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在饮食健康上的应用论文(集锦15篇)
中医学在饮食健康上的应用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医学在人民养生保健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自古以来中医与饮食的关系都联系的十分谨慎,中医在饮食保健上的应用一直都是其重点研究方向。现阶段人民对于饮食文化的理念更加健康,既要追求饮食的美味享受,又追求健康保健。本篇文章将深入的研究中医学在饮食保健上的应用和存在的误区,促进中医学在饮食保健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一、健康饮食与中医学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的平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疾病谱的不断变化对于饮食的追求更为苛刻,除了要色香味俱全,更多的开始要求健康养生的理念。饮食健康通过饮食保障身体的健康,预防、抵抗疾病,是身体一直保持在最佳的将抗状态。饮食健康的组要内容包括日常的饮食健康、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饮食健康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包括饮食习惯、饮食喜好、饮食规律等,在多个方面都体现了中医学中的健康理念和理论基础。
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中医发展到现阶段,与现代医学、科技、文化等相结合,内容更加丰富,理论更加科学,在生病前的预防保健,生病后的治疗,以及康复后的调理,这三个方面都将涉及饮食健康保健方面的内容。
二、饮食健康过程中对中医学的应用方向
中医学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道家学派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其中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和饮食健康联系最为密切。根据中医学的主要内容。在进行饮食健康的研究方向中进行应用,促进饮食健康更加科学的发展,增强人体的身体健康素质。
(一)合理的饮食习惯,养气补血,改善健康状况。合理的饮食习惯主要是指有规律的科学的饮食习惯,要有正常的作息何生活习惯相配合,比如一日三餐按时吃饭,早睡早起,适当的锻炼等。通过饮食习惯的合理的调和,达到动静结合的锻炼和修养,气血顺畅精神饱满,这正是中医学精气学说所要求的,从而是身体健康的整体状况达到最好的状态。
(二)饮食平衡,阴阳调和,增强身体抵抗力。根据阴阳调和的中医理论,饮食的过程中讲究饮食平衡,各种食物相互搭配,凉热相宜。在中国博大的饮食文化中,很多菜色在食材的搭配中讲究阴阳平衡,在饮食中也讲究凉热互补,是身体始终处在一个平衡的将抗状态,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三)预防、治疗疾病的食疗。食疗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机体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食疗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古代皇帝贵族的膳食都有广泛的应用食疗,通过饮食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在现阶段食疗在社会上已经成为一种健康风尚,网络‘电视、报刊等都对食疗进行介绍’特别是在调节身体健康状态、减肥、护肤、护发等方面。
(四)根据不同体质进行不同的合理膳食。中医学将人体的体制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疲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种体质,九种体质表现不同的症状和特征,中医学讲究根据不同的体质对人体进行调理。在饮食健康中根据中医学的体质学说,可以在日常的饮食习惯中,在事物的选择和搭配上进行知道,从而弥补由于体质上的健康问题。达到身体的最佳状态。
(五)利用藏象学说改善身体健康状况。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脏,古作藏,指居于体内的脏腑;象,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体外的种种征象。根据藏象学说可以发现身体的健康问题出现在哪,进而有选择性的选择食物,进行调理,例如:豆制品补脑,粗粮健胃等。
三、在饮食健康中对中医学应用的误区
(一)健康的食品长期食用或过量食用。很多在中医学上提倡的食物,对身体有很好的调理和滋养的作用,于是人民在生活中过量食用或者长期食用,导致身体的将抗出现不平衡,从而出现健康问题。
(二)夏天多进食凉性食物,冬天多进食热性食物。天气对身体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是凉性或者热性食物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身体的凉热状况,而不是根据天气的变化。在进行身体的调理的时候,应该考虑身体的状态,从而进行调整,否则有可能造成身体不适。
(三)常吃反季的水果蔬菜。现阶段反季的果蔬在超市中都可以买到,人们普遍认为反季的水果可以补充现阶段缺少的营养,所以经常购买。这是一个误区,中医讲究的是自然而然,顺应自然,在不问的季节吃不问的果蔬,更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反季果蔬的营养价值与当季的果蔬相比大打折扣。
(四)体质的单一的,调养只针对一种体质。很多人在了解自己的体质后,就针对自己的体质进行调节,而忽略了体质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一个人的体质可能是单一体质,也可能是集中体质的混合体质,因此在调理的时候造成调理不当。
四、中医学在饮食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世界各国对健康的研究都投入很多。中医学成为保持健康调节身体的重要研究方向,中医学与饮食的结合也成为重要的健康研究领域,不仅在亚洲的日本、韩国、泰国大为流,在欧美国家也掀起热潮。中医学在饮食健康中的应用,将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广泛传播,也为人类的健康做出突出贡献,解决了老人健康状况差等社会问题,大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
篇2:中医学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中医学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中医学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论文【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健康意识逐步提高。
人们对疾病防治、健康保障有了更大的需求。
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积极开发中医资源及中医学中朴素的健康教育思想,使其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人类的健康发挥积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中医学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摄精神、注意饮食起居、重视锻炼身体、药物预防疾病、人工免疫以及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疾病谱的不断变化,中医学健康教育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1]。
中医养生知识运用于社区人群的健康教育中,有一定的治疗保健作用,具有适用性[2]。
1 中医学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优势
中医药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中医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千百年来,中医中药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解除了病痛,恢复了健康,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医中药文化家喻户晓,中医名人经典故事如华佗“刮骨疗伤”、李时珍“遍尝百草”妇孺皆知。
中医提倡药物食物不分家,很多保健小常识非常普及,老百姓张口即来。
共同的文化背景使老百姓很容易对中医有认同感,亲切感。
中医养生方法简单易学,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普及性,中医养生保健方法丰富多样,简单易学且效果显著。
2 中医学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方法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在养生保健和“治未病”方面,都有非常精辟的论述。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指出能适应自然变化的规律,并对饮食、起居、劳逸作出适当的安排的人,可益寿延年。
《素问·四气调神论》有记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3]。
精辟论述了预防保健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和西医提出的健康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社区健康教育中合理运用中医理念,融入中医的技术和方法,常常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人们常说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健康教育工作也不例外,如何使中医健康教育工作能在社区中开展的有声有色,并对群众的身心健康起到真正有效的作用,工作方法是关键,笔者认为下述方法可以适当应用:
2.1 开展中医药理念的推广; 根据社区居民特点和需求,做到有的放矢,通过与社区居民座谈沟通,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年龄分布,对健康知识的需求。
从让群众读懂“中医药语言”的角度着手,开展系列的中医药理念推广工作。
邀请相关专家对学生和社区群众宣传中医药传统文化,向他们介绍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养生保健的常识,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讲座和咨询。
2.2 开展中医药防治慢性病工作;中医药在防治慢性病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制订中医药防治慢性病方案,并将其融入到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中,使群众学会使用“简、便、效、验”的方法开展自我保健,此外,今年还试开展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哮喘试点工作,注重运用中医药防治理念,使慢性病患者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念。
2.3 开展特殊人群中医药健康教育。
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生理特点,中医药强调针对人体“生、长、壮、老”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保障方法,据此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
针对青少年学生,向他们介绍中医药对于青春期保健的认识。
针对老年人,向他们介绍中医药防病治病的方法。
针对妇女,孕妇,向她们介绍中医药对女性生理特点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
2.4 举办专题讲座、开展义诊、咨询、单独会谈、集体讨论,利用板报、宣传册、健康教育处方等易于推广的形式,开展中医学健康教育活动。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技术曾出不穷。
健康教育工作也应该不断创新思路,改变工作模式,大力推广中医学在健康教育中应用,惠及更多民众。
参考文献:
[1] 维耀编著.中医的现在与未来.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 江静华.中医养生只是对大信新家园社区生活方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14(2):1.
[3] 上海医科大学,河北职工医学院主编.健康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中医理论在门诊健康教育的应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