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感人事迹(精选12篇)
关于地震作文:感人事迹
摘要:这一天在汶川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迹:在房屋倒塌的一瞬间,一位母亲把她那三.四个月大的孩子放在自己的胸下,当救援官兵发现她的时候已经没有呼吸了。
5月12日14时28分在这一时刻有人在午睡.有人在学习.有人在工作。
忽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一间间楼房变成了废墟,地震发生后汶川几乎变成平地。
这一天在汶川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迹:在房屋倒塌的一瞬间,一位母亲把她那三.四个月大的.孩子放在自己的胸下,当救援官兵发现她的时候已经没有呼吸了。忽然救援队长说:“这里有一个婴儿。”使救援官兵高兴了起来,随从的医生把他转移到车子上,发现襁褓里有一部手机,上面有一封写好的短信说:“如果你能活着,请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死的医生看到了这一句话,都情不自禁的哭了起来。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能打败这一场灾难。
篇2:汶川地震感人事迹
四川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学校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坍塌,师生伤亡严重。二年级语 文 老师汤宏在生死一刻的最后选择令人感佩和动容。这是一名20出头的年轻教师,家里的孩子刚刚六七个月大。地震发生时,他所教的班级位于一楼,完全可以逃脱,但他却选择留下来救护孩子。 汤 老师最后的姿势定格在这样的画面上——两个胳膊下各抓了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个孩子。被他用血肉之躯护住的孩子们幸运地活了下来,他却在瓦砾中牺牲。
该校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英语老师吴忠红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学生。地震袭来,吴老师引着学生从楼梯口疏散,听到有学生还没下来时,他义无返顾地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吴老师和几名学生被吞噬……
抢险战士从废墟中找到吴老师的遗体时,已是3:汶川地震感人事迹
“妈妈,我想你!” “瑞瑞乖,你快快长大点,妈妈把你带到彭州读书书哈……”
这是5月12日中午12时许,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和她远在北川县、朝思暮想的两岁小宝贝的一次电话通话。
两个小时后,14时28分,蒋敏与女儿永远天各一方。在这场灾难中,蒋敏全家10口人死亡。揩着永远也揩不完的眼泪,蒋敏转身投入彭州抗震救灾4:汶川地震感人事迹
“清清,那个美丽好学的女孩,你们看见没有?”在救助现场,蓥华镇中学初一一班班主任陈全红一直关心着一个名叫邓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这个贫困家庭里的小女孩,人穷志不穷,常在回家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
在乱石堆中,每看到一具学生的尸体被挖抬出来,陈全红就会默默流泪,“他们一天前还是活蹦乱跳的,咋一下子就变成了这样呢?”
终于,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让陈老师与官兵们感动的是,这个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陈全红一下子哭了,抱着清清连说:“好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出来,就比什么都好。”
与邓清清一样,另一名被压在废墟里名叫罗瑶的女孩子在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一遍遍地哼着乐曲,靠着顽强的“钢琴梦想”激励自己不要入睡,结果她赢了死神。
篇5:四川地震感人事迹
一个普通的母亲,亿万为人父母者中的平凡一个,在无情的自然灾害面前,她却不辞数千里、不顾生命危险前往地震的中心地带寻找、救助自己的儿子。不抛弃,不放弃,在消防官兵们的全力救援下,她儿子终于在被埋一百二十四小时后,奇迹般地获救。
龙金玉是贵州黔东南凯里市的一个普通居民,是一所学校的行政人员。五月十二日的汶川大地震,却让这个离震中数千里地母亲格外关切---她的儿子就在震中地映秀镇工作。她开始每天给儿子打电话,电话打不通!托人打听,但杳无音信。最初(公文有约为您提供)的几天,电视成了她获得儿子消息的唯一渠道。茶不思饭不想,天天以泪洗面的她焦急地等候在电视机前,希望能够得到儿子平安的画面。但映秀镇几乎被毁灭性震毁的景象让她万分焦急紧张,她儿子正在映秀镇工作!
“死的活的都要看到!”在哭了几天后,对儿子的挚爱让金女士做了一个同事和邻居们都不敢相信的决定:亲自去地震最严重的汶川县映秀镇寻找儿子。她丈夫告诉她:“等等吧,地震情况还不明,还有余震,现在去,不安全!”金女士说:“不行,一定要看到儿子,哪怕是埋葬他的废墟!”
十六日,金女士只身出发了。随身连吃的都没有带。“我什么都吃不下,”她说。从家乡到贵阳,再飞到成都,她行色匆匆。6:四川地震感人事迹
5月20日,连续抗灾180多个小时的绵阳市小浮桥派出所民警唐勇军接到家中电话,谁知竟是一个噩耗:他的妻子——绵阳市社会福利院工作人员齐羽累倒在抗灾工作岗位上,抛下他和年仅6岁的女儿,永远地走了。这位34岁的硬汉半晌沉默不语,随后再也难忍伤悲,泪如泉涌。夫妻两人同在抗震一线,他怎么也接受不了爱妻离去的残酷事实。
同一城市夫妻电话报平安
地震发生后,唐勇军受命到南河体育中心安置点维持秩序,并负责辖区的治安巡逻。巡逻中,他挡获了2名盗窃嫌疑人和1名抢夺嫌疑人,维护了一方平安,并积极帮助群众搭建帐篷。
齐羽所在的福利院在地震中遭到了一定破坏。为了180多名孤寡老人和儿童,长期患有心脏疾病的她立即赶到了福利院,和同事一起组织自救,安置好孤寡老人的临时住所,同时积极接收安置来自北川的受灾群众。
来不及回家的齐羽给父母打电话,让老人照顾一下女儿。同在一座城市的夫妻俩,每天只能通过电话报平安。
送别爱妻他重回抗灾一线
20日那天,太过劳累的齐羽突然晕倒在工作岗位,同事立即将她送往医院抢救。可她仍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闻知妻子去世的噩耗,连续执勤180多小时的唐勇军再也无法强忍眼泪。在医院里,他紧紧抱住6岁的女儿,轻唤着爱妻的名字。女儿一遍遍哭喊着:“爸爸,他们怎么把妈妈的脸盖上了啊?妈妈怎么啦?”“宝贝,妈妈有点累了,想休息休息……”女儿扑在他的怀里,唐勇军的泪水滴在女儿的身上,在场民警无不为之动容。
在处理完爱妻的后事后,唐勇军婉拒了领导让他休息的建议,主动提出再回到抗震救灾一线去帮忙,“我妻子倒在抗震一线,未完成的工作,就由我来继续完成吧。”
编者按:看不完的悲壮画面,读不尽的滴血故事,尽管我们万分不愿,但爸爸妈妈还是撇在孩子走了,身强力壮的儿子还是带着父母的一切希望走了,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空留下孤儿、孤老、孤残,所有的悲剧都在这短短的一瞬间化成了黑色的定格。
可大地震不相信眼泪,眼泪挽救不了失去人道生命,更解决不了我们即将面临的更残酷的现实,尽管我们现在得到了世界的广泛同情和支持,得到了所有中华儿女的慷慨解囊,我们也完全相信在政府倾全国之力的帮扶,在社会各界大力无私的援助之下,不幸的人们会很快衣食无忧,重建家园,经过这场浩劫他们甚至会生活的更幸福,但他们失去的亲情和亲人却是再多的金钱和物质也无法取代的。这场灾难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伤痛,而留给他们的却是无尽的心痛,而这种心痛可能要埋藏在他们心灵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现在就需要我们擦干眼泪,勇敢的担负起一份责任。
篇7:四川地震感人事迹
四川地震感人事迹:私人诊所医生拿出全部药品救人
在遵道镇,记者见到了28岁的韩先成,鼻梁上架一副眼镜,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就是他,在地震发生后,博文,我知道这篇博文无法带来什么实际的帮助,但是,这是我想到的最便捷的,我所能立即做到的文虽然没有力量,但是至少我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件事情。只有完成了文章,一元捐款,都是一种支持,注定是荣耀与灾难交辉的一年,灾难的是中国人的土地,荣耀的是中国人的心。
篇8:四川地震感人事迹
当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们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自己感天动地泣鬼神的故事时,亿万人的心灵被震撼了,无数人的泪水夺眶而出――
蒋敏,一位年仅28岁的普通民警,包括母亲和年仅2岁的女儿在内10位亲人被大地震夺去了生命。她强忍着巨大的悲痛,不停地在灾区奔忙,几度昏倒在救灾现场,15天后才回到北川祭奠亲人。她对记者说:“我失去了那么多亲人,却得到了更多亲人,永远不会孤独。”
5月15日,在一个受灾群众安置点,看到饿得哇哇大哭的婴儿时,江油县女民警蒋小娟毅然敞开胸怀,同时给两个孩子喂奶。她说:“孩子们太饿,就一边喂一个吧。”而此时,她不满半岁的儿子却正在老家农村吃米粉。
有一位军人,当战友不让他再进入废墟救人时,他愤怒地指着身上的迷彩服大喊:“一个兵,穿上军装的时候,就不再是你老子的儿子,你老婆的男人!而是老百姓的儿子,国家的军人!”
清华大学博士梁苏会向灾区人民献血时,看到已经排了上千人的长队,她冲到队伍前面恳求道:“求您了,抽我的血吧!”
……
灾难面前这些顶天立地的人既是普通人,也是时代英雄。他们的话语虽然朴实无华,却格外真诚,所以才掷地有声,才能感动亿万人,影响后来人。
这些实话似乎没有一点儿文采,甚或有点粗鲁,但正是这些毫无雕琢的语言,闪烁着人性美的绚烂光辉,让人更感到亲切、真实、可敬、珍贵,是提炼我们民族精神的宝贵素材。
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们,或忍着痛失亲人的悲伤,或忍着亲人离散的忧苦,或忍着连续奋战的疲劳,或忍着幼子挨饿的心痛,面对被地震伤害的同胞和毁坏的家园,只有一个信念:救人!帮人!所以,他们的语言简单而朴实。
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们用朴实而又感人的话告诉我们,只有做到了,说出来的话才有分量;只有真诚的话,才是人世间最动听的语言。
篇9:512汶川地震感人事迹
512汶川地震感人事迹800字
救援人员的脚步声刚停留在废墟前,10多个孩子的声音就传了出来:“叔叔,救我……”紧接着,哭声传出一片。北川县中学、幼儿园,曲山小学的废墟中,总会传出这样的叫声和哭声,一直揪扯着人们的心。昨天,我们徒步22公里进入绵阳市北川县,一直因我们的力量单薄而自责,为孩子们那一阵阵稚嫩的揪心呼救声而落泪……
一个年仅九岁的孩子,在生死关头,顾不上自己的伤痛,多次冒险解救同学;被压在废墟下,为安抚吓哭的女同学,带头领唱《大中国》……和那个危难时刻撇下学生夺命而逃的范跑跑老师相比,眼前的这个小英雄,其道德境界和人格魅力,大放异彩。最让我动情的,不是这些,而且林浩的心愿,将来当一名工程师。之所以有这样的心愿,源于他看到倒塌的`教学楼,直接威胁到和他同龄的儿童的生命安全。
也许,这个九岁的孩子,还不懂得地震中倒塌的教学楼,可能和建筑质量有关。难能可贵的是,小林浩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指望成年人再建设楼房时,首先考虑提高楼房的抗震标准。但他本能地意识到,震不垮的房子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自己同龄的小伙伴们。于是,在他的内心里,建造震不垮的房子,成为一个最大的心愿。如果没有更为刻骨铭心的事件,这个心愿,将成为他今后学习的方向。
林浩的心愿,与其说是他个人的心愿,不如说是全国人民的心愿。一个家庭不能没有孩子,祖国不能没有儿童。儿童的安全,就是国家的安全。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无法遏制地震的发生,但是,尽可能建造抗震级别高、不会轻易倒塌的房屋,有效减少地震对人类生命的威胁,基本上还是可以做到的。有消息说,日本建筑物的抗震级别,高达12级。而我国的抗震级别,能达到8级已经很不错了。此次地震中倒塌的一些学校的教学楼,抗震级别显然不足8级。建造楼房时忽视了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给许多家庭造成了巨大的悲剧。看到房子倒塌的残酷,使小林浩萌生了当工程师的心愿。林浩的这个心愿,如果变成现实,起码需要的时间。谁敢保证,在这15年里,中国不会再遇到强烈地震?与其坐等林浩发奋读书,为建造震不垮的房子而努力学习,不如由我们这些成年人先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加固现有的房屋,将抗震标准提高到8级;新建的楼房的抗震级别,最好超过10级。纵然再有特大地震,不至于动辄有数以万计的同胞为之丧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有些心愿,则具有普世价值(这个说法,不同于南方某报所谓的“普世价值”。),这样的心愿,因其无私而大公,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实现,需要整个社会一起来分担,合力将心愿这张图纸变成现实。小林浩的心愿,即是一例。
成全小林浩的心愿,就是成全我们自己的心愿。为了悲剧不再,除了建造震不垮的房子,我们别无选择。
0:九年级汶川地震感人事迹
5月16日,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4天。4天来,发生在灾区的一个个自救、互救、援救的故事,不断撞击着我们的胸膛。在大灾难突然降临的那一刻,爱,迸发出了最动人的力量――亲人之间,生死相依;朋友之间,相互激励;陌生人也挽起手臂。这些故事,让我们落泪,也让我们坚强。这些故事激励着我们,只要我们咬牙挺住,只要我们不放弃、不抛弃,希望,就在前方。
去世前,她给孩子留下短信
5月13日中午,救援队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救援队员从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大声呼喊,没有任何回应。这是震后的北川县,还有很多人在等待着救援。救援队走向下一片废墟时,队长好像意识到什么,忽然返身跑回来,他费力地把手伸进她的身下摸索,高声喊,“还有个孩子,还活着!”
一番艰难的.努力后,人们终于把孩子救了出来。他躺在一条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
随行的医生过来准备给孩子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大灾难面前,母爱,孕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1:青海玉树地震感人事迹
(谈朝闻)
4月16日上午9点到11点,两个小时,广州消防20多名救援者经历了从希望到失望的剧痛。
在玉树州震中结古镇民主街住宅区,他们发现客厅里没有永吉才仁和她姐姐白文毛的踪迹,卧室里也没有。官兵们每徒手搬开一块砖、一片木板,失望就会增加一分。
11点,一个男人的出现,终结了大家的希望:“白文毛与妹妹永吉才仁已经遇难。”这个男人是永吉才仁的丈夫珍夏。
挖出来的白文毛怀里,是她9个月大的孩子。白文毛双手紧抱孩子,头部死死地护着孩子的脑袋,倒塌的砖头正好砸在白文毛的后脑。她是用母爱和生命,换来爱子最后生存的机会。
手都割破了,还是没发现生命迹象
没有人抱怨自己的脚被扔过来的砖头砸到,更没有人抱怨铁锹扬起的阵阵灰尘。广州消防20多名官兵正在徒手将坍塌的房屋清理干净,期待奇迹的出现。在他们脚下,姐姐白文毛和妹妹永吉才仁或许正等待着救援者的到来。
玉树电力公司禅古发电厂的罗松江永带着7名兄弟赶来帮忙。“一定要找到她们两姐妹”。罗松对记者说。
白文毛是禅古电厂的运行班班长。4月14日早上7点多地震过后,白文毛和她妹妹的手机从此“无法接通”。怀疑两姊妹还在废墟下的罗松向救援队求助。
拯救行动从9点开始。这是一片面积超过150平方米的住宅。今年30岁、已成家3年的永吉才仁和34岁、未婚育有一子的姐姐白文毛住在这栋住宅里。
广州消防救援者和一些志愿者开始从客厅位置寻找生命迹象。所有的砖头通过一双双手送到了外面的院子里,可视仪从4个方向向下面空隙的地方往最深处送,但那里连一只袜子的影子都没有。
“有一张床,这里有一张床。”一个志愿者大叫起来。所有人的目光开始转移到了西北角。这时已是9点40分。官兵们扑上去,掏出砖头和玻璃碎片往外扔。玻璃碎片将手割破,血通过手套滴到了泥土上。
掏开一个口子,生命探测器开始向下搜寻。但又一次让所有人失望了。这里除了几颗石子,没有其他物件。
参与救援的人开始转战最东头的一间大房子的废墟。10点半了,探测仪显示,房子的南面靠墙的地方东西各有一张床。那里再次成为官兵们看到生命迹象的希望所在。床被抬起来,但没有两姊妹的.影子。在罗松的左手腕上,表针指向11点整。
母亲怀中的孩子还活着
失望的情绪弥漫着在场的每一位救援者。
这时,一个男人跑了过来,“你们不要找了,白文毛和永吉都遇难了。”男人说。“我是永吉才仁的丈夫,我叫珍夏,是玉树州孤儿学校的老师。”几位邻居认出了蓬头垢面的珍夏,然后对人群喊:他是永老师的爱人,你们应该相信他的话。
救援队员们脸上一片悲伤。广州消防援救队指挥官摇了摇头,“我们来迟了。”人群开始散去。
“地震时,我住在学校,跑得快,然后狂奔回来,却没找到永吉和姐姐白文毛的影子。”珍夏流着泪告诉本报记者,地震半小时后,姐妹俩的遗体已经被珍夏挖出。
珍夏告诉记者,挖出来的白文毛怀里,是她9个月大的孩子。白文毛双手紧抱孩子,头部死死地护着孩子的脑袋,倒塌的砖头正好砸在白文毛的后脑,母亲白文毛是用母爱和生命,换来爱子最后生存的机会。孩子挖出来后哇哇大哭。如今由珍夏带到孤儿学校的院子里,住在外面没有帐篷的地铺上。
据珍夏介绍,30岁的永吉才仁在很小时父亲即去世,母亲又去世了。永吉从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主动回到家乡玉树州,在州孤儿学校任教。在那里,珍夏与活泼可爱的永吉才仁相遇,确定恋爱关系,完婚。在邻居眼里,永吉才仁的称呼就是“永老师”。
当人群散去,几个孩子拿着一张心形卡片,轻轻地插在坍塌的墙上。“你虽然走了,但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卡片上这样写着。
珍夏说,永吉是爱孩子的女人。姐姐白文毛未婚育有一子,永吉视为己出。在学校,孤儿们亲切地称永吉为“妈妈”。
2:七年级写地震感人事迹作文
地震了,又一次给我们的家园带来了灾难。
20xx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3千米。据悉,震中位于龙门乡马边沟附近。
当我们看到这些字时,我的心一下子落到谷底,看到你们,我十分震撼,十分感动。
在地震之前,你们获得是多么自由啊!你们还在玩游戏时…地球却“残忍”的“抖了抖”身子,发生了如此悲痛万分的情景。房屋倒塌了,木板压在你们的身子上,你们的亲人为了救你们,而“牺牲”了自己,保护住了你们这些在他们的身子下的小孩。
地震过后,我看了新闻,十分同情你们,你们以前也有一个完整的家庭,现在,却被一个残忍的地震撑破了。一个一个孤苦伶仃的。我们也于心不忍啊!
有许多年轻人都当了志愿者,帮助了你们;有许多小学生捐献钱帮助了你们;有许多大人都把自己的东西捐献给了你们……
我虽然不能立刻跑到你们的面前,当志愿者,但是我会尽我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你们,捐献自己的一份心……
你们听到了没?听到了我的心声?
我真心希望你们能勇敢地走下去,你们的人生好很漫长。
你们这一点做到了。我看到了新闻里,有许多的比我小的孩子都十分坚强,抹干眼泪,继续的走下去……
我相信你们,我的同学们也会支持我,我的朋友们也会支持我,凡是看到这作文的无名士也会支持我…加油!雅安,我会一直关注着你们的!
20xx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印象……
至今,我还能想起来,里面的点点滴滴……
雅安,你是很坚强的!你再怎么受到挫折,也不会哭的!虽然这场大灾难肯定给你带来了阴影,但是我相信你,你一定能摆脱的!加油!
灾难中的人们啊,请坚强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