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的文章(合集15篇)
关于教师的文章1
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发至内心的尊重,在学校就读的学生亦是如此,他们需要得到同龄人、长辈们的尊重,尤其是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
尊重的'力量究竟有多强大,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位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将10元钱塞到卖铅笔人的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走了没以几步,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连忙返回来,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了取笔,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郑重其事地说:“你和我一样,都是商人。”
一年之后,在一个商贸云集、热烈隆重的社交场合,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推销商迎上这位商人,不无感激地自我介绍道:“您可能早已忘记我了,而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您就是那位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您亲口对我说,我和您一样都是商人为止。”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举动,一句平常的话,让这位原本衣衫褴褛的他重塑信心,并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成就。所有的这些都是由这位商人的尊重开始,往往尊重别人就是在那一霎那又或者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
初中生处于人生中不太成熟的阶段,他们有朝气、有活力,可他们也是脆弱、敏感的,会因为老师的一句言辞而自省甚至自责,可能一句批评也会让他们感受到嘲讽。所以,这些都提示我们教师,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要始终牢记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始终牢记犯错是人的天性,更何况这些孩子,始终牢记教育从尊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开始。用尊重学生去感化每位学生,用尊重去触碰学生内心的最深处,让学生体会由受尊重而带来的那份由内而外的信心。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一些不尊重学生的现象发生,这不得不令人深思。可喜的是,眼下这种不尊重学生的状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变。
比如,学习成绩不好又调皮捣蛋的孩子曾被称作“差生”甚至“双差生”。后来,改成了“后进生”。“后进生”与“差生”相比,虽无实质变化,但听起来却含蓄多了,至少与嘲讽与鄙视撇清了界限。从名称上不再是强化学生的“差”,而是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继续努力的向上感,这就可以说是一种观念上的进步。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教育在认识上和观念上都发生了变化,学生的人格也越来越为广大教育工所尊重,叫了多年的“后进生”又被悄无声息地改成了“学困生”。虽只是片言之差,却全然隐去了以往的歧视之嫌,且听起来更富人情味。因为在教师和学生的眼里,“学困生”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成绩眼下还不够理想,但是通过师生的帮助和他们自身不懈努力,明天亦或是后天他们可能就是最优秀的学生。
再比如,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摆脱了“唯分论”,更多的是从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作用,让更多学生意识到除了学业成绩的提高外,更需要注重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
看来,从“差生”到“后进生”,再到“学困生”,不只是一个称谓的简单变化;从“唯分论”到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我们看到了人们对教育内涵深层次的理解和对学生处于教育主体地位的普遍认同。这是尊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体现,相信这种尊重会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并在学生成长成才的逐梦路上起到推进器的作用。
关于教师的文章2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精练的设问、精妙的启发、精彩的对话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但有些人片面地看重了老师语言的教育作用,生怕学生这里不会那里不懂,于是这里讲讲那里说说,结果课堂教学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讲课”了。其实这样的数学教师已经患上了课堂教学“多语症”。
实话实说,我也曾是一名“课堂多语症”患者。前不久,在本校上了一节教研组研究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教育美文”,想着:“这本书真有这么大的力量,通过阅读100篇文章就能影响一个人?”带着疑惑翻看此书,竟不知不觉对它着了迷,几度因为上课不得不放下书籍而不舍,几度手拿面纸擦掉因为感动而不经意流下的激动泪珠,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这本书,这是一本好书,是一本值得所有老师细细研读,一读再读的经典教育文章。本书共有四个篇章,分别是:我爱孩子;教室,出错的地方;教师是灵魂的守望者;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精选了100篇亲情、友情、师生情等经典美文,并将这些珍贵的情感与教师生涯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类比。书里面的小故事像是一个个和我倾诉说话的好朋友,朴实语言中有深厚的爱,让我的心灵不断地净化着,给了我富有灵性的启迪与感悟。看不厌,读不腻。每篇文章后面还编著感悟版块,让读者与在心灵上又一次得以碰撞。
阅读每一篇文章,不论是题目还是文章内容,我都觉得是经典。每阅读完一篇,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思考,如果我是那位老师会怎么处理?如果我是那位学生我会是怎样的状态?心理上会有哪些变化?从这则教育故事我得到了哪些启发?并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进行梳理,在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该怎么处理最恰当……可见阅读这些美文对我的影响有多大。它给我启迪与引领,让我不断思考,明白阅读的重要性,提升自我的迫切性。
“师爱是一种等待。”等待需要耐心、等待需要智慧、等待需要坚持、等待需要宽容。师爱是一种等待,有着这样的教育信念的'时候,你就能贴近孩子的心灵,你就会赢得孩子,赢得明天。一字一句深深地触动着我,因为深有感触。今年新接手的二(3)班有位小朋友叫蔡阳,刚开始也没怎么注意他,个头小,前几次作业平平,碰巧一年级时的任课老师在一桌吃饭,班主任在隔壁桌,聊到二(3)班的情况,才得知这位小朋友其实非常不听话,叫他做作业什么的都不理你,还介绍了另外几个有类似情况的同学,因为今年教他们,我也就细细地听,就当了解一下班级“行情”。于是在以后的课堂上我特别留意蔡阳,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发现他其实并不像他们说的那样,相反他上我的课非常认真,开学到现在只有一次忘记带材料,而且也会向我主动说明情况,同一组的同学经常告他状,我都会先了解情况然后处理;有时他也会告状,说同一组的小朋友欺负他,最后的结论是欺负他的情况多。前段时间一直关注他,并有意识地保护他,不说怎么有智慧地等待,但我坚持着,耐心地,宽容地爱护着他,每次上课都能见到他灿烂的笑容,下课时他的桌上总是整理地非常干净。快乐地和我说再见,非常有礼貌,心想要是每位同学都像蔡阳小朋友那样,我该多开心多幸福啊。可是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呢,对于蔡阳我能等待,对于其他表现不是很好的同学,我又是怎么做的?反思自己的言行,真觉得惭愧。
同样是二(3)班的学生,他叫马业专,开学到现在也没见他带过几次材料,可能连一次都没有,由于教的班级多,有时关注的不是很到位。但是不管怎样开学前三周我都会关注材料的准备。二年级的学生还小,有时回去忘记跟爸妈说要买材料啦,爸妈常年不在家啦,爷爷奶奶不太上街啦,爸妈总是忘记啦,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我要考虑到,要预留时间让他们准备。其实基本上在文章给我的感悟都不一样,因为它们给我的触动是深层次、多方面的。每一篇文章我都喜欢,我会一遍一遍去读,不厌其烦。如“罚站任安妮——我永久的痛”三年前在李镇西老师的著作中就读到过,每一次阅读心境不同,感触也不同。这真是一本好书。
关于教师的文章4
今年是我当老师的教育美文》一书,我认为里面每一篇都富有智慧、充满深情、蕴含哲理,不带一丝束缚,娓娓道来而又清新流畅,浅显易懂而又耐人寻味,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然后能有所得,尤其读了里面的小故事,让我的眼睛一次又一次的湿润了。里面的故事让我的心灵不断地净化着。
如读到李镇西老师的《罚站任安妮——我永久的痛》一文,泪水止不住溢出眼眶。任安妮是李老师班上的一名女孩,自幼患了白血病。由于身体衰弱,经常头昏,做事慢腾腾的,说话细声细语。李老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任安妮一次迟到时罚站他15分钟,后来由于病情加重,任安妮休学,复学后留级了。这样李老师多少有些庆幸——没有任安妮,平均分会提高不少名次呢!没多久,竟传来任安妮去世的消息。这样李老师深感惭愧和后悔,他为自己的行为深深自责。为了弥补自己的`这一过失,他带学生亲自去为任安妮送行。而任安妮母亲的哭诉,更让内疚与不安。因为任安妮临终还在念念不忘要回到李老师的班,最后的日子还在想念李老师。这让李老师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因愧对学生而嚎啕大哭,这件事,给上了深深的一课。说“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以学生尊严的伤害为代价,去换取所谓的教育效果!” “教育,绝不能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 “但剥夺了学生的尊严,就剥夺了教育的全部!” “教育,一刻也不能没有人情、人道和人性!”李老师的反思是多么深刻啊!这正如他自己所说“真正的教育者,也不是没有失误,只是他总会从失误中汲取新的前进力量。”
李老师是多少人敬仰的教育家,是多少教育人学习的楷模,却敢于坦言自己罚站过学生;坦言听到安妮要休学回家时请她母亲转告给安妮的话是言不由衷的客套,内心里却为甩掉了一个包袱暗自庆幸;坦言曾为她将到另一个班而暗暗高兴。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师敢于将“皮袍下面的‘小’”亮出来给大家看,又惭愧于我自己不敢直面灵魂里虚荣和懦弱。
从教接近十六年,我罚站过学生,因为学生不努力、调皮发火,责备他们不理解老师的苦心,甚至煞费苦心地将不爱学习影响他人的学生劝退,等等。可我很少记得我对他们的不好,只记得我付出的努力,以为学生的进步自己功劳很大,哪里意识到学生的不好也有我的责任!
我庆幸我的痛还有机会弥补,我比李老师幸运。我更庆幸今天从李老师身上我懂得了如何爱我现在和将来的学生。儿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学生又何尝不是老师思想、精神的传承呢?我将牢牢记住:善待学生,就是善待自己;爱今天的学生,就是为明天的自己积累丰厚的精神财富。
关于教师的文章13
教师,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儿时记忆中大家如是说。
教师,工资高待遇好,又有假期好轻松。现实的声音环绕在我耳边。
教师,看着比谁都好,其实比谁都老,工资比民工都低,头发比和尚还少。老教师传授的心得体会。
教师,到底是怎样的状况?我想象过,设计过,思考过,讨论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教育和教师在大家眼中也不尽相同。但是我只知道,我喜欢学生,热爱教育。于是,我充满着好奇和疑惑,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我来到了中山---伟人的故里,文化的故乡。
入职之初,繁重的教学任务,琐碎的管理事务,艰难的适应过程,都让我在深夜一次次反问自己:这是自己热爱的工作吗?这是自己理想的'生活吗?为什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此让人措不及防?
但是,每天迎着第一缕晨光,看到学生们一张张纯真的脸庞,听到一声声清脆的问候,我释然了;每个课堂上,看着他们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理解问题后满足的微笑,是我一天中最开心的事情;课余时间,跟学生们朋友般的聊天,听着他们孩童般的想法,或欢喜,或忧郁,但都是那么纯真可爱,那么真实自然,每当这时,发自内心的成就感铺满心底。我想,或许这就是教师的价值吧!
凭着良心做事,用尽真心做人,这是我加入教师队伍后给自己的座右铭。争做一名受欢迎的老师,是我坚持不懈的目标。
在一年的新教师工作中,我积极从老教师那里汲取成功的经验,自己不断摸索教学、管理的方式和风格,我坚持用严厉公正的态度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作为新老师,担心不受学生欢迎,学生犯错了,处理的时候就有了犹豫。其实,谁喜欢做被学生讨厌的老师呢?上学期我有一个学生,上课说话、自习课吵闹、剪奇怪的发型、说满嘴的粗话,甚至经常顶撞老师,全身充斥着戾气。从家长处得知,他小学就经常记过。我估量了一下情况,还是决定不退缩,坚决对他严厉对待,严肃处理,不希望一时的纵容,让他以为学校是他可以嚣张的地方。过程中当然收到了很多的骂声,也和他发生了正面的语言冲突。后来,在多次交涉,多次严厉教育下,他终于有了转化,上课认真了,自习
关于教师的文章14
回首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感受颇多。作为一名资质颇浅的新老师,刚好又赶上新教材的推广使用,感觉挑战更大。对于新教材,大家都处于摸索探究阶段,但于此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许多前辈教师丰富资深的经验。新教材内容丰富,理念新颖,针对的是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同时该教材营造了一个倾向本土化语言的环境,教材起点高,坡度大,提倡“用到即学”。但作为我们的学生来讲,他们大多只学过2年英语,才初步入门。在这样情况下,感觉上课难度更大。
作为一个新教师,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很多。一学期下来,我觉得备课和听课尤为重要。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以前学的基本上是纯理论的知识,只知道学生是主体,但如何落实呢?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使学生易接受。我以为这样学生会很好的理解我讲过的内容,但事实并非如此,以我的思维来考虑问题,有时会高估他们的水平,想不到他们可能会出的错误。听过许多老师的课,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他们总是把学生的思维慢慢引出来,循序渐进的,一切都好象是水到渠成的,这还需要我一段时间去学习。课堂上还有一点很重就是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一举一动直接影响教学,但当有学生因课程难而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易受影响,把他带入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采取有效方法克服。 备学生同时也要备教法,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今学生和老师获益匪浅,列如Unit7,这单元主题是学习衣服,单词多,如果一个个教授单词,枯燥乏味,为此我准备自己的衣服,并让学生也带来自己的衣服,学习词汇就较生动形象,又可模拟商场购物,这样学生就积极参与,并且很快能将售货员与顾客间对话背出来。
听课也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新老师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
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听课的主要对象是师父和英语组其他老师的课,同年段居多。本学期,我听了二十多节课,收获很大,逐步掌握了一些驾驭课堂的技巧。听完课之后,把教师们上课时讲到的记在听课记录上,然后对我自己的备课教案进行修改,将他们很多优点和长处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当中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平时我也经常向师父及其老师请教教学上的问题,老师们都非常热情帮我解答,获益匪浅,从中明白了知识和经验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必须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把自己当成学生一样,积极吸取周围其他老师一切先进东西,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学习英语仅靠课堂时间是不够的,必须课后辅导,在督促学习方面,还要多努力,抓得不够实,比如说,对中等生把关不严,英语强化小组没有完全做起来等。
一学期的教学,深感自己还有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老师的指导帮助下,自己勤问、勤思考、勤总结,取得好成绩。谢谢。
关于教师的文章15
如花般娇媚。宛若春天的嫁衣,挂上了热闹的枝头,有意无意间总能吸引路人的视线。或浓,就千树万树姹紫嫣红,或淡,就雨润梨花风情万种。仿佛春天只为一个人沉醉,而沉醉中又怎能分清,哪一朵花儿最美。
如花般幽香。宛若孩童时迷失的梦的衣裳,斑斓而单薄,却裹着纯洁的希望,悄然为生命的每个季节梳妆。这希望,平常中不会记起,失落时猛然惆怅。深深地呼吸,用一生的时光,不算长。
如花般珍贵。宛若故乡阁楼里尘封的那份相思,萦绕着,不会随时间而消逝。它在每个多情的夜里响起,拨弄你疼惜的心弦,轻柔轻柔柔地,沁入心灵最深处的那方天地,让你不由得小心包裹起,不露一点缝隙。
如花般绽放。宛若深藏于海底的岩浆,将爆发的勇气酝酿,就算炙热的奔放在一刹那冷却成千古的忧伤,也要感受生命所给予的.自由的力量。莫叹花开花落,春红无常,即使在最阴霾的角落绽放,凄雨冷风,无人欣赏,而那绽放的过程,便就是温暖一生的阳光。
平淡对待得失,冷眼看尽繁华,畅达时不张狂,挫折时不消沉。在人生的历练中涵养淡定从容的定力,在潮起潮落的人生戏台上,举重若轻,击节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一份洒脱娴静的心态来面对喧嚣的红尘。落花无语,留香阵阵,以淡定从容的态度面对人生,这种境界也许难以企及,但是我们应该走在追求这种境界的路上。