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体影评(精选7篇)
《超体》观后感
电影《超体》,里面那个教授的讲座很有点意思。大致是在讲,人体组织,细胞等等,会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通过繁衍来传递信息。一个是通过稳定来保持信息。总是要把自身的这点信息或者传递或者保持住。通过繁衍,有了新的,老的就要逐渐消失。如同生儿育女,孩子大了,父母就老了。保持不动,就可以延缓衰老,甚至长生。那什么情况下会繁衍,什么情况下会保持不动?这个不用我们的意识,而是自身组织,细胞的自性来决定。电影中讲,当外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比如吃喝不愁,寒暖得宜,就容易体现繁衍。这不就类似老话讲的,饱暖生淫欲吗?而当外在环境不适宜的情况下,诸如危险,寒冷,干燥,**,战争等,自体细胞就会选择保持。试想一下,道家修行的断荤,断火,辟谷,佛家的头陀苦行。乃至瑜伽对身体的`拉扯,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痛苦,或者练武的不断发力,对身体也会造成一种信息,这种信息往往就告诉自体,这是辛苦的状态,不适宜繁衍,那么就要保持。
电影是通过西方人的物质观念来理解人的两种归宿的。但毕竟偏了物质一面。物质的调整,是为了心性的改善做准备的。心性的变化应该才是根本。当我们的心性变得也不配合繁衍时,就容易得到健康和长寿。比如皇帝,三宫六院,总是为了多生一些皇子,而历史上是很难得有长寿的帝王的。修行人却长寿者很多。这个可以反思。
由此,可以联想到。目前社会上很多的养生讲座,几乎都没从根本上找到问题的原因。比如,人们总是以获取为收到,比如吃,各种营养品的补充。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明白了,要得长寿,挨饿是好办法。老话讲,节衣增福节食增寿。要想寿,就要少吃,甚至训练到一定阶段不吃。
篇2:《超体》观后感精选
刚刚看完了电影《超体》,不是很长的一部小电影。今年刚刚上映时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说实话,看的不是很懂,只是读了这么多年书,开始慢慢敬畏知识,对于人类的大脑开发到极限所展现出来的超强能力不得不佩服导演的巨大想象力。
从去年开始,江苏卫视的《超强大脑》吸引了众多观众朋友的注意力,真正见识了什么叫做不可思议。女主在大脑开发只有20%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这是学生党梦寐以求的事吧,从此再也不用担心考试周,轻轻松松拿高分。只是对于女主所说人性部分的消失,感到恐怖,尤其是杀出租车司机的时候,着实把我吓了一跳,但是幸运的是女主找到了教授,教授告诉了她最有意义的事情,也许因为走得太远,我们很多人都已经忘了为什么出发,从一个细胞到今天的现代文明,我们为自己的生存找寻着人生的,哲学家思想家告诉我们,电影里不断探讨我们是谁,要去哪里。最终的答案来自于原始是的物种,生命科学的老师说是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繁衍后代,生存和繁衍,这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在一本书里曾经看到过回忆录,受访者说了一句话,我活了下来。
带来混沌的是无知,知识让我们更加清楚明白,今天之所以还有怎么多风水之类的事情,就是因为整个知识大厦还有太多没有建造完成,这世界有太多的东西是我们没有办法解释的。所以今天我们还会神化毛主席,还会神化风水,毕竟这个宇宙最多的物质,暗物质对我们来说,还是一片迷茫。
超体不知道会不会实现,只不过人类一定会来到大脑开发20%,30%这样的高度,对于未来我们充满期待,毕竟邓小平同志说了: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交给我们的后代去解决,毕竟我们的后代比我们更加聪明。
这电影中加入了过多的亚州元素,尤其是中国,可能就是因为中国作为这个世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西方人眼里有太多神秘的色彩,尤其是中医完全没有办法用西医的理论来解释,可能大家都希望能够早一点将中医博大文化挖掘出来吧。
电影中还提到了时间的概念,不知道时间在物理学家的眼里什么高大上的东西,我也很奇怪时间究竟是什么东西,以怎样的方式运行,刚看到个小问题:如果明天是昨天的话,今天的星期几?很有意思的问题。总之,对于时间我的认识只能停留在莎士比亚的阶段:时间是一把无情的镰刀,任何人都逃不过去。美人也仅仅是存在于年轻的时候,对于老年人来说,容貌仅仅是用来区别他人的。
篇3:《超体》观后感精选
且先不说观后感,看了整部电影之后给我的4:《超体》观后感精选
在朋友圈里推荐《超体》,我说它能提高意识形态,呵呵! Maybe! 看电影这事儿,就如同看书一样,是投射的结果,看到的电影是什么样取决于你的内在投射了什么出来,所以,一千个人看同一部影片会有不同的感受。
言归正传,影片交代完故事背景后有位教授在告诉我们:地球生物的进化从单细胞开始,细胞的进化目的是为了把学会的技能传承下去,生命通过10亿年进化积累的知识经验从单细胞遗传到了现代的人类,看起来人类是当今地球上超级智能的物种,然而人类的大脑也仅开发了10%,教授预言如果人类的大脑潜能开发能达到更多,将是不可思议的存在……而有位叫LUCY的女孩阴差阳错的拥有了自我进化的超能力,大脑潜能开发逐渐达到100%,可以快速接受世界上所有的知识信息,最终利用这些信息制作了超级信息库,供教授等科研人员使用……当LUCY在跟教授交流自己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悟时,外面的黑帮老大正和警察枪战,此处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对比。这部片子的确节奏很快,结束也很突然,但正是这样才更能促进观后思考:如果人类是更伟大的存在,肉体只是暂时的居所,死亡也只是短暂的体验而已(因为生命是永恒的),就不存在所谓的生死名利。从整个宇宙的长河中来看人的一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如果生命的意义是为了积累更丰富的信息以便进化到更高的意识层次的话,那么人类现在在干什么?10亿年进化出来的智慧我们都用来干了什么?看看人类历史中时常爆发的战争、种族的歧视、你死我活的怨恨,对自然的破坏……我们在内耗中迷失了自己……
如果人类停止内耗,把各自的智慧统合起来,就像LUCY统合出的超级信息,那将能大大缩短进化历程。
影片最后的话外音:“生命是在10亿年前被赋予给我们的,现在你知道能用它来做什么?”是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问问自己,我们在用生命做什么?
呵呵,似乎有点太高大上了!说点接地气的,说到对孩子的教育,其实老天给每个孩子装上了差不多的大脑,除身体缺陷或大脑机能故障外,大部分正常人具有同等的习得任何能力的潜能。只是发展的先后,能力的高低,发展得早晚各有不同,而如何激活这些潜能,完全靠个体的内在动力。例如有些人爱好音乐,他们的音乐能力就被激发,有些人这部分脑细胞长期不用,偶尔用时就很生疏生硬。如能长期练习,也能发展起来,但这个动力必须来自内在,那样更能持久。我们平常所说的遗传,也就是说父祖辈在这方面经常练习,他们这部分的脑细胞比较活跃,遗传给孩子后,孩子用起这部分脑细胞来就更容易些,这就是我们说的遗传天赋。例如蒙古人擅长唱长调,因为他们环境影响,世代都在练习这部分的能力,所以那里的孩子这方面发展起来更容易,在广阔的大草原上吼几嗓子也没人觉得吵,那里的人们很轻松就能唱出如天籁的声音。而生活在南方,特别是现代的城市,孩子们大声尖叫会被制止,因为这会影响旁人,所以我们缺乏练习的嗓音要唱出长调很困难。话说回来,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又有什么不好呢,这样我们都可以在各自的领域专注的投入,统合起来就是个了不起的社会。
假如每个人的大脑潜能只用了10%,那么发展起来的区域各不相同,每个人的能力呈现出来都不一样,因此有了千差万别的个体。所以一个孩子今生要怎么发展都是有可能性的,关键看他的内在动力和持久度。而这个动力开启的入口是首先要学会和自己在一起,学会自我对话(人在投入的做事时都是在进行自我对话,例如画画时,你边画边要告诉自己下一步画什么,怎么画),学会了解自我需求和原动力。如果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外在,这个人就很容易迷失自我,失去方向。于是,我们会看到堕落的灵魂比比皆是。而不断向外求的人最终也不会达到内在喜悦和平和,因为持久的力量永远不会在外在。
就好比,在别人看来卢安克是很不可理解的“他求的是什么?”而他自己内在喜悦之情,旁人是的理解不了的。所以他的内在动力持久,不受物质世界影响。而对于习惯了追求外在物质的大众,反而会觉得他有点二,或是认为他多么高尚,其实这些都与他无关。他要的只是在不被干扰的情况下做他的教学研究,与世俗的功利无关。
这就不得不佩服华德福的教育理念:华德福通过艺术的手段,让孩子从小养成跟自我在一起的习惯,这样孩子们就更容易向内观,知道我是谁,我要做什么……,他的内在动力自然更容易激活,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也就更容易。我们知道一个人只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任何困难都只是暂时的,就算是70岁才学画画的老奶奶也能成为艺术家。
既然每个人都是这样的生命体,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你的孩子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还需要纠结吗?
篇5:《超体》观后感精选
看完《超体》,内心十分激动,吕克贝松是个天才,我看到了一部媲美我最爱的《黑客帝国》的哲学电影,尽管电影有一些不完美之处,但不影响它成为一部伟大的电影。
人脑就是一个小宇宙,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系统,称之为“6:《超体》观后感精选
说实在的,看过诸多科幻小说,对这个情节的设定并不觉得吃惊,或者难以理解,影片通过以人物露西为主线发展,探讨了一系列关于宇宙与生命、肉体与精神、人性与神性、时间与空间的哲学命题,这些命题在人类仰望星空之初便萦绕在各代思想家的心头上,从部落到城邦,从城邦到宗教,从宗教到物理,从物理再到数学,从数学再轮回到宗教,形成一个巨大的强迫性重复的轮回,但没有人能给出确定永恒不变的答案。从来都是一种想象的可能性。
电影在当代科学及哲学、神学理论的基础之上铺展开来了一幅广阔的宇宙生命图卷。它从生物产生之初为出发点,运用双时空平行交叉的叙事手段提出了一种人类精神和肉体发展方向的可能性——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的意识体。
这在科幻小说中并不稀奇,即便这种脑开发利用率的假设在现实中,被证成是错误的,脑神经学家已经辟谣说:事实上我们几乎会使用大脑的每个部分,而且大部分的大脑是一直保持活跃状态的。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有一档名为《流言终结者》(Myth Busters)的节目,他们利用脑磁图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来检测一个尝试复杂的心理任务,最后发现远超于10%的大脑被使用。
但是,那又如何,历史长河中无数次证明:科幻是最接近真相的,哪怕在初现的时候恍若笑话。
可是这部片子,打动我的其实在于进化中的情感联结的部分:
在变超体之前,露西是一个胸无大志、终日玩乐、无所目标的女学生,她住在台北却一句中文都不会讲,和各种各样的男性拍拖,寻欢作乐。她懦弱,消极,甚至无知,如果把世界比作非洲草原,那露西就是羚羊,食物链下端的食草生物,随时都可能称为捕猎者口中的食物。也可以说,前十分钟的露西给我的观感并不太好,她的存在似乎毫无意义。
后来她变身,她不再感到恐惧,毫无痛感,对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的认知能力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水平:她可以听到周围人说的每一句话,可以在十分钟之内学会一门完全陌生的语言。她的大脑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CPU,可以同时接收与处理数量庞大的数据信息。
那个时候,我感觉很不舒服,会感知露西是孤独的。会去思考:真的在智慧开发的时候,就感觉不到任何的情绪了么?直接切断了么?不像脑开发似得逐步消失或者得以平和的么?我想知道她在夜里哭泣的姿势。她独自吃饭时的落寞、她对死亡的恐惧、对爱人的拥抱的向往,其实,那时候她并不习惯她的新身份。只是她没说,电影里也不让说,其实她还是向往拥有所有的无知的生命的一切,她还只是个小女孩。根本不应该承受如此生命之重,为什么露西要是那个被“选中(the chosen one)”的人呢?也许这就是无常,没有理由,没有解释,我也只能跟随影片下去。
我看见露西走向医院的过程中杀死了对她来说可能会暗含威胁的人,果绝杀伐,毫不留情,似乎影片要表达的是她已经走向了摒弃人性、通往神性的道路。但我仍旧看见她对人性那么多留恋,给仍旧在挥霍生命的室友的中医处方,在手术台上给母亲打电话的时候回忆起的降生,回忆起记忆中无数个亲吻的感知。那些成长的欢乐与痛苦,那只断尾的慵懒的猫,那都是爱。在生命的最早期得到的,一切妈妈给的,所以她能感受到深爱,即便 I don't feel pain, fear, desire. It's like all things that make us human are fading away.,所以她仍然希望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所以才去问黑人教授”All this knowledge. I don't know what to do with it,所以她会克制自己,希望法国警察可以“To remind me“, 希望他的存在能够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若无必要,绝不杀人。
所以片中除了那个大脑肿瘤扩散救不活的病人以外,基本上露西都是用精神力量或者重力场卸除武装的。一直到她消失,依旧给警察发来了最后的讯息:“I'm everywhere”伴随着人类智识的进步,绝不应该是无可避免的人性的退化。
当露西穿越时空回到那只最早的猿人人类LUCY的身边时,我终于明白这部片子和它的女主为什么叫露西了,最高智慧的LUCY和猿猴状态的LUCY相遇时,双方用食指相互接触,就像是米开朗基罗的《拯救亚当》中的将碰未碰的手指。这一首尾呼应的处理不仅仅蕴含着对生命轮回的主题的隐喻。
1974年,法国考古人类学者在阿法地区挖掘到一个相当完整的人类化石,颈部以下几乎和现代人的构造完全相同,已可直立行走,根据骨盆开口寛度认为是雌性,后定名为阿法南猿(又称阿法猿人),称为“露西”,而在包括天主教、东正教等在内的各教派中,“圣露西”(Saint Lucy)或称“圣路济亚”(Saint Lucia),均被尊为圣人。她被列入弥撒常典,除圣母玛利亚外,以名为纪念的7位女性之一。根据《圣徒传》所载,露西生活于古罗马时期,遭受迫害而殉道。关于其殉道过程有多种说法,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其升天后,成为光明使者,盲人的主保圣人。同时Lucy也是英语或法语国家中,常见的女性名,有光明、使光明等含义。
露西,她寓意人类从古猿逐步进化为智人(现代人)并将继续进化成为宇宙高级生物。她将给与现在还生活在蒙昧黑暗时代的人类以光明。她也是殉道者,她的自我牺牲将造福全人类。
一切的一切,似乎可以进一步探讨更多的神的领域、哲学的领域。然而我们只能得出影片中那样悲伤的结论么?——唯一度量人类历史的单位,只有时间。如一些影评中所描述的:时间之外,一切尽是虚无?
我认为不是的,人是不自由的,因为我们的肉体受缚于这时空。在这永恒的时间和空间里,我们作为一个短暂的个体可以做什么?在影片中教授的台词使我热泪盈眶——“生命的本源起源于,7:《超体》观后感
人类的大脑是身体里最神秘莫测的器官,科学研究也证明了我们只能运用其10%的能力...《超体》的预告片活脱脱的就把人给忽悠了一把,若是普通观众带着看黑寡妇动作爽片的心情买票进场,得到只会是两种结果,一是:“他妈的我到底看了什么?”,二是感谢Luc Besson导演的有心唬弄,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让你上了一堂点到即止的科学哲学,万物由来,人类起源的有趣探讨。
影片开始以一只雌性人猿配以Scarlett Johansson的标志性声线娓娓道来故事发展,这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第一只人猿,为它取名为Lucy。人猿是人类进化前的祖宗这是3岁小孩都懂的事了,导演在这个桥段上为电影的开场和结束来个前呼后应,暗喻了人类文明的起源,是脑袋发挥到99%的现代女神“指点迷津”,随后即切入精子大量涌出与卵子结合的画面,两个单细胞结合是生命的缘起,人类或许就此而诞生。
电影快速切换生态纪录片的剪辑手法融入电影剧情让我惊喜非常,酒店外男友被枪毙,女神被挟持,切换的是花豹猎捕小鹿这弱肉强食的画面,从这里开始,我已不管接着电影如何发展,我的肾上腺素已被燃起,就这样被导演聪明的手法深深吸引。好莱坞最强绿叶Morgan Freeman登场,辨识度高强的声音让人会心一笑,主要负责向观众解释人类大脑的开发和极限,如果有那么一次机会人脑可以逐步进化,将会如何能人所不能。
当脑力逐渐增加,女神的表情就越来越呆滞,在20%之时,女神还可以和家人哭诉心中情,但却没法感觉到疼痛了。30%已是过目不忘,能够快速的在网络上掌握一切资料,操控电器找到教授,看穿人类身体机能,面对唠叨的室友还持有一份关心,顺带为中药药方卖了广告,甚至已看懂中文。40%,能够轻易的驾驭身上的'细胞组织,发色发型长短说变就变,在飞机上能看出物体的分子,但此时由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已负荷不到脑袋的快速运转,产生了分裂。
50%时上演了满足看动作爽片的观众们,在巴黎街头演了部追车闹剧,此时女神眼前看到的已不再是个体,满街的手机讯号,迅速找到目标讯号的具体位置。脑力还不断的上升,随后女神已可任意的操控敌人知觉,要晕倒就晕倒,要漂浮就漂浮,慢慢的她已不再大开杀戒,因为她的能力已远远超越人体的极限,这样的铺垫或许是为了告诉大家,人的七情六欲,不管是愤怒或冲动都会随着脑力的增加而不再需要,因为情感绝对是进化的障碍(但却是身为人类最大的依靠),当你的能力超越一切,你还会将他们放在眼底?女神表示我还有大事要做呢!
电影中教授还传授了另一个论点,就是我们体内聪明的细胞,细胞会随着我们的生存环境而演化,为什么细胞没有追求长生不老,而会渐渐的老死,因为我们存在的环境合适繁衍,一代传一代也算是永生的表现,所以蒙太奇画面的安逸宁静对比各种灾难性场景让观众容易消化这项论点,当此时环境恶劣,无法继续繁衍,我们的细胞就会选择永生,但死亡造就永生?这点就颇有争议性,看法因人而异。
时间是万物存在的根据,这一点我非常喜欢,女神的解说也浅白易明,在空间里的缓慢推行使我们在宇宙间留下了痕迹,不如试着把时间无限倍的拨快,你认为还有什么有本事留下?这一点和女神身上新陈代谢的演化是吻合的,上一段的物竞天择,到这一段的时间论都在为大家说明了女神最终消失的最大依据。当脑力发挥到99%,女神不是一般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影片高潮的时空穿梭并不是时空穿梭,那仅是女神脑袋里装着的宇宙起源,以纽约时代广场一步一步的回到地球的形成,见到了人类始祖并以经典动作,食指对食指传授文明,但我相信这只是导演的小巧思,你想想当教授在Pendrive看到竟然是女神成就现代文明,那故事不是很好笑吗?
纵然电影里时空画面或是理论是再普通不过的科学常识,但也足以佩服导演的用心经营,所有的剧情细节浅尝即止,娱乐性饱满,留下悬念(因为任谁也无法给出确切答案!)让观众在走出影院后有茶余饭后的话题,纵使评价再两极,但这电影也已在你的生活里留下一席之地,里头包含了多数的生活细节,让我可以不经意的向朋友说:”现在的情况《Lucy》里已探讨过,就像那一段......”朋友固然翻我白眼,但我依然乐此不疲解释这电影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