中性的信息输出活动。

       【案例链接5】

       Unit 5 My new room叙述性的阅读文本,以rabbit的口吻描述了他们公寓房的情况。在“阅读后”的教学环节中,笔者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所配插图(如图6),以Rabbit’s New Room为话题来复述文本内容。由于图片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开口表达的积极性;同时,图片形象地展示了小兔子房间中“家具”的制作材料、摆设位置与外形特点,为学生的信息输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语言支架,学生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显得轻松、自如,文本的转述清晰而流畅,收到了较好的语言运用效果。

       (4)读图延伸,为文本拓展穿针引线

       《英语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可以“适当扩展教学内容或延伸原有的教学活动,比如增加属于相同主题且水平相当的阅读篇目或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展开对话或讨论活动,或增加词汇学习活动或写作活动等,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现行小学英语教材中,很多阅读图片不但生动地体现了文本的内容,不少还带有“弦外之音”,读取这些图片背后的隐含信息可以为“阅读后”教学内容的拓展与语言活动的延伸穿针引线,从而实现语言的合理输出与应用。

       【案例链接6】

       笔者曾执教五上年级Unit4 What can you do? Part A Read and write。在完成了文本的导入、理解、朗读等教学环节后,笔者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拓展文本,安排学生开展集体听录音、小组合作阅读信件、完成文后判断练习等阅读延伸活动,从而很好地实现了文

       本的转化与语言的拓展。

       2.巧妙运用创新图片,强化扎实的阅读训练

       阅读是从书面语言材料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实践活动,包含了信息的识别、理解、转换和应用等复杂的过程。(昝淑华,2022)完整的阅读教学,不管是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还是在出示文本的前后,教师都要设计与开展扎实、多样的阅读训练活动,以强化学生对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培养实用的阅读技巧。

       很多时候,教材插图满足不了此类阅读训练的需要。这时,教师就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内容,巧妙地进行补图、组图或配图,运用创新图片来引导学生更好地整合信息、关注话题、提炼主线,从而有效达成扎实阅读训练的目的。

       (1)按需补图,整合信息

       《英语新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指出,要“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英语教材提供的图片,有时出于篇幅多少的限制,不能非常准确地反应出文本的内容;有时由于版面设计的统一,无法很好地体现阅读语篇的不同文体形式。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巧妙而合理地利用已有图片,适当补充相应的文字、图片或文体标识来辅助教学,以更好地整合语言信息,为阅读训练服务。

       【案例链接7】

       在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比课例展示与研讨活动中,杭州学军小学韩砚老师执教了新教材四上年级Unit 6 Meet my family Part B Read and write,在让学生开展的连贯输出开展了有效的强化训练。

       【案例链接8】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小学的岑振祥老师在执教PEP教材六上年级Unit4 I have a pen pal Part A Let’s read时,截取了教材中Liu Yun的头像图片,将其设为好友,补充了人物的个人资料信息(见图9),形象地引出文本的主要人物角色,并指向本节阅读课的话题“pen pal”。接着,教师表述“Today, Liu Yun is very happy, because she gets many pictures from her pen pal Alice.”在出示教学要围绕话题展开,话题在一堂课的设计中应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可见,关注话题在语篇阅读教学中是何等重要。教师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可借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话题,也可将有关话题的图片进行灵活地组合,适当地串联,以保证语言的训练时刻指向话题,语

       篇的输出紧紧围绕话题。

       【案例链接9】

       五年级下册Unit1 This is my day Part A Read and write是一篇对话性的阅读文本,内容为记者采访一位policeman,了解其一天的生活情况。笔者在语言的应用与拓展活动中,将教材提供的四幅文本插图与文本后的填充练习“finish the timetable”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示了一幅题为“A Policeman’s Day”的组合图(见图11)。在“阅读后”的输出环节,引导学生观察此组合图,先将空格部分填完整,再小组合作,离开教材对话讲述警察的一天。这样的组图训练,强化了主要的语言结构,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关注和体会了“a policeman’s day”这一语篇话题。学生在组合图片相关信息的引导与帮助下,将课文对话进行了合理而准确的文本转述,语篇的输出颇为有效。

       (3)创意配图,提炼主线

       “在发现教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弄清教学实际需要,„„确定需要补充开发的课程资源。”(鲁子问《英语教学论》:239)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的时候,我们无法找到与教学环节设计相一致,与阅读训练要求相匹配的现成的图片。此时,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发挥自身的创造意识,自行配图,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比较与分析,梳理语言结构,提炼语篇主线,对目标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内容,领会语篇精髓,从而掌握更为实用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

       【案例链接10】

       在一次阅读专题研讨活动中,鲁迅小学的许瑾老师执教了新教材三年级下册Unit 2 My Family Part B Start to read。这虽是一堂低段的阅读课,但许老师独具匠心的设计,海量的语言输入和高效高质的课堂输出,给了老师们极为震撼的课堂示范。尤其是许老师在篇章阅读前,安排了一个“Funny Face”活动,现场板画人物头像(如图12),通过变换发型、添加特点的方法动态展示不同的家庭成员,引导学生逐步选择单词,运用句型This is my „.He/She is from „.He /She is a„.She is„.进行恰当的描述。在许老师富有创意的配图练说训练中,学生认真读图,积极思考,踊跃表达,进行了精彩的综合性语言输出,实现了从Word到Sentence再到Paragraph的良好语言框架的建构,并由此拎起了语篇的主线,为主体文本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读图引学”策略实施的关注点 “读图引学”作为阅读课的重要教学策略,是为阅读过程的推进和阅读训练的开展服务的。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图”与“文”的主次性、统一性和协调性进行一定的关

       注。

       关注点一 坚持图文的主次性

       “读图”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解图片本身,更重要的是为了通过图片有效“引学”,即更好地解读文本,理解文本。教师在实施“读图引学”策略时,应坚持以“文”为主,以“图”为辅的原则,文本始终应该放在阅读教学的首要位置,而图片的利用只要点到为止,千万不

       可喧宾夺主。

       关注点二 保持图文的统一性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读图”是否顺利进行,“引学”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教师能否找到图片与文本之间的关联性,挖掘出“图”与“文”的有力对接点。为了使“读图引学”策略得到有效应用,教师所要利用的图片,不管是教材自带的文本插图,还是设计自配的创新图片,都应与语篇话题保持统一;在引导学生进行图片的观察、分析与描述时,也应围绕

       “话题”展开,不能偏离话题。

       关注点三 维持图文的协调性

       “读图”的过程是文本呈现、解读与拓展延伸的一个协奏曲。教师在“引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精选图片,努力维持图片内容与文本信息的协调一致;并且对图片何时出示、怎样解读、如何与文本相互对接等方面都需要统筹考虑,细致协调,才能收到良好的“引学”效

       果。

       四、结束语

       “读图引学”策略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要适时、充分地利用教材插图,巧妙、合理地应用创意配图,服务文本的语言训练,推进语篇的阅读过程,以真

       正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建议30条》.2022.[S].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3.刘兆义.“关于小学、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专题报告(2022年4月25日于嘉兴市),(3):26-30.7.韩寄云,郄利芹.2022.利用文本插图提高英语语篇阅读有效性的实践[J].中小学

       外语教学(小学篇),(10):22-26.8.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EP小学英语(供三年级起始用)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 [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9.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义务教育教科书•PEP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 [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