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作文指导的方法(集锦26篇)

小学一年级作文指导的方法

       1、“你能讲出来,就能写出来!”——说完整的话,写完整的句。

       学生作文训练起始于一年级“口头作文”,即说话训练。教师和家长要重视指导学生进行说话的训练,用完整、正确、简练的书面语言要求他们,帮助他们在说话训练中形成句子的概念,而最根本的还是以写话为目的的“听说一句话”训练。

       如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结束后,在原来大量的“听说一句话”训练的基础上,我提倡学生用汉语拼音写话。但在写之前,我都让每位学生动口说一说,再动笔写一写,我经常对他们说这么一句话“你能讲出来,就能写出来!”反复地鼓励他们,让他们敢说,乐说。

       在这基础上,教师和家长还要鼓励学生动笔,一方面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写完整通顺的句子,另一方面以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内容进行一日一句的写话训练。开始要求不高,只要学生能动笔写即可,遵循“起点低、坡度小、写生活”的原则,重表扬,不批评。

       等到学生能写一句完整的话后,进而提出适当的要求。如:我经常利用空余时间,给学生几个好词,让他们组合成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先练习说,在会说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胆地写下来。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可以从说完整的句子过渡到写完整的句子,在实践中初步形成句子的概念,而且也有利于巩固识字,提高学生语言认识和表达能力。

       2、“你观察到什么,就说什么!”——重视看图说话,训练看图写话。

       看图说话和看图写话,是引导学生从观察具体的形象入手,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它不仅对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思想感情和高尚道德品质有一定影响,而且对训练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培养观察事物、分析表达事物的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它是作文教学极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训练。

       看图说话和写话,可以是一幅图或几幅图;可以是一幅图说一句、写一句,或说几句、写几句;也可以是几幅图写一篇或一幅图写一篇。不管是一幅图或几幅图,还是写一句、几句或一篇,都可以分看、说、写三个阶段。看清楚才能说清楚,说清楚才能写清楚,看得好才能写得好,说得好才能写得好。

       在一年级下学期中,我每个星期抽出四节课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看图说话和写话练习。在指导学生看图的过程中,为了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大胆地练说,我时常鼓励他们,对他们说:“你观察到什么,就说什么!”尽量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们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和自己的感受,即使是简单的一句话或三言两语,我也会说出自己发自内心的激励语言:“你真能干!”“你进步真快!”激发学生们想说、愿说、敢说的欲望,然后,让他们把自己所说的内容写下来。

       虽然,一年级的小朋友思维能力不够,还不能有条理地连贯地写几句话,常犯的毛病是颠三倒四和错用词语,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启发、引导学生把几句条理混乱的话,按照事物的一定顺序(空间、时间)和几件事物之间的关系,重新安排前后顺序,使之条理化。

       教师和家长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低年级学生就会逐步具有围绕一个中心说几句话或写一段连贯话的能力,这就为以后开始的命题作文,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现在,我班的学生对看图写话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有了写作的欲望,有时真难以相信他们是一年级的学生呢!

       3、“看的书多了,你也会模仿了!”——增加阅读量,提倡学一学。

       要想写好文章,它的前提首先是有丰富的阅读量、积累丰富的词汇、模拟情境等。新课标下的小学一年级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与以往的教材有所改变,他特别强调的是学生的识字能力,一学年下来,学生按照规定要求已经能认识1000个字,为他们提早阅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学生现在只要拿到一篇文章以后,基本上能流利地读下来。

       为了有重点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水平得以提高,我在平时注意为学生搜集适合他们阅读的儿歌、童话、故事等,把这些文章装订成册,发给学生,让他们去阅读,去理解,去体会,并尝试他们的写作方法,去写一写。

       “学一学”也可说是模仿,它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

       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如:我班有位小朋友在读完了我为他们搜集来的《天上也有动物》这篇文章以后,学习小的写作方法,一口气写下了《我喜欢的动物》,虽然句子不是很优美,但从中可以感受到孩子对写作发自内心的喜爱,那足以让老师感到欣慰,在学生心中的那根“作弦”终于把他拨动了。从那以后,我经常在班级当中,把“小作家”们的“经典”读给全班同学听,这样带动了好多小朋友,自发地开始阅读,开始学写。同时,我也教育他们,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4、“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多鼓舞,少批评,给学生一份自信。

       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刚刚跨人作文殿堂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更无可非议。在作文教学当中,我也经常对学生们说:“别怕,相信你一定能行的!”我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也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

       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篇2:小学一年级作文指导的方法

       (1)示范写作

       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学校就会布置各种需要由家长一起参加的各种征文活动,这时候孩子还太小,根本不能指望他去写,但是完整的表达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家长就利用孩子此时的这个特点,我们是这样完成一篇文章的:

       先和孩子就一个特定的话题进行讨论,家长收集孩子的想法,以及相关信息;

       然后,就刚才的讨论,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完成一篇文章;

       最后,就文章的内容再和孩子讨论,通常孩子会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这样的示范协作过程,首先是利用了孩子表达上无障碍的特点,并且向孩子展示了写作是怎么一回事儿,以及如何完成一篇文章。

       (2)实操

       孩子在二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始要求写短句,写周记。

       刚开始他并不知道如何去写,仍然是聊天,谈论某一事情的细节,然后以家长为主复述整个文章的情节,孩子去写;如果有意识的引导,让孩子去修改每句话,几篇文章下来,写作的主动权就交给了孩子。

       很多家长误以为孩子不想自己写,其实那个人想依赖着别人活着,都想做独立的自己,只是,当他没有这个能力的时候,请父母帮忙是最好的选择。

       上述是我自己践行的过程,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总结。首先写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自己示范给孩子写,告诉孩子写作是怎么一回事儿;过渡到家长复述,孩子写;最后再过渡到孩子自己单独写;然后才过渡到写好,写的风生水起......

       每个孩子都会有不一样的发展过程,但一定都是一个从易到难,从扶着孩子到孩子自己独立行走的过程,关键是每个家长要有意识的扶孩子走一段后慢慢放开让他自己走。写作也一个道理。

篇3:小学一年级作文指导

       小学一年级作文指导

小学一年级作文指导

       小学生作文学会借物喻人技巧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这也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如《落花生》,全文讲述“我们”全家欢度收获节,边品尝新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文章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有这样几段话: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这几段话就运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点来比喻怎样做人)的方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我”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认识得到了父亲的肯定。这就像画龙点晴一样,很自然地表达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由此可见,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大家再读读下面这篇文章,体会一下借物喻人的特点及作用:

       山中的'老杏树

       杏子成熟时,正赶上农村收麦。麦收过后的一天,我才抽空儿扛着木棍儿,棍儿上挑着篮儿,上了南山。

       半路碰上邻居二婶儿。二婶儿见我也去采杏,忙告诉我:“我都找遍了,只有山梁南面优美、生动、感人至深的文章。相信每一个同学读了此文之后,都一定会认识到:决不单纯是状“物”;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借山中老杏树的特点,热情讴歌了具有老杏树品格(不怕寂寞,不畏艰难困苦,扎根深山,饱经风霜,老而不衰,只讲奉献,胸怀坦荡、无私)的人,同时从心底抒发了对具有老杏树品格的人的无比敬爱之情。

       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作文时,描述的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就能清楚地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要借物赞誉怎样的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借物喻人”的方法,也就失去了使用的意义。

       (1)什么叫借物喻人?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作文可以收到怎样的效果?需要注意什么?

       (2)写一种自己最喜欢、最热爱的事物,要求自己拟定题目,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篇4:小学作文指导方法

       小学作文指导方法

小学作文指导方法

       在叙事中表达真情实感

       〖甲:小学生作文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所感,有条理地写出来,是少年儿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无认是写景、写物、写人还是写事,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来抒发自己对这些事物的情感,是爱还是恨,是褒还是贬,是喜还是忧,是赞成还是反对,是放还是忧虑……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在自己的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而不是空喊口号,或虚情假意,或无痛呻吟,矫柔做作。写出来的作文才富有感染力。

       我们这一讲就来谈谈怎样指导学生在作文表达真情实感。

       乙:好啊,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特别是高年级小学生在写一件事时,往往对事情经过能写清楚,可是,怎样在叙事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人就力不从心了,到底怎样帮助孩子们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呢?这确实是许多青年教师很关心的一个问题。

       甲:那我们就着重谈谈怎样指导高年级小学生在叙事中表达真情实感吧。

       我觉得我们老师首先要弄清楚,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他应该学会哪些方法,小朱,我记得,你前些时候上的一节课训练点就是这个问题吧?

       丁:是的。

       甲:那我们来看看录像。

       乙:在这节课上,小朱老师总结得很清楚,我们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写一件事,表达真情实感,就是要在事情发展过程中注意写清楚自己的内心活动和体现当时的情感的主要神态,行为动作。”

       丙:这些方法,不少学生也了解,可就是作文文时写不好,我们一些青年教师也讲给学生听,可效果也不理想。

       甲:问题正在这里,知道了这些知识,不等于会运用这些知识,作文不是单纯的知识课,我们在作文课必须注重作文能力的.训练,要精心设计引导学生经历训练的过程。学生才能真正掌握作文知识,运用知识发展作文能力。

       乙:从指导学生在叙事中表达真情实感来说,这个训练过程的起始点应该在学生生活之中,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引出训练的要求和具体的内容,把学生带入训练的过程,引导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实感。

       甲:宁老师说得好,让我们再来看段录像,看看小朱老师是么导入的。

       丙:朱老师从学生生活中选取了一种几乎人人都有过的经历,引导孩子们回忆当时的感受和做法。这就使全班同学很快就投入到学习写真事,抒真情的训练之中,人人有话可说,人人有话要说,真不错。

       甲:说的好!小朱,你自己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安排呢?

       丁:为了培养学生在叙事中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我想在课堂中以一篇学生的作文作为“范文”,引导全班学习,讨论,从中领悟方法、学习方法。课堂上这段导语的设计也是为了能以学生的生活出发,自然地引出“范文”,并且,想调动大家的生活经验,为理解、学习例文,以例文中领悟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做些心理准备。

       甲:从读别人写的好文章中来领悟表达方法,的确是培养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读前先作些铺垫,做好准备,很有道理。

篇5:一年级小学生写作指导方法

       直接抒情法

       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时快、紧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略叙法

       略叙的作用是在于交代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详叙的内容。它与详叙相结合,便整个叙述有详有略,疏密相间,形成叙述的起伏。略叙一般用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与中心思想关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详叙法

       详叙一般用在对每件事发展变化过程的具体叙写。详叙时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或事情的细节进行详尽、细致的描叙。作文时,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部分,要详叙。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而又与也须交代的,则几笔带过,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否则文章会出现无中心或多中心,显得繁琐。

篇6:一年级小学生写作指导方法

       一、养成孩子多说多写的习惯

       写作能力强的孩子,在说话能力方面也是很强的。孩子从识字开始家长应鼓励孩子多说多写,并及时纠正孩子语句不完整,语句逻辑错误等。一段时间后,孩子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进步。

       二、培养孩子看图说话写话的能力

       看图写话及看图说话能提升孩子观察能力,是提高孩子表达和口头能力重要的方法及方式。作文写作能力提高,看图写话、看图说话对孩子用句造句、布局谋篇、观察能力、分析表达事物的能力、写作思维能力提升都有很大帮助。

       家长定期抽一部分时间陪孩子观看一些图片,让孩子先观察图片里的内容,并对孩子进行相应提问1、图片上有什么物件?2、图片上的物件与物件之间有什么联系?并要求孩子把看图所感写下来。

       三、多阅读课外书籍,提升知识量

       写好作文前提需要孩子具备丰富的词汇、开阔的思维。掌握学校的语文课文知识外,多阅读课外书籍对孩子写作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一年级孩子课外书籍推荐:儿歌、童话、故事。多花时间陪孩子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总结课外书的写作方式 ,并模仿优秀课外读物的写作方式。

       四、对孩子写作能力肯定,培养孩子写作自信心

       自信心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刚刚进入作文殿堂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更无可非议。在作文写作中,家长经常对孩子说:“别怕,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在看孩子作文时,也尽量肯定他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在作文中,有些孩子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作为家长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

       否则,若是把孩子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五、掌握写作框架

       一篇高分作文离不开作文写作技巧框架。心田花开针对高分作文总结了一套通用写作框架

       1. 先对自己想写的内容整理问题大纲比如:作文 题目《我的一家人》让孩子联想全家福,通过全家福问孩子,家里有几口人?分别都是谁?长得什么样子(可简单说)?做什么工作?有什么爱好? 在这时不需要孩子说得很完整,有个简单的印象即可。

       2. 开头-开门见山式,概括全文并引导读者往下看。事例:我生活在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让我来说说我的家庭成员吧!

       3. 正文对一段-对开头的描述补充。事例:家中有漂亮温柔的妈妈、严肃的爸爸、慈祥的爷爷奶奶,可爱的弟弟,还有一个活泼的我。

       4. 正文文章的简单总结。事例:这就是我的家,欢迎来我家里玩。

篇7:一年级小学生写作指导方法

       一、小学一年级写作目的

       1.对写话有兴趣

       2.能够把句子写完整、通顺

       二、小学一年级写作内容

       1.通过看图、影视节目、周边环境等,写下几句完整、通畅的语句

       2.能灵活运用生活中学过的词语造句,并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

       3.通过叙述自己的生活日常的形式,写出连贯通顺的语句

       三、写作形式

       观察写话、用词造句、仿句练习

       了解了一年级学生的写作目的、内容和形式你以后,我们就能从中发现写作技巧:

       审清题意、理解题目

       要让孩子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首先可以让他自己将题目读出来,家长可以辅助他理解,如果他不能够理解其中意思,家长可以耐心讲给他听。

       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这个技巧是需要孩子平时沟通方面,家长要正确引导他说一些连贯合理的句子,写作文时,可以让孩子先将自己想的语句念出来,家长帮助他判断正误,然后再写到卷子上。

       端正态度、书写工整

       孩子经常写作业都没有好的坐姿?这是因为家长没有告诉他正确坐姿的重要性,当他书写工整,退一万步说,即使词不达意,老师改卷子看到工整的字迹,也是会酌情给分的,这个技能各位一定要Get哦~

篇8:小学英语方法指导

       小学英语方法指导

       摘要:

       1.三年级以下的孩子应该要多看多听多说;

       2.四年级要开始学习英语的语音,因为一切语言,语音是入门的基础。

       3.四年级到六年级时一定要学好音标,如果能见到单词有拼读的能力,学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4.对英语特别不感兴趣的孩子来说,更要教给他们语音这块入门砖,不然他们会学得更加辛苦。

       5.孩子在三年级以前选择兴趣班。四年级以后要参加语音速成班。语音过关以后,再找一种固定的能让孩子感兴趣的辅导班,不要频繁地变换。

       6。课文的重点句是应该抄写或仿写的。

       李晓颖,北京三中高级英语教师,发明《趣味英语音标牌》。她的趣味语音教学方法,已经帮助全国数以万计的中小学生摆脱了死记硬背单词的烦恼。

       很多父母关注孩子的英语学习,但是在具体辅导上又走入一些误区,比如一味地逼着孩子背单词和课文,孩子学起来觉得非常难。有没有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呢?我们采访了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李晓颖老师。

       一,父母可以成为孩子的新概念课文学完后能复述多少,能运用多少,或者能在不同环境中体现多少。这一切都是动脑筋的过程,都是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比盲目抄10遍、20遍都有用。

       我一般很少让学生抄原课文,而是让他们改写、仿写,或者改编。比如让孩子根据英语课文画一幅画。在画的过程中孩子自然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含义。画完后,合上课本,再让孩子根据图写一段话,然后对照原文。这样孩子很快就能记住课文中的句子了,比抄课文更有效。但是课文的重点句是应该抄写或仿写的。

       弓:如果父母给孩子听写单词,念中文孩子能准确写出来,和念英文孩子能准确写出来,这两种方式有什么区别吗?

       李:如果念英文,会对孩子的英文拼读有好处。家长发音准确,孩子有语音基础,这样孩子会根据读音准确写出单词,这样有助于孩子记忆。当然为了让孩子记住英语单词的中文含义,最好是交替进行。两种方式的作用是不同的,说英语是为练拼写,说中文是为了孩子掌握中文和英语的对应关系。还有一个听写单词的好办法,就是在课文中找到要听写的单词,把带有这个单词的句子读出来,让孩子写,或者翻译成中文,让孩子写英文句子,这样更有利于孩

篇9:小学作文指导方法探究

       小学作文指导方法探究

小学作文指导方法探究

       福建省建瓯市建瓯实验小学 詹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