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学生数学日记(通用39篇)

小学生数学日记

  小学生数学日记

  近来,我们正在学习有关立体图形的知识。这引起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茶叶筒大多都是圆柱体的,这是为什么?把茶叶筒做成圆柱体,是出自礼貌,还是出自美观?还是……不,不!我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得其解的我下决心揭开这个迷。

  今天,家里来了一位我从小就非常崇拜,人称”诸葛亮”的叔叔。我拿起茶叶筒,正准备泡茶招待他,忽然灵机一动,就问他:” 叔叔,你知道茶叶筒为什么大部分都是圆柱体的吗?” 叔叔反问我说:” 你先说说,这是为什么啊? ”我不想让叔叔小看我,真想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找到正确的答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急得我满头大汗,但就是找不到答案。这时,叔叔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 你不妨从同样周长的图形,圆形的面积比较大 ”入手,再想想。听了叔叔的话,我恍然大悟:原来,使用圆柱体的茶叶筒不仅可以装下更多的茶叶,还可以节省材料。明白了这一点,我又联系实际生活,结合画图的方法证明了自己的想法。

  我把这一想法滔滔不绝告诉了叔叔,叔叔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说: ”你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动脑筋思考解决。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未来的‘诸葛亮’”。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2

  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晴空万里,空气也格外清新。孙小圣和小熊笨笨一起去最新开张的公园玩。大自然的景色真美!花儿五颜六色,蝴蝶翩翩起舞,鸟儿在空中盘旋、飞翔,大树长出了碧绿的叶子,小草又穿着嫩绿的外衣往上爬;天空飘着那一朵朵洁白无瑕的云朵,他们一会飘向那边,一会飘向这边……春风轻柔的吹着,“沙--沙--沙”“沙--沙--沙”这风儿吹动的声音似乎是春姑娘轻轻走来的脚步声。小河里清澈见底,一条条鱼儿在我们游来,燕子也从南方飞回,他一会跳到这边,一会跳到那边,那穿着绿色盛装的柳树姑娘也随着微风跳起舞来。这些都是春天的预兆,因为春天来了!

  孙小圣和小熊笨笨来到动物王国最新开张、最考你脑力的——“碧海公园“。太阳火辣辣的烤着大地,可孙小圣和笨笨的热情却丝毫不见低潮,“碧海公园”是一个智力公园,只要你想来就都可以来,“碧海公园”里的娱乐项目就是与数学有关的,只要你能够答对题目,就能领到自己喜欢的一样奖品。“笨笨,我听小可说公园里的“深海乐园”里有我最想要的PSP游戏机也!我们快去看看!“说完便拖着笨笨向“深海乐园”出发!

  过了一会,孙小圣便和笨笨来到了“深海乐园”,孙小圣就快步走向答题机,开始答题。问题:“1,有一个菜园,在它的卫冕用篱笆围城了一个等边三角形,其中一条边长是15米,这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米?”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边相等,这还不容易!看我的!孙小圣眼睛骨碌一转,“刷刷”两下,在答题卡上写出了答案:15×3=45(米)答:这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45米。“答案正确,请挑选奖品!”一个机器的声音响起,孙小圣便向“奖品屋走去”,一会儿,孙小圣便拿着一个崭新的PSP游戏机走了出来。面对前面孙小圣答题的速度笨笨还是有些不解,便问孙小圣:“小圣,刚刚答题你怎么算得这么快?有什么诀窍?”孙小圣嘿嘿一笑:“那里有什么诀窍,其实很简单,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所以就直接拿已知的一条边×3条边就可以咯!”“哦,原来如此啊!那么现在就和我到“黑色阳光”去答题吧!”

  黑色的大门、黑色的窗帘、黑色的……“黑色阳光”让人的感觉很“沉重”,笨笨来到答题机面前,摩拳擦掌,开始答题!问题:“新光小学有660名同学参加夏令营活动,活动中同学们分成6对,每队又分成10组,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同学?”“笨笨,这题好乱啊!660……6……10……呜我看你还是换道题吧,我都眼冒金星了!”“660名、6队、10组让我想想……有了!”笨笨一把拿过笔,认真写起来。答案:660÷6÷10=11(名)答:每组有11名同学。用总人数660平均分成六队,再用110队÷10组=每组11名同学。“答案正确!”笨笨便到“奖品屋”领了一架“宝牛”牌汽车模型。

  然后他们又到“一米希望”、“绯色玫瑰”、“琉璃之心”等地方闯关,似乎想把那里的东西统统搬走才肯罢休。这时“碧海公园”的老板应该眼巴巴的想着自己的奖品呢!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3

  今天早上,妈妈提出去紫荆山公园,我非常高兴,一蹦三尺高,恨不得变成超人,拉着妈妈一起飞到紫荆山公园!

  爸爸把我们送到紫荆山公园,但不肯让我没问你下车,爸爸又神秘兮兮地对我们说:“答对问题才能下车。”爸爸得意洋洋的对我们说:“假设从家到紫荆山公园有100公里,坐出租车6元起步价,走10公里,剩下每10公里五元,等红绿灯的时间最少5分钟,一分钟1。25元,问从家到这里至少花多少钱?我眼珠一,灵机一动。用乘元元乘5约等于6。3(元元),我已算出答案,就迫不及待的告诉了爸爸,爸爸突然像被流星砸着似得,黯然神伤,只好无奈的让我们下车。

  刚一进门,就令我大吃一惊,很多人围在一个地方,仿佛是在开会那样,一个人大喊,免费答数学题赢大奖,从1加到9999是多少?我一听是数学题,就喜出望外、兴高采烈。妈妈一个一个加,加到238就忘了。我一想这答案决对有窍门,我又绞尽脑汁的想,终于克服了这道题。

  乘

  乘

  我立刻说出答案和我的想法,他激动地说:“这位小朋友答对了!”大家又羡慕的眼光开着我,妈妈说:“真棒杨劲松”

  生活处处有数学,只要你留心观察就能发现!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4

  我的妈妈一点也不胖,却整天喊着要减肥。这不,吃饭吧,只吃一点“猫饭”;上楼吧,好端端的电梯不乘,偏要爬楼梯,要明白我家可住在14层啊。

  今日,妈妈又要爬楼梯了。“你妈妈从1层爬到2层用了10秒,那么,她从1层到14层需要多少时间呢?”爸爸考我。我一听,便脱口而出:“14x10=140(秒),太简单了。”

  “你上当了!你妈妈每爬一层,即一个间隔是10秒没错,从1层到14层到底有多少个间隔呢?你再好好想想。”爸爸轻轻拍着我的脑袋。

  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便扳起了手指头:1层到2层,1个间隔;再从2层爬到3层,又一个间隔;再从3层到4层,又一个间隔……原先从1层到14层仅有13个间隔。应当是13x10=130(秒)。

  “噢!是130秒,不是140秒。因为1层不用爬,所以从1层到14层仅有13个间隔。”我尖叫起来。

  “对了,层数-1=间隔数,你可要记住了。”爸爸哈哈大笑。

  原先,上楼梯也有学问。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5

  “叮铃铃”,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我们快马加鞭地冲进教室,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回到了自我的座位上,因为这节课要进行一次数学考试,教室里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

  试卷发下来了,我们顾不上写自我的名字,先迫不及待地看了看题,教室里有了小小的骚动。“糟了,这道题我没复习上。”“我的妈呀,这也太难了吧。”“哈,太简单了,小菜一碟。”……

  “开始答题。”教师一声令下,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连平时有名的说话大王何龙也闭上了嘴,瞧,他正认真地伏案疾书呢!教室里响起了一片写字的沙沙声,就像战场上的冲锋号。就这样,一场激烈的纸上战争开始了。进攻一,6

  这学期我们要换一位数学教师,是夏教师。据我对他的了解我觉得这是一位严厉的好教师。

  这位教师给我们上过两次课,一次数学公开展示课和一次心理课,仅仅这两次接触,我对他产生的7

  曾经听一位奥数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学数学如鱼网;解决问题就像捉鱼,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像有网一样;所以,“学数学”和“学好数学”的区别在于你是有鱼还是有网。

  数学这门课很有思想,很有逻辑,所以总给人错觉。

  数学中的几何图形很有趣,每一个图形都是相互依存的,但也各有千秋。例如一个圆。计算圆面积的公式是s=r2。因为半径不同,我们经常会犯一些错误。比如“一个半径9 cm的披萨和一个半径6 cm的披萨等于一个半径15 cm的披萨”,在命题上,这个题目首先混淆了大家,给人错觉,巧妙地运用了圆的面积公式,给人一个错误的平衡。

  其实9 cm半径6 cm的披萨不等于15 cm半径的披萨,因为9 cm半径6 cm的披萨面积是s=r2=92 62=117,而15 cm半径的披萨面积是s=r2=152=225,所以9 cm半径6 cm的披萨

  数学就像一座山峰,直冲云霄。刚开始爬山的时候,我们觉得很放松,但是爬得越高,山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害怕。那时候只有真正热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所以站在数学巅峰的人,从心底热爱数学。

  记住,站在山顶脚下的人是看不到山顶的。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8

  我们班有一个小数学专家。她是班上数学学科的代表,——罗青云!

  罗青云很喜欢数学,加上先天条件,很快就成了数学老师眼中的宠儿,肚子里的蛔虫。只要你打开她那本精致好看的满是红印的作业本,你就会觉得她数学有多好。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了“路障”。

  正在这时,罗青云走过来问我,‘怎么了?谁欺负你了?还是遇到了“路障”?"

  由于罗青云是我的好朋友,我把一切都告诉了她。她听完,拍了拍胸口,很自信的对我说:“没事,我在你不用担心!”

  罗青云仔细分析了题目,告诉我解决问题的方法后,突然意识到自己太大意了,没有看清题目,不知道怎么做。后来她给我讲了其他几种解题方法,我也没觉得数学不再难了。

  还有一次,数学老师让我们考。看着密密麻麻的试题,越写越烦。看看罗青云。她已经在查了。我不能让她超过我。我继续努力。

  过了几天,分数出来了。她是稳100%,我比她少6分!这一刻,我忍不住尊敬她!

  罗青云真不愧是我们班的小数学专家!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9

  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数学吗?因为数学有吸引力,所以我一直被它深深吸引。

  今天学习了一个新知识,就是——加减的简单算法。学了简单的加减运算后,我的计算速度快多了,学计算也更容易了。举个例子吧!例如:367 498=?我就想这样想:我把498加为500,然后用367 500,发现我多加了2,于是和减去2,得到865。还有796 295?我觉得可以:796可以算800加,295可以算300。一个多加4,一个多加5,所以公式变成800 300-4-5=1091。看,多方便啊!

  学完加法的简单算法,再学减法的简单算法就容易多了。比如:483-299,呵呵,稍微动一下头,就有办法了。我就拿299当300来减,因为减了1,所以只要结果加1,就是483-300 ^ 1=184,就容易计算多了。但是,我可以警告你:在计算和减法中最好不要动被减数的念头,否则会有麻烦!

  现在越来越喜欢数学了,因为它让我学会了快速计算结果,数学真的让我回味无穷!

  小学生数学日记 0

  今天,我在《小学生数学报》上看到这样一道题:甲、乙、丙、丁四人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伙订购同样规格的若干件货物。货物买来后甲、乙、丙分别比丁多拿了3件、7件、14件货物。最后算帐时,乙付给丁14元,那么丙付给丁多少元?

  我看了题目后,感到这道题很简单嘛!便决定不看“分析与解”,自己先来做一做。于是,我三下五除二地做好了,但是,发现比“分析与解”里的答案少了几元。这下没折了,只有看看“分析与解”了:

  四个人拿出同样多的钱买同样的货物,当每人分得的货物应一样多。实际上丁分得的最少,少多少?只要把甲、乙、丙三人多分的货物平均分成4份,即可发现分配时,丁少得(3 7 14)÷4=6(件)。丁少得货物的钱应由乙、丙付给。乙比4人平均分得的货物多7-6=1(件),他退给丁14元,说明1件货物货物售价14元,丁还少5件货物的钱,应由丙付,所以丙应给丁 14×5=70(元)。

  看完之后,我真是惭愧极了,没想到是原来如此。看来,我们身边应该还有许多没被发现的数学,那就由我们—祖国的花朵,去探索和发现。事不宜迟,现在就要开始行动。

  小学生数学日记 1

  哎呀,数学课又来了!

  这几天不知怎的,只要一上数学课我就有一种莫名的惧怕,也许是那天上课发生的事让我这样怕吧。事情是这样的:

  那天是代数,而且是代数练习课,这节课很安静—因为我们的班主任就坐在后面。时间过得不算快也不算慢,我在这里坐着,仔细地计算我的每一道题,生怕“老雷”(老师)叫我。我一边想着题,一边提心吊胆。“呀!这道题我不会做!”可就在这时,不知是老天爷想捉弄我怎么着,雷老师恰在这时把我叫了起来。我慢慢地站起来,心里一直在想,这可怎么办呀?等着被批吧!可正在这时,不知是哪位仁兄把答案放在了我的面前,我一激动,差点没乐晕了。

  我站在那里读着答案,可好景不常,雷老师好像看出了什么,快步走了过来,把我的答案拿在手里问:“这是谁的本?xx,是不是你的?”没法子,雷老师的“火眼金睛真厉害,我们只好交代了。可是更糟的还在后面。这时,班主任发话了:你们两个人每人写50道题,明天交给我。雷老师就势又把我们翘了一顿。

  唉!本来是可以逃过去的,但为什么……

  小学生数学日记 2

  在寒假里,我和姥姥一起去买书。我们买了一本数学书,名字叫《怎样学好小学数学》。

  这本书可好了,里面有“基础和拓展”、“训练测试卷”。不要看这小小的两项,里面的内容可真不少呢!

  内容有“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小数的乘法”、“观察物体”、“小数的除法”、“游戏公平”、“认识方程”……训练测试篇里汇集了20

  在生活中,我们身边许许多多的事物都和数学息息相关,例如,买东西啊,算支出和收入啊,等等,这些都与数学有着紧密联系。

  数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功课,只要你在学习中不断进取、摸索和体会,找到这里的奥秘,你就会领略到数学王国里无穷无尽的乐趣,例如,在数学中最常见的找规律、简算和最优化问题等等,你千万别小看这些数学问题,它们在生活中可一样都不能少,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做到用时最少效果最佳的问题,解决此类问题时,必须用到数学统筹思想,能同时进行就尽量地同时进行。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极值问题,妈妈煮饭需要20分钟,洗菜需要10分钟,炒菜需要10分钟,为了节省时间,请算出最少多少分钟?最优化问题证明,在煮饭的20分钟里同时进行洗菜和炒菜,20分钟后,饭煮好了,菜也炒好了,因此,合理安排煮饭、洗菜、炒菜的过程和次序,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煮饭、洗菜、炒菜工作,这就是数学的统筹方法。

  类似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这门有趣的功课,为将来更好的使用数学这门工具打好基础。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21

  一天,我和妈妈去买菜,来到菜市场先去买肉,妈妈买了2斤的肉,我算了一下,实在想不出,后来我回想起数学课上徐老师说的1斤=500克,那么2斤就是1000克了,妈妈也给我解释了一下,因为1斤就是500克,那么2斤不就是500克 500克吗,我明白了我们学过的克、千克。妈妈又去买了蔬菜,这回妈妈考了我一下,看看我会不会算了,她先买了30克的茄子,又买了20克的青菜,就回头问我说“茄子比青菜重多少克啊?”,我一下子就算出来了,30-20=10(克),妈妈又问我:“那么两样蔬菜加起来一共是多少克啊?”我又一下子就算出来了:20 30=50(克),妈妈听了,笑了。

  妈妈又去买了烤鸭,哇!一只烤鸭就要36元,我看了一下重量,一只烤鸭1500克,这下我知道了,买东西是看单价是多少钱一斤,然后在看称出来的重量是多少,最后把单价乘以它的重量,得出的就是我们去买东西要付的钱。我又把今天买的所有的东西的重量加了起来,1000 20 30 1500=3000(克),我对妈妈说今天我们买了一共3000克的菜,妈妈夸我真棒!我学以致用,会用学过的克,千克来计算了。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22

  同学们,在生活中,数学带给了我们很多好处,比如在买菜的时候可以快速算账,在数东西的时候可以快速合计。

  在你们的数学学习中是否和我一样,会碰到一些有趣的发现。现在我就来介绍几个我的发现。

  你会口算吗?下面我来教你几种巧妙的计算方法,23

  幼儿园时,我认识了数学。那时在我心里的数学就是一首儿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抓到小松鼠。

  一年级时,我觉得数学是一个游戏,加加减减,快乐循环。二年级时,我发现数学是一种智慧,原来1加2再加3,一直加到100,不用一步步计算。三年级时,我爱上了数学,它就像一座金字塔,吸引着我一步步地去探索奥秘……

  数学的世界可真神奇!读了《可怕的数学》这套丛书,我惊叹于太多不可思议的数学故事,数学有着“可怕”的神奇!在语文书里我敬佩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在《数学大王》里我惊奇地读到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使江河不决流,他是应用了勾股定理因势利导才最终治水成功。还记得在《芈月传》里看到黄歇在集市上智破买鸡难题时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读了《数学情怀》这本书,我发现我还可以像黄歇一样轻易计算出鸡兔同笼的问题。

  数学是一把金钥匙,它为我开启了一扇扇奥秘的大门;数学是一艘潜水艇,让我看到了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数学是阿拉丁神灯,带我进入一个又一个神奇的境界;数学是阳光下的三棱镜,让我看到了魔幻的彩虹。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24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实践作业,用三角尺画角,你能画出多少种?

  三角尺中有着90度,60度,30度和45度的角,我用三角板拼,迅速按照顺序拼出了75度、90度、105度、120度、135度和150度的角。可是,这样是不是就齐全了呢?我又拿着三角板不停地摆弄着,突然,我发现,45度的角和30度的角重叠之后还有新的角,这个角是三角板上两个角相减得到的,我迅速计算得到这个角是15度!这时候我恍然大悟,原来拼角不止是度数相加,拼在里面还可以度数相减呢!

  这时候,爸爸走过来问我,你拼了这么多角!真了不起!你能告诉我这些角有什么规律吗?听了爸爸的话,我又陷入了沉思。15、30、45、60……180,这些不都是15的倍数嘛!原来,用三角板拼出的角的度数都是15度的倍数!

  看来,拼角中隐藏的数学问题还真不少!经过这次实践作业,我知道了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多观察、多思考,还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25

  今天仿佛是数学的天下,今天我中午写了数学的每日一练,妈妈说要检查,我还信心满满的说不用检查了。结果下午就打脸了。

  下午正上着阅读课,我正沉浸在鲁宾孙的历险当中,突然这安静的教室被打破了。

  原来是张老师来教同学们讲题来了,老师迟迟不叫我,我本以为我是全对了,过了一会儿张老师点了我的名字,三道计算题只对了一道。完全平方公式会背吗?会。A加b的平方等于a的二次方加2ab再加b的二次方。A,减b的二次方等于a的二次方减二ab b的二次方。但是我的平方差公式不会背了。

  张老师让我去拿书再背一遍。最后终于背了出来。

  后来谢老师来到班里,让我们写错的再重新一遍,我写完一遍后错了一种题型,我只好再去思考一遍了。

  这种题型我百思不得其解,眼看就七点了,我真的很想打死我这个无用的脑袋。

  后来张老师在我们还没有走就给我们讲了一遍,张老师这一脚终于讲到了我不懂的那个地方,那张老师让我们举一反三,又让我们写了两道题,这些题我终于把我脑子中的那一团线给它梳理开了。

  我们学习就应该举义粉色,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掌握。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26

  你在思考题中可能看见这样一道题目:给你一个在镜子里的钟表,要你得出实际上的时间。它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其实做起来很费劲,还很容易搞错。首先要倒着标出1~12,然后看镜子里的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对应哪一个数字,最后再想它对应真实的时间是多少,但是几分几秒最容易搞错。

  我发现一个简单的方法:如果镜子里钟表的时间是5:00,那么实际是7:00。如果镜子里钟表的时间是4:35,那么实际是7:25。如果镜子里钟表的时间是7:44:28,那么实际是4:15:32。你们发现了吗? 5:00 7:00=12:00,4:35 7:25=12:00,7:44:28 4:15:32=12:00。镜子里的时间和实际的时间的和是12时,也就是说12时减镜子里的时间等于实际的时间。为了计算简便,如果镜子里的时间到分,就可以用11:60-镜子里的时间。如果镜子里的时间到秒,就可以用11:59:60-镜子里的时间。假设镜子里的时间是8:32,那么实际上的时间是11:60-8:32的数,60-32=28,11-8=3,实际时间是3:28。还可以在验算一遍,8:32 3:28=12:00。

  数学真是奇妙。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27

  晚上,爸爸找了一道题让我算。题目是这样的:“有10个教室,每个教室又有6盏灯,现在关掉了5个教室的灯,还有几盏灯?”我听了后,心里暗暗开心,这种题目对于我来说小菜一碟,我便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这还不好办!用6乘以10再减去6乘以5,不就算出还有30盏灯吗?”可是,出乎意料的是,我爸爸笑着摇了摇头,我有点不服,生气地问道“难道不是30盏灯吗?”

  爸爸说:“你错了,问题问的是有几盏灯,并不是问亮着几盏灯,你怎么能减呢?”我听了恍然大悟,又仔细思考了一遍,“哦,原来正确的解法是6乘以10等于60盏灯!”这时,我也想到了一道智力题,便去考爸爸:“一个渔翁去钓鱼,钓了6条没头的,9条没尾的,8条半截的,问一共钓了几条鱼?”爸爸听完后,就开始算了起来,可是怎么算也算不出来,我得意洋洋地解释说:“ 6条没头的,就把‘ 6 ’的上部分去掉,成为‘ 0 ’,9条没尾的,就去掉‘ 9 ’的下半部分,成为‘ 0 ’,8条半截的,不管去掉‘ 8 ’上下任意一个部分,还是得‘ 0 ’,所以就是一条也没钓着。”

  爸爸听完,哈哈大笑,连声说:“有趣、有趣。”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28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它贯穿我们人生的全部过程。

  比如,妈妈上街买水果,买蔬菜,还有贴瓷砖……等等,都要用到数学。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数学,等我们去发现,去探索。

  记得一天上午,我和妈妈去水果店买水果。来到水果店,水果店里的东西琳琅满目有香蕉﹑橘子﹑橙子﹑榴莲……真是五花八门。

  妈妈说:“如果我买橙子15千克,差4元;如果买橘子20千克,则多20元。两种水果每千克的价格相差2元1角,两种水果的单价分的单价别是多少?”

  我回答道:“橙子的单价比橘子的单价高21角。所以15千克橙子比15千克橘子贵315角,如果把15千克橙子全换成15千克橘子,钱会多出275角。又已知买橘子20千克,多200角。如果买橘子15千克,多275角。可以求出橘子的单价:(275-200)÷(20-15)=15(角),橙子的单价是15+21=36(角),所以橙子、橘子的单价分别是3元6角,1元5角。”

  “分析的不错,我们回家吧!”

  数学是生活中的金钥匙,是通往成功之门的桥梁,是王冠上的钻石,永远闪耀着最耀眼的光芒。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29

  儿童节那天,姑姑送我一箱零食,里面都是我爱吃的。

  晚上,我打开零食箱子找糖吃,妈妈一个箭步上来阻止道:“不许吃糖,糖果有害牙齿健康。”我对妈妈央求道:“妈妈,我保证只吃一颗。”妈妈有点动摇了,接着说:“我考你一道题,如果答对了就奖励吃一颗糖。”我欣然答应,接受妈妈的挑战。

  妈妈开始出题:一个箱子里有苹果、橘子、牛奶三种口味的水果糖,其中有4颗苹果味、7颗橘子味、9颗牛奶味,那么至少要摸出多少颗,才能保证其中有6颗糖果口味相同?

  我听完这些信息,仔细想了想,自信地告诉妈妈:“这个题可以用“倒霉蛋原则”解决也称“最不利原则”,求解方法是“最不利的情况 1”,其中最不利的情况就是无法满足题目要求且取的最多的情况,比最不利的情况再好一点(一般情况为再加“1”)即可保证满足题目的要求。根据题意,考虑最不利的情况是拿了4颗苹果味,5颗橘子味,5颗牛奶味,此时再拿1颗就可以保证其中有6颗口味相同的糖果。因此至少要拿(苹果味4 橘子味5 牛奶味5) 1=15(颗)糖果。”

  妈妈听了我的思路,满意地点点头,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妈妈笑了,我也笑了。数学真有趣,数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30

  星期天的中午,老爸见我无所事事,便给我出了一道数学生活实践题,题目为:“我家的书房和阳台是连在一起的,总面积是18平方米,如果用30厘米×30厘米的方砖来铺地面的话,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砖?如果一块这样的方砖价格是8元,那么铺设书房和阳台一共需要花费多少元?

  一听老爸说完题目,我便有了思路:先算出一块方砖的面积大小,再把总面积18平方米化成平方厘米,然后把由18平方米化成的平方厘米再除以一块方砖的面积,求出来的就是一共需要多少块方砖的块数。最把求出来的块数乘以每块方砖的价格便算出了一共需要花费多少元。算式如下:30×30=900(平方厘米)18平方米=180000(平方厘米)180000÷900=200(块)200×8=1600(元)

  算完后我把答案告诉老爸,老爸说答案对不对你自己去阳台和书房的地面数一下,地砖块数是否和你计算出来的一致。我飞快跑去,认真的数了一遍,果然,和我刚才计算出来的块数是一样的。老爸夸奖了我,我真高兴,这就是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数学真有趣!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31

  一天,我正在选择订阅杂志,看到了《家教周报》这本书,一共是20元,这是一年的订阅费用,每个星期发刊一份。

  这时,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大问号:如果这样,那每个星期是多少元呢?

  我先算了算一共有多少个星期,列式是:12*4=48(个)。然后再用20除以48就行了,可问题是,20除以48这种被除数比除数小的算式,老师没有教过呀!那20除以48的得数到底是多少呢?

  后来,我去问了妈妈,妈妈告诉我,它是除不尽的,不行的话,就去问问计算器吧!

  当得数出来时,我大吃一惊!计算器竟说是0.4166666。刚开始,我把它读成零点四百一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万,当我读完时,我自己也觉得非常不通顺,后来,妈妈笑着说:“你可千万别这样读,会让人笑掉牙的!你应该读成零点四一六六六六六,另外,如果去掉那个零点,就应读成四百一十六点六六六六万元,或者是四百一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元。”听完妈妈的话后,我恍然大悟。

  生活少不了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生活处处都是数学,你说呢?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32

  今天中午,我和妈妈一起到超市去购物。走进超市一看,哇!各种各样的食品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首先我们来到了饮料和牛奶区,我随手拿起了一大瓶可乐看了看,发现右下角有“净含量”800克,我问妈妈这是一瓶可乐的重量吗?妈妈笑笑点点头。然后我又拿起一袋牛奶仔细看了一下,每袋牛奶的“净含量”是200克,妈妈问我:“要想牛奶和一瓶可乐一样重,那么需要买几袋这样的牛奶呢?”我思索了一下说:“一瓶可乐是800克,一袋牛奶是200克……800除以200等于4(袋)所以我们需要买4袋这样的牛奶就和可乐一样重了对吗?妈妈微笑的说:“对的,每一个食品都有它们的净含量。”

  接着我们又来到的卖面粉的地方,我观察了一下,每袋面粉的重量是1.5千克,现在我们家每次做饼是300克,那么一袋面粉要做几次饼呢?我想了想:1.5千克等于1500克,1500除以300等于5(次),所以一袋面粉要做5次饼。妈妈摸着我的头说:“真聪明”。我的心里暗自高兴着。

  最后我们又买了15个鸡蛋大约1千克,一个火龙果大约550克,看着满满的收获真开心啊!让我感受到了数学中克和千克的知识,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关于数学的奥秘哦!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33

  双11期间,许多超市都进行商品打折,我们小区边超市也不例外。

  妈妈的洗头液快用完了,妈妈要去买四瓶。我们先到了佳美超市,洗头液上面标着原价90元,现价打八折。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们就在这儿买吧!”妈妈说:“先别急,俗话说货比三家,我们先去别的地方看一看。”我们又到了新区超市,我看中了洗头液原价也是90元,不过超市给的优惠是满80元减10元。我们到了最后一家超市,廉价超市,洗头液上标着买二送一。妈妈说:“那么就请儿子帮我算一下吧。”我心想:这太简单了。便拿起笔来算到:34

  周六,我和妈妈、表姐一起去红梅公园游玩。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我们的心情也格外好!

  我们玩了一会儿后便气喵吁吁地坐在了一张长椅上。过了一会儿,妈妈指着旁边的一棵大树问我:“依依,你能量出这棵大树的高度吗?”我想都没想就说:“行啊,拿一根与它一样高的竹竿,再量出那根竹竿的长度就好了啊。”哪来那么长的竹竿?”妈妈反驳道。“这个嘛……”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忽然,我瞥见了地上树的影子,一个念头从脑子里冒了出来:不是刚学了比的知识吗,可以用上它呀!我兴奋地叫起来:“姐,借你一用!”表姐满脸疑问,“怎么了?”“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影子长度和物体成正比,先量出你的身高和影子的长度,再算出你的身高和影子的比,然后量出大树影子的长度,就能求出大树有多高了!”我自豪地说。

  平时我很爱搞一些小制作,所以随身总是带把小皮尺。我拿出小皮尺,量出表姐身高156cm,影子长52cm,它们的比是156÷52=3,3÷3=1,是3:1。大树的影子是110cm,所以它的高度是1×3=3m。“大树高3米!”我大声地说。

  学好数学真有用!妈妈、姐姐都服我。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35

  说起书数学人们定会想起枯燥的数学,呆板的符号,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今天,我发现数学也很有趣了。

  今天,我去信箱拿信,发现信上面的邮政编码都是214028,这时为什么呢?我上网查了查,原来21也就是前两个邮编是代表哪一个地区,而21则是代表江苏省苏南地区,4是代表哪个邮区,在这儿,4就是代表无锡市邮局,0是指哪个邮局,在这里,0就是等无锡本市邮局,这里一个数字就代表一个市、镇、村。而这后面的两个数就是表示哪个邮局。了解了这么多,也就是说邮递员要先把一些邮件分发到某个地区,再由这个地区上的邮局分到一个邮区,再由这个邮地局分给投递局,最后,投递局把信件送到收信人的手中,所以邮递员的工作也很困难啊!

  还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了父母的身份证上面前6个数和我的一样,而后面全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终于,我发现了前6个数字其实就是地区代码而后面的几位数就是出生的年月日0是代表站位,而最后几位数则是防止重复的编码,

  看来数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啊。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36

  培根说:“数学是科学的大门钥匙,忽视数学必将伤害所有的知识,因为忽视数学的人是无法了解任何其他科学乃至世界上任何其他事物的。更为严重的是,忽视数学的人不能理解他自己的这一疏忽,最终将导致无法寻求任何补救的措施。”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我们一生都离不开数学,特别是作为一名小学生,在我们学习期间,数学和我们每天都在一起。

  学好数学,就要多做数学习题。数学习题各种各样,我最爱做有趣的数学题,特别是有一定难度,需要认真思考才能解答的难题。每当遇到这种题,我反复读题、测算,经过仔细的计算得出正确答案后,我的心里非常高兴。

  数学给予我们的不只是知识,还让我们学会了直观思维、简单的逻辑推理及精确计算、准确判断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数学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和挑战,学习数学就是一个挖掘大脑潜力、让我们变得更聪明的过程;做数学习题,就好像在攻克一个又一个堡垒,让我变得更自信、更细致、更认真。

  我爱数学,因此,我要更认真地学好数学,为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的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37

  今天早上,我睁开惺忪的睡眼,从2米长的床上跳下来,看了看日历,3月24日,我的生日,我像一个充了气的皮球,一蹦三尺高,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来到洗手间,用11厘米长的牙刷刷了我的两排白牙。用500毫升的水洗了洗脸,然后来到客厅,坐在高96厘米的饭桌上,拿起长19厘米的筷子吃饭,吃完饭后,我心里想:“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得出去玩一会。”

  我从10米高的楼上沿楼梯下来,走了280米,到了弟弟家,开开心心玩了1小时25分,回到家,已经12时10分了。我来到厨房,里面的东西让人垂涎三尺:圆形的盘子里装着一千克的烤鸭,棱角形的盘子里装着方形的八宝饭,我连手也顾不得洗,就吃起了饭,用了10分钟25秒就吃完饭了。

  到了晚上,妈妈端给我一个大蛋糕,上面插着10根16厘米的蜡烛,我先许了一个愿,在1秒钟内吹灭了10根蜡烛,全家浸在快乐之中。

  我先给爸爸一块周长33厘米的蛋糕,给妈妈一块30厘米周长的蛋糕,自己吃了一块周长为24厘米的一块蛋糕。

  今天我真快乐,不只因为是我的生日,更重要的是在我学习了“量的计量”后,能够学以致用,发现了生活中的许多数学问题。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38

  学数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考上好中学?不,其实是为了在生活中能应用,其中生活中的加法是最能提高办事效率的。

  前几天,爸爸和妈妈带着我去购物,一进超市,我发现所有的购物车里都装有一个折叠凳,这样可以让小孩坐在上面,小孩不乱跑,大人不费劲,购物车加折叠凳,很好。

  在超市里转了一会儿,妈妈说:“推购物车太累,咱也卖不了那么多东西。你把购物车推回去,换个购物筐来。”我放回购物车,正准备拿筐时,发现筐子上竟然多了一个长把,筐底还有四个轮子,这下省事了,我拿着长把,把筐子拉走了。筐子加长把加轮子,让购物轻松不费劲。

  拉着满满一筐东西,我们准备下电梯,我发现别人的购物车的轮子牢牢地吸附在电梯上,即使松开手,车子也稳稳地停在那。我想可能是轮子上有磁铁。轮子加磁铁,下电梯时更安全。

  此外,生活中的加法还有很多,比如矿泉水瓶盖上的竖棱,可以让拧瓶盖就轻松了不少;杯子上栓根绳子,方便携带;铅笔上带橡皮,让你再也不用千辛万苦找橡皮了;衣服上的帽子,可以随时防寒……这样的发明使我们生活更方便,效率更高。

  多么神奇啊!把几种东西结合在一起,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这就是生活中的加法。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39

  今天,上完两个半小时的奥数班,我头都大了,有一种不想再和数学打交道的念头。教了十几年数学的妈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学数学就等于学生活,比如生活中的加法,就是生活的一种智慧哦!”当时我听完就懵了,后来看到一个小故事,才明白妈妈说的话。

  从前美国有位不得志的画家,名叫律伯曼。他非常粗心大意,画画的时候总是找不到橡皮,可刚找到橡皮,铅笔又不见了,他一直被这件小事所困扰。有一天,他灵机一动,找到一张小铁皮,再切下一块小橡皮,把小橡皮用铁皮固定到铅笔上,这样就解决了问题。他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发明卖给了雷奥铅笔公司,雷奥公司因此大赚了一笔,而他也得到了五十五万美元的专利费。铅笔加橡皮,我想这就是生活中的加法。

  看到这,我在家环顾了一周,也发现了许多生活中的加法。比如爸爸在情人节送给妈妈的肥皂花,这种花不但芳香美丽,还可以当肥皂用,真没想到爸爸还有这一手。再比如水杯上的绳子,方便携带又不怕被水烫到。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事物,真是一箭双雕,一物多用啊!

  这就是生活中的加法,就是让一件件事物结合起来,使它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妈妈说的没错,这就是生活中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