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卷1语文作文立意

2023全国卷1语文作文立意

  全国卷1语文作文立意

  全国卷一则以漫画形式呈现,根据夏明作品改动而成,要求阅读漫画材料,结合材料的内容和语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下面,笔者以全国卷一为例来对今年的漫画作文进行浅析。

  一、漫画的基本构成

  该漫画由四副独立的人物图片构成,上下左右排列对称均当,并用竖立的矩形方线作为边框,四副人物图片构成一个完整的内容画,从图片表面观察可以认定人物为(小)学生。其中,两两图片形成鲜明比照。

  横向观察,布局

  两个基础不同的.孩子,面临着不同的命运;同一个孩子的不同表现,也面临着命运的不同。

  漫画的横向比较是对不同孩子考试分数多与少的评价,横向评价则是对同一个孩子学习成绩进与退的评价。而漫画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可能更倾向于后者,也就是说“家长眼中的分数多少”与“学生心中的成绩进退”不自然就画上了等号,而最后的受害者却是孩子。即孩子参加考试,家长根据考试成绩给予评价,最终孩子承受评价后果。尖子生因两分之差的退步由赞赏转为批评,后进生因六分之差的进步由批评转为赞扬。而不管怎样,孩子永远都是考试评价的牺牲品,他们活在了家长们的单方面喜怒之下。

  因此,写作至少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不同家长对孩子在(学习)成长中的要求、标准不同;其二,孩子的进步与退后关系到家长的期待性;其三,教育评价的最终后果还是要着落于孩子身上。我们的孩子并不因自身的几分之差而有实质性的变化,最根本的还在于父母看待孩子成长的眼光或态度,不要因孩子一时的成绩就沾沾自喜,也不要因孩子暂时的不起色就丧失信心。鉴于此,文章在写作中,结构上可以是:2

  首先要看懂漫画内容。四幅漫画,分为左、右两组。

  每组都画了两个孩子,根据画面内容,可看出这两组漫画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孩子,左边一个孩子3

  【作文题目】

  (河南、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等)

  【解读】

  解读一

  漫画作文横空出世,规避还是回归?

  我刚看到这个作文题目,脑海立即浮现8个大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因为高考作文命题是永远在“规避”和“超越”中前进的,这是必然的现象,也是合情合理的。命题人为了规避“模仿”“套路”这种现实,于是“漫画材料作文”横空出世了,或者说“又回来了”!

  这道作文题目有三个典型特点:形象性,现实性,思辨性。这几个特点都比较符合最新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对于这个题目,首先,我觉得 “意料之外”,是因为其提供的材料类型不同于我们常见的纯文本形式,而是以一幅漫画的形式来呈现,这可能会对考生有一定的心理冲击。不过语用专题都有图文转换的训练。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教研室的冲刺作文训练中就提供了一到漫画作文题。

  其次,我认为“情理之中”,是因为它的中心话题或者说中心任务非常明确,就是关于家长、老师、社会对待孩子“成绩”的“心态”,只不过题目用了比较形象的“漫画”来呈现罢了。

  第三,我认为这道题目比较符合考生的生活实际,几乎每位考生都会有漫画中的类似经历或体验,有话可说。

  第四,作为选拔性考试,我认为这道题目有很好的区分度,虽然考生基本都有话可说,但是想在短时间内写出优秀的文章,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对漫画材料内容的准确理解,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是“第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100分,得到了表扬,第二次考了98分挨到了耳光;第二个孩子第一考了55分不及格,受到了批评,第二次考了61分被表扬。”两个孩子的遭遇明显不同,而这种遭遇正是高度关注分数(教育)的人给予的“评价”——亲吻(表扬、肯定)或耳光(批评、否定)。而“分数”代表的意义是什么呢?是学生成长的全部吗?

  这个题目充满了思辨性,并且漫画背后潜藏着给考生的规定性任务:“你(考生)怎么看待这种现象”。而且如果想写出高分作文,还必须完成一个“比较”的动作,即两位学生的分数差距悬殊,为何遭遇却不同。

  总之,这道作文题目的现实意义和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同时,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和现象不仅仅是今天的几百万考生要面对的“任务”,也是每一位家长、教育工以及全社会要思考的问题。

  解读二

  唯分论英雄 功利何其重

  ——2023年高考作文点评

  2023年高考作文新鲜出炉,引得大家一片惊呼。漫画式材料,生活气息浓,考生有话说,区分度数高。这则漫画作文是继2023年、2023年漫画式作文的延续,值得点赞。

  今年这则漫画作文,运用纵横两组对比手法,鲜明地表现了我们对孩子的评判标准:唯分论英雄,功利心太重。具体写作角度,可以从家长、老师和社会切入,也可以从孩子、学生等受教育者入手。文体的选择更为自由,可写议论文、记叙文,可写书信、小说,只要紧扣漫画寓意均可。比如,一位考生选择了书信体,题目为“不以分数论英雄——致师长的一封信”,新颖独特,自出机杼,可圈可点,定会赢得高分。

  漫画作文审题立意有三部曲:看懂漫画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审题立意写作。前两步很容易做到,第三步审题立意是关键。这一步能彰显一位考生的思维品质的高低优劣,进而影响作文分数。如何做到由表及里、抓住本质去写,成为写作的重要一环。

  解读三

  这幅漫画没有标题,反映了两个孩子得到不同分数后的不同待遇,画面可分为两部分。左边的上下两幅图是一部分,上面一幅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得到100分,脸上印着唇印,可见是得到了父母的夸赞;下面一幅图是这个孩子得到了98分,脸上留下了掌印,可见是因2分之差未得满分而被父母严厉责罚。由第一个孩子的“遭遇”可得出这样的认识:对孩子的成绩(成长)不要苛责,不必追求完美,应允许孩子出错,允许孩子存在不足。右边的上下两幅是另一部分,上面一幅图画的是另一个孩子得了55分,脸上是掌印,可见收到了严厉责罚;下面一幅画是这个孩子得了61分,脸上留下了吻痕,可见其进步受到了父母的肯定和夸赞。由第二个孩子的'情形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对于孩子的进步,要予以肯定。综合两个孩子的情况和“吻痕”与“掌印”的寓意,这幅漫画可以如此立意: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严格的要求与严厉的责罚固然必要,但对孩子的进步,要多鼓励肯定,尤其不能苛求完美。立意的核心词便是“苛求”与“肯定”。联系社会现实,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予以拓展深化,该漫画还可以在第二个层面上启示我们:对当今中国的社会状况,我们要持理性的态度,多看到进步与发展,多肯定鼓励这些进步与发展,而不能偏颇地苛求完美,不允许存在不足。第二个层面的拓展需以第一层面的解读为基础,不宜脱离第一层面的具体含意,直接谈第二层面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