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影片观后感500字(共13篇)

爱国影片观后感500字

       听着雄浑敦厚的国歌在世界各地各种国际交往场合奏起,我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祖国也正不断走向富强。

       而这首《义勇军进行曲》也正象征着我们中华人民在任何时候以及任何地点,都会为扞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奋斗,且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永世长存。今天电影《国歌》就带我走进这首国歌的创作背景,了解这一历程。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上海艺大校长田汉迫于压力解散艺大后仍遭到当局通缉,后结识了音乐青年聂耳并成为志趣相投的好友,和一群爱国文艺工因同怀忧国忧民之心、报国之大志,一起创作拍摄了一大批反映时代潮流、宣传抗日的优秀作品,深受观众喜爱。

       他们根据从东北前线得到的2: 爱国影片观后感500字

       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虽然离我们已经十分遥远。但是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红孩子》仿佛把我们带入了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苏保、细妹等儿童团员手持红缨枪穿梭在密林中,与敌人做艰苦的斗争,正是有了他们不怕牺牲默默奉献,才成就了这天的幸福生活。

       《红孩子》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历史,被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所感染。儿童团员苏保、细妹等形象深深的印入了我们的脑海,小小少年革命意志坚强,不怕牺牲,不怕危险,机智勇敢,胸怀革命大业,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小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回顾历史,是为了铭记历史;铭记历史,是为了珍惜此刻。我们这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学习的良好环境,倍加珍惜安定的社会环境,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投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聪明才智。

       自古英雄出少年。祖国建设日新月异,祖国建设一日千里,幸福完美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开创,我们要争做祖国建设的英雄,无愧于先辈们的殷殷期望,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

       春天的花朵为我们开放。

       空中的白云向我们召唤。

       树上的小鸟为我们歌唱。

       完美的生活伴我们成长。

       幸福完美的学习生活,我们要珍惜;小小英雄的优秀品质,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珍惜此刻,珍惜未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肩负起祖国建设的重担。

篇3: 爱国影片观后感500字

       国庆前一天,我看了一个话剧,叫做《红领巾》。看完之后我深受感动,四位小红军为了他们的祖国,都纷纷献身了。

       这个话剧讲了四位主角误入了时空隧道,结果回到了红军长征的时候,遇到了四位小红军。从这个话剧里看,就能明白此刻的孩子与以前的孩子有多大的差距。小红军们走了很长一段路都没觉得累,而四位主角就累得站不起来了。因为此刻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城里的孩子就缺少锻炼,才会引起走一段路就累得不行了。

       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小红军们捐躯献国的时候。小红军里有一位叫二娃子的,为了保住别人的生命,他不惜牺牲自己。在此刻的生活中,会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或许没多少件吧,此刻很多人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看见别人遇难时总是躲在一边,不肯出来救助,甚至一看见别人遇难,还当作没看见、没听见,就立刻跑得远远的。虽然还有一些人是舍己为人的,但是我们就靠着少数人来维持正义吗?这是根本不够的,因为光凭几个人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要做就就应全民轰动,这样才会使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永久长存。而且,此刻没有多少个人会为祖国做出贡献,一有敌国入侵时就一个劲的逃命,安全下来了就继续过安居乐业日子,根本不会想到报答祖国。一个人生在哪个国家,就就应报效这个国家,应为你生在这个地方,就是用这个地方的资源来成长,就就应守住这个地方,难道不就应说这是人之常情吗?

       我期望以后的祖国会更加繁荣昌盛。

篇4: 爱国影片观后感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看了一部抗日战争的影片,影片的题目叫《铁道游击队》。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群农民在队长刘洪和政委的带领下,与日本鬼子进行了殊死的搏斗。他们不怕牺牲,不畏任凭艰难险阻,终于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

       游击队员们非常勇敢,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爬上正在飞驰的火车,拿走敌人的枪和子弹;面对那么多凶残的敌人,他们毫不畏惧,坚决与敌人搏斗;被捕的游击队员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宁死不屈,不向敌人透露一点游击队的秘密。

       游击队员们在险恶的环境下,从不害怕,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用歌声来激励自己:“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看了这部影片,我懂得了今天美好的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用我们的双手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篇5:爱国影片观后感

       谁不曾有过美丽的梦谁不曾有过欢乐的童年当你在明亮的教室里,你不觉得是一种幸福吗当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看完了《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后,我的心就像大海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静。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热爱祖国、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我对他充满了敬佩。

       一提起小兵张嘎,想必大家都熟悉吧!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倍受人们敬仰。他小时候生活很苦,但为了改变人们艰苦的生活,他少时就参加了红军,他给红军战士带来了快乐。嘎子多次完成艰巨的任务,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敌人一枪,但他仍不顾伤痛毅然追击。他有聪明的脑袋瓜,用一只假枪就把敌人的首领捉了回去,为红军立了大功。我真佩服他的勇气。嘎子的爱国热情、机敏、滑稽、幽默、可爱、坚强不屈、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感动了我。

       看完电影,我思绪万千也想到自己,嘎子的形象总在我脑海中浮现。嘎子与我虽然是同龄人,拿自己和他一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我显得是那么渺小,真是惭愧之极。

篇6:爱国影片观后感

       这个暑假,我在看完电视剧《穆桂英挂帅》后,突然对杨家将感兴趣起来,这时,妈妈看出了我的心事,于是,妈妈便带我去新华书店买书了。我挑中了《杨家将的故事》,一回家就迫不及待的看起来。

       这本书我差不多是一口气读完的,因为,它深深的吸引了我。杨业英勇老练,他的儿子们也是智勇双全,他的孙子杨宗保也是少年英雄,真是虎父无犬子啊!而杨门女将更是了不起,个个都英姿飒爽。我不仅被杨家将吸引了,我还被他们的忠君爱国给感动了。

       《杨家将的故事》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八贤王用反间计让杨业归顺宋朝,杨业与太宗一起征辽,还救了太宗的命,太宗便更信任杨业一家了,赐了他们官位,让他们管理军队,而杨家也不负圣望屡立奇功。可是由于奸臣潘仁美嫉妒杨业,让杨家家破人亡,只留下杨四郎、杨五郎、杨六郎三个儿子。但是,只有杨六郎一人回到朝廷。后来,他来到佳山寨,收了三名大将:岳胜、孟良、焦赞,还与将士们同吃同睡,由于他治军严明,将士们都英勇善战,敌人们都闻风丧胆。可是,大战在所难免。辽军摆下了变幻莫测的天门阵,杨家将靠神人帮助,大破辽军,还抓出朝中奸臣,又立一功。最后再讲了平定西夏后,书就看完了。

篇7:爱国影片观后感

       在暑假里,我看了一部十分有意义的电影—《闪闪红星》。这部电影主要描写儿童团员潘冬子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闪闪红星的照耀下,由一个儿童团员成为一个红军战士的故事。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感想很多,受到的教育也很大。潘冬子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中那个小冬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1490年,小冬子的爸爸去参加解放军主力军,到很远的地方去打仗,14,小冬子参加了儿童团员。有一天,小冬子去抓地主,却把地主打晕了,但是小冬子并不害怕,还是和坏人周旋到底。15,小冬子的妈妈也参加了共产党,为了群众的安全掩护群众,最后被敌人用火把活活烧死了,所有的群众为此伤心难过愧疚!小冬子虽然失去了妈妈,但还是那么勇敢,那么聪明,不怕敌人,勇敢奋斗,和解放军一起抗日,一起打仗,真是好样的。小冬子一家三口人,很让我钦佩,我也要学习他们的勇敢和能干。

       看了这部电影,我十分感动。更让我明白了我们生长在这个幸福的年代,更要好好学习,努力向上,将来成为祖国栋梁之材。

篇8:爱国影片观后感

       近日上映的电影《大有大无--身边人眼中周恩来》是流着泪看完的。周总理的“六大无”: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无私、劳而无怨、死不留言;“六大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大爱、大德。没有哪一点不是人生之制高点,没有哪一点不让后人为之顶礼膜拜。被周恩来总理对国家对人民那份博爱所感动的同时,更让我思考一个优秀的审计干部真正给人民带来的是什么——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是国家的繁荣富强;是人民的浓浓爱戴,是人民的深深眷恋。周恩来总理一生都忠诚实践着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宗旨,体现着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作为全党楷模,周恩来总理是忠实、高效、廉洁的人民公仆,真正做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勤政廉政。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影片中的周总理给出了答案: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我们为了群众,我们依靠群众。

       为了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这在《大无大有周恩来》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文章和影片生动体现了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雨之夜,周总理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毛主席通话汇报情况……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老百姓的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传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扑下身子,从小事做起,真心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依靠谁?党群关系是党的生命力之所在,血溶于水的党群关系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实基础,文章和影片深刻诠释了我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是多么的淳朴和真挚。周总理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生活的事实真相,真正做到了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群众冷漠,会离心离德,党亡政失;群众支持,则同心同德,国强民盛。在当今时代,这份党和群众的固有真情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发扬光大,应该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

       我是谁?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我是总理,老百姓的生活出了问题,就是我的责任啊”!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廉政,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滥用、私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一是廉身,即在生活方面要廉洁,不搞特殊。周总理常用孔子的“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话告诫领导者,并提出过好“五关”的要求,即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生活关。二是廉职,即身在岗位,要想到权力来自人民,只能用来格守职责,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不能以职务权力谋取私利。三是廉于社会,就是要先天下之忧而优。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都要有利于社会,不能损害社会。领导者应多关心群众的生产安全,以及灾害、医疗、住房、交通等问题,他还主张领导干部下去工作要轻车简行,不能讲排场,浪费国家财物,要千方百计地减轻人民负担。纵观总理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作为新中国的9:爱国影片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詹天佑》这部电影,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开创者,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19,清朝政府筹建北京到张家口的京张铁路,并让詹天佑为总工程司。詹天佑在危难关头接下重任,并以高度的责任感克服重重阻碍,终于在19修建成我国课文《小英雄雨来》中的一句话:“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我们生在中国,就是中国人,我们要爱自己的祖国,为自己的祖国做出伟大贡献!

0: 爱国影片观后感

       看完电影《风声》,离开电影院很久,压抑和感动的感觉还在我心里挥之不去,毕竟地下党“老鬼”最后揭晓让人颇为意外。

       论专业,她不如李宁玉;论后台,她不如白小年;论官职,她不如金生火;论聪悟,她不如吴队长。很多年前,在我们祖国遭受日本侵略,中华民族到了存亡绝续的紧要关头,在日军占领区,在一个大男人都会心惊肉跳的特务环境里,这个外表娇气的顾晓梦暗中递送情报,并策划了多起刺杀日军首领的行动,她就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地下党“老鬼”。

       电影最初叙述中,顾晓梦每一天就是喝酒玩耍,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富家女孩,富有的家族还向汪精卫组织捐过一架飞机,她本来能够生活得很安逸,能够凭借自家财富远离铁蹄践踏的家园出国定居。但是随着故事进展,看她怀着赴死的决心缝在李宁玉衣服上的密码,我理解她为什么选取留下来做地下党,用那瘦小的肩膀承担危险和压力,只为正义,只为她深爱的祖国。电影中顾晓梦一向在给李宁玉缝补那件开线的衣服,此刻明白了她用生命织补的不仅仅仅是衣服的破损,更是修补当时社会中那种正在溃散的民族精神,唤醒那些苟且偷生的麻木同胞。

       那个残酷的年代,还有许许多多像顾晓梦一样的英雄,为民族独立牺牲了自我。吴队长就是这样的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德国军校,但他放下了其他军事强国高官厚禄的邀请,义无反顾回到了战乱中的祖国。在敌人酷刑面前,他把能暴露自我身份的香烟放到顾晓梦手里,是为了保护党的秘密,也为保全战友生命。但顾晓梦又把香烟放到了逐渐觉醒的李宁玉手中,地下党“老鬼”保住了战友“老枪”的生命。电影即将结束,全国解放后的“老枪”吴队长擦拭眼泪,为所有保家卫国而牺牲的战友。

       默默告慰长眠的“顾晓梦们”,此刻新中国六十岁了,傲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但我们透过这部电影明白,一切安定祥和都是那么来之不易,所有踏实幸福是那么值得后辈珍惜。我们必须会努力!

1:小学生爱国影片观后感500字

       自从看了电影《董存瑞》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董存瑞叔叔那不怕敌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

       当我看到董存瑞手托炸药包,高喊着:“为了新中国,前进!”时,我的眼眶湿润了,英雄那光辉的形象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多少英烈,为了我们今天能过上幸福生活,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董存瑞叔叔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我们这一代人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如:乱花零钱,缺少独立生活的能力,懒惰等。要是先烈们还活着,他们一定会生我们的气的。我们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自己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将来才能更好地建设自己的祖国。

       我还明白了另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祖国能有今天如此繁荣昌盛的景象,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大好时光,刻苦学习,将来为建设伟大祖国,保卫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爱国影片《地道战》的观后感500字

       爱国影片《地道战》的观后感500字

       我看了《地道战》这部影片,影片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高家庄的老百姓想了好多办法挖了好多地道,来打败鬼子的故事。第一次,鬼子来扫荡,老百姓只会藏,不会打。第二次,他们挖了许多地道,就以为敌人找不到他们了,敌人又来扫荡的时候,发现了他们的地道,然后往里面放毒、灌水,传宝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老百姓转移,传宝忽然说:“趁现在鬼子在煮鸡汤,我现在马上上去把他们消灭掉。”后来传宝把敌人消灭了,可是还有很多敌人没有消灭。经过这次的战斗,他们挖了有两个方向的地道,一个地道是一直通向下面,一个是拐左的,他们在拐左的'那个通道里装了一扇门,那一扇门一点也不漏风,就可以避开毒气和水,那些毒气就会一直往下排,这样子就不会被毒气熏死在里面,敌人以为一直通下去没有其它的洞口,毒气还是下面那里,它们没有往上升。后来他们把地道一直挖到敌人的炮台下,这次他们和武工队一起合作,他们把敌人全部消灭了,鬼子山田队长也被活捉了。

       我在这部电影学到了什么事都要坚持,才是胜利,还有他们挖地道不是乱挖,而是战争用的,因为他们第一次想了办法,还是没有打败敌人,但是他们没有灰心,他们一直在努力,就象传宝说的打一次仗,就会进步一次,他们不断去思考怎么挖,还一直增加他们的武器,所以他们胜利了。

3:爱国影片观后感作文

       轰动全国的优秀影片《焦裕禄》,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正直无私的党的好干部的光辉形象。

       焦裕禄同志被派到兰考县工作以后,就全力以赴地为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而忘我奋斗着。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他刚一上任,就把车站上积压的救灾物资分给贫困的人民。他不顾患重病的身子和风雨的阻挡,坚持下乡考察洪水灾情,号召群众与老天搏斗,抢救被水冲倒的庄稼。在别人送给他应得的大米和鸡蛋时,他又不顾全家人的反对,坚持把东西送给群众……

       为了兰考县的穷苦人民能过上好日子,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这是多么感人的事情呀:它使我透过银幕,透过几十年前的光阴,透过躺在病床上的焦裕禄那平静的外表,看到了一颗火热而赤诚的心--颗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心。

       影片《焦裕禄》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一次:家中仅剩一点钱了,妻子原答应给孩子做一顿红烧肉吃,可刚一出门,却碰上了焦裕禄,他说把钱已送给别人,不要买肉了。晚饭桌子上,小儿子哭闹着把玉米窝头扔到地上,叫着要吃肉。他一气之下打了孩子,让他把窝头拾起来,并耐心告诉他有窝头吃就很不错啦,多少人连这还吃不上呢!孩子含泪抽泣着答应再也不扔窝头了。看着孩子那瘦弱单薄的身子,他的心里也一阵酸楚。这件事在现在看来多么不可思议呀!天下竟有因孩子要吃肉这么小的事打孩子的父亲:这怎能不叫坐在电影院里嗑着瓜子的我感动呢?看到这里,我又如何能嗑得下去呢?

       在焦裕禄患病晚期不得不住院时,小儿子来到他的床前,抽噎着说:“爸,爸--我再也不要吃红烧肉了,我只要爸爸,呜……”焦裕禄慈爱地抚摩着他的头:

       “唉,傻孩子……”他用这几个简单的字道出了内心的无奈和对孩子的怜爱,这是一个无法让该子过上舒服日子的父亲的心声。

       42岁,正是一个人施展雄心壮志的好时期,可是焦裕禄却匆匆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兰考县和那里的人民。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品质永远也不会被人们忘却,他像一座丰碑永远屹立于我们这些后人的心中,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为人民服务,鞭策我们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