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赏析(精选10篇)
名画《梦》观后感
今天,我们上课学的是静态观察法。老师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名画。
在我心目中最欣赏的是《梦》这幅画。
《梦》这幅画是著名画家、雕塑家毕加索画的。这幅画不大,大概三英尺长,两英尺宽吧,整幅画以暖色调为主,分别有红、黑、黄三种颜色,红色是沙发;黑色是墙的花纹;黄色是衣服的主色,造成了人与物的鲜明对比,让人眼前一亮。这幅画画的是一个女孩儿在睡觉,她的神情很安详,微挑的嘴角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
仔细看这幅画,我觉得,这个女孩睡得很舒服,好像在做一个美梦,我猜想她有可能梦到了一桌子的海鲜大餐,有可能她梦到了她拥有着很多的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所以她的嘴角挂着幸福的微笑。
听老师说,毕加索让自己心爱的女孩当模特,画出她睡着的样子,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女孩儿也会画画,她想看一看毕加索的画技,所以毕加索就把她画出来了。
《梦》是世界著名的画,光是一个打印版就如此令我惊叹,要是看到真的画,那不是更加震撼了?这幅画让我体会到了艺术的魅力。
精彩点评:芷涵文笔流畅,能够简明扼要地描绘细节,让读者仿佛也见到了真画。另外,文章段落间衔接自然,继续保持。如果能联系到毕加索的生平来谈,升华主题,会更好!
一次下课的时候,老师在墙上挂起了一幅画,说让我们观察,下节课就学习描写这幅画。
我瞟了一眼,它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它是知名画家毕加索的名画——《梦》。
我仔细地看了看,文章结构自然清晰,并且能够有意识地区分口语和书面语,继续保持!可以把画作的内容再写详细些,由画的细节来引申想象,这样会让文章更加充实哦!
篇2:赏名画作文
赏名画作文
创作于1年级暑假今天,我看到了一幅名画,画的名字叫《少女爱情的升华》。上面画的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正在向一个长得像公主似的女孩示爱。但是,女孩并没有理睬他。因为女孩长得很漂亮,穿着礼服似的裙子,所以那个男孩很喜欢她。女孩的.身边是花丛,草丛,花坛,树木和一座雕像。画面的远处是一座大山,头顶上就是蓝天和白云。这幅画是法国弗拉贡纳尔画的,收藏在纽约弗里克收藏馆。赏名画作文150字中国大学网 小学生作文网
篇3:中国名画欣赏
01、《人物龙凤帛画》/战国帛画
02、《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西汉帛画
03、《女史箴图》·局部/顾恺之
04、《洛神赋图》·局部/顾恺之
05、《职贡图》·局部/萧绎
06、《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画像砖
07、《鹿王本生图》/莫高窟壁画
08、《西方净土变》/莫高窟壁画
09、《维摩诘经变》/莫高窟壁画
10、《张议潮统军出行图》/莫高窟壁画
11、《游春图》/展子虔
12、《历代帝王图》·局部/阎立本
13、《步辇图》/阎立本
14、《虢国夫人游春图》/张萱
15、《捣练图》/张萱
16、《簪花仕女图》/周昉
17、《高逸图》/孙位
18、《江帆楼阁图》/李思训
19、《明皇幸蜀图》/李昭道
20、《辋川图》/王维
篇4:那张名画作文
那张名画作文
冷风飕飕吹来,轻而易举攻下我的防御系统,眼前这幕景,使我的心房情不自禁的将锁一个个解开,待“它”探索我内心最深处的心迹。
我走进了这空洞虚无的`时空,一抬头,“哇!”蓊郁高大的树林,隐蔽了我的视线,但却给人一种气派俨然的威严感,每棵树都犹如用无情冷酷的眼神看着我,盯着我向前进,像是在指引些什么……,“砰!”心中捶下重重一击,多哀愁的夜啊!像是神秘的夜女士,时而湛蓝,时而黑,弥漫着忧郁的气氛,但是月先生,却温柔的散发光晕,静静陪着夜女士,并召集星星孩子们为夜女士散发耀眼光芒,加油打气……。
我回到现实,看着身旁这位憔悴而苍白,硬撑着身子到外头透透气的病人,我轻抚她日渐灰白的秀发,为她静静盖上被子。再次凝望着这片星空,我多想像月一样,能守护着我最挚爱的亲人,使她像夜一样永久陪伴着我,而不是像树林里的枯叶,随时准备掉落,凋零在这个时空,而随风消逝、远走……,触到伤心处,内心如海水般波涛汹涌,悲伤与无能为力的痛,随着一条条涓涓细流,滑落脸庞,一颗颗珍珠滴上草地,彷彿使这片草原也跟着怏怏不乐,啜泣了起来。
我爬起身,像是领悟些什么似的,了解到只要默默的支持着她,用爱的光晕包围着她,也会有那么一天,夜能喜悦起来,健康的朝我挥挥手,看!现在的夜,不就转为漂亮的宝蓝色,甜甜的对着我笑吗?
冷风再次吹来,我却只感到一阵凉爽的微风,沁入我的心脾,真希望能再一次“旧地重游”,回到那段美丽时光,再次走进──梵谷的星夜。
篇5:一幅名画的诞生
班级 姓名
一、填空:
1868年的夏天,列宾受同学之约游览涅瓦河,看到 ,这情景给他留下了 印象。两年后,他 ,终于在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二、说说涅瓦河边的哪些情景给列宾留下印象?
三、划出描写列宾创作这幅画的语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四、仿造课文6:名画《向日葵》鉴赏
名画《向日葵》鉴赏
初次看到《向日葵》的时候,就被它的这种强烈艺术品味震撼了。
这幅画有别于我看到过的所有画植物的画。另外的画,要不是表现花的娇美,就是变现树的挺拔。但《向日葵》就不同了。这一朵朵向日葵,就好像有美丽却又有些害羞似的。还有些三五成群的拥在一起,像好伙伴似的。梵高在生命一样,有的昂首怒放,充满朝气。有的半开半闭着,好像想展示自己的画的时候,运用了许多黄色。在这么多的黄色中,我竟找到了一些似乎看起来很不般配的颜色,蓝、红、黑。在这些不般配的颜色色背后,我似乎也找到了些梵高那超出凡人的想象和思想。
《向日葵》总体看起来似乎并不是很细致,可以说是有些粗糙,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无不充满着智慧和灵气。让我可以感觉到绘画时的心情。那一朵朵向日葵,好想就是自己,他是用向日葵的'各种花姿向世人来表现在各个时期的自己。
我想,这就是《向日葵》的魅力吧。不同的人看就有不同的想法,让人百看不厌。总之观者在观看此画时,都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
篇7:欣赏名画作文
我今天欣赏了梵高的名作《星空》。
我早就听说过梵高的美名,但是他的作品魅力究竟在哪里呢?这幅画把答案带给了我。
映入眼帘的.是那巨大、卷曲的星云,那一团团夸大了的星云,还有一颗如火焰般的柏树,那天空中挂的一轮明亮的月亮,都让我先入其境。
这幅画给我的8:一幅名画的诞生的教案设计
一幅名画的诞生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学生能正确理解“难以磨灭、褴褛、顽强”等词语意思。
2、借助“读、议、感悟”相关练习,理解重点句段。
3、在理解、体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列宾创作名画的原因及过程,体会他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感受他们身上不屈的力量。
教学重点:
学习名画诞生的原因及创作过程,体会列宾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及对他们不屈力量的赞颂。
教学难点:
在重点语段的学习中,学会理解重点句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背景解读,感受名画。
1、出示课题,了解名画。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幅名画的诞生》。(板书课题),板课题时,我们一起来书写“诞”字。(齐读课题)大家预习了课文,知道这幅名画的名字吗?(板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纤”这里读qian,它还有一个读音,交流、组词。(让学生在黑板上板出“qian”和“xian” 纤维)
理解:纤夫 (谁能告诉我什么是纤夫?)
师:纤夫就是以拉船为生的人。
2、介绍背景
师:这幅画画的就是在俄国著名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看看当时的情况。
媒体出示: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正是俄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沙皇的残酷统治,使得俄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盛夏的伏尔加河气温高达40多度,但是纤夫们为了挣得几块面包,不得不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动,终年拉着沉重的货物,在伏尔加河上来来去去。)
(指名学生读,)
3、介绍名画
师:这是俄国著名画家列宾的成名作。
媒体出示:《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
(1)、画中有些什么?(学生交流)
师:文中是这样写的。
媒体出示:文9:名画猎犬图鉴赏
名画猎犬图鉴赏
《猎犬图》册页
>
此图原载《历代名笔集胜册》,画一只猎犬慢步前行状,无背景。犬的形态生动,造型准确,刻画细致入微,毛茸茸的细毛和脚爪清晰可见。画面右上方署有“庆元丁巳岁李迪画”年名款。此图为李迪晚年小幅画精作,犬乃日常习见之物,丝毫苟简不得,而李迪描绘得逼真且活泼可爱,工笔细致带有些许的粗率,是一幅生动写实的绘画精品。
>
李迪,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南宋院体花鸟画最具影响力的画家。北宋宣和时为画院成忠郎,南宋绍兴时复职为画院副使,历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1162-1224年),活跃于宫廷画院几十年。李迪所处的.时代,在宋徽宗之后。徽宗赵佶虽然不是一个好皇帝,但确实是个名符其实的艺术家,他对中国画史的贡献是无人能取代的。他不仅创作、保护并整理了大量传世佳作,其在位时还将画家的地位也提到中国历史上的最高位置。宋徽宗建立了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颇具新意的创意佳话。如题目为“山中藏古寺”,许多人画深山寺院飞檐,但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房屋,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另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花卉,只画了一人骑马,有蝴蝶飞绕马蹄间,凡此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使得中国画在艺术上大大超越了唐代。
>
李迪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成长起来的,虽然南宋时期的国力已无法与徽宗时期相比,但却沿袭了北宋尊祟画家的传统,这使得李迪可以自由地发挥其才能。李迪的作品具有典型的宋代宫廷花鸟画的特征,基本保持北宋工细写实的画风,如注意特定和瞬间的意境和情态的表现,构思新奇、主题鲜明、描绘生动、笔墨精妙、手法多样,给人以清新优雅之感。尤其重视对动植物形象情状的观察研究,他笔下的花草树木,务求生动逼真、合情合理、一丝不苟,反映出宋代宫廷贵族的审美特征。
0:评《一幅名画的诞生》
以人为本 以读为本
评《一幅名画的诞生》
执教者:杨妍
评课者:施晓红
很有幸能亲临附小,在现场观摩这么多优秀青年教师的风采.现场的感受是如此的震撼,如此的亲近,如此的投入,以至于我的整个思绪和身心都沉浸入那一堂堂精彩的展示课中.
在我所听的课中,杨妍老师的《一幅名画的诞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杨老师以其智慧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激情的投入,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走进了《一幅名画的诞生》这一课.整堂课情感充沛,激情四溢,在独具匠心的设计中,在精彩分呈的对话中,在诗一般的语言中,学生学的明白,学的充实.
抓住主线 条理清晰
课伊始,杨老师就以这幅名画为突破口,伴随着低沉悠扬的号子声,声情并茂的讲述这幅名画的知识.低缓的音乐,那暗沉的画面,使学生很快融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中,让学生有了更为直观的情感体验,为学生更好理解课文打下感情基础.随后,杨老师让学生找出列宾创作过程中的三个时间,以〈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创作时间为主线,将课文分成主要三个版块,以文中三个时间为结点,一下子就使学生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对课文有了初步的认识.整堂课思路清晰,过渡自然.在课的最后,杨老师利用板书让学生回顾这幅名画的创作过程,显得顺理成章,整个过程水到渠成,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和完整性,最后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以读为本 以人为本
《一幅名画的诞生》文本内容距离学生的年代已经久远,那样的情景是四年级的学生无法体验,更难以琢磨的.在教学中,杨老师善于把握课文内容,以读为本,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悟,真正做到了以读为本,以人为本.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列宾为何要画这副名画,杨老师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指导朗读,在身临其境的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有侧重点的朗读,使学生走进名画,走进列宾当时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让学生感悟到底层劳动人民身上无穷的力量,由衷地产生对于不屈不挠的可贵精神的赞美,同时引发对剥削统治阶级的憎恨.同时,杨老师在朗读上完全体现以人为本,很注重学生自己的情感,比如:假如你是列宾,看到这个情景有什么感触 让学生边读边思,在思中领悟,在读中体现.不是一味的不同形式的朗读,杨老师的每一次朗读都有目的,都留给学生自己内化的空间,如:你是一位画家,你会怎样构思你的画呢 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列宾创作的过程及其对纤夫身上不屈力量的赞美.
语言训练 恰到好处
杨老师的语言训练,不是停留在文本表面.她从深层次地挖掘学生的思维力度.在学习列宾为了更好的创作所以与纤夫一起生活的时候,杨老师适时引入课外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会读,更加会用,将课外的文本和课内的文本结合起来进行语言训练.同时,老师运用丰富灵活的多媒体,让学生感悟,如描写纤夫的一段,教师设计他们的年龄不同,有的( );他们姿态不一,有的( );他们神情各异,有的( ),这样的语言训练学生不断学会思考,学会组织语言,更会更加仔细的观察画面,精心思考,将文本内化,使学生的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杨老师的这堂课在诗一般的意境中进行,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这是一堂非常成功,值得借鉴的课.从杨老师的课上,我看到了对于文本的钻研,对于教材的把握,对于课文空白点的挖掘,对于整个课堂的驾驭.更要学习的是杨老师诗般优美的语言和流畅自然,深情的过渡语,这些都是我以后要不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