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常识教育教案(精选16篇)

交通安全常识

       关于交通安全常识

       一、人与交通

       当我们迈开双脚一踏上道路,就同交通发生了联系。所以,人是离不开交通的,人一离开交通,就会寸步难行。

       人参与道路交通活动,可以走路、骑车,也可以驾车和乘车。由于他们采取的交通方式不同,称呼也不同。我们统称将走路的人称为“行人”;把驾驶自行车的人称作为“骑车人”;把开汽车的人称作“驾驶员”或“司机”;把乘坐车辆的人称为“乘车人”。

       在交通活动中,行人、骑车人、驾驶员、乘车人,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还应该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讲究文明,注意安全。

       二、道路

       开始,世界上并没有路,只是人走的多了,才踩出一条条小路。后来,人们为了生活,开始自己筑路、造桥、挖地下通道。久而久之,在我们的大地上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网。

       道路是专门给人和车辆通行的地方。它划分成人行道、和车行道两大块,车行道又划分为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人走路时,应该走在人行道上,没划分人行道的地方应靠路边走;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自行车、人力车等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这样各行其道,就能够避免人与车辆相撞的事故。

       在市区车行道的交叉口上,有一条一条用白色直线连成的“走廊”,这是人行横道。行人要横过车行道时,应该从人行横道内通过。

       过街天桥、地下通道,也是道路的组成部分,是专门为行人横过道路时使用的。

       三、车

       用轮子转动的交通工具,称为车。相传在我国古代,奚仲创造了“推车”,相土发明了“马车”,王亥制造了“牛车”。而发明2:幼儿园中班交通安全常识教案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在马路上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理解“红灯停,绿灯行”的重要性,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3、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二、活动准备

       1、事先安排家长带孩子观察马路上的车、交通设施和标志等。

       2、布置马路场景:马路的十字路口、红绿灯信号牌。

       3、课件视频:汽车过十字路口。

       4、拟人化的红灯、绿灯(在两个长方形纸板上分别贴上圆形的红、绿色蜡光纸,画上眼睛)。

       5、音乐“我是小司机”、方向盘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游戏“我是小司机”

       师: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扮小司机,你愿意扮就选一个方向盘吧。播放“我是小司机”的音乐,幼儿手持方向盘在十字路口自由开车,发生冲撞后停止音乐,游戏结束。请幼儿到座位上坐好。

       2、讨论:

       (1)、请幼儿说一说刚才小司机为什么会发生冲撞。

       (2)、请幼儿说一说十字路口的汽车为什么不会发生冲撞。

       (二)、红灯绿灯眨眼睛

       1、教师出示教具红灯绿灯 提问:“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它有什么用途?” 引导幼儿说出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讨论:如果没有红绿灯会怎么样?

       引导幼儿说出没有红绿灯就会像开始我们小朋友扮小司机乱撞那样,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放课件,看视频-----汽车过十字路口

       引导幼儿讨论:

       “汽车和行人什么时候停下?什么时候才能走?”

       “红灯亮了,汽车会怎样?绿灯亮了,汽车又会怎样?”

       “红灯亮了,行人会怎样?绿灯亮了,行人又会怎样?”

       3、教师小结:马路上有很多的车和行人,因此在十字路口设置了红绿灯,不管是车还是行人,看见红灯都要停下,看见绿灯才能走,这样才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引导幼儿说出:看见红灯停一停,看见绿灯向前行。

       (三)、玩开汽车游戏,练习遵守交通规则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请2-3名幼儿当小司机,其余幼儿当乘客,乘客愿意上谁的车就把手搭在谁的肩膀上。教师用红绿灯指挥交通。

       1、开始游戏:红灯亮了,汽车停下;绿灯亮了,汽车前行。看一看小司机是不是遵守交通规则。

       2、变换角色,反复玩游戏:幼儿轮流当小司机,不限制汽车数量,让幼儿当信号员用红绿灯指挥交通。

       (四)、活动延伸

       1、观看有关闯红灯发生交通事故的案例图片。

       2、请幼儿家长带领幼儿到十字路口观察红绿灯是怎样指挥交通的。

篇3:幼儿园中班交通安全常识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2、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游戏活动所需的各种玩具车辆(自行车、汽车)。

       2、学生收集各种交通标志(照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展开联想,揭示活动主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开展一次有意思的活动。我们将全班分为2个组进行比赛,你们有信心吗?

       2、在活动之前,请同学先看大屏幕。

       课件出现:各种车辆的喧闹声,接着是紧急刹车的声音,然后是人们的尖叫声,屏幕由黑色逐渐变成鲜红色。

       3、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1:我听到了汽车的嗽叭声,还听到了刹车的声音。

       生2:我还听见了一个人的尖叫声,我看见了血流出来了。

       生3:我好像看到了一场车祸,人被压死在汽车下面。

       4、师:是啊!多么可怕的车祸,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我们一定要注意交通安

       (二)、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体会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1、师:孩子们,看看我们坐的队形像什么?

       生:我们坐的队形像十字路口。

       2、师:十字路口的学问可多了,现在我们就在十字路口做个游戏。老师们要请出两个司机,两个骑车的以及三个行人。参加游戏活动的孩子听到老师说完“开始”之后,立即向自己的对面出发。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学生开始活动,车辆和行人任意穿梭)

       3、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想说什么?

       生1:我看见走路的人和自行车撞在了一起。

       生2:我看见自行车撞到了汽车,我想一定把他们碰疼了。

       生3:我看见车子和行人挤在一起,谁也走不了,那样一定很耽误时间。

       4、师:是啊!如果生活中也是这样可不行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生1:我觉得是他们不懂规矩。

       生2:我认为是因为没有人指挥他们,如果有人指挥他们怎么走,一定不会发生赌车的事情。

       师:对啊!要是有人指挥就好了!

       生:老师,我认为可以做一个标志来指挥人们什么时候可以走,什么时候不能走?

       师:你们建议真棒!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生:老师,我知道这种标志,就是红绿灯。红灯亮了,车辆和行人就得停下来,绿灯亮了,人们就可以走了。

       5、教师拿出信号灯标志:是这个吗?教师用儿歌来说说信号灯的作用。(将标志贴在黑板上)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

       红灯停,黄灯等,绿灯才能向前行。

       6、师:认识了红绿灯,我们还要知道自己应该走哪条路,这就要知道每条路的名称。同学们,看看这个十字路口,你认识这些道路吗?

       生:我知道画了斑马线的是人行道,是行人走的地方。

       生:我知道马路两边是自行车、三轮车道。

       7、师:骑自行车的同学知道了吗?这才是你们的道路,我们称为非机动车道。

       生:我还知道中间的是汽车道。

       8、师:各位司机朋友,各位行人,还有骑车勇士们,现在你们知道自己应该走的位置了吗?你们能在信号灯的指挥下给大家表演一下吗?

       9、师:现在,我们要请出两位同学来指挥红绿灯。

       学生到位,指挥红绿灯,学生们顺利地经过了十字路口。

       10、师:同学们,现在你们想说什么?

       生1:这一次大家都很快到达了对面。

       生2:红绿灯的作用可真大啊!

       生3:我又想到一句儿歌: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上可通行。

       (三)、展示收集情况,初步了解常见交通标志的作用

       1、师:在车辆穿梭的马路上,除了信号灯这个交通标志外,还有很多交通标志,你们收集到了吗?把你们课前收集到的交通标志在小组上交流一下,再向全班汇报。

       2、生拿出收集的交通标志,在小组上热烈地交流着,教师巡回倾听学生的交流情况。

       3、师:现在,我们请小组派代表展示你们收集的交通标志。

       5、师:你们了解得真多,老师为你们喝彩,现在,我为你们每个组都送上两颗五星。(贴五星)

       (四)总结评奖

       反思:

       主题教育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也是这次课改的最亮点。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它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实践中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注意交通安全》这一活动让我感悟颇深。我精心布置了活动现场,让学生有亲临公路现场的感觉。这样就使《注意交通安全》这一活动真正落到了实处,而不是“纸上谈兵”,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设计《注意交通安全》这一活动时,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课前,让学生收集交通标志,想办法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然后,又让孩子在课堂上展示收集的交通标志,加深了对这些交通标志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在活动中亲自尝试、体验、感悟,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

       在组织《注意交通安全》的活动中,我注意了让同学们在活动中锻炼自己,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比如,在游戏活动中,同学们既能锻炼自己的勇气,又能在活动中悟理,使活动真正收到实效。又如,展示活动中,同学们通过课前的收集整理,在课堂上的展示,一系列的活动中培养同学们收集和利用资料的能力,在展示资料中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些都是同学们终生受益的。

       在这次活动中,我看到了同学们的无穷潜力,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得那么出色,我们真的看到了同学们在成长,我们也应该在活动中和同学们一起成长。

篇4:幼儿园中班交通安全常识教案

       设计意图:

       中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奇、模仿力强等特点,是最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群体。虽然他们出去一般都有成人监护,但稍有不慎,就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甚至酿成悲剧,独自穿越马路,独自活动的机会增多了。通过此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交通信号灯及安全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信号等标识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

       2、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安全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儿歌《小小孩学常识》动画。

       2、交通安全标志图片,信号灯标识卡片,自制方向盘一个。

       3、课件:幼儿交通安全宣传片《上学路上》。

       4、布置场地:十字路口、人行横道、停车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观看画面,引起幼儿思考。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里发生了什么事情?(画面1:几个小朋友在翻越车行道中间的护栏。画面2:一个人跨越护栏横穿马路被飞驰而来的汽车撞倒。)

       2、师:“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危险事情的发生?”小结:这是多么危险可怕的事,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二、认识信号灯标识和几种常见交通标志。

       1、认识信号灯,说说信号灯的作用。

       师:今天老师请一位小客人来教给我们一些最基本的交通规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动画《小小孩学常识》)师:动画里面的小客人告诉我们信号灯有几种颜色?(三种,红、黄、绿)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2、模拟游戏,体验信号灯在交通中的作用。

       师: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遵守规则的小朋友”。请小朋友们看信号灯过马路。

       小结:小朋友们真遵守交通规则,相信平安一定会伴随你们。

       3、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

       师:在车辆穿梭的大马路上,除了信号等这个交通标志外,还有很多交通标志,今天老师就带来了几种,你们想看吗?

       播放标志图片,问:这是什么标志?是什么意思?我们应该怎么做?

       4、请小朋友指认标志,答对的奖一颗智慧星。

       三、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上学路上》

       师:小朋友们认识了这么多交通安全标志,老师奖励你们看一段动画片《上学路上》,动画片里的小朋友有的做得对,有的做得不对,我们可要看仔细哟!(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上学路上》)

       四、模拟游戏动画片看完了,我们来做个游戏,《安全小卫士》男孩扮演小司机,女孩扮演小朋友,一起去上学,路途中要注意交通信号和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提醒小朋友不要犯动画片里出现的错误)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学到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识,大家表现得很出色。

       下次课我们邀请交警阿姨和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好不好?“好”

       五、活动延伸

       观看交警指挥手势,学做几个常见的指挥手势(直行手势、停止手势、左转弯手势、右转弯手势),学做小交警指挥交通。

       活动简评:

       活动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直观形象,孩子们易于接受。游戏的参与,孩子们有了亲身体会,真正了解了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在快乐体验中,学到了交通安全知识。

       教学反思:

       为一名小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篇5:幼儿园中班交通安全常识教案

       设计意图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学习和生活活动,满足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中班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于保护自己,珍惜生命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的,孩子过马路也不肯拉着大人。本次活动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符合幼儿的兴趣,可以让孩子感悟到生命的珍贵,萌发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减少幼儿身心受到意外伤害的可能性。让幼儿在有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时时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交通安全。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认识简单的交通标记。

       2.通过游戏,引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知道不能乱穿马路,增强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3.愿意参与交通安全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认识简单的交通标记,并能在游戏中巩固认识交通信号灯,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1.课件;

       2.儿歌《去郊游》音乐;

       3.道具:大眼猫头饰、斑马线贴纸、红绿灯牌、小圆环方向盘。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视频情景感知

       观看《过马路》的视频

       教师提问:小蓝为什么要拉住小红?过马路应该走哪里呢?

       教师归纳: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没有斑马线就走天桥或者地下通道。

       二、活动展开

       1.出示图片认识集中常见交通标志

       2.观看视频《大眼猫过马路的故事》,体验交流。

       (1)教师:大眼猫在十字路口有没有走斑马线?

       为什么大眼猫走了斑马线还是差点被车撞到?

       教师归纳:大眼猫过马路的时候不看红绿灯,差点被车撞到,这样太危险了。

       (2)教师:十字路口有斑马线,我们是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走呢?该什么时候走呢?

       教师归纳:过十字路口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3)教师:大眼猫在过马路时遇到了一些危险,你们知道怎样才能避免那样的危险吗?

       教师归纳:①行人要走人行道;②不能在马路上玩耍;③过马路时走斑马线,还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没有斑马线的地方,我们就要走天桥或者地下通道。跟大人一起时要让大人握着手走,不能乱跑。

       3.玩游戏

       播放音乐《去郊游》,游戏体验《小司机》

       老师配带大眼猫的头饰扮演大眼猫,请小朋友们扮演行人和司机,大家一起去郊游

       大眼猫带领行人一边走一边根据场景提问,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场景一:人行道和车行道

       教师(大眼猫):前面有两条路,行人应该走哪条路?

       幼儿(行人):人行道。

       教师(大眼猫):行人应该注意什么?

       幼儿(行人):靠右边走,不能边走边玩,特别是不能到车行道上玩。

       场景二:十字路口

       教师(大眼猫):要过马路了,我们应该怎么走?

       幼儿(行人):找到斑马线,看清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幼儿找到贴有斑马线纸条的道路)

       老师出示绿灯时,司机小朋友握着小圆环方向盘开着自己的车子到马路上行驶。老师出示红灯时司机小朋友把车停下。

       三、活动结束

       教师用自编儿歌进行归纳:我和妈妈手拉手,一起走到马路口,红灯停,绿灯走,还要左右瞅一瞅,斑马线上慢慢走,交通安全记心上。最后教师评价幼儿游戏情况,结束。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交流今天了解的交通安全知识并思考行人走在马路上还应该注意什么?

       活动总结

       设计这个活动时,我首先根据中班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将目标定位为: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由于中班幼儿注意力集中从事某种活动的时间也较以前延长,因而活动内容应设置的较丰富。为此,我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场景,教育幼儿不在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我采用直观图片、情景模拟游戏等引导幼儿参与活动,采用情景法和游戏法也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交通知识,引发幼儿更有效的学习。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所以在活动后请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引导幼儿,而且做给孩子看,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实现家园共育,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篇6:幼儿园中班交通安全常识教案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交警叔叔工作很辛苦,很重要,教育幼儿要热爱他们。

       2、让幼儿初步了解红绿灯和人行横道的作用,能根据信号做动作,听从红绿灯的指挥,教育他们不要在马路上乱跑,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1、交警叔叔的图片一张。

       2、孩子们以前做的手工礼物。

       3、准备交警帽子一顶。

       活动过程:

       一、以刚出厂的小汽车请求帮助引出课题。

       老师:有辆小汽车刚从汽车制造厂里出来,对一切都感到很奇怪,它看到马路上这么热闹,开心得“滴滴”直叫,正走着呢,他看见马路中间站着一个人(出示交警叔叔图片)

       1、这是谁?

       2、他在干什么?

       3、他会对小汽车说什么?

       二、坚守岗位的交警叔叔。(出示幻灯片)

       出示交警冒雨雪执勤以及扶盲人过马路的图片,让幼儿感受交警工作的辛苦,激发对交警叔叔的热爱。

       提问:

       1、交警叔叔都作了哪些事情?

       2、你们喜欢他吗?

       3、请每位幼儿跟交警叔叔说一句甜甜的话。

       三、给交警叔叔送礼物

       让幼儿自选一种礼物,然后跟老师出去一起把礼物送给交警叔叔,把幼儿带出场地。(在此期间要提醒幼儿出去送礼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交通安全有一定的认知,能较客观的认定其他人行为的对与错。在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对于自己比较了解的事情,语言的条理性很强。由此可见,生活经验的积累对幼儿的思维、语言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通常这样的活动,多数幼儿是围绕老师的指导来达成安全知识的学习的,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不利于幼儿主动性和参与性的发挥。因此,在此活动中加入了情境表演的环节,使原本比较枯燥的数学活动因为融入了孩子比较熟悉并且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而显得格外有趣。在情景表演中,孩子们都表现得很认真和投入,孩子们的积极性也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由此可见,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把孩子的兴趣因素更多地考虑进去,牢记“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这一观点。在以后的活动中,教师应该多尝试使用这种活动形式,引发幼儿的讨论。

篇7:交通安全常识教育及乘车安全须知

       交通安全常识教育

       1.行走的安全常识

       每位同学必须牢记如下行走安全常识:

       指挥灯信号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灯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

       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

       (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想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2.骑车安全

       (1)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这是交通规则规定的。

       (2)不打伞骑车。

       (3)不脱手骑车。

       (4)不骑车带人。

       (5)不骑“病”车。

       (6)不骑快车。

       (7)不与机动车抢道。

       (8)不平行骑车。

       最后还要注意,在恶劣的天气如雷雨、台风、下雪、或积雪未化、道路结冰等情况下,也不要骑车。

       3.乘车安全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

       (5)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走路交通安全

       走路是我们从幼儿时期就学会的技能,也是最简单、常见的出行方式,但哪怕走在路上也得遵守一定的规则,这些幼儿园小孩都懂得的规则你都做到了吗?

       (1)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2)过马路要看清来往车辆,从人行道、天桥或地下通道通过。

       (3)通过有红绿灯的路口时,做到红灯停、绿灯行。

       (4)不要图一时方便而走“捷径”,乱穿马路。

       (5)不要在公路上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6)不要在车前、车后急穿公路。

       (7)不要钻越、跨越人行护栏或道路隔离设施。

       (8)不要进入高架道路、高速公路以及其他禁止行人进入的道路。

       (9)不要擅自进入交通管制区域。

       温馨提示:以上这些行人安全常识看似非常小儿科,可仔细想想我们常常看到、听到的交通安全事故,却多数发生在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常识盲区”。

       乘车安全须知

       (1)乘车应在指定地点依次候车,待车停稳后,先下后上。

       (2)不要在车行道上招呼出租车。

       (3)在车行道上,不要从车辆左侧车门上、下车。

       (4)机动车行驶中,不要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更不能跳车。

       (5)做到文明乘车,不要向车外吐痰、投掷物品。

       (6)不要妨碍驾驶员正常操作。

       (7)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乘车。

       (8)乘坐货运机动车时,不要站立或坐在车厢栏板上。

       (9)乘坐摩托车必须头戴安全头盔,不要倒坐或侧坐。

篇8:《交通安全》幼儿园教育教案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走在马路上要注意安全,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幼儿清晰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辨别能力。

       3、幼儿能认识简单的交通标记并了解安全通过马路应遵守的交通规则。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挂图四幅,红绿灯标牌各一个。录像片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幼儿观看录像片,交通安全引起孩子们的关注。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发生的?

       (二)展开:

       1、出示挂图认识简单的交通标志:人行横道线、信号灯、停车线等。

       2、通过游戏《猜猜看》,来巩固对交通标志的认识。

       3、提问:如何过马路?安全过马路有什么好处?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结束:进行体育游戏《红绿灯》,通过游戏,进一步教育幼儿过马路要注意安全。

篇9:《交通安全》幼儿园教育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益处,知道基本的交通规则内容;

       2、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重点

       通过游戏知道基本的交通规则内容。

       活动难点

       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

       跟着动画歌曲《幸福拍手歌》进行律动,带着幼儿入室,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幸福的,为下一步做铺垫。

       (二)谈话导入

       点明主题,引起幼儿的注意。

       (三)游戏活动

       这两个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重点部分。

       1、游戏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很轻松地让幼儿掌握了知识。

       2、通过游戏,让幼儿真实地感到遵守交通规则带来的益处。

       3、能全部参与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

       4、通过过马路能让幼儿体会到胜利者的愉快心情。

       (四)师幼互动

       看课件图片让幼儿说说这些做法对不对,并说明理由,教育幼儿不做类似的危险动作;奖品都是交通标志,让幼儿认识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丰富了交通知识。

       (五)游戏出室

       按手中的交通标志分组排队,跟着老师指示的红绿灯走出活动室。

       这样安排再次让幼儿感受到如何在红绿灯指示下过马路,也为了让活动结束。

0:《交通安全》幼儿园教育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交通安全常识,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2、认识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以及生活实践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确立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保护意识。

       难点:认识有关的交通标志、交通设施。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教学课件、交通标志若干。

       2、知识准备:幼儿认识基本的交通标志,初步了解一些交通规则。

       3、家长工作:请家长带幼儿去感受马路上的车流、人流,观察车辆通过路口以及人们走人行横道的一般规律;和幼儿一起收集交通标志。

       活动过程

       (一)谈话、观看课件导入活动

       1、提问:小朋友,我们每天回家都要过马路,过马路时要注意什么呢?(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2、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十字路口上,汽车、自行车川流不息,一个小朋友不看红绿灯、不走斑马线横穿马路,差点被汽车撞倒。)

       教师提问: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个小朋友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展示红绿灯、斑马线课件教育幼儿掌握交通常识。)

       儿歌:小朋友,过马路,一定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看见黄灯停一停。

       教师温馨提示:斑马线是人行横道,小朋友过马路时一定要走斑马线,可别乱走。

       教师小结:小朋友,过马路时一定要看红绿灯、走斑马线才能安全回家。

       (二)再次认识学习过的交通标志。

       教师提问:马路上除了红绿灯和斑马线,我们还认识哪些交通标志呢?引导幼儿交流:将自己收集到的交通标志与同伴分享,请个别的幼儿将自己画好的安全标志用展示台展示给其他小朋友看并说说它的作用。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大家认识的标志,让我们来认识认识吧。”(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展示交通标志,并告诉幼儿此标志的作用),引导幼儿复习已经认识的交通安全标志。

       (三)竞赛游戏交通安全问题判断。

       请幼儿自由结伴分成四组,进入问题抢答环节并告诉幼儿游戏规则,幼儿依次观看图片中小朋友的行为,四组幼儿观看完进行抢答,抢到了要说出做得对还是不对?应该怎么做?答对的小组就能得到一朵小红花,以得到小红花最多的一组或胜。

       

       (1)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时靠路边(距路边缘线1米处以内)行走,并注意前后车辆。

       (2)人行横道信号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3)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能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4)在通过十字路口时,要听从交通叔叔的指挥并遵守交通信号;在设有护栏或隔离墩的道路上不得横过马路。

       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

       (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骑车安全篇

       骑车外出的同学,出行前要先检查一下车辆的铃、闸、锁、牌是否齐全有效,保证没有问题后方可上路。在道路上要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没有划分车道要靠右边行驶。通过路口时要严守信号,停车不要越过停车线;不要绕过信号行驶;不要骑车逆行。

       1、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不满16周岁不能在道路上骑电动车、摩托车。

       2、不打伞骑车。

       3、不脱手骑车。

       4、不骑车带人。

       5、不骑“病”车。

       6、不骑快车。

       7、不与机动车抢道。

       8、不平行骑车。

       还要注意,在恶劣的天气如雷雨、大风、下雪、或积雪未化、道路结冰等情况下,也不要骑车。

       乘车安全篇

       (1)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管好身边物品,防止扒窃;乘高速汽车要系安全带;不乘超载车。

       (2)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3)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

       (4)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5)外出乘车不要乘坐低速载货汽车和拖拉机、黑摩的等非客运车辆,不要乘坐超员车辆,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6)坐公交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