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话传说(合集10篇)

道教神话传说

       台州最早的道教神话传说当推天台山,《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一云:轩辕皇帝“往天台山受金液神丹”。孙绰曾在其《天台山赋》中对天台山作了十分动人的描写:“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也,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皆元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在天台山,除轩辕皇帝外,还有彭宗治赤城,伯夷、叔齐和王子乔治桐柏等传说。

       彭宗,字法先,彭城人。年二十岁时师事杜冲真人,得授丹经五千文,守一之道。“能三昼夜通为一息,或投水底竟日方出,或瞑目僵卧辄年不动,尘委其上积如纸。又能一气诵五千文,通为二遍。气禁蛇虎,亦能禁凶人,使手足不觉自拘或使幽灵击之。年一百五十岁,常如二十年少。周历王丙申太上遣仙官下迎 为太清真人,治赤城宫”(明传灯《天台山方外志》)。伯夷、叔齐为商末孤竹君之子。据史籍记载,兄弟俩因反对周武王讨伐商朝,在武王灭商后,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按《众真记》,伯夷、叔齐死后为九天仆射,掌治天台桐柏山。王子乔在天台山“主金庭治桐柏”(清张联元《天台山志》)。据《列仙传》云:“王子乔名晋,为周灵王太子。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之间。遇道士浮丘生,接引上嵩山,修炼二十年,后在缑氏山巅,乘鹤仙去, 受书为桐柏真人”。又据唐天台山著名道士杜光庭之《仙传拾遗》:“天台僧陈惠虚曾游山过石桥,遂及宫阙,其门额曰会真府,左曰金庭,右曰桐柏,三门鼎峙,皆有金楼玉窗,高百丈。其右内之西,又一高楼,题曰右弼宫,见一叟,号弦老,言此神仙所都,周围百六十里,上真王君主之。列仙三千人,仙王、力士、天童、玉女各万人,为小都会之所。太上一年三降此宫,校定天下学道之人功行品2:道教神话传说

       黄岩委羽山也是台州道教神话传说流传比较集中的地方。除了李八百曾“入委羽”的传说外,较著者尚有如刘奉林、赵伯玄、西灵子都、司马季主、王探、鲍叔阳、周义山、刘讽、黄子阳等传说。刘奉林,周时人。学道于嵩山四百年,三合神丹为邪魔所败,乃入委羽山。

       《素仙子传》说他“能闭气三日不息,至千余年犹未升仙,但服黄连得不死”。号为“大有真人 ”。 赵伯玄,不知何许人,从万始先生受书成道。《仙苑编珠》云其“于委羽山得升为上清左司 君”。西灵子都,即太玄仙女,曾于委羽山修道。《洞仙传》曰:”从之者甚众,后白日升天“。司马季主,楚人。尝卜于长安东市,后携子女入委羽山。

       《广列仙传》载他师事西灵子 都,“受金光藏景化形之道”。其有子女二人,男名法育、女曰济华,俱在委羽山得道。王探 ,字养伯,太原人。入委羽山修道,初遇西灵子都得“藏景化形之道”。复师司马季主,受“神化无方之术”。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云:“以汉武帝元朔六年戊午正月,西灵金母遣仙官下迎,授书为太极真人,理于大有宫”。鲍叔阳,广宁人。与司马季主同在委羽山,师西灵子都,后尸解。周义山,字委道,汝阴人。曾来委羽山,遇司马季主得其术。又于温岭方城绝 顶缚茅趺坐,所种田号仙人田。

       后在天台桐柏山遇王子乔得道,号为“紫阳真人”。刘讽,字伟恩,颖州人。数至委羽山,从司马季主得服“日月精华之道”。黄子阳,后魏人。初学道博落山中,后入委羽山,问道于司马季主。《登真仙诀》说季主“以导仙八方与之,遂能度世”。此外,在委羽山得道成仙的还有青童君、中元丈人、青谷先生、青庐子、段季正等。

篇3:道教神话传说

       台州道教神话传说其次为临海的覆釜山(今属椒江)和括苍山。

       《太平御览》卷四十引《郡国志》云:“台州(临海)覆釜山(即龙符山),……有巨迹,云是夸父逐日之所践”。又有“禹得覆釜书,除天下之灾”和“夏帝(禹子启)登此山,得龙符之瑞”的传说。括苍山,又名真隐山、天鼻山或苍山。括苍之“括”原作“栝”,以“山多栝木,郁郁葱葱”之故。

       《寰宇记》云:“高一万八千丈,周围三百里”。《混元实录》载仙人李八百“登括苍、至天台、入委羽 ,遍历十大洞天二百余年”。

       李八百,名脱,蜀人,初居筠阳的五龙岗修长生之道,历夏、商、周三世,年八百岁。又动则行八百里,时人号称李八百。周穆王时归四川之金堂山合九华丹,丹成后遍游三山五岳。曾长期栖止于台州境内诸山。后于四川三学山上升,号紫阳真君,封妙应真人。又《神仙传》载汉代仙人“王方平居昆仑,往来罗浮、括苍山”。

       明万历《 仙居县志》亦谓王方平:“三国时游括苍,过经(王之弟子蔡经)家谓曰:‘汝有仙骨而未知道’,以金丹饵之。及卒,举棺甚轻,启视无有。越四年,复返。姿益少,谓家人曰:‘七月七日王真人当来’。及期果至,驾五色云龙,旌节导从甚都。召经父兄见之,又邀麻姑至,曰:‘不接奉五百年矣’。乃迭进肴膳,皆金盘玉,王以酒一斗勺水五升饮。经家人后尽室上升”。此外,黄岩的仙石山也有王方平的传说。

       按《临海记》云:“山上有石驿,三面壁立,俗传仙人王方平居焉,号王公客堂”。王方平,名远,东海人。羽化后常任天曹事,主地 上五岳生死之事。其弟子有蔡经,仙居人,亦得长生成仙,蔡经仙居故宅处即称蔡仙乡。

篇4:短篇神话传说

       阿钦波娜是阿兹特克王国国王的妹妹。她温柔、娴静,待人亲热,深得父亲莫占苏玛的喜爱。父母死后,就由继承了王位的兄长负责照料。小公主越长越漂亮,身材也越来越健美。可是到了青春妙龄之际,却时时郁闷不乐……

       周围的人看了非常焦虑,就去请教智者和巫医。他们说,公主着了魔,应该给她换个环境。可以带她去国王的温泉行宫去休养。当时阿钦波娜已满二十岁。后来,王室、国王的谋士和祭司们都认为,只有公主的灵魂得到了纯洁,她的忧郁之症才会痊愈。于是,决定让公主以太阳神的妻子的名义到太阳神庙去敬奉天神。

       然而,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无论在疗养胜地还是在太阳神的行宫,阿钦波娜仍然像过去一样愁眉不展,精神恍惚。

       当时,在她兄长统治的王国里发生了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情。它将使整个王国的命运发生一次重大的改变:年轻勇敢的魁特里亚克受王兄惠齐洛波契特利的差遣来到阿兹特克来了,随行的有十个图兰国贵族。当时惠齐洛波契特利统御的强大的阿兹特克豹族兵团已经征服了北部高原。战神派他的弟弟为特使来同阿兹特克王国建立同盟关系。

       阿兹特克的鹰族首领们反对向豹族妥协,把魁特里亚同他的随行人员全部扣留了起来,送交国王处置,并没收了他们的全部礼品准备奉献给太阳神。

       囚犯们被押解送往王宫的时候,阿钦波娜正在花园里散步。当她看到一位英俊潇洒,一身戎装的青年骑马走过,不禁目瞪口呆,心狂跳不已。由于一时的激动,使昏倒在地。侍候她的宫女赶忙上前搀扶并向国王报告了所发生的一切。

       看来,阿钦波娜已经昏死过去了。宫女们给她按摩,呼喊着她的名字,但她始终都未睁开过眼睛。人们小心翼翼地把她抬回了“太神贞女”宫,等待她苏醒过来,然而结果很令人失望。因此,大家都以为她已经死了。

       黄昏时分,举行了盛大而隆重的仪式,把阿钦波娜抬到太阳神庙边的王国的寝宫安葬了,并按照习俗,在她周围摆满了香炉、银杯、鲜花异草和日常的食品。送葬的人们无不为这位美丽公主的去世表示悲哀和痛哭。

       被囚禁在太阳神庙旁专门用来关押将被掏出心脏向太阳神献祭的人犯的囚牢里的魁特里亚克,忧心忡忡,既担心被杀,又担心暴怒的兄长会毁了这个美丽的古老王国,他更不希望来自同一位祖先,供奉同样的太阳神的兄弟民族自相残杀再在这个多难的土地上重演。

       魁特里亚克虔诚地向太阳神维拉科查祈祷:如果他能促成阿兹特克的鹰族战士和豹族战士和睦相处,即使贡献出他的年轻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果太阳神能保佑他活着看到和平到来的那一天,他将使自己的儿子永远成为尊贵的太阳神宫的守护者。

       祈祷完了以后,魁特里亚克来到石室里石壁的缝隙边,斜贴着背靠坐在那里,等待太阳神的启示。谁知,他刚刚靠上去,就仰面朝天摔进了一条黝黑的古老的通道,他惊喜万分地沿着这条通道一直走到了庄严肃穆的太阳神殿,魁特里亚克压制住心头的狂喜,神情严肃地抽出身边的银刀刺出胸上滚烫的热血,供奉在太阳神面前的祭坛上。这时,他仿佛听到远处的王族寝宫里传来细细的呻吟声。

       魁特里亚克抑制不住内心的好奇。壮着胆子近前细听,好像是女人的声音。心想这一定是出于太阳神的谕示,要他去挽救这位被活埋的女人,使他的5:短篇神话传说

       在图兰城附近有座蛇山,名叫库杰别克。从前,那里住着一个名叫库特利奎的女人。她有四百个儿子,人称四百兄弟;还有一个女儿叫科约夏坞琪。

       库特利奎曾经许下诺言,每天都去清扫蛇山上的神庙。有一天,在她清扫圣殿时,有一个插着羽毛像一团羊毛的小球从天而降。她把小球揣在怀里。等她扫除完毕,想把小球取出来时,却找不到了。

       于是她就怀孕了。她的儿子们看到自己的妈妈快要生孩子了,十分恼火,气势汹汹地说:

       “是谁让咱们家蒙上如此奇耻大辱?”

       大姐也趁着机会挑唆:

       “兄弟们,我们的老娘没有征得咱们的同意就怀了这么个野种,多丢咱们的脸呐,我们打死她算了!”

       这件事让妈妈知道了,她非常伤心,也很觉得难为情。可是,她肚子里的孩子却安慰她说:“别怕,这件事我自有安排!”女人听了孩子的话之后,心里舒坦了些,不再发愁了。

       然而,由于觉得母亲给整个家族带来了不幸和耻辱,儿子们经常流露出对母亲的不满,时常想要杀死她。大姐更是这样不断唆使自己的兄弟们行逆。

       四百兄弟全付装备起来。他们梳洗自己的头发,把自己像武士那样打扮起来。在四百兄弟里有位叫做魁特里亚克的,他把兄弟的打算尽快地告诉了母亲肚子里的惠齐洛波契特利。惠齐洛波契特利说:“好好看着他们,看他们干些什么,听他们说些什么,我自有办法对付他们。”

       四百兄弟向山里母亲的住地进发了。走在最前面的是恶毒的大姐。他们手执长矛,全身戴满了棉饰品和贝壳饰物“

       魁特里亚克赶到山中,准备早一点通知妈妈肚里的孩子,他的兄弟马上就要杀过来了。惠齐洛波契特利问他:“你看见,他们现在在什么地方?”魁特里亚克回答说,他们已经抵达错班吉特兰。惠齐洛波契特利又问:“现在呢?”回答说,来到库沙尔柯附近。接着又问了几次,回答自然是越来越近了。最后魁特里亚克告诉他,兄弟们已经迫在眉睫了,走在最前面的是大姐。

       就在兄弟们快要踏进门槛的刹那间,惠齐洛波契特利全身披挂地诞生了。他双手各执一面蓝色圆盾,一技蓝色的长矛。他的脸上布满黄色斑纹,头上插着羽毛头饰。他的大腿和双手涂着同样的蓝色,他的左脚比右脚薄,上面覆盖着羽毛。

       惠齐洛波契特利命令他母亲的一个侍卫把木蛇点燃,木蛇燃之后,直冲大姐而去,大姐在烈焰中嚎叫着死去。四百兄弟把木蛇蛇剁成几段,直到现在那颗蛇头还在蛇山上。

       惠齐洛波契特利手执利器,发起进攻,乘胜追击他那些一心想着弑母的哥哥们,把他们赶下山去,又追着他们绕山跑了四圈,使他们无力自卫,也无力反击。

       四百兄弟失败了,死伤无数。幸存者请求息火谈和,但惠齐洛波契特利丝毫不予理睬,发誓要把他们杀得一个不剩。于是他不断地四处出击,追杀逃亡者,以他们的血来洗刷家族所蒙受的悖逆罪。仅剩的几个只好躲到远山林地委奇兰巴那遍地荆棘的河谷盆地去了。

       惠齐洛波契特利把四百兄弟的武器和领地据为己有,满载而归,成为阿兹特克人供奉的战神。

       惠齐洛波契特利的母亲库特利奎成为大地女神。他的姐姐在大火中升上天空,成为月亮女神,四百兄弟成为天的明星神祉。

篇6:经典神话传说

       那是五千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中国有个英明的国君叫尧,他有个贤明的臣子叫舜。尧经过多次考验,认为舜是个非常值得信赖的人,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他。后来,又把自己的帝位禅让给他。舜的确没有使尧失望,他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特别是他命禹治好了天下的大洪水,使人民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可是,舜到了晚年的时候,南方的九疑山一带有几个部落发生了战乱。他便决定亲自到那里视察一下,以解除那里的战乱。舜一向非常尊重两位夫人,就把自己的打算对她们说了。不料娥皇和女英担心他的身体,都不赞同他到九疑山去。女英说:“你一个人去,我们不放心,要去我们一起去。”

       舜说:“九疑山那里,山高林密,道路崎岖,你们是女人,怎么能吃得了那样的苦。”虽然舜帝一再劝阻,但两位夫人决心已定,非得坚持要去。没有办法,在一个夜晚,舜带上几位随从,不辞而别,悄悄地出发了。

       几天不见舜帝回宫了,娥皇和女英心中着急了。舜到什么地方去了?后来找到侍从一问,这才知道舜帝已经动身去九疑山好几天了。他们放心不下,立即收拾行装,准备车马,随后追赶上去。

       追赶了十几天,这一天来到了扬子江边,但遇到了大风,幸亏有位老渔夫,知道了她们是舜帝的夫人,用船把她们送到了洞庭山,让她们在一座小庙中住了下来。大风一直刮了一个多月,她们出不了湖,只好焦急地盼望着风早些停止。她们登上山顶向远方张望,心中暗暗祝福舜帝身体安康。

       这两位多情的夫人,迎来无数次日出,送走无数次落日,她们盼啊,盼啊,望眼欲穿,愁肠万断,但也没有见到舜帝的归帆。

       渐渐地,风停了。在一个风平浪静的中午,她们突然看到从南方飘来一只插有羽毛旗帜的大船,这是宫廷里的船,便急忙跑去迎接。但是,一看到船上的侍从和士兵,一个个愁眉苦脸,满面哀容,她们立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侍从们一边把舜帝的遗物交给她们,一边说:“舜帝驾崩于九疑山下,已经埋葬在那里了。”娥皇和女英虽然已预料凶多吉少,但这情况一旦被证实,她们便哭昏在地。

       从此,娥皇和女英每天都要爬上洞庭山顶,抚摸着身边的一株株翠竹遥望九疑山,流淌着伤心的泪水。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们的泪水洒遍了青山竹林。那满山的翠竹也与她们一起悲伤、一起流泪,株株翠竹上都沾上了她们悲伤的泪水,竟在上面留下了永远擦不掉的斑斑泪痕。

       后来,娥皇和女英由于过分地想念舜而投到湘水中自杀了。他们成了湘水之神,被称为“湘妃”或“湘夫人”。

篇7:经典神话传说

       传说在我国遥远的西北,有一个极乐的国家,叫“华胥氏国”。这个国家是那么远,无论你是走路、乘船,还是坐车,都无法到达那儿。这个国家没有什么政府、首领,而且一般的人们也没有什么欲望和嗜好,所以这里的人们不仅生活美满而幸福,寿命也很长。他们落在水里淹不死,掉在火里烧不化,在天空如履平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可以说是地上的神仙。

       在这个极乐的国土上,有个名字叫“华胥化”的姑娘,有一次,她到东方的一个非常美丽的大沼泽“雷泽”去游玩,偶然看到泽边有一个巨人的大脚印,觉得这个脚印又奇怪又好玩,想比较一下脚印的大小,便用自己的脚去踩这巨人的脚印,谁知这一踩就有了某种感觉,后来她就怀了孕,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叫“伏羲”。

       雷泽的主神是雷神,在这里留下脚印的就是他,所以人们都说伏羲是雷神的儿子。他长的确实有些像雷神,是人面蛇身。说他是雷神的儿子,还因为他能沿着一道天梯,自由自在地到天上去。

       后来伏羲成了东方的上帝,辅佐他的是手里拿着一个矩尺的木神句芒,他和伏羲共同管理着春天。

       伏羲对人们的贡献非常大。他曾经画出了八卦,这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的种种情况,于是那时候人们就用它来记载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伏羲又把绳子编织起来,做成鱼网,用来捕捞江河里的鱼。他看到人们都是手拿木棍到江河里去打鱼,他便把编织鱼网的技术教给人们,使人们捕到许许多多的鱼。他手下的句芒从他的鱼网得到了启发,仿照他的办法编织出了鸟网,教人们去捕鸟。这都对人们改善生活条件提供了良好适用的工具。

       要说到伏羲对人们做出的最大的贡献,恐怕是他将火种带给了人们。在这之前,人们吃的是生冷食物。吃肉食时,腥膻的生肉常常使人们生胃病、坏肚子;吃生的野菜、野果,使人们消化不良。看到这一切,伏羲的心中很难过。

       一次,他来到天山,恰好遇到了大雷雨,刹时间电闪雷鸣,令人十分恐怖。突然,山林里燃起了熊熊的大火。原来,是雷电把干枯的树木引燃了。这时,有许多小动物被烧死了。伏羲拾来这些小动物一尝,非常美味可口。于是,伏羲便把火种留了下来。他把这火种传给每一个人,教人们用火烤熟食物来吃。

       人们吃了烤熟的食品,一个个身强体壮,无论捕鱼、打猎都非常有气力。而且,人们的疾病也越来越少了。

       以后伏羲有了许多后代。他生了咸鸟,咸鸟生了乘厘,乘厘生了后照,而后照就是巴图的始祖。所以,伏羲也就是巴图的始祖了。

篇8:短篇神话传说

       短篇神话传说篇三

       (一)冥国之战

       安分守己、心地善良的渥纳普兄弟乌和布库很有才气,博学而多智,能占卜未来。他们曾经做过一次十分离奇的梦。同时梦见自个儿兄弟俩在一团似云非云,似雾非雾,非光非暗的一片混沌之中,听到一个似乎很遥远又似乎贴在耳朵上的声音从四面八方笼罩过来:

       “我是宇宙之心!日月星辰皆由我而来;我是创世之神,万物神灵因我而生;我是世界主宰,生死爱恨,福祸情仇从我所欲;你们可以各种的形名称呼我,我可以借你们的身,你们的心,你们的口,你们的手眼以及你们的子女传达号令。呵!善良的人,我要借你们的两位子侄之手重整乾坤,成为我的化身——社稷之神!”

       当时,兄弟俩之中只有乌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巴茨、一个叫琼恩。弟弟布库还没有结婚,是个光棍汉。他俩把自己的一切本领都传授给了两个孩子,使他们成为能弹会唱,擅长绘画雕刻的多才多艺的人。在他们眼里,两个孩子就像是神的化身。

       乌和布库除了教授孩子之外,每天都会在恰好通往冥国的路上玩球。死神们听到他们打球的声音后说:

       “他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总是这样又蹦又跳,又吵又闹的。去把他们叫来!竟敢在我们的头上玩球,如此藐视我们,真是胆大妄为!看我怎么惩治他们!”

       在冥国里,死神卡梅兄弟是最高的法官。由他俩规定每位死神的职权。巴特和杰克是使人流血的死神;布琪和加纳则使人浮肿,双脚流脓,面色变黄;巴克和奥龙手持股骨大棒负责守卫和使人骨瘦如柴直至死亡;梅斯和托克则给人带来灾难,使人受意外的死亡;米克和巴当是使人暴亡的死神,他们勒住人的脖子或压迫人的胸部,使其吐血或窒息而亡。

       死神们聚集一堂,商量如何惩治渥纳普兄弟。他们真正希望的是得到渥纳普兄弟巧手制作的打球工具,如皮手套、球环、面罩等。

       于是,卡梅兄弟派猫头鹰给渥纳普兄弟送信,叫他们来同死神们打球。

       猫头鹰很快飞到两兄弟打球的地方,传达了口讯。

       “卡梅兄弟真是这样讲的吗?”他们问道。

       “不错!死神们还要你们带上打球的工具。我还得陪你们一块儿去呢!”猫头鹰回答说。

       “好!请你稍等一下,让我们回家去和母亲告个别。”

       到了家里,他们对母亲说:“妈妈,我们要走了,是死神差了使者来接我们的。此行决不会是徒劳的。”他们又说,“我们把球留在这里。”说着,把球放进屋顶的一个小洞里。随后,他们嘱咐巴茨和琼恩要专心学习,照顾好祖母。

       临别时,他们的母亲伊斯卡内恋恋不舍,伤心流泪了。渥纳普兄弟安慰她:“不要悲伤,我们是去赴约,不是去送死!”

       他们跟着冥国使者猫头鹰往冥国走去。

       他们沿着倾斜的阶梯往下走,膛过了湍湍急流,穿过鲜血河,平安地来到四条大路的交叉口。这里有红色、黑色、白色和黄色四条大路。这时,黑路对他们说:“你们应该走我这条路,我可以带你们到达死神的宫殿。”

       于是,他们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到死神聚会的大厅。在那里,他们看见十位死神排成一行。其实,那不过是死神们布置在那里的木头人。

       兄弟俩毕恭毕敬地向木头表示了问候:

       “你们好!卡梅兄弟!…

       木头人毫不理会他们。这时冥国的死神们发出了哈哈的笑声,他们为能欺骗渥纳普兄弟而洋洋得意。

       随后卡梅兄弟对他们说:“你们来得好。明天就比赛吧!”然后指着旁边的凳子说,“坐吧!”原来那是一条烧得炽热的石凳。两兄弟一坐,屁股感到一阵剧痛,如果不是及时站了起来,屁股就被烤焦了。看到他们的狼狈样,死神们笑得前仰后合,大呼肚子痛。

       “现在,你们可以到那间小屋去休息了,有人会给你们送火把和卷烟的。”渥纳普兄弟到黑房子里一看,屋里一片漆黑。他们在黑暗里蹲了下来。不一会儿,有人给他们送来一根尖尖的松树火把,火已经燃上了;每人一根卷烟,也是点着了的。来人说:“死神命令你们点着火把和卷烟,天一亮再把它们原样交回,不能有丝毫减损。”

       最终,火把和卷烟都燃尽了。

       9:道教经典语录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3、上顺天时,下养万物,草木昆虫不失斯所,獭未祭鱼不施网罟,豺未祭兽不修田猎,鹰隼未击不张尉罗,霜露未沾不伐草木;

       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5、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躯命,故人惟兼物性,方为全尽吾性。体此意者,樽节爱养,戒杀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

       6、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万物,无不置也。地性既善,养生万物,无不置也。圣人悉乐理天下而实法天地,故万物皆受其功大善。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轻,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7、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8、道者德之体,德者道之用。

       9、常道无名,唯德以显之;至德无本,顺道而成之。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2、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5、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26、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8、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9、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32、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4、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5、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6、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7、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8、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9、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0、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4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42、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43、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4、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45、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46、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7、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8、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9、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5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51、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52、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5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54、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55、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7.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0:道教对联

       关于道教对联大全

       对联,中国得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得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得中华语言独特得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下面是关于道教对联大全,请参考!

       关于道教对联大全

       上联:众妙无門是谓玄之主;

       下联:群魔尽扫是谓武之真。

       上联:欲修仙道,先修人道;

       下联:人道的修,仙道远矣。

       上联:以三十六的而成道德;

       下联:得八十二化以的`d龟蛇。

       上联:以仁义为巢风仪阿阁;

       下联:与天人合机象拱宸居。

       上联:移来福地在千界;

       下联:借得武当一统天。

       上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下联: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联:位镇北方,凛凛英风贯日月;

       下联:精分水性,腾腾杀气肃乾坤。

       上联:万道祥光归紫府;

       下联:千条瑞气贯黄庭。

       上联:脱俗归真,须向吾門求觉路;

       下联:超凡入圣,更宜此地问玄津。

       上联:天雨大,不润无根草;

       下联:道法宽,要度有心人。

       上联:天近元門,上极斗牛之气;

       下联:云开的道,永依日月之光。

       上联:天地无私,为善自然获福;

       下联:圣贤的教,修身可以齐家。

       上联:太极还从无极始;

       下联:三元总自一元生。

       上联:身居坎位,玉相凛凛威宇宙;

       下联:面向的宫,宝剑辉辉镇乾坤。

       上联:上帝垂的因人施雨露;

       下联:天官赐福随时降祯祥。

       上联:扫荡妖氛,清平国土三界外;

       下联:阐扬正数据,福利邦家万法尊。

       上联:瑞映八方世界;

       下联:恩覃十部阎君。

       上联:瑞气早呈云锦至;

       下联:祥光瑞自月底天。

       上联:人间文字无数,全凭阴骘;

       下联:天上主司有眼,独看心田。

       上联:乾元启运三阳泰;

       下联:坤满福地降吉祥。

       上联:弃天子不为,立定脚跟归大道;

       下联:视其神固有,高坐帝位主重玄。

       上联:利锁名缰,笼络许多好汉;

       下联:晨钟暮鼓,惊醒无限痴人。

       上联:立教开宗,紫气东来三万里;

       下联:著书传道,函关初度五千言。

       上联:进青山白云道院;

       下联:出绿水野鹤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