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中秋节古诗(共8篇)

三年级中秋节古诗

       绿头鸭·咏月

       词牌名:绿头鸭|朝代:宋朝|:晁元礼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莹无尘、素娥淡伫,静可数、丹桂参差。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瑶台冷,栏干凭暖,欲下迟迟。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共凝恋、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人强健,清尊素影,长愿相随。

篇2:三年级中秋节古诗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词牌名:水调歌头|朝代:宋朝|: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三年级中秋节古诗大全

篇3:三年级中秋节古诗

       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词牌名:水调歌头|朝代:宋朝|:范成大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篇4:三年级中秋节古诗

       八月十五夜月

       朝代:唐朝|: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篇5:小学生中秋节古诗三年级精选

       《中秋旅思》

       台湾民谣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篇6:中秋节古诗

       八月十五夜玩月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篇7:中秋节古诗

       立春偶成

       宋代: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池州翠微亭

       宋代: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连州阳山归路

       宋代:吕本中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

       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示三子

       宋代:陈师道

       时三子已归自外家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别滁

       宋代: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柳枝词

       宋代: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桓灵时童谣

       两汉:佚名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8:中秋节古诗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杜甫(唐)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唐)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唐)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待月》

       陆龟蒙(唐)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霜月》

       李商隐(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