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的写法(精选6篇)

通报的格式、写法

       通报的格式、写法

       通报是把工作情况、经验教训、好坏典型事例等,通知所属下级单位的文件。

       通报的作用在于沟通消息,互通情报,使有关单位和组织了解工作的进程,树立全局思想,安排自己的工作;或使其学习他地、他人的`经验,见贤思齐,推动自己的工作;或使其记取他地、他人的教训,引以为戒,警惕类似问题的发生。因此,撰写此类公文,要放眼全局,拿准所通报内容的普遍意义。要事实准确,把时间、地点、人物、数据、事例、背景都书写清楚。要目的明确,对其原因、影响、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地总结,使人得到教益。

       通报采用叙事的写法,总的要求:叙事清楚,简明扼要。

篇2:表彰通报的写法及

       于表彰五华县商业局xxxx年商业工作成绩显著的通报

       各县商业局、局直属各公司:

       xxxx年五华县商业局认真落实经营责任制,强化企业管理,在市场竞争激烈、商业工作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团结广大干部职工,鼓足干劲,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购销利税全面增长。去年,五华县商业系统商品总购销实绩××××万元,比上年增长276%,其中总购进××××万元,比上年增长1117%,总销售实绩××××万元,比上年增长3674%,其中纯销售××××万元,比上年增长50%;实现利润×××万元(不包括批发税),比上年增长166%;上交国家税收×××万元,比上年增长18倍,实现了购、销、利润、税收同步增长。

       二、亏损大户食品行业扭亏为盈。五华县商业系统按省政府规定,加强生猪购销管理,端正业务指导思想,落实生猪经营和扭亏责任制。全年收购生猪××万担,比上年增长314倍,占全县生猪总上市量的`70%,完成商品总销售××××万元,比上年增长208倍,实现利润××万元,比上年亏损××万元,增盈××万元,35个食品核算单位中,有30个盈利,亏损单位从上年的32个减为5个。

       三、加强网点建设,更好地发挥国营商业主导作用。近几年来,五华县以少花钱多办事的精神,加强商业网点建设,去年扩建了34间门店,到目前为止,营业面积6 437平方米,比改造前的3 871平方米,增加2 566平方米,改造后的门店,美观大方,既增加了服务项目,扩大了经营范围,方便了群众购买,又占领了市场阵地,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了国营商业的主导作用。

       鉴于五华县一九八七年商业工作成绩显著,市商业局决定予以通报表扬,希望我市各级产业部门在新的一年中,要学习五华县商业局的先进经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深入改革,开拓经营,繁荣市场,把商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发展我市的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xxxx年一月二十二日(公章)

       抄报:省商业厅、市财办、市府办

       抄送:五华县财办、五华县府办

       [析评]

       这是一则表彰性通报。

       正文分三个层次:一是概括介绍五华县商业局的先进事迹,简洁清楚地交代了时间、人物(单位)、事件(事迹);二是介绍具体的先进事迹材料,即购、销、利全面增长;亏损大户食品行业扭亏为盈;加强了网点建设,更好地发挥了国营商业的主导作用;三是写表彰决定,并发出号召。文章使用绝对数、百分数、对比数等各种不同的数字,便于精确地说明成绩显著的程度,给人以深刻印象。

       [例文14]

       表彰通报

       市×××化工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贯彻《安全生产条例》,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实现全年生产无事故。成为市表彰通报的主要毛病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标题不规范。应由事由和文种组成。

       (2)表彰事项不具体。文中只写“市政府决定对×××化工厂通报表彰”,具体奖什么未写明。

       (3)未写明×××化工厂是哪年实现安全生产年的,影响了本文的严肃性和真实性。

       (4)正文内容残缺。应补写上号召和要求。

       (5)标点不当。“事故”后的句号应改为逗号,以免割断其内在紧密联系。

       (6)发文机关应写全称并标明印章。

       (7)成文时间应用汉字书写。

       (8)缺主题词。

       改写稿为:

       关于对市×××化工厂实现安全生产年的表彰通报

       市×××化工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贯彻《安全生产条例》,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xxxx年实现全年生产无事故,成为我市3:公文写作基础知识:通报的写法及

       通报,是党政机关中常用的一种公文,是进行宣传教育和交流信息的一种工具,主要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也是国家公务员经常写作的一个文种。

       通报,一般通用的“三段式”写作,对于申论来说,有一定的“借鉴”之处,特别是批评通报的写作中,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危害,提出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措施办法,并辅以相应的议论等,均可联系到申论写作中针对概括出的问题提出对策或方案,并对对策或方案进行论证。无疑,这种联系,自然会不断增强我们在学习中融会贯通的能力,对申论应试是大有裨益的。

       (一)通报的适用范围及特点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通报有两个特点:

       1.内容的真实性。真实是通报的生命。通报的任何情况、事实都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有差错,更不能编造假情况。因此,写通报,对正反两方面的事实都要认真核实,做到准确无误,没有水分。例如对先进事迹的通报表扬,要实事求是地反映,不要拔高,更不能借贬低群众,来提高先进人物。

       2.目的的晓谕性。表彰先进的通报,对被表彰单位是一种鼓舞、激励;对其他单位是一种教育,引导其找差距,学先进;对后进单位是一种鞭策,激励他们学习先进,迎头赶上。批评性通报的目的则是让人们知道错误,认识错误,吸取教训,改正错误,引以为戒。交流情况的'通报,是让人们了解通报的事项。

       (二)通报的主要类型及行文方向

       根据通报的作用和应用范围,可将通报分为三类:

       1.表彰通报。用于在一定范围内表扬好人好事。

       2.批评通报。用于在一定范围内批评错误,纠正不良倾向。

       批评通报和表彰通报,都是下行文,制发单位没有级别限制。

       3.情况通报。多用于向有关方面知照应该掌握和了解的信息、动态,以供工作参考。

       情况通报多作下行文,也兼作平行文。

       (三)通报的作用

       通报对下级和有关方面的指导作用重于指挥作用,主要是起到倡导、警戒、启发、教育和沟通情况的作用。具体作用是:

       1.嘉奖和告诫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对具体的人和事表扬或批评,借以达到鼓励先进、弘扬正气或批评错误、打击歪风邪气的目的。表彰通报和批评通报对当事人的奖励或惩罚,具有行政约束力。

       2.交流作用。传达重要情况和知照事项的通报,能及时交流信息,上情下达,并能促进上下级之间、有关部门之间的相互了解。

       (四)通报的结构与写法

       1.标题。通报的标题通常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个要素构成,有时可省略发文机关和事由,只写“通报”二字。但比较重要的通报则不能省略。

       通报的签署和时间也可以在标题下方,这样则不再落款;通报也可以有抬头、落款,时间则写在发文机关下面。

       2.正文。

       (1)表彰通报正文的一般写法。

       1)叙述先进事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迹、怎么做、结果;

       2)对上述事件进行分析、评议,指出其典型意义,或概括其主要经验。语言要简明概括;

       3)提出表彰或发出号召。

       如果是转发式的表彰通报,正文部分先对下级机关所发的这个材料进行评价,加上批语,即对被表彰者进行评议等,再发出号召或提出要求。

       (2)批评通报正文的一般写法。

       1)通报原由,即将事故或错误事实的经过情况、时间、地点、事故、后果等交待清楚;

       2)对事故进行分析评议,重点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指出事故的性质及其危害,并提出处分决定;

       3)写明防止此类事故的措施,要对症下药,提出告诫,或重申某一方面的纪律。

       (3)情况通报的一般写法。

       情况通报的正文,关键在于对情况的掌握要确实、全面、充分。它的正文包括:

       1)叙述情况;

       2)分析情况,阐明意义;

       3)提出指导性意见。

       (五)通报与通知的区别

       从通报与通知的特点和作用,可以看出它们的主要区别有:

       1.内容范围不同。通知可以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批转和转发公文,传达需办理和周知的事项等;通报则是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传达、交流重要的情况、信息。两者虽然都有告知的作用,但通知告知的主要是工作的情况,以及共同遵守执行的事项;通报则是告知正反面典型,或有关重要的精神或情况。

       2.目的要求不同。通知的目的是告知事项,布置工作,部署行动,内容具体,要求受文机关了解要办什么事,该怎样办理,不能怎样办理,有严格的约束力,要求遵照执行;通报的目的主要是或交流、了解情况,或通过正反面的典型去教育人们,宣传先进的思想和事迹,提高人们的认识。

       3.表现方法不同。通知的表现方法主要是叙述,告知人们做什么,怎样做,叙述具体,语言平实;通报的表现方法则常兼用叙述、说明、分析和议论,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六)通报的写作要求

       1.注意时效性。发通报要抓住时机,及时将先进典型和经验向社会宣传推广,对反面典型予以揭露,引起警戒,或对某些重大事项和重要情况,及时予以通报,以起到交流情况、信息,指导工作的作用。错过时机的通报,就失去了它的时效性,没有行文的意义了。

       2.注意指导性。不能事无巨细都发通报,要选择对工作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事项来发通报。通报要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就应选择典型。先进的典型要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能揭示时代的本质,体现时代的精神。反面的典型,应有一定的代表性,能体现鉴戒的作用。所以,只有选准、选好典型,通报才能起到激励教育、推动工作和批评警戒的作用。

       3.注意真实性。通报中所涉及的事例,必须是客观存在的,经过反复调查、认为是真实可靠的,绝不允许捏和虚构。同时,事例的反映要准确,不能夸大或缩小,要实事求是。通报在结尾提出的希望和号召,也必须切合实际,有一定的针对性,使读者能够接受或受到启示。

篇4:公文写作基础知识:通报的写法及

       表彰通报

       市×××化工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贯彻《安全生产条例》,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实现全年生产无事故。成为市表彰通报的主要毛病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标题不规范。应由事由和文种组成。

       (2)表彰事项不具体。文中只写“市政府决定对×××化工厂通报表彰”,具体奖什么未写明。

       (3)未写明×××化工厂是哪年实现安全生产年的,影响了本文的严肃性和真实性。

       (4)正文内容残缺。应补写上号召和要求。

       (5)标点不当。“事故”后的句号应改为逗号,以免割断其内在紧密联系。

       (6)发文机关应写全称并标明印章。

       (7)成文时间应用汉字书写。

       (8)缺主题词。

       改写稿为:

       关于对市×××化工厂实现安全生产年的表彰通报

       市×××化工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贯彻《安全生产条例》,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1993年实现全年生产无事故,成为我市5:通知与通报的区别及其写法

       通知与通报的区别及其写法

       一、通知与通报的区别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聘用干部。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通知和通报有相似的一面,两者都具有知照性的特点,可以用来沟通情况,传达领导机关的意图。但两者的功用又明显不同:通知提出工作意见和办法,要求遵照执行或限期执行;而通报则着眼于思想和路线方面的教育。

       二、通知的分类和写法

       (一)通知的分类

       1.指示性通知。用于指导下级机关开展工作,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或共同执行的事项。

       2.批示性通知。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等。

       3.一般性通知。用于向下级机关知照一般事项。如要求报送材料,告知机构的设立与撤销、人员的任免等。

       (二)通知的写法

       三类通知中,一般性通知比较简单,只要做到言简意明、没有遗漏就可以了。以下只介绍指示性通知和批示性通知的写法。

       1.指示性通知的写法

       (1)标题。通知的标题要注意完整性,在准确的基础上求精炼,以方便阅读和存查。(其它几种通知的要求也是这样)。

       (2)正文。一般包括三部分:

       6:通报格式及

       通报,用于向所属机关、部队或有关单位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主要用于介绍工作进展情况,交流经验和表扬先进,批评错误。它属于教育性公文。通报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及时性等特点。

       (一)通报的种类、用途和承办单位

       通报按其用途、性质和内容可以分为三种:

       1、表扬性通报。宣扬和推广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加强对工作的引导和指导。

       2、批评性通报。及时纠正错误倾向和问题,以杜绝类似问题的再发生。

       3、情况通报。沟通信息,互通情报,使有关单位了解全局情况,计划安排工作,以推动本单位工作的开展。

       通报使用范围很广,政治机关各业务部门均可根据职责分工和本部门业务开展情况,承办通报。

       (二)通报的拟制方法

       1、标题

       标题主要有四种写法:

       ――关于 事由 文种,如《关于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情况的通报》;

       ――关于 事由,如《关于×××违反“五条禁令”的情况》;――事由 文种,如《基层俱乐部建设情况通报》;

       ――事由,如《第×支队做好老兵退伍工作的做法》。

       2、正文

       通报在写法上,可采用直述式转达式两种做法。直述式即由发布通报的机关直接叙述所通报的事件。转达式即转发下级机关的通报,写法与转发性通知的写法大体相同。

       ――表扬性通报。主要用于表扬好的单位和好人好事,树立先进典型。目的.是表彰先进,推广经验,以点带面,促进工作。其正文内容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先进单位或个人的先进事迹和主要成绩。主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大致经过及社会反响写清楚,叙述明白。二是主要经验和做法。主要要把取得的成绩,获得成功的原因,真实、具体地叙述出来。三是学习、推广经验的方法或要求。主要把通过学习、推广经验、解决什么问题或达到什么目的讲明白,给人以操作性。

       ――批评性通报。主要用于通报事故或反面典型,使人们从中吸取教训,达到以典型事例进行普遍教育,警惕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目的。其正文内容通常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错误问题或错误的主要事实,要把问题错误发生的时间、地点、大致经过、结果和现状,都要交待清楚。二是发生问题的原因、危害和教训,主要是通过问题发生的原因,分析其危害和应吸取的教训,从而达到该通报的目的。三是防止发生类似问题出现的措施和要求,主要是根据已经发生的问题或产生的错误及其原因、危害,给部队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要求。

       ――情况通报。主要用于向本部队传达重要情况、动向和信息,也就是把某项工作的事实情况以通报形式向所属单位公布,使之了解情况,以达到推动工作的目的,内容一般包括:工作或事项的基本状况;主要做法和已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的打算或要求。

       3、签署

       通报由单位署名。以党委、纪委名义下发,署名党委、纪委;以本级名义下发,署名本级,如“第×支队”。政治机关各业务部门承办的通报,多数以政治机关名义下发,署名政治机关,如“第×支队政治处”。

       (三)通报的拟制要求

       拟制通报,要勤于调查抓本质,客观公正务求实,迅速及时态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