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观后感6篇

《金刚川》观后感1

  昨天,我去看了场电影,名曰《金刚川》。

  此电影对我之启发可谓是十分之大。这不仅是精神上,还有写作上的。

  启发一:写作时可以借鉴本片中的分镜。里面的分镜十分得鲜明,在一件事上,用了三个不同的视角观看,让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这件事,特别缓解这些战争片中的非黑即白。

  启发二:写作时可以利用一种物体来代替象征。如手可以比成权力,脚可以比成下层公民,山可以比成一个国家

  启发三:我在片中学到了他们的.精神。特别是片尾那个工兵团,为让战友过江把自己当桥。这让我每次偷懒时都会想起告诫自己。今天的作文也是想起人桥来才不偷懒的。

《金刚川》观后感2

  星期六的晚上,爸爸带我到绿地双子塔金逸影城观看了一部电影,名叫《金刚川》。这是一部纪念抗美援朝作战70周年的电影,讲述了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

  电影中有一位特别的演员,名叫“邓超”,他就是南昌人。他饰演的高连长,在与班长发生冲突时,用江西话来了一句“我听得懂你哇子”,让现场观众都会心一笑。不过,我听不懂南昌话,后来爸爸告诉我才知道。

  影片中最让人感动的`是美国战斗机一直在轰炸志愿军抢修的桥体,炸了又修,修了又炸,最后实在修不了了,战士们就用自己的身体搭起了一座人桥,让后续部队顺利通过。这座用血肉筑成的生命之桥,让很多观众流下了眼泪。

  战争是残酷的,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了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金刚川》观后感3

  抗美援朝大部队支援前线金城战役的必经之路金刚川,那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桥,必须得通过这个桥才行。

  电影主要围绕这座桥而展开,前一个小时主要就是讲桥被炸,工兵修桥,炮兵掩护这回事,情节比较简单,桥被炸又修重复了好多次,有点看的疲劳了,还好几位演员还是不错的`。

  电影高光时刻集中在最后半小时,炮兵暴露自身掩护大部队过桥这很感动。并且最后是形成人桥让大部队过。这部分感动人的过渡的太简单了点。几乎没什么情节就从不断修桥过渡到用人桥。

  总体来说影片桥的特效一般,给观众感觉江水不急,桥也很宽,被炸了也能过桥的那种感觉。反正我心目中大渡河那种感觉才是真正的障碍。但航空画面质感可以,大山的景色,玉米地的风景都很漂亮。演员演的都还可以。

  总体来说花几十元看看也还可以。不算亏吧,虽有不足,但几位主要演员都还不错。

《金刚川》观后感4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为在指定时间到达,向金城前线投放更多战力,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装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以血肉之躯一次次修补战火中的木桥。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在暗流涌动的金刚川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