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阅读题小石潭记(精选8篇)
中考阅读题小石潭记
(江苏省苏州市)阅读《小石潭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9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B、 全石以为底 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C、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C、 皆若空游无所依 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7、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 )(2分)
A、日光下彻
B、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D、尉果笞广(《陈涉世家》)
8、阅读2:小石潭记中考阅读题
二(一)课内文言文阅读(7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斗折蛇行”中的“蛇”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
B.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岳阳楼记》
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
D.群臣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②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案】6.C(2分)
7.①大约 ②逆流而上(共2分,每小题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有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8.①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②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乘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也不认为快)。(共3分,每小题1.5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篇3:《小石潭记》中考阅读
《小石潭记》中考阅读
(海南省)阅读短文,完成18~21题(12分)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①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8、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篁竹(huáng) B、水尤清冽(liè)
C、往来翕忽(hé) D、犬牙差互(cī)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如鸣佩环(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3)以其境过清( )
(4)隶而从者( )
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全石以为底。 译文:
(2)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
2l、文中4:中考阅读《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5、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水尤清冽 尤:_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__________
(3)以其境过清 清:___________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如鸣佩环,心乐之
答: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
《小石潭记》中考阅读题答案汇总
7、文中5:《小石潭记》阅读题
《小石潭记》阅读题精选
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4分)
①佁然不动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③以其境过清 ④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3】选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
【小题3】试题分析:柳宗元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因此凄苦是他感情的基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点评: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概括出选段的主要内容,再根据题干的要求用原文的语句进行回答。
篇6:《小石潭记》阅读题
《小石潭记》阅读题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著名的文学家,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_______篇,合称为《________》。
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
水尤清冽 __________________
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
斗折蛇行 __________________
佁然不动 __________________
3、7:《小石潭记》中考阅读题答案
(一)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文章的是唐代的文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1分)
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①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②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8:《小石潭记》中考阅读题答案
10.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一则简介。(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5.(1分)柳宗元 6.(2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或: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7.(4分)①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谁特别清澈。 ②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来往的人。 8.(2分)意在表现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9.(3分)示例: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10.(4分)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2023年河北省课改区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二)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5、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水尤清冽 尤:_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__________
(3)以其境过清 清:___________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如鸣佩环,心乐之
答: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