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致敬作文(精选19篇)

向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致敬作文

  在全国上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战役中,有那么一群人毅然奔赴抗疫前线,是他们的坚守和付出,筑起了一道守护人民健康的防护线。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新春伊始,一场猝不及防的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大地。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面前,一群“最美逆行者”没有退缩,逆“风”而行,迎难而上,为抗击疫情,奉献力量,传递温暖。他们义无反顾的“逆行”,是最勇敢的坚守,是最温暖的守护,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点赞和致敬!

  最美逆行者,肩负的是责任与担当。责任重于泰山。面对疫情,广大医护工,写下请战书,按下鲜红的手印,主动请缨,毅然奔向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公安干警、基层干部、运输司机等,义无反顾,奋战在防疫抗灾战场的章,一首首赞美诗歌。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最可敬的人,值得被所有人铭记、点赞。在这个不寻常的春节,让我们守望相助,向最可爱的人致敬,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向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致敬作文 篇2

  今年是鼠年,本来是一个美好而又充满活力四射的年,可是今年呢,却爆发了一种可怕的病毒,也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这一点我们都知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上的人呢?虽然大部分都出院了,但还是有一些人没有出院,可能他们,也在积极的接受治疗,毕竟心态好一些,比什么事都好。

  在这期间出门都要戴口罩,不论你是做什么事情,而且要与人保持一段距离。一任里护士医生都在紧张又有序的忙碌着,他们努力的维护着病人,而且有的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也有家,他们也是人,但是他们有不一样的使命。他们甚至可以为了大家摄去一个自己珍贵的小家。有的家中有年老的父母,有的家中有还不到满月的.孩子,还有家中苦苦等待的家人。他们都在苦苦等待着自己的家人。

  而在一线上的医务人员们,他们不仅仅只是医务人员,他们是英雄保家护国的英雄,他们是家里亲人们的思念,哪一个家庭不期待着自己在一线上保护病人们的医护人员,平安归来,哪个不是呢?都是。他们都明白着这个重大的使命。

  虽然他们努力地维护着我们的平安,可是有些人却不珍惜,还在损坏自己的身体,比如有些人,不但不戴口罩,还到自己的小区门口大声的骂着公务人员,如果你是这公务人员,是不是觉得太冤了?不过是不让出去,可以,谁出去?那不是白白送死吗?又危害了大家的安全,如果想自己出去,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去,也在规定的时间内回来,虽然不想戴口罩,但也是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你虽然不喜欢自己吧,但是我觉得你也不喜欢自己,但也别危害人呐!

  在这非常的期间,我们要为他们点赞,为医护人员点赞,为奋战在一线的医生们点赞。最后我还要为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公务人员们和医护人员们都点一个大大的赞。

  向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致敬作文 篇3

  2023年伊始,春风还未吹遍祖国大地,有一种叫作“新型冠状病毒”的家伙,却猝不及防地来到了我们身边,成了不速之客。这个特殊的春节,注定意义非凡,对于每个孩子来说亦是如此。

  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的'肺炎,起初为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这种病毒之前从未在人体中被发现,它具备人传染人的能力,因此做好自我保护工作非常重要,远离那些有呼吸道症状的感染人群。但是,有一群人他们不惧怕新型冠状病毒,他们不畏被感染的风险,顶风而上,他们就是伟大的“逆行者”

  他们主动请缨战斗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最前线,他们在春节期间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守护中华儿女冒着生命危险逆流而上,望着他们义无反顾的背影,向他们致敬,愿他们早日打赢这场战役,平安的回到家人身边。

  在这新春佳节之际,他们分别家人,披上铠甲,以义无反顾的决心和战无不胜的信心迎险而上,他们是最美逆行者,最伟大的背影,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而平安归来!

  向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致敬作文 篇4

  今年,我们在家里开心地过春节,他们却在奋斗,奋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不畏艰难,在新型冠状病毒面前,他们冲到了最前线。他们就是来自各个地方的白衣天使——疫情中的.逆行先锋!

  年龄已八十多岁的钟南山爷爷,他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站了出来。十七年前,我还没出生。听妈妈说,那时,祖国大地也有一场病毒爆发,也是钟爷爷无畏地站出来。今天,他那颗悬壶济世的心依旧未变,始终为人们的健康着想。我们要向钟南山爷爷学习。

  我还从电视新闻报道中,看到医护人员全部换上厚重的防护服,戴着口罩、手套、护目镜等,照顾病人,与病毒抗争。由此,我也想到我们吃着团圆饭的时候,他们却义无反顾地离开自己的家人,去奔赴前线。感谢他们,在危难时刻为我们的健康安全而战。

  奋战在抗击疫情的5

  2023年伊始,庚子鼠年如约到来。因为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突然出现,这注定是中国人最黯淡的一个春节,全国上下人心惶惶;但这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中国新年又成为了一个最充满热血与斗志的历史时刻,全国同胞众志成城,心心相印。

  全国各个地区、单位都为抗击疫情作出了积极响应,人们在各交通口拉起警戒线,城市社区和乡镇村庄设置了疫情检查站,关闭娱乐休闲场所,禁止大量人员聚集,延长春节假期,延迟开学。每天,互联网上总能看到许许多多为防控病毒传播作出奉献的人们:医护人员告别家人出阵疫情最前线;白衣天使和警察在路口检测来往行人的体温;社区和乡村干部入户开展宣传检查防控工作;快递小哥快马加鞭运送救援物资;许多明星和著名企业家慷慨解囊捐钱捐物;在这期间,我也看到了河南的“毒舌”村支书,将投资了巨额资金的电影撤档免费呈现给群众的导演,将老板用来抵工资的口罩悉数捐给医院的民工……我们坐在电脑前或电视机前,看到这些数不胜数令人感动的举动,总会一腔热血又柔情满怀,因为我们知道:国家在努力,人民在奋战!这本该人人欢喜、庆祝春节的日子里,大红灯笼高高挂,成了激励一线人员的祝福;檐下蜡烛整夜明,成了百姓为战斗者们所做祈祷;家家张贴的倒“福”,成了渴望中国人民早日渡劫的愿望。这个春节,我们不外出、不访亲!但距离如何隔得断亲情?这个春节,遥遥的思念与祝愿,令年味儿浓得特别!

  但病毒势头凶猛,屋外的路看起来格外冷清,疫情消息不断刷新,人们坐立不安,心急如焚。患难见真情,一时间还真是涌现出万千爱国英雄。英雄们放弃安逸的假日与过节的欢愉,拭去眼角的不舍和恐惧,无论是平日里喜欢笑的姑娘、八十高龄儿孙满堂的老人,还是辛苦一年身心俱疲的工人,在这一刻,都变身战士。穿上护士服,拾起毕生所学,戴上手套和安全帽,无论医院、研究所、生产防毒口罩的工厂车间,还是茫茫无边的城镇与乡村,都已然成为无硝烟的战场。这场战斗必定是不凡的、伟大而动人心弦的!

  钟南山院士,十多年前刀光剑影率领科研团队抗击非典病毒,此时,84岁高龄的他,再次挺身而出,率众多精兵强将挥师武汉。耋耄之年仍扛起宝剑,犹如补天巨人,竭力挽救陷于水深火热的无数人民;各地医生齐心,翩翩白衣却背负起请战书上一枚枚血红的、触目惊心的指印,从此放下自己的生命安全,全副武装,奔赴一线抗疫;风华正茂、年轻活泼的姑娘脱下漂亮新衣,为工作方便毅然决然剪去自己美丽的长发,但即便穿戴好战斗铠甲后的她们只能被看到一双疲倦却坚定的眼,仍让人毫无阻碍的看到她们那世间最美的脸庞与善良的黑夜里为他人发光照明的灵魂。前线医护人员本该是最熟悉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的,但一颗赤子之心早已经忽略了所有来自亲朋劝告自己不要冒险的声音,只感应的到呻吟的国土、啜泣的病患,他们出发、前行、奋不顾身地作战,防护服勒得脸上都有了血印。这样生动又年轻的、鲜活的`生命,这样的爱国者们,值得所有人致敬。

  和平年代,再次听到祖国母亲的呻吟和呼唤,令人不免心如刀绞。这样特殊、情急的时刻,更能让人在细微处体会到人性的平凡、伟大。春节前后的这几天里,你知道我们国家发生了什么吗?口罩生产车间放了假又被召回的工人们上下忙活,在机器声中憧憬着劫难渡过后陪伴儿女家人的时光;庞大的建筑力量被集结,工人们在本该欢天喜地过年的日子里背井离乡,不分昼夜地施工,只为与病毒抢时间,一周内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旨在创造更多床位、更多病人被及时救治的机会,你听听!这样充满气势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在向病魔宣告着驱逐令;除夕夜晚,一群群医护人员,告别牵挂、深爱自己的家人,坐在医院苍白的桌前,为避免打扰病人,不再欢声笑语,静悄悄地和同事们共享外卖构成的“年夜饭”……

  经过专家、医护人员的研究,作为中学生,作为公民,面对当前形势,我们应当尽量待在家中,若要出行,做好防护戴上口罩;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不乱吃东西,坚决不吃野味;这既是科学的力量,也是人性的力量,心往一块儿聚,力往一块儿使,拯救民族危难,就不再那么困难。

  作为一名中学生,也作为一名爱国者,看着不断传来的好消息、坏消息,只愿疫情柳暗花明,愿此刻仍在一线奋战的英雄们健康平安。愿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一切都成为一场考验、见证、激励,让未来的我们反省不足、长足经验、更加强大。愿这一遭劫难,再无重演;愿祖国从此,再度昂扬,生生不息。

  我也在此真心祝福祖国母亲,沉痛缅怀因此劫难而逝去的同胞们。

  像网上许多网友所说,愿我们平安,明年春天,再赴江城武汉,赏十里樱花。愿诸君安康,愿每个人都是爱国者。病毒击不垮任何一个中国人。

  向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致敬作文 篇6

  在2023年临近春节的时候,一种新型传染病——新冠状肺炎入侵了。它像死神一样飞到了我国武汉,人们惊慌失措,和病毒的战斗打响了!

  医护人员拿着针做的“剑”,穿着防护“铠甲服”,站在了前线。他们从死神刀下抢救病人,和病毒战斗,他们是无畏的英雄。钟南山院士就像一位将军,带领大家打仗,这样的专家有着科学家的专业和战士的勇猛。

  还有一些后方的英雄。比如,“药袋哥”给病人送药,就像战争中负责运送物资的人。快递小哥负责送食物、防疫工具,他们这场战斗中都完美地执行着自己的'任务。

  虽然和病毒的战斗还没完全结束,但有这些英雄的存在,战斗一定能打赢!

  向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致敬作文 篇7

  你是战士,你是天使。你用生命去抵御没有敌人的刀光剑影;你是战士;你是天使,你用心灵去搏击没有硝烟的电闪雷鸣。”总有这样一批无名英雄,在国家需要他的时候挺身而出,今天,我要致敬英雄!

  向奋战在一线的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工人们致敬。他们本来可以在家和家人一起团聚,但他们却不辞辛苦,投入到医院建设中。他们每天工作超过十七八个小时,睡个好觉都成了奢望。他们蹲在现场,喝着凉水,睁眼就开始干活,能不休息就不休息,因为早一天完成建设,就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他们在同时间赛跑,同死神赛跑!他们只用了十天时间就完成了一个医院的建设,我向他们致敬!

  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的护士单霞致敬。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在投入一线工作前,她剃光了及腰长发。她说:“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首要问题是要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全力去救更多的人。”可想而知,她剃去头发,有多么的不舍,多么的心痛,我为她的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点赞。

  致敬在疫情中的英雄们!希望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快点儿结束!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向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致敬作文 篇8

  从来没想过2023年开头会那么难,新型冠状病毒自武汉席卷全国。

  大年三十晚上,妈妈给我看了一段视频,一个年仅9岁的小男孩,他的妈妈要奔赴武汉,去一线参加战疫,小男孩痛哭,不要妈妈去,妈妈给他讲:“如果我们不去战斗,谁又能来保护我们呢?”小男孩哭着说:“我不管,我不要你管他们,我只要妈妈!我只要妈妈!”这段视频使我泪目,妈妈半开玩笑地对我说:“如果有一天,妈妈也奔赴武汉,你会不会也像他那样呢?”我没有回答妈妈的话,心里却同样不希望妈妈去那么危险的地方。

  大年初一,取消了拜年,我窝在被窝里不肯动弹,妈妈的电话突然响起来,从电话里不时传出“新冠、隔离区、9

  2023年,我们迎来了特殊的一个春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入侵,我们不能聚众,不能外出游玩,不能走亲访友……因为疫情形势严峻,我们也无法去学校上课,只能乖乖地待在家里通过手机、电视或者电脑上直播课。

  由于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要上网课,网络信号非常不好,经常卡顿,上课的学习知识要点有时候没看到。写完了作业怎么批改是一件麻烦事,和老师的答案核对以后发现做错了,不明白为什么错……我们很苦恼,家长更苦恼,最最苦恼的要数老师了!

  我们班大多数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根据这种现状,我们班的毛老师是这样做的:毛老师每天根据网课上的教学,认认真真地写课堂解析,归纳教学重点。每一道题,老师都会把步骤写得清清楚楚。如果家长还是不懂的,老师拍摄视频进行讲解。做错了的,老师一定会追着敦促我们订正。每一次得了优秀作业的同学,老师都会进行表扬,这样,我们学习的'劲头越来越足。

  作为班主任的程老师,每天从早到晚事情忙不完:询问我们身体是否健康、询问有谁上不了网课、询问有谁外出到了什么地方、不厌其烦地辅导家长下载各种线上学习的软件……学习上,老师也是费尽心思。程老师找了不少课件补充课堂上老师讲课的空白,下载好词好句让我们积累。有一些家长不太关心孩子,作业完成质量不高,程老师又找了一些名言激励他们,例如,“对孩子的放纵,换来的是一辈子的卑微与底层,要在孩子读书的时候,教育孩子珍惜与努力。”这句话,让许多家长有所醒悟。现在,程老师又开始实行学习积分制,作业优秀的同学加一分,作业错误特别多的或者不交作业的扣一分,每天把积分表发到群里晒。原先我写作业不是很认真,现在,妈妈监督我很严格,我写作业有了进步。同学们写作业的态度也越来越好,班上优秀作业越来越多了!

  上个学期我们学过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我想,医护人员奔赴武汉救死扶伤,那是他们的阵地;课堂教学、线上辅导也是老师们的阵地!想着我们班上三位老师都是年近五十了,她们整天拿着手机批改作业,我们班有50个同学,她们每天至少要改两个多小时!还要想方设法激发我们学习的兴趣,想到这,我的脑海中顿时涌现出了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老师,是引领方向的舵手;老师,是诲人不倦的园丁;老师,是舍己为人的蜡炬。我想在这,对疫情中坚守岗位、守护着我们少年儿童的所有的老师们道一声,“老师,您辛苦啦!”

  向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致敬作文 0

敬爱的叔叔阿姨:

  你们好!我和你们未曾谋面,但是我知道你们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的勇士,你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英雄!

  疫情就像冲锋号,你们抛下家中幼小的孩子、瞒着父母、依依不舍地和恋人分开,义无反顾地冲向疫情篇报道说某省组织多少人去支援武汉这样振奋人心的消息时,我又感到非常骄傲与自豪。因为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所具备的`品质,这强烈地体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他们实在是了不起!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我说他们了不起,是因为他们撑起了这座城市,撑起了我们心里的春天。

  说到这,我不得不为大家介绍两位平凡而伟大的人,一位是钟南山院士。钟南山老先生已经84岁了,但他的那种精神完全不像是那么大年龄的人,84岁应该是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但是由于这次疫情钟南山先生的行程已被安排得满满当当。1月28日钟南山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明确是疫情还是局部大爆发,相信武汉这座城英雄的城市,这期间几度哽咽,眼含泪光,我真想真诚的说一句:“老先生,您辛苦了,我们爱您!”另一位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他身患渐冻症,但还坚守在疫情的最前沿。他的双腿上下楼越来越艰难了,每次有人问他腿怎么了,他都大手一挥搪塞说我膝关节不好。他还说他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他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挽回更多病人。感谢他们守护着一方平安。英雄在前,我们又何须畏惧!

  向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致敬作文 6

  一袭白衣贴地“飞行”;

  与死神赛跑,为生命争分夺秒;

  他们不是超级英雄,却和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一样;

  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一往无前;

  奔波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用自己的生命、汗水和大爱;

  为大家搭建起对抗病魔“铜墙铁壁”;

  人们称他们为“白衣天使”。

  2023年的春节,本该是阖家团圆、其乐融融的节日,但是由于新型肺炎的爆发,他们却坚守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夜以继日地救治患者。

  他们同样是父亲母亲,是子女,是爱人,是家里的中流砥柱,他们或刚刚进入社会,或已经花甲之年,但是,他们都是一个个家庭的组成部分,他们真的`不惧危险,不怕死亡么。我想说,是人,就会怕。但是他们依然奋勇前进,毫无怨言,他们是真正的逆行者,你可以不去武汉,他们不可以。你可以不去医院,他们不可以。

  “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18日,随着疫情全面发展,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女医生张旃副教授书写现代版“与夫书”。写下请战书之时,张旃特别注明,此事没有告知自己的丈夫——同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工作的李明昌教授。2023年,张旃就曾参加抗击非典,她就职的医院承担了大量SARS病人救治工作。职业精神从来都不是一句轻飘飘的空话,它意味着坚守和奉献。疫情出现至今,已经有十几名医护人员在治疗病人的过程中感染,他们深知这个申请书意味着什么,也深知上一线的风险。他们知道身上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伟大职责。

  《当呼吸化为空气》里有句话:“医者的职责,不是延缓死亡,或让病人重回过去的生活,而是在病人和家属的生活分崩离析时,给他们庇护和看顾,直到他们可以重新站起来,面对挑战,并想清楚今后何去何从。”危机到来前,他们是普通的父母,平凡的子女;疫情来时,他们化作美丽的白衣天使,逆行向前。当危机过后,他们又回正常工作,重返平淡。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一个个的名字,他们可能是医生、护士、专家、主任医师等等等,但是我知道他们有一个统一的称呼:白衣天使。

  电视剧《外科风云》里说:“醒也思医,梦也思医。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我们从未退缩。”医生是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护的,他们度过了长期的学医历程,为了病人的生命健康不断地学习知识,练习技术。他们不舍昼夜的奔波,与时间抢人,与死神抢人,他们是最美的“白衣天使”。

  你有多安全,背后一定有人在默默付出,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们负重前行。我想对我们的白衣天使说:“你们辛苦了,愿你们平安归来!你们是美的逆行者。”

  向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致敬作文 7

  2023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像黑色暴雨一般倾盆而下。令人猝不及防,这位不速之客就是“新型冠状病毒”。一时间,药店人满为患,人们都在大量的抢购口罩,消毒用品。而此时本应该热闹的街、商场、饭店却空无一人。

  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疫情,白衣天使们不自身安危,挺身而出奔赴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市。他们是我们眼中逆向而行的`英雄,是我们心中英勇无畏的战士!

  在这场无烟的战斗中,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土再次临危受命,再次挂帅出征。带领团队奔赴祖国各地进行临床观察,了解疫情,并作出对应方案。正是这样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冲在防疫的最前线,迎难而上,他的一举一动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国人。

  近期,我看到了一组医务人员摘下口罩时的照片。他们由于长期佩戴医用装备,脸上勒出一道道深的印痕,有的甚至出现发炎、过敏。鼻梁被护目镜磨出了血泡,他们更时为了争分夺秒救治患者,不能按时吃饭,也不能按时休息,就连上厕所都没有时间,甚至还要脱去身上一层又一层的防护服,医生护士们给自己穿上成人尿不湿。这感人的行为震撼着我的内心。

  致敬最美的逆行者!您们是最可敬的人,永远是我们生活中的榜样。在疫情来临之时,你们冲锋在前,拿自己的生命和疫情打赌。在惊恐的眼神中,在慌乱逃离的步伐中,白衣天使的信念非常坚定,充满信心与温暖。让我们以必胜的决心,昂扬的与病魔宣战!勇战疫情,甘于奉献,必将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向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致敬作文 8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蔓延全国的时刻,我市涌现出这样一批为国为民之大义,将医者初心铭刻于心的“最美逆行医务工们”,我市医疗救治专家中医组组长刘运磊就是其中一员。

  1月24日,我市出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时,刘运磊第一时间主动请战,要求进入确诊病人的隔离病房,进行中医会诊,辨证施治。但由于当时防护服紧缺而没能成行。防护物资到位后,经市卫健委协调,刘运磊赶赴二院进行中医会诊。1月31日,在做了详细的.准备后,刘运磊穿上防护服进入隔离病房,开始询问患者情况、号脉、看舌苔,并不时比对着检查报告,最后写下中药处方。从隔离病房出来后,他和其他的医护人员都出了一身汗,他们互相打趣说,今天真是大汗淋漓,像刚吃完火锅。一上午滴水未进的刘运磊在匆匆扒拉两口饭后又和同事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2月4日下午,刘运磊收到这次会诊的患者的同学发来的反馈:“刘主任,他说他好多了,感觉吃了中药后不怎么咳嗽了,身体比以前轻松多了……”

  刘运磊:“医生救人,职责所在,不要这么说,傻孩子。”

  患者同学:“我知道,可是你们又不是超人,也不是蜘蛛侠,你们也是普通人啊。”

  “穿上白大褂,我们就满血复活啦,真的谢谢你们,请相信中医的力量!我们都在守护他呢,你同学一定会好好地!”

  简单的对话,却彰显出了医者父母心的高尚情怀。

  危难时刻义无反顾、直面危险,刘运磊只是疫情防控期间众多中医人的一个缩影。他坚信,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阻击战中,中西医结合一定会取得积极的治疗效果。

  向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致敬作文 9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所写的《从军行》。

  而我,特别喜欢这首诗的最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中的原意是表达了战士们在战场上经历了无数次战斗,虽然铁衣都磨破了,但有着不歼灭敢于来犯的敌人决不回家的心。每当我想起这首诗时,就会为战士们的英勇无畏,敢于奉献的精神而感动。

  2023年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整个中国。面对这样严峻的现状,我对《从军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些奔赴在抗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不就像战场上拼死杀敌的勇士吗?他们手拿着医用“武器”,开着医用“战车”,冲在“战场”的第一线。最可叹的便是有着84岁高龄的钟南山爷爷,17年前,他就成为了“非典”战役的勇士,17年后,他临危受命,再次挂帅出征。依然不顾风险,不辞辛苦,奋战一线,义无反故地冲在了战场的最前排。

  其实在我们海宁,也有许许多多的'医生和护士们主动请战支援武汉,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经受住各种考验,向中国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正如诗中所说那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不消灭“肺毒”,决不回!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在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多么令人赞叹的英雄气概,勇往直前,无怨无悔!在这,我要向这些无名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我想,这绝对不仅仅是医护人员的战争,更是全国人民的战役。我也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有着必胜的信心,终究可以逾越寒冷的冬天,迎来春暖花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